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执业医师资格第二站考试基本要求

zh****u6
实名认证
店铺
2024-11-05
PPT
89.50KB
约30页
执业医师资格第二站考试基本要求_第1页
1/30
执业医师资格第二站考试基本要求_第2页
2/30
执业医师资格第二站考试基本要求_第3页
3/30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二站考试基本要求,顺序清楚、部位准确、,方法正确、操作规范第二站 体格检查与基本操作,一、体格检查,1.颈部淋巴结检查,顺序颌下、耳前、耳后、颈前、颈后、锁骨上窝2.语音震颤检查,,方法双手掌平贴胸廓对称部位,嘱 病人重复数1.2.3.或长声说“一”,,3.间接叩诊法(指指叩诊法),注意点()板指指节紧贴被叩部位用腕指关节运动叩击,叩 指打击后立即抬起同个部位、同样时间间隔、同样力量、重复数次4.肺部的叩诊法,顺序由健侧开始,自上而下,两侧对照肺上界锁骨上3cm,,肺下界锁骨中线第六肋,腋中线第八肋,腋后线第十肋5.心脏的叩诊法,顺序右界肝浊音界上一肋间开始向上 至第二肋间左界心尖博动所在位置向上至第 二肋间方法()用指指叩诊法沿肋间由肺心,板指与心 界平行力量尽可能轻6.肺部听诊,顺序与叩诊相同,自上而下,前面侧面(自 腋窝向下)背部两侧对照听诊内容呼吸音、罗音、语音传导、胸膜摩擦 音7.心脏听诊,顺序按下列顺序从一个瓣区到另一个辨区,(1)二尖瓣区在心尖部2)主动脉瓣区在胸骨右2肋间,或左3.4肋间。

3)肺动脉瓣区在胸骨左2肋间4)三尖瓣区在胸骨下端稍偏右处8.腹部触诊法,方法,(1)病人仰卧、头枕高、两下肢屈曲略分 开2)嘱病人张口作腹式呼吸运动,心要时 医生可以和病人谈话以分散注意力顺序,从健康部位病变区域,一般从左下 腹沿逆时针方向将腹部各区依次进行9.肝脏的触诊(单手触诊法),方法,医生站于病人右侧,右手四指并拢,掌指关节伸直,放于右上腹与肋缘大致平行,随患者呼气时手指压向腹深部,吸气时手指向上迎触下移的肝缘在锁骨中线及前正中线分别触诊,并测量距肋缘及剑突根部的距离10.胆囊的触诊,方法,病者平卧位,医生站于右侧,左手放置于病者右肋缘并使拇指放在腹直肌外缘与肋缘交界处,首先以拇指用中度压力压迫腹壁,然后嘱患者作深呼吸运动,若病人因疼痛而突然屏气,此为墨菲氏征阳性(Murphy),11.腹水的触诊,方法病者平卧,医生用左手掌放于患者腹壁右侧,以右手指迅速叩击左侧腹壁,助手同时将手掌尺侧缘安放于腹壁正中线,此时若左手掌感觉有一种波动感,说明腹腔有大量液体存在12.肝的叩诊,方法病者平卧位,沿右锁骨中线第五肋间由上往下叩诊,当清音转为浊音时为肝的相对浊音界向下叩12肋间的浊音为肝的绝对浊音界。

13.甲状腺检查法,方法(1)医生位于患者后面,双手拇指 放于患者颈后,其他四指放于 颈前区触摸甲状腺2)医生亦可从前面检查,将右手 拇指及其他四指分别放在颈前 甲状软骨部位触摸甲状腺注意(1)检查时让病人作吞咽动作2)注意甲状腺大小、形态、硬度、表面情况、压痛、移动度、震 颤等14.瞳孔对光反射检查,方法间接与直接两种,(1)直接对光反射病人注视远方,用手隔开两眼,用手电筒直接照射瞳孔并观察被照射时该瞳孔的大小变化2)间接对光反射用手电筒照一侧瞳孔,观察对侧瞳孔大小变化15.巴彬斯基征(Babinski征),方法病者仰卧,下肢伸直,医生手持病者踝部,用钝头竹签划足底外侧,由后向前至小趾跖关节处转向趾侧,阳性反应为拇趾背伸,余趾呈肩形展开16.奥本汉姆征(Oppenheim征),方法病者仰卧,医生用拇指及食指沿被检者胫骨前缘用力由上向下滑压,阳性反应同上17.霍夫曼氏征(Hoffmann征),方法医生用一手抉患者的手,使其手在腕部向背部屈曲、并使余指轻度屈曲,医生用另一手的示指及中指夹住患者中指(或示指),用拇指弹拨患者中指(或示指)指甲,若患者拇指作屈曲及内收的运动为阳性二、基本操作,(一)中医基本操作,1.指切进针法(适用于短针),以左手拇指或食指或中指的指甲切按在穴位旁,右手持针,紧靠指甲刺入皮肤。

