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食用菌保鲜与加工技术,食用菌以其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低热量和具保健作用而被人们视为食品中的珍品,素有山珍佳肴之称但新鲜食用菌含水量高,组织柔嫩,在采摘、运输、装卸和藏过程中极易造成损伤,引起变质腐烂因此,研究食用菌的贮藏保鲜很有必要一、新鲜食用菌败坏变质的主要影响因素,1、失水对耐贮性的影响 新鲜食用菌含水量通常高达85%90%由于菌体一般缺乏明显的表面保护构造,因而在贮藏中水分极易通过蒸腾和呼吸作用而损耗食用菌失水速度取决于菇体形态结构、贮藏温度及空气相对湿度等 菌体失水的结果是菌体失重、失鲜,表现为外观收缩起皱,变形,质地变硬,进而影响组织结构、色泽和风味,使商品价值降低随着水分蒸发的加剧而导致微生物的为害,造成菌体的腐烂变质,因而减弱了菌体的耐贮性2、呼吸代谢对耐贮性的影响,食用菌采收后生理生化变化直接或间接与呼吸作用有关菌体的呼吸代谢,一方面因消耗基质而失重、变味,放出呼吸热,使贮藏环境温度升高;另一方面为采后有机体提供能量和物质基础,使生命得以延续食用菌呼吸代谢的最大特点是呼吸强度大,其呼吸强度可以是其他果蔬的数倍乃至数十倍影响呼吸强度的因素:,随种类和品种特性而异,一般热带菇类呼吸强度较大; 与子实体的成熟度有关; 温度是影响呼吸强度的最重要的环境因素 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降低氧浓度,可抑制食用菌的呼吸作用; 菌体组织机械损伤会促进其呼吸作用; 在食用菌成熟过程中要释放出乙烯气体,同时乙烯的积累会促使菌体的成熟和衰老。
3、贮藏期间的褐变和自然氧化,(1)褐变依起因有酶促褐变和非酶促褐变 酶促褐变 在食用菌中多酚氧化酶极易与酪氨酸和蛋白质发生作用,使之被氧化生成黑色素,导致食用菌褐变 可通过降低贮藏环境中氧的浓度或降低多酚氧化酶活性来控制酶促褐变的发生另外,用氧化剂、焦亚硫酸钠等化学药物处理及调节贮藏环境气体组分,也能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减缓酶促褐变3、贮藏期间的褐变和自然氧化,非酶褐变是不需要酶的作用而能产生的褐变作用,可采用降温、亚硫酸处理、降低pH值、降低成品浓度或使用不易发生褐变的糖类等方法,控制非酶褐变 (2)自动氧化 新鲜食用菌在贮藏期间,菇体内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类物质等会自动氧化糖类氧化后,出现变色(常为褐色或棕色),产生异味脂类氧化,除产生异味和变色外,还会产生有毒物质4、微生物侵染,食用菌常因微生物病菌侵染而引起菌体软化腐败,产生异味,以至产生有毒物质此外,菇蝇、菌螨等害虫也严重地影响菇的质量,食用菌即使在低温下,仍会受到低温菌的污染干燥环境,可降低菌体的含水量,减少微生物活动造成的腐败二、食用菌贮藏的基本原则,、及时合理采收提高保鲜性能食用菌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其贮藏与保鲜 其采收过程应遵循三条原则:(1)先采小后采大(指菌脚);(2)先采密后采疏;(3)凡不符合上述标准的菌都应及时剔除或修整。
