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心脏康复,期阶段,1,心脏康复期阶段1,冠心病的流行病学,我国目前冠心病患者有,4000,万人,每小时死亡,260,例,发病率及死亡率呈急剧上升趋势,病人呈年轻化趋势,2,冠心病的流行病学我国目前冠心病患者有4000万人,每小时死亡,WHO,心脏康复定义,使心脏病者恢复到适当的体力、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使患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可能地在社会上占有地位的一切措施,谓之心脏康复3,WHO心脏康复定义 使心脏病者恢复到适当的体力、精神和社会适,心脏康复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改善,糖、脂代谢、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减轻体重或保持理想体重,改善内分泌和自主神经功能,消除情绪紧张,有助于改善睡眠,提高机体最大摄氧量和运动耐力,提高骨骼肌摄氧和利用氧能力,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降低死亡率,减少再住院率,、,改善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4,心脏康复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改善糖、脂代谢、增加胰岛素敏感性4,冠心病人康复及二级预防指南,内容包括:,有效的心脏康复,/,二级预防方案和可行的方法,今后的科研方向,心脏康复,/,二级预防各项具体措施的应用原则,尤其强调运动锻炼的重要作用,5,冠心病人康复及二级预防指南内容包括:5,心脏康复,/,二级预防方案具体内容包括,患者基础状况的评估,营养咨询,危险因素的积极控制(如血脂、血压、体重、糖尿病和吸烟),咨询:社会心理、职业、体力活动、运动锻炼,合理使用有循证医学依据的对二级预防有效的心脏保护药物,6,心脏康复/二级预防方案具体内容包括患者基础状况的评估6,心脏康复的目标人群,近期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已行,/,将行心脏移植、稳定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他心脏手术,如瓣膜性心脏病患者,7,心脏康复的目标人群近期心肌梗死患者7,患者评估,在参加运动锻炼前,首先应评估患者的状况,患者状况的评估可采用症状限制的运动测试,测试指标包括:患者的心率、心律、体征、症状、,ST,段改变、血流动力学改变、疲劳感、运动耐量,8,患者评估在参加运动锻炼前,首先应评估患者的状况8,运动锻炼方案,在运动锻炼方案实施期间,应根据患者临床状况的改变,及时进行再次评估,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及兴趣爱好等选择适合的运动锻炼方案,包括有氧运动和抗阻力运动锻炼方案,9,运动锻炼方案在运动锻炼方案实施期间,应根据患者临床状况的改变,持续时间,一般要求每次运动:,持续,30-60,分钟,其中包括,10-15,分钟的热身运动和,5-10,分钟的整理活动,真正运动的时间为,20-30,分钟,至少要达到,15,分钟(且要求运动强度达到,THR,靶心率),10,持续时间一般要求每次运动:10,运动的频度,根据运动效应和积蓄作用,每周锻炼,3-4,次为最适宜频度。
有些活动如散步可每天进行,11,运动的频度根据运动效应和积蓄作用,每周锻炼3-4次为最适宜频,有氧运动和抗阻力运动锻炼,有氧运动,频度,F=3-5/,周,强度,I=50%-80%,的运动耐量,时间,D=20-60,分钟,方式,M=,散步、平板运动、自行车、划船、爬楼等,12,有氧运动和抗阻力运动锻炼有氧运动12,抗阻力运动(肌力运动),F,频度,=2-3,天,/,周,I,时间,=,每套运动重复,10-15,次,直至中等疲劳,D,时间,=1-3,套运动,每套运动包括,8-10,个不同的上下身运动,M,方式,=,体操、跳皮筋、哑铃、拉力器、重量运动等,13,抗阻力运动(肌力运动)F频度=2-3天/周13,心脏康复分期,期,称为急性阶段,(,住院康复期,),期,称为恢复期,(,出院至出院后,3,月,),期,巩固阶段,(,出院后,3,月至出院后,6,月至终身,),14,心脏康复分期期称为急性阶段(住院康复期)14,心脏康复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称为急性阶段,包括,CCU,和普通病房的住院期,时间大约,10-14,天,甚至更短,出院时患者可以自理日常生活平地行走很上下一层楼梯,运动能力达,3-5,心脏功能容量(,METs,),15,心脏康复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称为急性阶段15,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称为恢复期,出院后急性运动训练,提高体力活动能力,直到恢复工作,时间大约为,8-12,周,运动能力达,4-8METs,16,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称为恢复期,出院后急性运动训练,提高体力活动,第三阶段,第三阶段称为巩固阶段,持续终生。
