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北法律硕士联考考试考前冲刺卷(1)本卷共分为2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在整个的立法活动中,最具有决定意义的一个步骤和阶段是____ A.法律议案的提出 B.法律议案的审议 C.法律议案的表决 D.法律议案的公布 2.立法体制主要是指____ A.依法划分立法权限的体制 B.依法划分法律部门的体制 C.依法划分司法权限的体制 D.国家权力分立与制衡体制 3.下列关于表述法的效力的选项哪个是正确的?____ A.法律不经公布,就不具有效力 B.一切法律的效力级别高低和范围大小是由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所规定的 C.“法律仅仅适用于将来,没有溯及力这项规定在法学上被称为“从新原则” D.法律生效后,应该使一国之内的所有公民知晓,所谓“不知法者得免其罪” 4.下列法律不属于我国经济法部门的是____ A.财政法 B.继承法 C.竞争法 D.产品质量法 5.我国当前的法律体系可以分为____ A.宪法、行政法、民法、劳动法、经济法、诉讼法、环境法等 B.宪法、行政法规、规章、环境法、劳动法、诉讼法、经济法等 C.宪法、行政法、民法、诉讼法、劳动法、经济法、国际经济法等 D.宪法、特别行政区法、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和单行法规等。
6.选举法属于下列哪一个部门法?____ A.宪法 B.行政法 C.劳动法 D.民法 7.法律体系中最大的独立组成部分是____ A.具体的法律制度 B.法律部门 C.法律规范 D.宪法 8.法学上,一般认为,划分部门法的主要依据是____ A.法律调整的效率 B.法律调整的对象与方法 C.法律调整的数量 D.法律调整的结果 9.一个国家全部法律部门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是____ A.立法体系 B.法律体系 C.法学体系 D.法系 10.构成法律体系的基本单位是____ A.法律制度 B.法律规范 C.法律部门 D.法律术语 11.下列哪一选项是我国法律部门划分的首要标准?____ A.法律调整的方法 B.法律调整的范围 C.法律调整的对象 D.法律调整的后果 12.既属于我国法律渊源又属于部门法的是____ A.行政法 B.宪法 C.法律 D.诉讼法 13.根据法律规则的强制性程度不同,法律规则可以分为____ A.保护性规则和制裁性规则 B.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 C.委托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 D.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14.我国《选举法》第43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根据本法和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办法。
这一规定属于____ A.确定性规则 B.委托性规则 C.准确性规则 D.任意性规则 15.在以下各项中,不属于法律要素的是____ A.法律原则 B.法律概念 C.法律规则 D.法律部门 16.禁止人们作出某种行为或者必须抑制一定行为的法律规则为____ A.强制性规则 B.义务性规则 C.禁止性规则 D.任意性规则 17.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之间有相互继承财产的权利这属于____ A.制裁性规则 B.授权性规则 C.准用性规则 D.强行性规则 18.法律规则中指出适用该法律规则的条件或情况的部分的是____ A.条件 B.模式 C.后果 D.制裁 19.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的关系之一是____ A.法律条文由法律规则体现出来 B.一个法律规则就等于一个法律条文 C.一个法律规则不能包括在几个法律条文中 D.一个法律条文可以包括几个法律规则在内 20.规则中没有明确规定行为规则的内容,而委托某一机关加以确定的规则是____ A.确定性规则 B.委托性规则 C.准用性规则 D.任意性规则 21.被称之为法的细胞、属于法的微观结构、组成法的基本单位的是____ A.法律原则 B.法律概念 C.法律部门 D.法律规则 22.针对特定人、特定事或特定地区、特定时间内适用的法指____ A.普通法 B.一般法 C.不成文法 D.特别法 23.英国14世纪以后对普通法修正与补充出现的法是____ A.法典法 B.习惯法 C.衡平法 D.判例法 2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当代中国法律渊源的是____ A.判决书 B.地方性法规 C.规章 D.国际惯例 25.英美法系中,哪种法律渊源最重要____ A.国际条约 B.习惯法 C.判例法 D.制定法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有多个符合题意) 1.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时,对受害人负赔偿责任的是____ A.仓储者 B.制造者 C.销售者 D.运输者 2.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有____ A.继续履行合同 B.采取补救措施 C.支付违约金 D.赔偿损失 3.下列情况下构成受害人同意的抗辩事由,从而免除行为人承担侵权责任的是____ A.在足球比赛中,甲因过失导致乙左腿受伤 B.乙因手术而被医生甲摘除了左肾 C.乙因欠甲款项同意甲断其一指 D.经乙同意甲致乙安乐死 4.下列有关法与道德的关系哪些是正确的?____ A.法律具有“两面性”,而道德仅具有“一面性” B.道德比法律调整的范围要广泛得多 C.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 D.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 5.外国人申请加入中国国籍必须符合的法定条件是____ A.愿意遵守中国的宪法和法律 B.本人定居在中国 C.是中国公民的近亲属 D.有其他正当理由 6.人身关系一般属于____ A.绝对法律关系 B.相对法律关系 C.平权型法律关系 D.普通法律关系 7.南京临时政府宣布改革称呼旧制,民间普通称呼为____ A.大人 B.先生 C.小人 D.君 8.除不成文习惯法外,商代的法律渊源还有____ A.誓 B.诰 C.命 D.典 9.我国的中央国家机构包括____ 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B.国家主席和国务院 C.中央军委 D.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10.以下属于大陆法系典型代表的有____ A.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 B.1865年美国的《民事诉讼法典》 C.1896年的《德国民法典》 D.1832年英国的《统一诉讼程序法》 11.清末咨议局的议员须具备的资格是____ A.后备军人及巡警 B.有5000元以上资产或不动产 C.寄住本省满10年且有1万元资产或不动产 D.宗教人士及小学教员 12.宪法规范同其他的法律规范相比较,具有的特点是____ A.阶级性 B.最高权威性 C.原则性 D.无具体惩罚性 13.体系解释也称____ A.逻辑解释 B.系统解释 C.理论解释 D.联系解释 14.秦朝的法律形式有____ A.律 B.法律答问 C.令 D.比 15.法的社会作用的方式有____ A.确认 B.整合 C.制约 D.引导 16.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法的社会作用的核心是____ A.维护人类社会基本生活条件 B.促进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C.促进人类文化事业的发展 D.确认和维护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和阶级关系 17.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表现在____ A.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 B.宪法是一切公民、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的最高行为准则 C.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D.通过或批准宪法的程序往往严于普通法律 18.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所采取的基本方针是____ A.民主协商、民主监督 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C.患难与共、精诚合作 D.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19.法对权力和权利的制约主要通过____来实现。
A.职责,义务、责任的相应规定 B.其他权利(权力)主体的权利(权力)或利益的对称制约 C.法律程序对权利(权力)行为的制约 D.法的监督机制的制约 20.历史上存在过的法律历史类型有____ A.奴隶制法 B.封建制法 C.资本主义法 D.社会主义法 21.我国《宪法》规定有修改宪法提议权的是____ A.全国人大主席团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D.1/5以上全国人大代表 22.公民财产权的范围主要包括____ A.储蓄 B.房屋 C.股票 D.彩票 23.法与政治的关系是____ A.政治可以为法的发展提供条件和环境 B.法可以反映和实现一定阶级的政治要求 C.政治的内容不仅仅通过法来反映 D.法在反映政治内容时是一种一般的政治措施 24.《西宁番子治罪条例》适用的地区是____ A.蒙古 B.甘肃 C.青海 D.宁夏 25.宪法实施保障的基本方式____ A.事先审查 B.宪法控诉 C.违宪审查 D.附带性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