、加强防腐工作,严防微生物侵染;食用菌腐烂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侵染、生理性病害及采收后运输中的机械损伤减少营养物质损耗,保持食用菌固有的品质和风味食用菌采收后,仍有生命活动,呼吸作用十分强烈,不断消耗菌体内的营养物质,其颜色、重量、品质、香味都会发生变化 、提高食用菌耐贮性食用菌质量好坏直接影响耐贮性三、食用菌贮藏方法,(一)贮前处理:食用菌采收后,必须除去残留的培养基质与污染物,剔除有病虫害及霉变的个体,特别应注意避免采收及处理过程中的机械伤害,不使菌体表面保护层受到破坏采后尽快进行分级、包装、预冷处理,使菌体迅速降温至贮温附近二)选择适宜的贮藏方法:,(1)低温贮藏 低温贮藏是食用菌常用的贮藏保鲜方式低温可抑制酶活性,降低生理代谢活动,减少呼吸强度,抑制各种微生物的活动 其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冰藏 通过采集天然冻结的冰,建造冰窖进行低温贮藏 机械冷藏 在冷库内利用机械制冷系统的作用,使冷库内的温度降低以达到保鲜的目的2)气调贮藏 气调冷藏库 a.普通气调贮藏 b.充氮式机械气调贮藏 c.再循环式机械气调贮藏,薄膜封闭气调贮藏 a.垛封法 b.袋封法 c.硅窗自动调气,(3)辐射贮藏,(4)负离子贮藏,空气中负离子可抑制菇体生化代谢过程,还能净化空气。
负离子发生器在产生负离子的同时还产生臭氧臭氧具有强氧化力,有杀菌和抑制机体活性的作用,臭氧遇到有机体会分解,不聚集负离子与空气中正离子结合则消失,不残留有害物质因此,负离子对菇体有良好的保鲜作用,其成本低,操作简便5)化学贮藏,盐水处理 将鲜菇放入0.6%盐水内浸泡10min后装袋,在10-25下经4-6h蘑菇变成亮白色,可保持3-5天 稀酸保鲜 用0.05%稀盐酸浸泡菇体,使其pH值降到6以下,抑制了酶活性,并可抑制腐败微生物的生长而保鲜 激素处理 用0.01%的6-氨基嘌呤浸泡鲜菇10-15min,沥干装袋保鲜 比仑处理 用0.001%-0.1%比仑水溶液浸泡鲜菇10min后沥干,装袋,在室温5-22下,蘑菇可保鲜8天焦亚硫酸钠处理 先用0.01%焦亚硫酸钠水溶液漂洗菇体3-5min,再用0.1%-0.5%焦亚硫酸钠水溶液浸泡30min,捞出后装袋,在10-15下可保持洁白,保鲜效果好 防腐剂 如10-20mgL的山梨酸钾、苯甲酸钠,20mg/L亚硫酸氢钠,10mg/L苯菜特,5-10mg/L特克多、多菌灵、托布津等 护色剂 常用0.02%-0.05%抗坏血酸、0.05%-0.1%硫代硫酸钠溶液浸泡10-20min;用0.001%-0.1%二甲胺琥珀酰胺酸浸泡10min,捞起沥干后放入消毒塑料袋中密封,在4下可保持6-8天不变色。
四、几种新鲜食用菌子实体的贮藏保鲜技术,1.蘑菇 (1)贮藏特性 贮藏温度以0-3适宜,空气相对湿度以85%-95%适合在4%的氧气下贮藏4天,氧气对菇盖的生长有明显的刺激作用,造成蘑菇开伞当氧气浓度降低到1%以下时,对开伞和呼吸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二氧化碳对蘑菇呼吸和生长的影响也很明显,当二氧化碳浓度为5%时,虽能抑制菌盖扩展,也刺激了菌柄伸长,只要二氧化碳浓度大于5%就可基本抑制菇柄和菇盖的生长2)采收及贮前处理,适时采收的蘑菇,品质好,产量高采收过早,菌盖未充分长大,产量低;采收过迟,菇易开伞,菌褶变褐,品质下降 