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非洲经济的特点

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1.50KB
约3页
文档ID:230476636
非洲经济的特点_第1页
1/3
非洲经济的特点_第2页
2/3
非洲经济的特点_第3页
3/3

非洲经济特点与农牧业的地位一、经济的特点近年来,在多种因素作用下,非洲经济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许多非洲国家进入了历史上最快最好的发展时期非洲经济的良好表现,不仅烘托了中非合作论坛的氛围,也为进一步发展互利共赢的中非关系奠定了重要基础1.多数国家经济增速加快,部分国家出现飞跃性增长2003 年以来,非洲经济摆脱低迷状态,进入稳步增长阶段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2003 年非洲经济增长率为 4.3%,2004 年为 4.5%,2005 年超过 5%权威机构最近预测 2006 年非洲经济增长率为 5.4%,2007 年可望提高到 5.9%非洲经济的这一良好表现,在非洲历史上是罕见的由于近年来石油价格持续上涨,非洲产油国的经济表现尤为醒目撒哈拉以南 8 个石油出口国安哥拉、喀麦隆、乍得、刚果、科特迪瓦、赤道几内亚、加蓬和尼日利亚的经济增长率连续达到或超过 10%,呈现出十分喜人的发展态势2.经济改革思想深入人心,改革措施继续推进历史上西方国家对非洲的长期殖民统治,导致了非洲经济对外部市场尤其是宗主国市场的严重依赖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认识到,要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必须进行经济改革,改造殖民地经济结构,摆脱经济发展对外部的依赖。

为实现这一目标,非洲国家领导人先后制定了蒙罗维亚宣言、拉各斯行动计划以及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这些文件是非洲国家领导人对非洲经济发展现状与出路长期思考的重要成果,标志着非洲经济改革的认识不断深化尤其是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全面分析了非洲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提出了非洲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长期规划非洲各国在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的指引下,不断推进经济改革,采取了一些务实的行动,制定了落实目标的具体措施,并借鉴其他国家经济改革的经验,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3.区域经济合作升温,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南部非洲经济合作已明确时间表2006 年 10 月,南部非洲 14 国领导人在约翰内斯堡举行特别峰会,商讨加快“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经济一体化”步伐的措施,确定了南共体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具体目标,2008年建立自由贸易区,2010 年建立关税同盟,2015 年建立共同市场其二,西非经济合作进入实质性阶段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成员国首脑会议已达成短期行动计划,即 2007 年底前建立自由贸易区和关税同盟,改善西非国家出口商品的市场准入;实施一系列能源、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领域的项目;建立用于预防和解决地区冲突的和平基金。

目前西非地区经济一体化已从初级合作阶段跃升为高级合作阶段,在非洲处于领先水平其三,东非和中非的自由贸易区计划已经启动2004 年 3 月,东部非洲三国肯尼亚、乌干达、坦桑尼亚正式签署东非关税同盟协议2004 年 7 月,中部非洲国家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这些措施均在朝着实现全非洲货物、资本、货币和服务自由流通的远景目标前进如果成功实施,将促进非洲经济发展,增强非洲的国际竞争力按照目前进度及构想,非洲统一大市场有望在今后 30 年内建成4.资源经济仍居主导地位,经济多元化趋势明显非洲是资源丰富的大陆,能源和矿产品等资源开发一直是非洲国家的优势产业,资源经济在非洲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石油资源开发更引人注目随着非洲石油探明储量不断上升,以及产量和出口量快速增长,非洲在全球石油供应格局中的地位大幅提升但是,由于国际市场能源和矿产品的价格经常大幅波动,国际市场价格直接决定一些非洲国家经济的景气状况,不利于其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为改变这一态势,近年来,非洲产油国大力推进经济多元化战略,在继续发挥资源优势、加快石油工业发展的同时,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发展石油上下游工业如尼日利亚、赤道几内亚、喀麦隆、安哥拉等国家鼓励外国公司投资海上油气田,就近开办石油炼化工业,吸引了巨额的外国投资。

