文档详情

石油和化工企业容器检修的风险识别和防范措施

小****库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4.85KB
约5页
文档ID:253602086
石油和化工企业容器检修的风险识别和防范措施_第1页
1/5
石油和化工企业容器检修的风险识别和防范措施_第2页
2/5

一、储罐内清洗清污:1、危害识别:(1)储罐内存有大量的油泥、油污,清罐人员进入罐内施工,人员陷入油泥,造成伤害2)储罐内清淤,没有良好的通风,易发生人员中毒事故3)采用蒸汽或高温热水焖罐,防护不当,导致烫伤4)罐内清污,施工人员穿着易起静电的服装或采用易起静电的工具清洗罐壁或罐底,易发生火灾事故5)夏季高温时段,入罐清污,导致人员中暑或中毒事故6)入罐施工时,罐内照明不好,易造成人员伤害事故7)清理油污周围有明火,易造成火灾或爆炸事故8)清理后的油污随意乱放,造成环境污染9)冬季入罐施工时,罐内残留的污水结冰,造成人员摔伤或跌伤事故10)施工完毕后,应将入罐口未封堵,非施工人员入罐,造成人员伤害事故11)入罐人员对罐内构件不了解,且未按照要求办理受限空间作业票,造成人员伤害事故2、防范措施:(1)罐内清淤前,打开所有的清扫孔、人孔进行通风罐内淤泥超过600cm高,宜采取自人孔或其它管孔用高压水枪冲洗、稀释污泥,清扫孔排放的施工方法,禁止人工入罐清淤高压水枪冲洗时,必须拿紧抓牢,防止水枪脱手伤人伤物2)入罐前,必须按照要求进行罐内各个施工地点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入罐,并应在人孔、清扫孔处安装防爆轴流风机,保证罐内良好的通风。

3)采用蒸汽或高温热水焖罐时,应设置安全警戒带,且进行阀门操作或其它施工时,定要采取有效的防止烫伤的措施4)入罐人员必须劳保着装,不得穿着易起静电的服装入罐,清理罐内油污时,宜采用锯沫或毛毡等擦拭,不得采用金属物件,防止产生电火花5)夏季入罐清理油污时,应避开中午高温时段,如非要施工应轮班入罐施工,且罐外有安全监护人员随时询问罐内情况,并不定时地对罐内的可燃性气体及氧含量进行复测,一旦发现超标,立即停止施工6)入罐施工时,应配备良好的照明,且照明灯电压不得大于12V,照明灯电源线严禁搭设在罐内内构件上,应采取隔离措施7)清理油污时,周围不得有明火作业8)清理后的油污,应采用编织袋或其他容器盛装,不得随意乱放9)冬季入罐施工时,应在罐内铺设土或沙子,防止滑倒10)施工完毕后,应将入罐口封堵,并有明显的标识,防止非施工人员入罐11)应按照要求办理受限空间作业票,目入罐人员对罐内构件清楚二、容器内构件更换:1、危害识别:(1)容器内可燃和有毒气体浓度超标,易造成人员中毒或火灾爆炸事故2)容器内壁板存在较大面积油污或内构件内部存有易燃易爆介质,未清理而进行用火切割,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3)容器内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作业环境恶劣,造成人员中毒。

4)施工现场未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或消防车未到现场,擅自用火拆除,易造成火灾或爆炸事故5)拆除施工区域50m范围内油气浓度超标,易造成火灾或爆炸事故6)安全监护人未到场,或用火令未下达,擅自用火施工,易造成火灾或爆炸事故7)未办理用火票,或用火票失效,进行用火拆除,易造成火灾或爆炸事故8)新、旧内构件吊装搬运方法不当,操作大意,发生磕伤、碰伤、砸伤9)内构件更换施工方案不科学合理,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导致构件坠落、倾覆、罐体局部变形,造成人员伤害或其他安全事故10)高处作业没有办理高处作业许可证,不系安全带,造成高处坠落事故11)电焊、气割、吊装作业不遵循各岗位操作规程,引发安全事故12)夏季高温天气入容器施工,导致人员中署13)脚手架搭设不合格,未经检查便使用,易造成人员伤害14)在容器内施工时,未按照要求安装照明灯,造成触电或火灾爆炸事故15)进入容器内施工时,未办理受限空间作业票,易造成人员伤害2、防范措施:(1)施工前,容器内必须焖洗合格,并通过煤油拉绳点火试验和可燃气体、有毒气体及氧含量佥测后方可进行施工2)容器内用火前,应检查容器及内构件内是否还存在油污,尤其是容器内的死角处,若发现未清理干净,清理干净后方可进行用火作业。

3)施工前,打开所有的清扫孔、人孔进行通风同时,在容器顶部安装排风扇,吸排容器内的烟尘在罐底部人孔安装轴流风机进行强制通风,保证容器内良好的通风对容器内可燃气体进行分析,合格后进行拉火试爆4)施工现场必须按有关规定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消防车未到现场,严禁用火施工5)拆除时,整个站内不停产的设施不得随意放空、排污若需要,则应提前通知施工队施区域10m范围内,油气浓度不得超标,若超过,则应立即停止施工6)安全监护人未到场,或用火令未下达,禁止用火拆除作业7)用火票齐全有效,方可进行用火拆除8)新、旧内构件吊装搬运时,应相互配合,相互协调9)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确定科学合理的内构件拆除更换方案,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保正拆除工作的安全顺利进行10)高处作业应按照要求佩戴安全带,且高处作业票证齐全有效11)电焊、气割、吊装作业必须遵循各岗位操作规程操作,避免安全事故发生12)夏季施工时,应避开中午气温较高时段,如果必须进入容器施工,应采取轮班施工,容器外必须有监护人员,随时询问容器内人员情况,且必须做好强制通风、防署降温等工作13)脚手架搭设应符合有关规定,且在使用前,应对其进行检查,保证其安全性后方可投入使用。

14)在容器内施工时,其照明灯电压不应大于12V,且不得将照明灯电缆线不得直接搭设在容器内的内构件上15)进入容器内施工前,必须按照程序办理受限空间作业票,使施工人员详细了解容器内的危险因素。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