采收适期是菌盖充分长大但未开伞以前一般菇体发结实,长到3.5-4cm采收 正确的采收方法是:手捏菇柄轻轻旋转,连根采下;也可用小刀轻轻割下大菇,采收时要做到轻采快削,不留机械伤,菇根不带泥,采收工具采前要消毒处理,注意不要伤及小菇3)贮藏方法,低温贮藏 将蘑菇采收后迅速进行预冷,预冷后及时入库贮藏,贮藏温度以0-3适宜,相对湿度以85%-95%适合 气调贮藏 采用塑料袋包装是常用的简便方法用厚0.08mm的聚乙烯塑料薄膜做成40cm50cm的袋子,每袋装1kg蘑菇,封口后,利用自发气调,48h以后,袋内氧气浓度可下降至0.5%左右,二氧化碳浓度可增至10%-15%,在16-18%下可保鲜4天不开伞,不变质。
冷冻保鲜法 将采收后的蘑菇剪去菌柄,用冷水洗净后,放入0.5%柠檬酸溶液中漂洗10min,捞出后淋去水分,装入塑料袋内,扎紧袋口,放在-300处可贮藏5-10天2.草菇,草菇贮藏适温为15-20%,5-10%时易出水软化,10%以下易发生冷害贮藏相对湿度以90%-95%为宜 采收时,一手按住菇体生长部位的培养料,一手抓住菇体基部,轻轻地成簇取下单生草菇,采大留小,也可用小刀从菇体基部割下草菇冷冻保鲜法:,冷冻保鲜是在木箱内垫一块塑料薄膜,在膜上放5cm厚的碎冰块,盖上小竹帘,中部放一袋冰(用塑料袋装),然后在箱内放草菇(7-8成满),将四周薄膜向内折叠,盖在草菇上,上边再盖一层薄膜,并以冰层(5cm厚)覆盖,最后加一个木盖在木箱的四周最好加一层塑料泡沫板,减少箱内外热交换,这样可明显减少开伞率其他贮藏方法,利用打孔的纸塑复合袋进行自发气调,在15-20下贮藏草菇,可72h 用Co60 r射线照射草菇,在室温(22-24)下用1500Cy剂量辐射处理后,在13-14下贮藏4天,菇肉黄白色,开伞率为31.3%,而未处理草菇菇肉已完全变褐,开伞率为100%3.平菇,平菇贮藏适宜温度0-5,气体成分氧气 1%-3%,二氧化碳 4%-5%,空气相对湿度85%90%。
将新鲜无损伤(8-9成熟)的平菇子实体在沸水中或蒸气中处理4-8min,然后放到1%柠檬酸溶液内迅速冷却,用塑料袋装好,放在冷库中贮藏也可将塑料袋放冰箱中贮藏,可保持3-5天平菇用r射线辐射处理,适宜剂量为500-1000Cy 盐渍平菇是目前采用较多的长期保存法其具体方法是:将采下的鲜菇放入冷开水中浸泡20min,捞起后按50kg平菇加12kg盐的比例装缸,装一层平菇撒一层盐,装满后灌冷盐水至缸口,再按鲜菇千分之一的比例加入柠檬酸,浸泡7天后翻缸一次,约经2周即可分装4.香菇,一般在八成熟时,即菌膜已破,菌盖尚未完全开展,尚有少许内卷,菌褶已全部伸长并由白色转为黄褐色时,为香菇最适采收期采时应避免损伤菌筒表面的菌膜尽量选择晴天采菇,采收后的香菇,宜用小箩或小篮子装盛,并轻放轻取,保持香菇的完整,防止互相挤压、损坏、影响品质,不宜用麻袋、木桶、木箱等容器,以免造成损伤或霉烂香菇贮藏以0-5为宜,气体成分为氧气 2%-3%,二氧化碳10%-13%最适宜的空气湿度为80%-90%,若湿度过底,香菇水分过度散失,会导致菇体收缩而降低保鲜效果 香菇采后含水量高、质脆,贮藏中易破损,菇盖呈水渍状采后修剪后放于30-35下,使其失水20%-30%手捏菇盖不粘即可。
