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职业卫生防护用品的管理要求和发放原则

小****库
实名认证
店铺
2025-03-17
DOCX
16.35KB
约7页
职业卫生防护用品的管理要求和发放原则_第1页
1/7

一、 企业常见的职业卫生违法行为:在职业卫生领域,企业常常因为忽视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而导致一系列的职业卫生违法行为这些行为不仅危害劳动者的健康,还可能给企业带来法律风险和声誉损失以下是企业常见的职业卫生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1、企业负责人及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未参加职业卫生培训: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按照法律要求主动参加职业卫生培训,掌握正确使用职业防护设备和职业防护用品的方法,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组织本单位的职业伤害防治工作这种违法行为违反了《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第四十七条: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未接受职业卫生培训的;未按照规定实行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工作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2、‌未按照规定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企业未能及时、准确地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或者档案资料更新不及时这种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3、‌未按照规定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企业未能按照要求对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

这种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4、‌未按照规定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企业未能按照要求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或者未对劳动者个人职业病防护采取指导、督促措施这种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5、‌未按照规定及时、如实向卫生行政部门申报产生职业病危害的项目:‌企业未能及时、如实向卫生行政部门申报产生职业病危害的项目这种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6、‌未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或者监测系统不能正常监测:‌企业未能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或者监测系统不能正常监测这种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7、‌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时,未告知劳动者职业病危害真实情况:‌企业在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时,未告知劳动者职业病危害的真实情况这种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8、‌未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或者提供的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企业未能为劳动者提供符合要求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或者提供的防护用品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这种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9、‌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给没有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或者没有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接受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企业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给没有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或者没有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接受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这种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由卫生行政部门依法给予相应的处罚。

10、‌未按照规定组织职业健康检查:‌企业未能按照要求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这种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11、‌安排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禁忌作业:‌企业安排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或者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禁忌作业这种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治理,并处五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二、企业如何避免职业卫生违法行为:为了避免职业卫生违法行为,企业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体系,确保劳动者的健康权益得到充分保障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1、‌加强法律法规学习:‌企业应当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其相关配套法规,明确自身在职业卫生方面的法律责任和义务通过培训、讲座等形式,提高全体员工的法律意识和职业卫生意识2、‌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明确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的职责,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

制定详细的职业卫生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确保各项职业卫生措施得到有效落实3、‌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企业应当对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价,及时掌握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或强度及其变化情况根据监测和评价结果,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护措施,降低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影响4、‌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企业应当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包括岗前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培训培训内容应当涵盖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措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方法、职业健康检查的重要性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职业卫生防护意识和能力5、‌提供符合要求的职业病防护用品:‌企业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这些防护用品应当能够有效地防护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影响同时,企业还应当定期对职业病防护用品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6、‌如实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如实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或强度、接触人数、防护设施等信息这有助于卫生行政部门及时了解企业的职业病危害情况,并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

7、‌组织职业健康检查:‌企业应当组织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健康检查通过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劳动者的健康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同时,企业还应当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建立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8、‌合理安排劳动者的工作:‌企业应当根据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点,合理安排劳动者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对于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对于疑似职业病病人和职业病病人,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报告、安排诊治和妥善安置9、‌加强职业卫生档案管理:‌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及时、准确地记录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职业卫生培训、职业病防护用品发放、职业健康检查等方面的信息这些档案有助于企业了解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开展情况,并为后续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10、‌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企业应当积极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及时公开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相关信息和数据对于社会关注和公众关心的问题,企业应当积极回应并妥善处理通过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企业可以不断提高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综上所述,企业要避免职业卫生违法行为,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体系,确保劳动者的健康权益得到充分保障通过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提供符合要求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如实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合理安排劳动者的工作、加强职业卫生档案管理以及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等措施的实施,企业可以有效地降低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影响,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