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学院2022年退役大学生士兵普通专升本考试大纲(校考专业课:中国古代文学与写作)I.考试性质肇庆学院2022年退役大学生士兵普通专升本招生考试是由符合条件的退役大学生士兵参加的选拔性考试我校结合考生综合考查成绩、考生志愿、在校期间成绩及服役期间表现等情况,综合评价,择优录取II.考试内容及要求-、考试基本要求:1、熟悉文学史的基本知识和发展脉络;检查考生在专科阶段对先秦两汉至唐五代文学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熟练程度,包括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文学流派、文学团体、文学思潮等文学现象的兴衰变异情况;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能运用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知识指导语言实践,对生活中的语言材料进行分析和辨别二、《中国文学史》部分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1、考核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具体含义是:识记:对本课程有关的名词、概念和基本知识的正确记忆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理解本课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科学地分析、比较和解释本课程所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文学流派、文学团体、文学思潮等2、考试的内容(1)先秦至唐五代时期的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学思潮;(2)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家及其创作成就;⑶代表作品分析:(4)名词术语。
3、《中国文学史》考试的知识范围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文学一、考核知识点1)神话的概念和功能;2)神话的民族精神意蕴;3)神话的隐喻和象征;4)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二、考核要求1、识记1)原始歌谣;2)神话的概念、上古著名的神话片段;3)《山海经》;2、理解1)文学艺术的起源;2)原始歌谣的特点;3)上古神话内容的分类;3、应用1)上古神话的历史化;2)四大神话及其蕴涵的民族精神一一,忧患意识、厚生爱民意识、反抗精神;3)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4)上古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第二章 《诗经》一、考核知识点1)《诗经》的性质;2)《诗经》的内容和艺术特点;3)赋、比、兴的概念、作用;4)《诗经》的体例二、考核要求1)A寺经》的编定与体制;2)风、雅、颂,赋、比、兴的概念;3)四家诗;4)《关雎》、《兼葭》、《氓》、《东山》、《七月》;2、理解1)《诗经》的内容分类;2)《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3)变风变雅;4)《诗经》中爱情诗的艺术特色;3、应用1)《诗经》的艺术特点;2)赋、比、兴的手法;3)句式、章法、语言风格;4)《诗经》的地位和影响第三章历史散文一、考核知识点1)《春秋》、《左传》及其叙事特点;2)《左传》的战争描写;3)《战国策》的人物描写;4)若干篇章的翻译与分析。
二、考核要求1、识记:《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春秋三传"、“春秋笔法"、纵横家的概念2、理解1)中国古代散文的萌芽与形成;2)《左传》的叙事艺术特征;3)《战国策》的写人艺术;3、应用1)《左传•城濮之战》描写战争的特点;2)《宫之奇谏假道》的辞令特点;3)《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的形象及其塑造方法;4)《战国策•苏秦始将连衡》的辞令及其形象特点;5)先秦历史叙事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第四章诸子散文一、考核知识点1)先秦散文的体裁;2)《孟子》的艺术成就;3)《庄子》的哲学诗意;4)《荀子》、《韩非子》的说理特点二、考核要求1)E子百家兴起的原因;2)《论语》、《孟子》、《老子》、《庄子》、《荀子》和《韩非子》的作者及成书过程;2、理解1)诸子说理散文的发生、发展和成熟过程;2)儒家、道家、法家的主要理论主张;3、应用1)《论语》的思想内容;2)《庄子》的浪漫主义风格及《庄子•逍遥游》的艺术成就;3)《孟子》散文的文学性及《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的论辩特色;4)先秦诸子寓言特点;5)诸子散文的总体文学特征及其地位和影响第五章屈原与楚辞一、考核知识点1)楚文化的特点;2)屈原的生平及思想;3)《楚辞》的内容;4)《离骚》精神和象征手法;5)其他作品内容与风格特点;6)楚辞艺术形式的影响。