冷冻保鲜法:将采收的鲜菇,剪去菇蒂,装入塑料袋中,扎好口,放冰箱内4下保鲜5-40天也可在-50-60下速冻贮藏 抽气小包装贮藏:收水后,一般定量(5-10kg袋)装入聚乙烯塑料袋中,抽空袋内空气,扎紧袋口于泡沫箱中储运5.凤尾菇,凤尾菇应在子实体幼嫩时采收,其适宜贮藏温度为3-4,气体成分氧气1%-3%,二氧化碳4%-5%;空气相对湿度85%-90%用0.025mm厚PE或0.03mm厚PVC袋小包装效果极好,装量:400-500/袋 凤尾菇具有耐高二氧化碳能力,若保鲜时间过长,二氧化碳积累浓度过高,会影响鲜菇风味6.金针菇,金针菇宜在菌盖内卷未平展、柄长13-15cm,柄白色或奶黄色时采收,采收时一手压住瓶或袋,一手握住菇丛,成丛拔下,清除根部沾的培养料 采收前收水方法为:采前2天将菇体覆盖物揭开,空气湿度降至75%-80%; 采后收水方法为:在2-4摊开,保持库内湿度70%,收水达手捏菇盖不粘手为宜,切记不能在阳光下晒或烤房烘,否则易褐变 金针菇最佳贮藏温度为2-4,空气相对湿度为85%-90%7.双胞菇,贮藏特性双胞菇的含水量很高,易失水导致耐贮性降低同时它们代谢旺盛,要在5低温下存放,温度过低时又容易发生冷害。
不同生长期采收的双胞菇的呼吸强度不同,而且双胞菇开伞后很容易衰老,不耐贮,要在开伞前采收,并要及时冷却 气调对贮藏效果的影响很明显,多采用小包装方法 双胞菇的另一个贮藏特性是容易褐变,减少机械伤和气调贮藏对减少褐变的作用明显采收标准及其注意事项:,采收标准:菇长到4cm左右、尚未开伞时采收 采前要将采收工具预先消毒 采收最好用小刀将菇体割下,直接放在塑料或竹筐中; 每个筐不要放太满,筐底要衬垫塑料薄膜 做到轻拿轻放,减少机械伤采用边采摘边挑选的方法,减少在不同容器间的移动 去除残留的培养基,选用无病虫害、无霉变、生长正常的菇体作贮藏蘑菇采收后及时降温对保鲜效果影响很大,一般可先在预冷库中预冷可将筐平放在库的地面上,不要堆码,上面可不加覆盖蘑菇在短时间内进行降温处理,对菇体失水影响不大但要求库的制冷量大,使蘑菇能在短时间内降到6贮藏条件双胞菇的适宜贮温为5左右,相对湿度为80%-90% 贮藏方法和管理在能保证温湿度的冷库中,蘑菇能直接放筐中存放蘑菇按上面方法进行预冷后,不必再次修整,可直接将筐码垛在垛的表面覆盖厚度为0.06mm的塑料薄膜,减小水分的散失这种条件下,可将蘑菇保鲜几天这种方法可缓冲大量采收时的销售压力。
用气调贮藏方法可将蘑菇保鲜10d以上,将磨菇放在0.03mm厚的聚乙烯袋中,每袋放0.5kg左右,将袋口密封如向袋内冲入氮气和二氧化碳,效果反而不好条件允许时,可对袋内气体成分进行监测,掌握的气体成分范围是O2浓度为2%-5%,CO2浓度为10%-15%,必要时要放风换气8.银耳和木耳,银耳和木耳采收标准是耳片全部展开,颜色透明银耳采收时转白色,周围耳片开始变软下垂,无小耳蕊,性如菊花或鸡冠,子实体稍有弹性,直径8-12cm,散出大量孢子采收时用小刀从耳基部割下采后若不及时保鲜或烘干则极易腐烂银耳和木耳对低温不敏感,不怕失水、失重,褐变程度也较低因此,低温主要是抑制病原微生物侵染,温度保持2-6即可 用于鲜销的银耳、木耳保持85%左右的库内湿度,用于加工则湿度越低越好9.松茸,(1)采收时手握菌柄,如触摸伞盖则易出现黑斑 (2)松茸采收、装运中谨防机械伤,否则伤口迅速褐变 (3)松茸采后自身催熟作用极强,据报道,堆放3天,开伞率达50%以上,而摊放时,开伞率仅9% (4)采后若采用塑料筐或柳条筐包装,20-25下,4天的开伞率为20%以下,而纸箱则2天开伞率达20%以上,且香味全消失,第3天开始腐烂。
