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D7.(2015·贵州省七校联盟1月联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pH均为a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分别加水稀释100倍,pH变为b和c,则a、b、c的大小关系是a>c>bB.常温下,浓度均为0.1 mol/L的①醋酸、②盐酸、③醋酸钠溶液,水电离程度的顺序为③>①>②C.常温下,将相同体积的pH=3硫酸和pH=11的一元碱BOH溶液混合,所得溶液可能为中性也可能为酸性D.物质的浓度相同的①氯化铵溶液、②硫酸铵溶液、③碳酸氢铵溶液,pH的顺序为③>①>②解析:本题考查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一水合氨是弱碱,而NaOH是强碱,完全电离,所以稀释后溶液中氨水的c(OH-)较大,则a、b、c的大小关系是a>c>b,A正确;醋酸、盐酸都是酸,电离产生H+,对水的电离平衡起抑制作用,由于醋酸是弱酸,所以抑制作用小,而醋酸钠是强碱弱酸盐,水解促进水的电离平衡,所以常温下水电离程度的顺序为③>①>②,B正确;如果BOH是强碱,则二者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中性,若BOH是弱碱,则二者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C错误;氯化铵、硫酸铵都是强酸弱碱盐,水解使溶液显酸性,由于硫酸铵电离产生的铵根离子浓度大于氯化铵,所以硫酸铵溶液的酸性强,碳酸氢铵是弱酸弱碱盐,水解相互促进,故溶液的pH的顺序为③>①>②,D正确。
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6分)<一>必考题(共43分)8.(2015·云南省昆明市第二次质检)(15分)实验室用Na2Cr2O7氧化环己醇制取环己酮(已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环己醇、环己酮和水的部分物理性质见下表(*括号中的数据表示该有机物与水形成的具有固定组成的混合物的沸点):物质沸点(℃)密度(g·cm-3,20℃)溶解性环己醇161.1(97.8)*0.9624能溶于水和乙醚环已酮155.6(95)*0.9478微溶于水,能溶于乙醚水100.00.998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①将重铬酸钠溶液与浓硫酸混合,冷却至室温备用;②在三颈烧瓶中加入20.0 g环己醇,并将①中溶液分三次加入三颈烧瓶控制温度在55~60℃之间,充分反应;③打开活塞a,加热圆底烧瓶,当有大量水蒸气冲出时,关闭活塞a;④向锥形瓶收集到的粗产品中加入NaCl固体至饱和,静置,分液;⑤水层用乙醚萃取,萃取液并入有机层;⑥有机层再加入无水MgSO4固体并过滤,取滤液蒸馏,先除去乙醚(乙醚沸点34.6℃,易燃烧),然后收集151~155℃馏分根据以上步骤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步骤①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2)将①中溶液分三次加入三颈烧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3)步骤③实验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圆底烧瓶中玻璃管内的水位,当水位上升过高时,应立即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4)步骤④中分液时有机层在________(填“上”或“下”)层,蒸馏除乙醚的过程中最好采用的加热方式是________5)本实验得环己酮12.0 g,则环己酮的产率是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化学仪器、基本实验操作、实验原理、化学计算等知识1)仪器b为分液漏斗,将浓硫酸缓慢加入重铬酸钠溶液中,并不断搅拌,及时把热量散出去,防止暴沸;(2)将①中的溶液分三次加入三颈烧瓶的原因是防止温度过高发生副反应;(3)步骤③中的实验目的为蒸馏出环己酮,当压力过高时,应打开活塞a,及时泄压,防止爆炸;(4)分液时,根据密度可以判断有机层在上层,乙醚沸点低,蒸馏乙醚最佳加热方式为水浴加热;(5)根据方程式可得:产率=×100%≈61.2%答案:(1)分液漏斗 将浓硫酸缓慢加入重铬酸钠溶液中,并不断搅拌(2)防止温度过高发生副反应(3)使环己酮和水形成具有固定组成的混合物一起蒸出(或蒸馏出产品环己酮) 打开活塞a(4)上 水浴加热(5)61.29.(2015·湖北省三校4月联考)(13分)Ba(NO3)2可用于生产绿色烟花、绿色信号弹、炸药、陶瓷釉药等。