二、考核要求1、识记:楚辞体、《离骚》、《九章》、《九歌》的概念;2、理解1)楚辞产生的文化政治背景;2)屈原的生平和作品;3)《离骚》展现的屈原美政理想;4)《离骚》的美人、香草意象;5)宋玉及其辞的艺术特色、地位及影响;3、应用楚辞的流变与屈原的地位和影响第二编秦汉文学第一章秦及西汉散文一、考核知识点1)《吕氏春秋》的寓言;2)李斯《谏逐客书》;3)贾谊《过秦论》(上)及文风;4)西汉散文的其它表现二、考核要求1、识记贾谊《过秦论》、李斯《谏逐客书》、晁错《论贵粟书》;2、理解1)《吕氏春秋》、《淮南子》的成书情况;2)西汉政论散文的发展概况;3、应用1)李斯《谏逐客书》辞采繁富、理气充足的特点;2)贾谊《过秦论》内容与文章特点第二章汉代的辞赋一、考核知识点1)骚体赋及其代表作;2)《七发》的景物描写及主客问答的形式;3)司马相如的赋作;4)汉大赋的体制特点与精神;5)城市赋作的兴起及创作;6)抒情赋的创作及地位;7)东汉赋的创作概况;二、考核要求I、识记哀赋四大家;梁园文学群体;骚体赋、汉大赋(新体赋)、抒情小赋;京都赋;2、理解1)汉赋的概念及来源;2)汉赋发展的三个阶段;3)汉大赋的艺术特征;4)东汉抒情小赋的勃兴;3、应用1)司马相如的文学成就;2)汉代辞赋的发展演变历程;3)枚乘《七发》的艺术成就;4)张衡《归田赋》的主要艺术特点。
第三章司马迁与史传文学一、考核知识点1)司马迁发愤著书的精神;2)《史记》的内容和艺术性;3)《史记》的结构框架;4)《史记》的风格二、考核要求1、识记《报任安书》;纪传体;通史;互现法;2、理解1)司马迁的人生经历与《史记》创作的关系;2)司马迁的历史观和英雄观;3)《史记》的人物刻画;3、应用1)本纪、世家、列传的概念;2)《史记》的体例及其巨大的艺术成就;3)《项羽本纪》中项羽的艺术形象;4)《李将军列传》中李将军的艺术形象第四章两汉乐府诗一、考核知识点1)乐府及乐府诗的收集;2)乐生恶死的愿望;3)乐府的叙事性;4)乐府诗体:二、考核要求黄代菱府;《陌上桑》;《孔雀东南飞》;叙事诗;2,理解1)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特点;2)娴熟巧妙的叙事手法;3)《陌上桑》的人物描写艺术;4)《孔雀东南飞》的婚姻悲剧;3、应用1)两汉乐府诗歌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代诗歌的影响;2)两汉乐府诗的叙事艺术第五章东汉的散文一、考核知识点1)《汉书》的基本内容及人物塑造;2)《论衡》二、考核要求]、识记G汉书》;《吴越春秋》;《论衡》;2、理解1)东汉的政论散文;2)《汉书》的艺术特色;3、应用1)《苏武传》的悲剧人物形象;2)东汉野史创作的特色。
第六章东汉文人诗一、考核知识点1)文人五言诗的成熟及表现;2)《古诗十九首》的人生哲理和体验及艺术性二、考核要求G/%十九首》的概念;苏李诗;2、理解1)五言诗的起源及发展;2)感伤的风格;3)游子思妇的情感世界3、应用《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及其对后代诗歌的影响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一、考核知识点1)建安风骨;2)三曹与王粲:3)阮籍与魏晋风度;二、考核要求]、识记冒安文学产生的历史条件;三曹、建安七子、建安风骨、竹林七贤、名教、玄学的概念;蔡琰、阮籍《咏怀诗》、嵇康2、理解1)建安文学的兴盛;2)文学的自觉;3)苦闷与旷达:4)正始文学的转变成因3、应用1)建安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和风骨特征;2)曹操《短歌行》的思想内容;3)曹植诗歌的艺术成就;4)曹丕七言《燕歌行》的艺术特色;5)阮籍八十二首《咏怀诗》的艺术成就第二章两晋文学一、考核知识点1)大康诗风;2)玄言诗二、考核要求工病学;左思风力;郭璞《游仙诗》;潘岳《悼亡诗》;玄言诗;兰亭雅集;2、理解1)西晋文学的繁荣;2)太康文学的特征;3)东晋玄言诗的特征;4)郭璞《游仙诗》的艺术特色;5)陆机《文赋》的贡献。