(5)松茸于20-25时的保鲜温差须小于6才能抑制开伞,否则开伞率数倍增加10.鸡腿菇,(1)采收分级 用于保鲜出口的鸡腿菇的采收适宜期为菇蕾期,即在菌盖紧包菌柄、菌环尚未松动或刚刚松动、菇体67成熟时采收特大型ECO5鸡腿菇的采收高度1520cm,普通品种的采收高度815cm采收时按菇大小分开放置,轻拿轻放,菇脚用不锈钢刀切削整齐、干净要求无泥土、无杂质、无破损、菇朵含水量90以下2)脱水降温,方法是: a.冷风脱水法:将鸡腿菇摊开,用冷风机吹风,使鲜鸡腿菇含水量达标 b.晒烘脱水法:先将鲜鸡腿菇摊开晾晒一下,手摸稍干后再用烘烤机烘烤,使其含水量达到海运鲜菇的要求,切忌烘烤得过干 c.低温干燥脱水法:在高温库内增加1台除湿机,降低库内湿度,再打开制冷机的风机,使鸡腿菇低温干燥至含水量达标3)包装分箱,按菇体大小分别装入塑料托盘内,每盒净重500g,密封盒口,放入冷藏纸箱内也可采用保鲜袋盛装,每袋装菇5kg或10kg,抽去袋内空气,扎紧袋口放入泡沫箱内,泡沫箱外再套纸箱,密封箱口4)调运外销,包装好的鸡腿菇要及时组织出口调运或外销不能及时外调的包装菇应放在冷库内或放在0左右的低温环境,存放时间一般不能超过3天,否则菇体颜色变深,菇柄切口发黑,品质下降,影响销售。
五、食用菌鲜品的贮运技术,贮运过程重视降温,短期贮存和运输可采用冰块或冷藏车降温保鲜,温度控制在13即可鲜菇装妥后要及时启动在气温低于15摄氏度时,可用普通车运送,否则必须用制冷车(1-3摄氏度)运送不同的温度条件下,香菇保鲜的时间也各不相同1摄氏度保鲜18天;6摄氏度时14天;15摄氏度时7天,温度越高保保鲜时间越短六、食用菌加工技术,(一)、食用菌干制技术 干制是指脱出一定量的水分,而设法尽量保存食用菌原有营养保健成分及风味的加工方法我国生产的食用菌,无论是在国内市场流通,还是出口,往往以干制品或盐渍品为主 食用菌干制的原理是通过干燥将食用菌中的水分减少而将可溶性物质的浓度增高到微生物不能利用的程度,同时,食用菌本身所含酶的活性也受到抑制,产品能够长期保存2、干制方法 食用菌的干制方法,有自然干制和人工干制两类在干制过程中,干燥速度的快慢,对干制品的质量起着决定性影响干燥速度越快,产品质量越好自然干制利用太阳光为热源进行干燥,适用于竹荪、银耳、金针菇、猴头、香菇等品种,是我国食用菌最古老的干制加工方法之一 加工时将菌体平铺在向南倾斜的竹制晒帘上,相互不重叠,冬季需加大晒帘倾斜角度以增加阳光的照射。
鲜菌摊晒时,宜轻翻轻动,以防破损,一般要2至3天才能晒干这种方法适于小规模培育场的生产加工人工干制用烘箱、烘笼、烘房,或用炭火热风、电热以及红外线等热源进行烘烤,使菌体脱水干燥此法干制速度快,质量好,适用于大规模加工产品目前人工干制设备按热作用方式可分为: (1)热气对流式干燥 (2)热辐射式干燥 (3)电磁感应式干燥我国现在大量使用的有直线升温式烘房、回火升温式烘房以及热风脱水烘干机、蒸汽脱水烘干机、红外线脱水烘干机等设备3、影响干燥作用的因素,a. 干燥介质的温度 b. 干燥介质的湿度 c. 气流循环的速度 d. 食用菌种类和状态 e. 