2.挟持进针法(适用于长针),以左手拇、食二指持干棉球再挟住针身下端,露出针尖,将针尖固定于穴位表面,右手持针柄垂直用力下压,左手拇食指同时用力,两手协同将针刺入皮肤3.运针刮柄法,是指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用指甲刮动针柄的方法4.运针弹柄法,是指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用手指轻弹针柄的方法,5.运针提插法,是指提针与插针结合应用,插法天人地,提法天人地,6.捻转补泻法,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时间短为补法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时间长为泻法7.提插补泻法,得气后提插,先浅后深,重插轻提,幅度小,频率慢,时间短为补法,先深后浅,轻插重提,幅度大,频率快,时间长为泻法8.烧山火法,针刺入应刺深度的1/3(天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再刺入中1/3(人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然后再刺入下1/3(地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再慢慢将针提至上1/3反复操作三次9.透天凉法,计刺入应刺深度的1/3(地部),得气后行捻转泻法,再将针紧提至中1/3(人部),得气后行捻转泻法,然后将针紧提至上1/3(天部),得气后行捻转泻法,将针缓慢地按至下1/3反复操作三次10.晕针的防治,方法停止操作,已刺之针迅速起出,平卧头低,松开衣带,注意保暖,给予热茶水或糖水。

重者可选内关、合谷、太冲、涌泉、足三里、水沟等穴指压或针刺,亦可灸百会、关元、气海等穴11.弯针的处理,方法轻度弯曲,可直接慢慢退针,弯曲较大,顺着弯曲方向将针退出如患者体位改变,应恢复原来体位再出针12.断针的处理,方法针体露出皮外可用镊子钳出,若断针残端与皮肤相平,但能见残端者,可用左手拇、食两指于针两旁按压皮肤,使针端露出皮肤之外,然后拔除全部没入皮下的断针需外科手术处理13.艾柱无疤痕灸,方法将小或中艾柱置于皮肤上,上端点燃、当燃剩2/5时,患者感到热时,用镊挟去,换柱再灸,一般37壮,局部红晕为度14.艾条温和灸法,方法点燃艾条一端对准施灸部位,距皮肤约2 3cm左右进行熏烤使患者有温热感而无灼痛感,约57分钟,以皮肤红晕为度对于神志不清者或小儿,医生可用食、中指置于施灸部两侧,以感知热度,以防止烫伤15.闪火法拔罐,方法用镊子持95%酒精棉球点燃、在罐内绕13圈再抽出,并迅即将罐扣在应拔部位注意勿烧热罐口,以免烫伤16.推拿手法,揉法、摩法、擦法、搓法、抹法、,抖法、拿法、拍法、摇法、扳法等17.小儿捏脊法,方法,(1)用拇指桡侧缘抵住皮肤,食中指前按,三指同时用力提起皮肤,双手交替捻 动向前。

2)食指屈曲,用食指中节桡侧顶住皮肤,拇指前按,两指同时用力提拿皮肤,两手交替捻动向前二)西医基本操作,1.心脏复苏胸外心脏按压,(1)简单判定患者呼吸心跳停止2)病人平卧地面或硬板床3)抡救者站于一侧,双手掌部重叠,置 于病人胸骨下半部,两肘伸直,使肩、肘、腕成一直线,借助体重垂直下压,把胸骨压下35cm,(4)次数80100次分,应规律、均匀、持续2.心肺复苏口对口人工呼吸,(1)清除呼吸道内的异物或分泌物,将头 部后仰,,(2)术者一手将病人下颌向上、后方钩起 使其头后仰,另一手压迫前额保持病 人头部后仰位置,同时以拇指和示指 将病人鼻孔捏闭3)术者深吸一口气,对准病人口部用力 吹入4)开始迅速连续吹34次,以后每5秒,一次的频率进行3.腹腔穿刺术,方法,(1)穿刺点在脐与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 1/3交界处之稍外方2)病者排空膀胱,向穿刺侧侧卧5分,(3)选用79号注射针头,稳而慢地穿过 腹壁各层,获脱空感后回抽,回抽阴 性时可改换穿刺点,一般以双侧三处 穿刺为限4.胸腔穿刺术,(1)穿刺部位气胸在锁骨中线第二肋间,胸腔积液在腋后线第六、七肋间2)体位半卧位患侧背部垫高,患侧上肢上举,或反坐在靠背椅上,上肢及前胸伏于椅背,(3)选定部位消毒铺巾、局麻后试行穿刺,针头应以下一肋骨上缘进入,边进针边抽吸直至抽出液体或气体为止。

4)用针尾带橡皮管的粗针头(18号以上)将针尾的橡皮管用止血钳夹闭,按试穿刺的位置、方向、深度刺入胸腔,再将橡皮管接上50ml注射器抽吸,每次抽液在10001500ml左右5.穿无菌手术衣,方法,(1)双手提起衣领,充分抖开手术衣,衣 里面对向自己,勿碰到地上或其他物 品,(2)将两手插入衣袖内,两臂前伸,让他 人协助穿上,(3)双手交叉提起腰带向后递,仍由他人 在身后协助将带系紧4)穿好后双手保持在肩以下腰以上的位 置6.穿隔离衣法,(1)持衣领取下隔离衣,清洁面向操作者,(2)先穿左手再穿右手,(3)扣衣领,(4)扎衣袖,扣肩扣,(5)分别将两边衣边捏至前面,(6)对齐两侧衣边在身后叠紧,(7)腰带背后交叉回到前面打活结,(8)扣好隔离衣后缘下部的扣子7.脱隔离衣法,(1)松开后缘下部的扣子,(2)松开腰带在前面打一活结,(3)解袖口塞好衣袖,(4)消毒手、解领口,(5)右手做左袖内的清洁面拉下,(6)左手在袖内拉右袖的污染面,(7)两手在袖内解开腰带治结并脱下衣袖,(8)提起衣领折衣并挂好备用谢 谢,。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