3、应用1)左思《咏史诗》的艺术价值;2)东晋文人的心态.第三章陶渊明一、考核知识点1)陶渊明的性格特征;2)陶诗艺术及其渊源;3)陶渊明的田园诗及其他;4)陶渊明的散文与辞赋二、考核要求1、识记田园诗;隐逸诗人;桃花源;《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种豆南山下)、《和郭主簿》(二首)、《饮酒》(结庐在人境)、《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并记》;2,理解1)陶渊明的生平、思想;2)陶渊明诗歌的主要内容;3)陶渊明田园诗歌的艺术特征;3、应用1)《饮酒》二十首、《归园田居》五首、《归去来兮辞》、《读山海经》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2)陶渊明的典型意义第四章南北朝民歌一、考核知识点1)南北民歌的异同;2)西洲曲、木兰诗二、考核要求]识记彳西洲曲》;《木兰诗》;吴声;西曲;2、理解1)南朝民歌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2)北朝民歌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3、应用1)《西洲曲》的艺术特色;2)《木兰诗》中木兰的形象意义第五章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一、考核知识点1)谢灵运与山水诗;2)鲍照与七言歌行二、考核要求山水:寺的兴盛、陶渊明到谢灵运的诗歌艺术的转变;''元嘉三大家"、七言诗的概念;鲍照;2理解1)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特色;2)鲍照对七言诗的突破;3、应用1)谢灵运《登池上楼》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2)鲍照《拟行路难》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第六章永明体与齐梁诗坛一、考核知识点声律的出现与形成、永明体、宫庭文学集团二、考核要求1、识记"大小谢"、"永明体"、"宫体诗"、《玉台新咏》;齐梁诗人集团;2、理解1)永明体新诗的特点;2)谢胱对山水诗的新发展;3)齐梁诗人集团的活动方式及其对创作的影响;4)齐梁宫体诗的特色;3、应用1)谢跳《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2)永明体新诗的改革及其对近体诗的贡献第七章庾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一、考核知识点庾信的文学创作二、考核要求1、识记1)南北文风的交融;2)庾信及《拟咏怀》;3)"徐庾体】2、理解1)北朝文学的复苏与兴盛;2)结合作品理解庾信诗歌乡关之思的内容与表现;3、应用庾信《拟咏怀》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影响第八章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一、考核知识点"文气说"、《登楼赋》、《洛神赋》、《兰亭集序》、《芜城赋》、《水经注》二、考核要求备丕左弟的书札;抒情小赋、骈文、《水经注》、《洛阳伽蓝记》、《登楼赋》;2、理解1)抒情小赋的繁荣;2)南朝骈文的兴盛;3)北朝散文的艺术特色;4)《水经注》对我国山水游记的开拓;3、应用1)南朝的写景骈文;2)江淹的《恨赋》、《别赋》。
第九章魏晋南北朝的小说 考核知识点':小说"的麻∙⅛、小说兴盛的原因、《世说新语》二、考核要求1、识记小说;志人小说;志怪小说;《世说新语》;《搜神记》;解人⅛用 理志志应 、Z~∖ /—X 、 2 12 3、志怪小说兴盛的原因;1)《世说新语》的文学成就;2)《搜神记》的艺术特色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第一章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一、考核知识点1)隋代文学2)上官仪、沈侄期和宋之问;3)王绩与初唐四杰;4)陈子昂;二、考核要求]识记#»《昔昔盐》、宋之问《渡汉江》、《度大庾岭》、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杨炯《从军行》、骆宾王《在狱咏蝉》、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2、理解1)掌握隋代文学的相关内容;2)掌握上官仪、沈荃期和宋之问及其在格律诗方面的贡献;3、应用1)掌握王绩与初唐四杰及其对扭转初唐诗歌风格的贡献;2)掌握陈子昂诗歌及其诗歌理论第二章盛唐的诗人群体一、考核知识点1)山水田园诗歌的产生及内容和艺术特色;2)孟浩然、王维;3)边塞诗兴盛的原因及其内容和艺术成就;4)高适、岑参二、考核要求I、识记窟浩然:《过故人庄》、《临洞庭上张丞相》、《宿建德江》;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山居秋暝》、《终南山》、《使至塞上》、《汉江临泛》、《送元二使安西》;高适:《燕歌行》;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闺怨》2、理解1)掌握孟浩然及其代表作;2)掌握王维及其代表作;3)掌握高适及其代表诗歌;4)掌握岑参及其代表诗歌;3、应用1)掌握山水田园诗歌的产生及内容和艺术特色;2)掌握边塞诗兴盛的原因及其内容和艺术成就。