原料的装载量,4、干制品的包装、贮存和复水,(1)回软:通常称均湿或水分的平衡,其目的是使干制品变软,使水分均匀一致 回软的方法是在产品干燥后,剔出过湿、过大、过小者以及结块及碎屑,待冷却后,立即堆集起来或放于大木箱中,紧密盖好,使水分达到平衡 回软期间,箱中过干的制品从尚未干透的制品中吸收水分,于是所有干制品的含水量达到一致,同时产品的质地也稍显疲软 回软所需时间为天2).包装:包装容器有木箱、纸盒、塑料薄膜等要求能密封、防虫、防潮为了使干制品包藏得好,也可在包装纸盒或木箱的外壁或内壁涂抹放水材料,如假漆、干酪乳剂、石蜡等以防潮。
装箱时,先在箱底和四壁铺垫一层防潮纸和蜡纸,也可按箱子的规格,想用纸做成口袋,放入箱中,然后将制品按规定量装入箱内,以后将箱外的纸头、折盖在制品上面,包好后,上口覆平,然后用腊将口密封,在将盖压上封严注意封口不得使用桨糊,以防霉烂 应用真空包装或惰性气体包装,使氧的含量降低到以下,对于提高维生素的稳定性和减低贮藏期的损失有很好的作用3).贮藏:干制原料及干制前的处理对干制品的包藏性有很大关系如烫漂的食用菌比未经烫漂的能更好的保持其色、香、味并减低在贮藏中的吸湿性,经过熏硫处理的比未经熏硫处理的易于保色和避免微生物或害虫的侵染为害干制品的干燥情况,含水量高低也与保存性有关,在不损害质量的条件下,制成品愈干燥、含水量愈底,其贮藏效果也越好食用菌干品含水量一般应控制在 脱水食用菌贮藏温度最好为度,不可超过度贮藏环境空气越干燥越好,相对湿度应低于,并应遮蔽阳光贮藏库要求清洁卫生,通风良好又能密闭,具有防鼠设施4).复水:复水是把脱水食用菌浸在水里,经过相当时间,使它尽可能恢复干制以前的性质(体积、颜色、风味、组织),但不能恢复到原来的重量 食用菌含水量高,菌体鲜嫩,且后熟性强,易腐烂,批量生产或大面积培植时,干制加工的好坏,会直接关系到生产者的经济效益。
二) 食用菌盐渍加工技术,1. 采收分级:供盐渍用的菇体必须适时采收,防止开伞采收时应轻摘轻放,保证菇体完整,无破损,菇柄切削整齐,拣弃病菇、虫蛀菇、斑点菇、畸形菇 菇体分级应根据需方要求或各类食用菌的通用等级标准,依菌盖直径、柄长、菇形等进行分级即使需方要求是统菇,也应把大小菇分开在杀青时才能掌握好熟度,以保证杀青质量 从采收到分级必须时间短,不能挤压,减少菇体破损2. 清洗:清洗的作用是洗去菇体表面的泥沙杂质,漂白菇表,防止鲜菇的氧化和褐变通常将菇体放在2%盐水中浸泡清洗然后浸入0.03-0.05%的焦亚硫酸钠溶液中,进行漂白护色1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3-4次,洗去菇表的焦亚硫酸钠3杀青:杀青的作用主要有三点:驱除菇体组织中的空气,破坏酶蛋白,防止褐变;杀死菇体细胞,破坏细胞膜结构,增强细胞透性,有利于盐水渗入组织;软化组织,增加塑性,便于加工鉴别杀青生熟标准有如下几种方法: 菇体熟透时沉入锅底,生的则上浮; 切开菇体,熟的为黄色,生的为白色; 用牙咬试,生的粘牙,熟的脆而不粘牙; 把菇体捞出放入冷水中,若下沉即为熟,若上浮则是生4冷却装桶:冷却的作用是终止热处理,若冷却不透,热效应继续作用,会使菇体的色泽、风味、组织结构受到破坏,容易霉烂发臭、变黑。
