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X街道城市社区网格化治理的调研报告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将基层治理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指明了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地位作用、方法路径、实践要求网格治理成为了全方位推进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如何实现网格治理凝聚城市社区治理合力成为当今必须攻克的一个课题按照《区委组织部关于2022年选调生到村任职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围绕城市社区网格化治理这一课题,带着X街道探索推进网格治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走访了X街道5个社区,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专题调研报告一、发展现状(一)X街道发展现状:X街道辖区面积50平方公里(城区面积15平方公里),辖5个社区21个居民小组,其中城市社区4个(X、X、X、X),农村社区1个(团结)现有户籍人口9064户20316人,“七人普”常住居民32701人,现实际居住人口7.5万人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达72亿元,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X元、X元X街道是中心城区“一主两副五片区”轴心,一是经济发展“增长极”。
辖区现有高新技术企业和工业企业、汽车销售、商贸服务等企业X家(“四上企业”102家),个体工商户X家,亿元级市场3个,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8家,年产值达3亿元以上;在“五经普”工作中,统计上报企业增加值61亿元(不含“四上企业”),位居全区之首二是新城建设“主战场”街道承担了全区70%以上的重点建设项目任务,保障了全区25个重点项目用地需求,X、X、X等重点项目均在X辖区三是城市发展“新引擎”街道是区综合行政服务中心属地,教育、卫生资源集聚,民族中学、X中小学等5所学校纳入X,中心医院、民族医院辐射带动更加突出,X、X、X美食金街等商业综合体陆续营业,X公园、城市大峡谷、X独具特色,城市发展后劲十足二)网格治理现状:X街道共划分47个网格、233个微网格,配备47名专职网格员,其中2023年通过公开招录专职网格员23名X街道辖区内有X、X、X等重要交通枢纽,各类历史遗留问题和市民新诉求交织,面临着管理难度大、管理对象成分复杂、社情复杂等多重挑战二、存在治理难点网格治理工作是社会治理创新的新生事物,我街道目前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从调研的情况看,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治理难点:(一)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网格化治理难度较大。
X街道15平方公里建成区内存在大量呈点状分步的城乡结合部区域,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公共服务供给有效性不足、多元化利益诉求、矛盾主体多元化等新城建设问题激增二)小区物业服务主体多,矛盾纠纷数量多小区物业多元纠纷化解机制有待深化,小区业委会成立数量少、服务作用不明显,公区管理、停车、绿化、电梯维护不到位等问题普遍存在,严重制约网格治理效能,难以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小区物业服务矛盾亟待解决三)征地拆迁等历史遗留问题多X街道是新城建设主战场,辖区内征地拆迁工作时间横跨20余年,期间经历多次征拆政策调整,加之,部分被征拆户希望沿用已被废止政策进行征拆,造成新的矛盾由于拆迁安置触及每个群众的切身利益,敏感性强、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群体上访,影响社会稳定三、X街道网格治理发展经验可资借鉴(一)构建“五共五治”网格格局,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阻力一是强化阵地建设秉承“小办公、大服务”理念,以“集约式场所、多功能设置、零距离服务、高品质治理”为导向,投入资金420余万元升级改造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3个,推动党员群众学习有阵地、议事有去处、活动有场所二是强化制度落实持续高位推动“141”基层智治体系建设,规范建成街道基层治理指挥中心。
不断完善上线“核心业务”86项,因时因需向相应板块、网格员派发任务清单,累计推动23535项下派任务闭环完成健全“网格吹哨、部门报到”问题闭环解决机制,累计办结网格事件2492件,96.4%在社区网格办结,基本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三是探索矛盾纠纷化解路径街道依托“141”基层智治体系,积极开展网格治理探索与实践通过齐抓共管、同题共答、多元共治、文明共享、云上共建的“五共统筹”,一体推进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的“五治协同”,破解网格治理难点痛点堵点,构筑务实管用的城市社区社会治理体系今年以来,共排查矛盾纠纷1087件,成功化解1073件,化解率达98.71%,实现矛盾纠纷调解统筹到位、调度到位、化解到位、保障到位“四个到位”二)探索“456工作法”,化解物业服务矛盾一是建立“小区治理456工作法”调解机制创新物业工作“456”工作法,实行社区党总支、业委会、物业企业、行业队伍“四方商议”,建立业主点单、支部接单、物业办单、晒图回单、业主评单“五张清单”,发挥社区党员、城管执法、网格员、调解员、社区能人“六支队伍”作用,变“单打独斗”为“合力作战”,基本实现物业矛盾纠纷社区闭环化解,法庭同期受理物业纠纷立案数下降60%。