许多非洲国家已经认识到,实施符合非洲现状的经济多样化战略,是非洲国家发展方向5.国际社会增加援助和减免债务,外部发展环境趋于改善2002 年 6 月,西方八国首脑会议通过了向非洲提供援助的非洲行动计划,2003 年 6 月通过了援助非洲行动计划实施报告,承诺进一步增加发展援助,减免非洲国家债务等据统计,2003 年非洲国家获得的官方发展援助增加了3.9%,从 2002 年的 222.3 亿美元增至 230.9 亿美元八国集团峰会还决定免除18 个非洲国家 400 亿美元债务,并在今后 5 年增加 100 亿美元对非政府开发援助贷款最近,有关国家纷纷宣布对非洲的援助计划,中国已宣布今后三年内向发展中国家提供 100 亿美元优惠贷款,其中相当一部分面向非洲;英国承诺20052006 财年对非洲援助增至 10 亿英镑,2006/2007 财年达到 12.5 亿英镑;日本决定在今后 3 年将对非援助翻一番显然,增加援助和减免债务,有利于实现非洲经济振兴、贫困人口减半等发展目标,也为非洲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当然,目前非洲经济尚存在不少困难,增长面临不少制约非洲农业基础薄弱、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资金和技术等生产要素不足、人口增长过快、劳动力素质较低等问题短期内难以根本解决。

但是,只要世界和平发展的大局不发生扭转,只要非洲各国继续联合自强,非洲经济发展的前景就依然十分光明二、农牧生产主要特点及地位1、非洲现有 53 个独立国家,面积 3029 万平方公里(包括近海岛屿),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 1/5;人口 7.8 亿2、非洲有“高原大陆”之称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沙漠面积约占非洲大陆面积的 40%,撒哈拉沙漠为世界之最,面积 777 万平方公里非洲气候地处热带,95%以上地区属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温度在 20C 以上,只有南北两端和局部山区的年平均温度低于 20C3、农业是非洲最重要的经济部门非洲除南非、利比亚等 11 国外,其余都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农业产值约占全洲国民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一,农业产值比重超过 30%的有 21 个国家;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 2/3,有 1/2 的国家农业人口占80%以上;农产品出口约占出口总额的 1/4,有 32 个国家的出口贸易以农产品为主;非洲还是世界热带和亚热带作物的重要产地,许多产品在世界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4、注重发展出口经济作物,但 80%的国家粮食不能自给非洲虽有发展农业生产的良好条件,但在长期的殖民统治下,许多国家都是单一种植,把物力、财力、人力集中在供出口的经济作物生产上,粮食生产落后,80%的国家和地区粮食不能自给,每年进口大批粮食。

5、土地占有制形式的多样性非洲土地占有制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前资本主义的土地所有制,包括盛行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部落所有制和普遍存在于北非、东北非的地主占有制,在部分热带丛林及高山地带,还存在着原始公社所有制;二是欧洲殖民者入侵后,霸占了大片肥沃土地,雇用当地劳动力,经营种植园或农场,形成了资本主义土地占有制;三是国家独立后,有的实行土地国有化,有的进行土地改革,并组织一些合作社,出现了一种新的土地占有制形式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6、农业生产水平低非洲许多国家还盛行迁移农业,多数地区的耕作方式和技术都非常落后,现代化水平极低,仰天靠地,丰歉皆由天定,使农业生产水平低而不稳粮食单产不足世界平均数的一半,咖啡、棉花等也只有世界单产水平的 2/3,都是水平最低的一洲7、畜牧业地位重要,但生产水平低畜牧业是非洲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其中博茨瓦纳、毛里塔尼亚、索马里、纳米比亚等都以畜牧业为主1981 年共有各种牲畜 5 亿多头,人均一头多;不少牲畜数量在世界上占有突出地位,如骆驼占 2/3,山羊和毛驴分别占 1/3 与 1/4由于经营粗放,多游牧、半游牧,因此生产率和商品率都很低,出肉率、产奶量等都是世界最低水平。

8、林业发展较快,但利用不合理、非洲森林面积达 6.4 亿公顷,占世界的17,森林覆盖率为 21,是世界重要的热带木材产区之一近年来林业发展较快,木材采伐量的增长超过世界平均速度但利用不合理,所产木材 90作薪柴,工业用材很少,并多以原木形式出口;大部系热带森林,采伐很少,因此,非洲林业发展潜力很大非洲土地肥沃,海岸线漫长,是一块宜农、宜牧、宜植、宜渔的好地方,被称为世界上重要的农业区域、牧业区域经济作物产区和渔业区域,是大多数国家的经济支柱非洲的可可、丁香、腰果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非洲也是世界上热带森林最广阔的地区,盛产乌木、桃花心木、黑檀木、紫檀木、罗汉松等珍稀名贵树种洲的粮食作物种类繁多,有麦、稻、玉米、小米、高粱、马铃薯等,还有特产木薯、大蕉、椰枣、薯芋、食用芭蕉等非洲的经济作物,特别是热带经济作物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棉花、剑麻、花生、油棕、腰果、芝麻、咖啡、可可、甘蔗、烟叶、天然橡胶、丁香等的产量都很高乳香、没药、卡里特果、柯拉、阿尔法草是非洲特有的作物。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