第三章李白一、考核知识点1)李白的生平和思想;2)李白诗歌的内容;3)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成就;4)李白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二、考核要求7蜀z^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宣州谢胱楼饯别校书叔云》、《行路难•一》、《送孟浩然之广陵》、《将进酒》、《渡荆门送别》、《早发白帝城》、《独坐敬亭山》、《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2、理解1)了解李白的生平和思想;2)掌握李白诗歌的内容;3、应用1)掌握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成就;2)掌握李白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第四章杜甫一、考核知识点1)杜甫的生平和思想;2)杜甫诗歌的内容;3)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4)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二、考核要求1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岳阳楼》、《月夜》、《春望》、《旅夜抒怀》、《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玉露凋伤枫树林)、《登高》2、理解1) 了解杜甫的生平和思想;2)掌握杜甫诗歌的内容;3、应用1)掌握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2) 了解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第五章大历诗风一、考核知识点1)大历十才子2)刘长卿、韦应物3)顾况与李益二、考核要求笳继?《枫桥夜泊》,韦应物:《滁州西涧》,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顾况:《用》2、理解1)士人心态的转变与大历诗歌的冷落寂寞情调;2)大历诗歌的意象类型;3、应用1)大历诗风的多样化;2)韦应物、刘长卿与李益的诗歌创作。
第六章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一、考核知识点1)韩愈2)孟郊与贾岛3)刘禹锡与柳宗元4)李贺二、考核要求1、识记韩愈:《左迁蓝关示侄孙湘》、《早春呈张水部》;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刘禹锡:《西塞山怀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乌衣巷》、《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李贺:《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2、理解1)韩孟诗派的诗歌理论和风格;2)刘禹锡、柳宗元的诗歌创作;3、应用1)韩孟诗派及其诗歌主张;2)韩愈、孟郊、李贺等人诗歌的意象类型与技巧的创新;3)掌握刘禹锡、柳宗元等人的诗歌风貌第七章白居易与元白诗派一、考核知识点1)白居易的生平和思想;2)白居易的诗论与新乐府运动;3)白居易诗歌的内容及艺术成就;4)新乐府运动的其他参加者二、考核要求1识记⅛>i:《长恨歌》、《琵琶行》、《买花》、《卖炭翁》、《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2、理解1)白居易与新乐府运动;2)《长恨歌》、《琵琶行》与七言歌行体创作;3)白居易的讽谕诗、闲适诗;3、应用1)新乐府运动的诗歌理论与创作;2)掌握白居易诗歌的内容及艺术成就第八章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一、考核知识点D古文运动2)韩愈的散文3)柳宗元的散文4)古文运动的影响二、考核要求1、识记1)古文运动;2)韩愈的散文;3)柳宗元的散文;2、理解1)古文运动及其理论;2)韩柳散文创作及成就;3、应用1)古文运动的理论;2)韩柳的散文创作及成就。