钡盐生产中排出大量的钡泥[主要含有BaCO3、BaSO3、Ba(FeO2)2等],某主要生产BaCO3、BaSO4的化工厂利用钡泥制取Ba(NO3)2晶体(不含结晶水),其部分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①Fe3+和Fe2+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完全时,溶液的pH分别为3.2和9.7;②Ba(NO3)2晶体的分解温度:592℃;③Ksp(BaSO4)=1.1×10-10,Ksp(BaCO3)=5.1×10-91)该厂生产的BaCO3因含有少量BaSO4而不纯,提纯的方法是将产品加入足量的饱和Na2CO3溶液中,充分搅拌,过滤,洗涤试用离子方程式说明提纯原理:__________________2)上述流程中酸溶时,Ba(FeO2)2与HNO3反应生成两种硝酸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3)该厂结合实际,图中X应选用________(填字母)A. BaCl2 B.BaCO3C.Ba(NO3)2 D.Ba(OH)2(4)中和I使溶液的pH为4~5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结合离子方程式简述其原理:__________________5)从Ba(NO3)2溶液中获得其晶体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6)测定所得Ba(NO3)2晶体的纯度:准确称取w g晶体溶于蒸馏水,加入足量的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其质量为m g,则该晶体的纯度为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沉淀溶解平衡、元素化合物性质、基本实验操作、计算等知识1) BaSO4沉淀在饱和Na2CO3溶液中转化为BaCO3沉淀,离子方程式为BaSO4(s)+CO(aq) BaCO3(s)+SO(aq);(2)Ba(FeO2)2与HNO3反应生成两种硝酸盐,分别为Ba(NO3)2和Fe(NO3)3;(3)结合本厂实际,BaCO3既是本厂产品,来源广,同时又能消耗H+,调节pH,所以选择B;(6)Ba(NO3)2晶体与硫酸反应生成BaSO4,n(BaSO4)=n[Ba( NO3)2]= mol,m[Ba(NO3)2]=g,则纯度为×100%答案:(1)BaSO4+COBaCO3+SO(2)Ba(FeO2)2+8HNO3===Ba(NO3)2+2Fe(NO3)3+4H2O(3)B(4)使Fe3+完全沉淀 Fe3++3H2OFe(OH)3+3H+,BaCO3消耗H+,使Fe3+水解平衡右移,形成Fe(OH)3沉淀(5)蒸发浓缩、冷却结晶(6)×100%10.(2015·陕西省宝鸡市九校3月联考)(15分)乙炔(C2H2)在气焊、气割及有机合成中用途非常广泛,可由电石(CaC2)直接水化法或甲烷在1500℃左右气相裂解法生产。
1)电石水化法制乙炔是将生石灰与焦炭在3000℃下反应生成CaC2,CaC2再与水反应即得到乙炔CaC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2)已知:CH4(g)+2O2(g)===CO2(g)+2H2O(l) ΔH1=-890.3 kJ/molC2H2(g)+2.5O2(g)===2CO2(g)+H2O(l) ΔH2=-1299.6 kJ/mol2H2(g)+O2(g)===2H2O(l) ΔH3=-571.6 kJ/mol则甲烷气相裂解反应:2CH4(g)===C2H2(g)+3H2(g)的ΔH=________kJ/mol3)哈斯特研究得出当甲烷分解时,几种气体平衡时分压(Pa)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①T1℃时,向1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3 mol CH4只发生反应2CH4(g)C2H4(g)+2H2(g),达到平衡时,测得c(C2H4)=c(CH4)该反应的ΔH________(填“>”或“<”)0,CH4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上述平衡状态某一时刻,若改变温度至T2℃,CH4以0.01 mol/(L·s)的平均速率增多,经t s后再次达到平衡,平衡时,c(CH4)=2c(C2H4),则T1________(填“>”或“<”)T2,t=________s;②列式计算反应2CH4(g)C2H2(g)+3H2(g)在图中A点温度时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lg0.05=-1.3);③由图可知,甲烷裂解制乙炔有副产物乙烯生成,为提高甲烷制乙炔的转化率,除改变温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盖斯定律、化学方程式、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平衡常数等知识1)碳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乙炔;(2)将题中三个方程依次标记为①②③,由盖斯定律①×2-②-③×1.5可得:2CH4(g)===C2H2(g)+3H2(g) ΔH=(-890.3 kJ·mol-1)×2-(-1299.6 kJ·mol-1)-(-571.6 kJ·mol-1)×1.5=+376.4 kJ· mol-1;(3)①由图可知,降低温度时CH4浓度增大,C2H4、H2浓度减小,故该反应为吸热反应;设CH4的转化浓度为x mol/L,可知: 2CH4(g)C2H4(g)+2H2(g)初始浓度: 0.3 0 0转变浓度: x x平衡浓度: 0.3-x x根据c(C2H4)=c(CH4)解得x=0.2 