二是探索红色物业发展充分利用社区阵地开展网格管理与物业管理融合发展试点充分发挥街道指导、监督业主委员会的职能,由街道牵头组织成立物业管理委员会,提高业主委员会组建率、物业服务覆盖率、党的组织覆盖率,协调解决群众反映的物业管理问题鼓励社区干部、网格员参与物业管理委员会或者业主委员会组建工作,认真对待物业服务企业信用评价工作,积极反馈居民意见,协调各方调解处理物业矛盾纠纷三)搭建“小阳说事”平台,疏通征地拆迁遗留痛点一是打造“小阳说事”矛盾纠纷调节品牌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街道、社区、网格三级书记抓信访矛盾纠纷化解“三色预警”机制,根据性质、规模、类型、成因、化解难易程度和轻重缓急等,进行“黄橙红分级分色”流转,充分发挥街道、社区两级人民调解委员会职能,打造两级矛盾纠纷多元调解室,加强调解队伍建设,组建婚姻家庭、征地拆迁、生产事故等专业化“八支调解队伍”,聚力实现实质化解,变单打独斗为集约共建、变各自为政为优势互补,凝聚基层治理强大合力小阳说事”在化解历史遗留问题中充分发挥纠纷调节作用,成功解决了抗家营片区历时20余年的征拆遗留问题、历时8年的正舟路苏家坝段匝道口通畅问题,保障了重点项目用地需求。
二是规划实施建设“服务型网格”打造网格化管理运行平台,力争实现社会综合治理全方位覆盖,让社会服务精准到位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引领作用,科学规划选址建设红色网格活动阵地,为网格居民活动提供服务场所,提供24小时热水、雨伞租借、充电等便民服务活动,进一步展现了网格服务的要素特点四、对网格治理发展的建议为学习调研网格治理先进经验,本此调研不仅局限于一村一地,通过实地参观、与社区干部交流、收集材料等方式,学习X街道总体网格治理发展先进思路、运行模式和创新方法一)要切实完善保障机制一是人员保障要加强对网格化专职工作人员业务培训,互相交流,共同进步,提高其适应网格化工作发展的能力二是制度保障一格一员”,“定人、定格、定责”落实市区关于加强格员队伍建设的措施,既要留得住人还要淘汰人三是资金保障要提高网格员的待遇,各项经费要及时划拨到位,资金要按时拨付网格员以及切实保障工作场所、设备的需求四是设立激励资金,推动网格员创先争优,争先进争典型二)要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首先要选拔高素质、有能力的专职网格负责人及工作人员,签订严格规范的用工合同,保障网格员的权益,明确其职责任务,组建专业化的网格管理队伍;其次是加大对网格工作人员教育培训力度,全方位进行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群众工作方式方法、各类业务知识的经常性教育和培训,提高把握全局、服务群众、处理基层复杂矛盾的能力和水平。
再次加强对网格化管理工作人员奖惩考核,加大对优秀工作人员的精神和物质奖励,优秀网格员作为后备干部培养,对不合格的人员实行末位淘汰三)要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村居、社区网格化管理是一项全新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大力协助和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参与要进一步规范和深化工作机制,通过建章立制,使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工作长效运行要将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乡镇要纳入到村居经济科学发展观考核中,制定网格员考核办法、建立网格事项倒查融合机制努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格局四)要切实强化宣传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推行有形网格,绘制网格图,设计醒目的标识标记,明确网格分布情况,悬挂在村(社区)公共区域、主要街道醒目位置,让群众形成清晰明了的网格概念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宣传,网格员自身要加强日常宣传,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通过设置信息交换箱、发放便民联系卡、公布服务电话、开通网格QQ群等方式,拓宽与群众交流沟通的渠道,为网格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服务增加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增强群众对网格化管理的认知认同,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使政府通过网格能够了解人民群众所需所求,务求实效地开展服务,做到政情与民意的双向交流,使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长效运行,切实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五)建立网格化信息指挥平台融合“雪亮工程”“党建可视化平台”“应急指挥平台”“高空瞭望系统”“应急广播系统”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网格化信息指挥平台进一步提升辖区内“森林防火、秸秆禁烧、违法建设、交通安全、防汛减灾、应急执法”等方面的智能管控能力—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