第九章唐传奇与俗讲变文一、考核知识点1)唐传奇兴起的原因;2)唐传奇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3)唐传奇的地位和影响二、考核要求1、识记唐传奇、变文2、理解1) 了解唐传奇兴起的原因;2)掌握唐传奇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3)了解唐传奇的地位和影响3、应用唐传奇的创作及成就第十章晚唐诗歌一、考核知识点怀古咏史诗、爱情诗、隐逸情怀二、考核要求1、识记杜牧:《过华清宫》、《泊秦淮》、《清明》、《赤壁》2、理解1)掌握杜牧及其代表诗作;2) 了解皮日休、陆龟蒙的代表作品;3)掌握罗隐的讽世诗;3、应用杜牧的诗歌创作、爱情诗第十一章李商隐一、考核知识点1) “无题诗”的意蕴;2)李商隐诗歌的艺术性;二、考核要求]、识记G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昨夜星辰昨夜风)、《锦瑟》、《夜雨寄北》、《贾生》、《登乐游原》2、理解1)李商隐的生平与诗歌内容;2)朦胧多义与对心灵世界的开拓;3)凄艳浑融的风格;3、应用"无题诗”创作与艺术特点第十二章词的初创及晚唐五代词一、考核知识点词的起源,温庭筠与《花间集》、李煜二、考核要求,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张志和:《渔歌子•一》;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忆江南》(江南好);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梦江南》(梳洗罢)、《商山早行》;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李璟:《摊破浣溪沙》(苗苔香消翠叶残);李煜:《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浪淘沙》(帘外雨潺潺)2、理解1)燕乐的兴起及词的起源;2)温庭筠及其他花间词人;3)李煜及其他南唐词人;3、应用李煜词的创作与成就。
三、《写作》部分考核内容及要求在掌握常用文体写作知识的前提下,能根据所给题目或材料,撰写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要求立意新颖、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内容充实重点考察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审题、立意的能力m.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一、考试的形式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50分二、试题难易比例浅易约占40%,中等占40%,较难占20吼三、试题题型及赋分各题型所占分值大致如下:单选题 30分分分分分分2、多选题 303、判断题… 104、简答题 205、阅读理解题 106、写作 50IV.题型示例-、单选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前的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30分)()1、《采薇》选自《诗经》中的A.国风B.大雅C.小雅D.商颂()2、《左传》是一部A.编年体史书 B.国别体史书C.纪传体通史 D.纪传体断代史二、多选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前的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作品属于《搜神记》的有A.《干将莫邪》 B.《韩凭夫妇》C.《促织》 D.《婴宁》()2、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是A.王维 B.孟浩然 C.高适 D•岑参三、判断题(错误的,打X;正确的,打√o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赠白马王彪》是曹丕写的诗。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神话的思维特征2 .简述南朝民歌的艺术特点五、阅读理解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阅读作品,回答问题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馀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I)写出诗句的作者与篇名2分)(2)诗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3)在表现方法上有何特点?(4分)六、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50分)材料:一个登山运动员攀登珠穆朗玛峰,当他攀登到8000米时就返回了下山后,很多人都非常惋惜地对他说:"你应该继续攀登,因为你离顶峰只有800米的距离这样放弃好遗憾!”但这个运动员说:"我知道自己,我的能力只能达到8000米"要求:(1)请以"自己的认知和他人的期望"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3)题目自拟注意:每写错5个字扣1分,扣完5分为止V.参考书目1 .《中国文学史》(第三版)(第1-2卷),袁行需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