mol/L,故CH4的平衡转化率=×100%≈66.7%;改变温度后,CH4的浓度升高,即平衡左移,即温度应为降低,即T1>T2;由于CH4以0.01 mol/(L·s)的平均速率增多,经t s后再次达到平衡,故在t s的时间内,CH4的浓度变化为0.01t mol/L,根据浓度的改变量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利用三段式来计算: 2CH4(g) C2H4(g) +2H2(g)初始浓度: 0.1 0.1转变浓度: 0.1t 0.005t平衡浓度: 0.1+0.01t 0.1-0.005t由于c(CH4)=2c(C2H4),故有:0.1+0.01t=2×(0.1-0.005t),解得t=5 s;②根据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将气体的平衡浓度换为平衡分压即可;③甲烷裂解制乙炔有副产物乙烯生成,充入适量的乙烯,可抑制甲烷向乙烯转化,从而提高甲烷制乙炔的转化率。
答案:(1)CaC2+2H2O―→Ca(OH)2+C2H2↑(2)+376.4 (3)①> 66.7% > 5②==5.0×104③充入适量乙烯<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作第一题计分)11.(2015·辽宁省铁岭市普通高中共同体一模)【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工业上设计将VOSO4中的K2SO4、SiO2杂质除去并回收得到V2O5的流程如图所示:(1)步骤①所得废渣的成分是________(写化学式),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2)步骤②、③的变化过程表示为(下式R表示VO2+,HA表示有机萃取剂):R2(SO4)n(水层)+2nHA(有机层)2RAn(有机层)+nH2SO4(水层)③中X试剂为________(写化学式)3)⑤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4)25 ℃时,取样进行试验分析,得到钒沉淀率和溶液pH之间关系如下表:pH1.31.41.51.61.71.81.92.02.1钒沉淀率/%88.194.896.598.098.898.896.493.189.3在实际生产中,⑤中加入氨水,调节溶液的pH最佳为________;若钒沉淀率为93.1%时不产生Fe(OH)3沉淀,则溶液中c(Fe3+)<________mol·L-1(已知:25℃时,Ksp[Fe(OH)3]=2.6×10-39)。
5)该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有________和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溶度积的计算等知识1)在处理过程中只有SiO2不能溶解于水中,所以步骤①过滤所得废渣的成分是SiO2;(2)步骤③使VO2+进入水层,使R2(SO4)n(水层)+2nHA(有机层)2RAn(有机层)+nH2SO4(水层)平衡逆向移动,故③中X试剂应该为H2SO4; (3)在步骤④中KClO3把VO2+氧化为VO,在步骤⑤中加入氨水调节溶液的pH,使之转化为难溶的NH4VO3沉淀;(4)在实际生产中,结合表中给定的数据可知:在⑤中加入氨水,调节溶液的pH为1.7~1.8时钒沉淀率最高,若钒沉淀率为93.1%,则溶液的pH为2.0,c(H+) =10-2 mol/L,c(OH-)=KW÷c(H+)=10-14÷10-2 mol/L= 10-12 mol/L此时不产生Fe(OH)3沉淀,则c(Fe3+)·c3(OH-)<2.6×10-39,c(Fe3+)<2.6×10-39÷c3(OH-)=2.6×10-39÷(10-12)3=2.6×10-3 mol/L; (5)由流程图示可以看出:在该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有氨气(或氨水)和有机萃取剂。
答案:(1) SiO2 过滤(2) H2SO4(3) NH3·H2O+VO===NH4VO3↓+OH-(4)1.7~1.8(或1.7、1.8其中一个) 2.6×10-3(5)氨气(或氨水或NH3或NH3·H2O) 有机萃取剂(HA或有机溶剂或萃取后的有机层也给分)12.(2015·内蒙古赤峰市3月统考)【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冰晶石( Na3AlF6)是工业上冶炼铝的助熔剂,制取冰晶石(Na3AlF6)的化学方程式为2Al(OH)3+12HF+3A===2Na3AlF6+3CO2↑+9H2O(1)熔融晶体A时需要破坏的作用力是________,冰晶石中的配位体是________2)上述反应的生成物中属于非极性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该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3)反应物中有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相邻,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二者的电负性大小: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含有其中电负性较小元素的原子,且形成的分子的空间构型是“V”形的物质的化学式(单质和化合物各写一种):________、________4)某种Al-Fe合金的晶胞如图所示,晶胞中Al原子所构成的几何构型为________,该合金的化学式为________,若晶胞的边长为a