继续维持第二阶段预防的各种努力,17,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称为巩固阶段,持续终生继续维持第二阶段,心脏康复的现状,在国外,-20,世纪,70,年代,Wenger,发展心脏治疗第一期方案,得到美国心脏协会的肯定90,年代形成综合性心脏康复方案在香港,-,已形成比较完善的一套心脏康复计划在国内,-20,世纪,80,年代逐步开展冠心病康复医学,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方案18,心脏康复的现状在国外18,我国历来把康复作为疾病后完全“恢复”的同义词,这使我国对康复的理解与国际上有相当大的差异这是值得注意,在香港把,Rehabilitation,译为复康,在台湾译为复健,这也是我们应当注意的19,我国历来把康复作为疾病后完全“恢复”的同义词,这使我国对,?,国内心脏康复情况,20,?国内心脏康复情况20,结果分析,以,期健康宣教为主,未实施早期运动锻炼,未设立专职心脏康复护士,未建立心脏康复团体,心脏康复器运动器械不足,21,结果分析以期健康宣教为主,未实施早期运动锻炼 21,期心脏康复内容,目标,对象,队伍,物品,具体措施,22,期心脏康复内容目标22,期心脏康复目标,使患者和家属了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在心理上适应疾病的发作和处理生活中的相关问题,保持现有的功能水平和防止“废用”的出现,解决焦虑和抑郁,安全地渡过到日常生活自理,运动能力达,2-3METs,(,1MET=3.5mlO2,Kg-1.min-1,),(MET,公式描述的是机体总需氧量),23,期心脏康复目标使患者和家属了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在心理上适,期心脏康复对象,急性心肌梗死后生命体征稳定,(,24-48,小时后)开始心脏康复,无明显心绞痛、心衰、严重心律失常和心源性休克,安静心率,110,次,/min,24,期心脏康复对象急性心肌梗死后生命体征稳定(24-48小时后,期心脏康复的具体措施,循序渐进地增加活动量,进行可耐受的日常活动,进行心脏功能的评定,进行危险性分层,制定出院计划,25,期心脏康复的具体措施循序渐进地增加活动量,进行可耐受的日常,队伍准备,心脏科主任(组长),心脏科护士长(副组长),统筹护士,心脏科护士(组员),心脏科医生(组员,),物理治疗师,营养师,心理医生,指 导,转 介,提供建议,培训指导,筛选病人,制 定康复计划,26,队伍准备心脏科主任(组长)心脏科护士长(副组长)统筹护士心,物品准备,监护仪器,运动器械,抢救设施,宣教用品,27,物品准备监护仪器 27,监护仪器,28,监护仪器28,运动器械,29,运动器械29,抢救设施,30,抢救设施30,宣教用品,31,宣教用品31,康复运动七步法,32,康复运动七步法32,运动程度衡量指标,最大运动心率:休息心率,+1020,次。
运动时的辛苦程度为,1113,运动时的气喘程度,2,康复运动七步法,33,运动程度衡量指标最大运动心率:休息心率+1020次33,运动强度直接关系到运动的效果和安全性,常用的运动强度制定方法为:,按心率确定运动强度:,运动适合心率,=170,(,180,),-,年龄(岁),其中,60,岁以上或体质较差的中老年人用,170-,年龄,另一种计算方法:,最高心率(,HRmax,),x,(,40%-85%,)作为靶心率(,THR),,通过,THR,控制运动强度,其中最高心率,(,HRmax,),x【220-,年龄(岁),】,34,运动强度直接关系到运动的效果和安全性常用的运动强度制定方法为,停止运动的指征,心率高于最大运动心率水平血压,:,收缩压下降,20 mmHg,收缩压,200mmHg,严重心律失常、,ST,段改变,中到严重的胸痛,运动时出现不耐受症状,情绪不稳定35,停止运动的指征心率高于最大运动心率水平35,运动辛苦程度表,36,运动辛苦程度表36,运动气喘程度表,37,运动气喘程度表37,运动锻炼的安全性,在监护和医生的指导下,心脏康复运动锻炼方案是相对安全的,在有监护的运动锻炼过程中,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比列约为,1/5,万至,1/2,万,患者,1,小时运动,38,运动锻炼的安全性在监护和医生的指导下,心脏康复运动锻炼方案是,心肌梗塞病人,4347,例,康复治疗开始:最早第,1,周,最晚第,36,周,运动训练持续时间:,6-48,个月,康复效果:康复组总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平,均低于对照组,康复效果:与参加康复治疗时间长短有关,39,心肌梗塞病人4347例39,局限及解决办法,医护人员知识水平不足 加强培训,人力资源不足 增加人手,无足够的康复器材 增加购买预算,病人及家属不配合 加强宣传,40,局限及解决办法医护人员知识水平不足 加强培训40,本科开展的心脏康复,制定了心血管专科疾病知识宣传小册,成立了“冠心病友之家”,每月开展健康专题讲座,药物指导师、心理健康指导师,心血管专科护理门诊,41,本科开展的心脏康复制定了心血管专科疾病知识宣传小册41,FHKrusen,的一句名言:“康复应当是人人感兴趣的事,但不是人人都可以干的事。
康复,只是那些受过高度专业技术训练的人员所能胜任的工作,这些人员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康复成了他们自己的事业42,FHKrusen的一句名言:“康复应当是人人感兴趣的事,,谢谢大家!,43,谢谢大家!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