冷却的方法是将杀青后的菇体放入流动的冷水中冷却或用3-4只冷水缸连续轮流冷却,到冷透为止 冷却菇装桶或缸中保成,一层盐一层菇,上面盖一层盐,加入适量的水,水以浸到菇体上一寸半为宜盐渍最终量100斤菇+30斤盐(分次加入)三)食用菌罐藏加工技术,1、罐藏原理 所谓食品罐藏就是将食品密封在容器中,将容器内部绝大部分微生物杀灭掉,同时在防止外界微生物入侵的条件下,借以获得在室温下长期贮存的保藏方法凡用密封容器包装并经高温杀菌的食品称为罐藏食品2、食用菌罐藏加工工艺,食用菌灌藏工艺包括装罐前分选、洗涤、修整、热烫、抽空和装罐后排气、密封、杀菌、冷却等步骤 (1)原料抽空处理:利用真空泵造成真空状态,使食用菌中的空气在这种状态中被释放,被盐水等代替抽空设备由真空泵、气液分离器、抽空锅组成抽空锅主体内部由不锈钢制成,真空度一般为(6.7-8.0)10000帕,抽空时间5-10分钟,以抽透为准抽空后原料肉质紧密,可防止加热中的热膨胀和煮融现象该处理有利于罐头真空度的保持,减轻罐内腐蚀及产品变色,使产品色泽鲜艳,明显改进了感官质量2)原料装罐:,空罐的准备:包括空罐的清洗、空罐的内壁钝化生产上采用漂白粉水洗玻璃罐效果良好。
用漂白粉配置相当于万分之一氯水的溶液,在温度20度下浸罐34分钟或在50度浸10分钟都有良好的效果还可用氢氧化钠或磷酸氢钠溶液清洗油罐空罐内壁的钝化主要采用重铬酸钠将镀锡层氧化成氧化锡薄膜,使铁皮钝化 装罐中应注意的问题:原料经过处理后,应从速装罐,装罐食品质量要求一致罐内食品应保证标准重量大部分食品装罐时必须保留罐顶部有一定的空隙,即为顶隙顶隙一般是指内容物包括汁液与罐盖内壁中心点之间的垂直距离一般在6.35-9.60毫米3)排气:排气是指罐头密封前或密封时将罐内空气排除掉,使罐内产生部分真空状态,造成罐头的真空度这样可以防止杀菌时罐头的变形、爆裂以及玻璃罐跳盖,防止残存的好气性细菌在罐内发育,防止因氧气的存在而导致维生素损失 ,食品色、香、味劣变及罐壁的腐蚀一般注入汤汁后,必须迅速加热排气或抽气密封 真空排气时,应根据罐号、品种及加入汤汁等控制真空度带汤制的品种,如抽真空太高了,初温过高,易引起汤汁暴溢,真空度太低了又达不到要求,一般真空度在(4.0-6.7)10000帕4)密封:密封是使食品与外界隔绝,不致再受外界空气中微生物污染而引起败坏严格控制密封十分重要,否则前功尽弃,不能长期保存食品。
(5)杀菌:在保证罐头安全贮藏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降低杀菌温度和缩短杀菌时间,对罐内汤汁易于对流传热的产品,宜采用高温瞬时杀菌采用连续摇动式杀菌器的效果好于间歇静止式杀菌器杀菌时应严格执行杀菌规程如果采用反压冷却,则应考虑适当延长杀菌时间对于真空封口的产品,一般延长升温5分钟即可6)冷却:杀菌终了立即冷却,以防余热继续影响产品的营养冷却罐内中心温度到38-40度较合适一般冷却以淋水滚动冷却为好冷却水应保持清洁玻璃罐冷却时应分不同温度阶段降温,每阶段相差20度,以防破损高压杀菌后采用反压冷却方式较好,它是指在杀菌锅内采用压缩空气或反压水冷却,不仅冷却速度快,还可防止罐盖突角,减少次废品率反压冷却,进入杀菌器的冷却水压力以稍高于杀菌器内压力即可,不可太高,以免冲力太大而造成瘪罐四)其他食用菌产品加工技术,食用菌也可进行加糖渍成食用菌蜜食用菌深加工可制成健肝片、蘑菇酱油、香菇松、复方银耳糖浆、食用菌饮料(酸奶、酒)或口服液等不仅可方便服用,而且可以大幅度地增加加工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