nm,则合金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微粒间的作用力、配位体、杂化方式、空间构型、电负性、晶胞密度求算等知识1)根据质量守恒知A是碳酸钠,熔融碳酸钠破坏离子键,Na3AlF6中Al是中心原子,F-是配位体;(2)生成物中二氧化碳是非极性分子,是直线形结构,则C采取sp杂化;(3)根据方程式知相邻的元素是O和F,电负性:F>O,电负性越大的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可根据置换反应判断,含O的呈“V”形的单质是O3,O原子以sp2杂化轨道形成π键(三中心四电子体);(4)根据晶胞的结构可知4个Al原子形成正四面体,晶胞中Fe位于顶点的有8个,位于面心的有6个,位于棱上的有12个,位于体心的有1个,则晶胞平均含有Fe的个数为8×+6×+12×+1=8,晶胞中含有4个Al原子,且都位于晶胞内部,则晶胞平均含有4个Al,化学式为Fe2Al,一个晶胞中含有8个Fe原子和4个Al原子,则质量m==,体积为(a×10-7)3 cm3,所以晶胞的密度ρ== g·cm-3答案:(1)离子键 F-(2)sp 直线形(3)2F2+2H2O===4HF+O2 O3 H2O(或其他合理答案)(4)正四面体 Fe2Al(或AlFe2) 13.(2015·湖南省怀化市二模)【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姜黄素具有抗突变和预防肿瘤的作用,其合成路线如图:已知:①②+H2O请回答下列问题:(1)D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
D―→E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2)姜黄素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3)反应A―→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4)D的催化氧化产物与B可以反应生成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5)下列有关E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a.E能发生氧化、加成、取代和缩聚反应b.1 mol E与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3mol的Br2c.E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d.1 mol E最多能与3 mol NaOH发生反应(6)G(C8H8O3)的同分异构体中,符合下列条件的共有________种①苯环上的一取代物只有2种;②1 mol该物质与烧碱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 mol NaOH,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中有4组吸收峰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官能团、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有机推断、同分异构体的判断等知识1)乙烯和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A(1,2-二溴乙烷),A生成B,B生成C(C2H2O2),C为乙二醛,结构简式为OHC—CHO,则B是乙二醇,结构简式为HOCH2CH2OH,C反应生成D:OHC—COOH,所以D中含有的官能团是醛基、羧基,根据D的分子式和E的结构知D―→E是加成反应,E―→F是消去反应;(2)F反应生成G,结合已知信息①,推出G为,G反应生成姜黄素,根据已知信息②知2个G分子与CH3—CO—CH2—CO—CH3发生类似的反应;(5)E含有羧基、酚羟基、醇羟基、醚键和苯环,因此E能发生氧化、加成、取代和缩聚反应,a正确;酚类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取代的是酚羟基的邻位和对位,所以1 mol E与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1 mol的Br2,b错误;E含有酚羟基,所以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c正确;1 mol E最多能与2 mol NaOH发生反应,d错误;(6)G的同分异构体中,1 mol该物质与烧碱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 mol NaOH,说明含有3个酚羟基和乙烯基,或者水解后的产物含有2个酚羟基和一个羧基,再根据苯环上的一取代物只有2种可知,其共有7种结构。
答案:(1)醛基、羧基 加成反应(2) (3)BrH2C—CH2Br+2NaOH+2NaBr(前面写水,后面写HBr也对)(4) (不写端基也正确)(5)bd(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