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理解 摄像机运动:1、间接运动(蒙太奇)2、直接运动(机位、光轴、焦距) 运动摄像(p133) 运动画面和固定画面(p133)第一节 推 摄特征1、视觉前移效果2、具有明确的主体目标3、被摄主体由小变大,环境由大变小一、推镜头的功用和表现力1、突出主体人物,突出重点人物2、突出细节,突出重要的情节因素3、在一个镜头中介绍整体与局部、客观环境与主体人物的关系4、在一个镜头中景别不断变化,又连续前进式蒙太奇句子的作用5、推镜头推进速度的快慢可以影响和调整画面节奏,从而产生外化的情绪力量6、推镜头可以通过突出一个重要的戏剧元素来表现特定的主体和涵义7、可以加强或减弱运动主体的动感二、推镜头拍摄应注意的问题1、推镜头应具有明确的表现意义2、推镜头的重点是落幅3、推镜头在推进的过程中,画面构图应始终注意保持主体在画面结构中心的位置4、推进速度应与画面内的情绪和节奏相一致5、在移动机位的推镜头中,画面焦点应调整变化第二节 拉 摄 拉摄:远离主体、长焦至广角 特征:1、视觉后移效果 2、主体变小,环境变大一、功用和表现力1、有利于表现主体和主体所处环境的关系(1)表现此点在此面的位置(2)表明点与面的关系2、画面构图形成多结构变化3、可通过纵向空间和纵向方位上的画面形象形成对比、反衬、比喻效果 4、拉镜头从不易推测出整体形象的局部位起幅,有利于调动观众对整体形象逐渐出现直至呈现完整性向的想象和猜测 5、拉镜头在一个景别中连续变化,保持了画面表现时空的完整和连贯。
6、内部节奏由紧到松、与推镜头相比,较能发挥感情上的余韵,产生许多微妙的感情色彩 7、拉镜头常用作结束性和结论性的镜头 8、可作为转场镜头二、拉镜头的拍摄及其要求 1、保持主体在画面结构的中心位置 2、控制好画面拉开后视域的范围 3、拉镜头速度的把握、节奏的控制第三节 摇 摄 摇摄定义(153) 种类:水平横摇、垂直纵摇、间歇摇、环形摇、倾斜摇、甩镜头 特点:1、模拟人的视线 2、包括:起幅、摇动、落幅 3、迫使观众不断调整视觉注意力上下摇拍左右摇摄 一、摇镜头的功用和表现力1、展示空间、扩大视野2、有利于通过小景别画面包括更多的视觉信息3、介绍、交待同一场景中两个物体内在的联系4、利用性质、意义相反或相近的两个物体,通过摇镜头把它们连接起来表示某种暗喻、对比、并列、因果关系5、间歇摇6、甩镜头7、追摇8、积累效果9、用摇镜头摇出意外之务,制造悬念,在一个镜头内形成视觉注意力的起伏10、表现一种主观镜头11、倾斜摇、旋转摇12、用于画面转场二、拍摄摇镜头时应注意的问题二、拍摄摇镜头时应注意的问题 1.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摇镜头迫使观众调整视点、视线,摄像机镜头的运动表明摇镜头迫使观众调整视点、视线,摄像机镜头的运动表明摄像师的表现重点是落幅中的被摄主体,使观众对画面落摄像师的表现重点是落幅中的被摄主体,使观众对画面落幅形成期待。
幅形成期待 必须表现出明确的目的,重点是控制好落幅以及落幅中的必须表现出明确的目的,重点是控制好落幅以及落幅中的被摄主体被摄主体 2.控制好摇摄的速度节奏 其一是对画面内部时空的表现:首先,在跟摇运动物体时,摇速要与画面内运动物体的速度相对应,尽量保持被摄主体在画面中的固定位置 其次,在介绍和交代两个事物的空间关系时,摇速直接影响着观众对这两个事物空间距离的把握,较慢的摇速可以扩展现实空间中被摄主体间的距离;反之,较快的摇速可以收缩现实空间中事物间的距离 第三,摇摄的速度还应考虑到观众对摇摄过程中事物的辨别能力,对于观众不熟悉的、不易识别的景物,以及层次丰富、细节复杂的景物,或者需要强调的被摄物体,拍摄时摇速应适当慢些 最后是情绪的表现:要舍的速度与其它运动镜头一样具有最后是情绪的表现:要舍的速度与其它运动镜头一样具有明显的感情色彩明显的感情色彩 3.摇摄过程力求完整与和谐摇摄过程力求完整与和谐第四节 移 摄移摄定义(165)特征:1、呈现移动的态势 2、强烈的主观色彩 3、多景别多构图的造型效果类型:前移动、后移动、横移动、曲线移动一、移动镜头的作用和表现力1、开拓了画面的造型空间,创造出独特的视觉艺术效果2、在表现大场面、大纵深、多景物、多层次的复杂场景是具有气势恢宏的造型效果3、表现某种主观倾向,表现更为自然生动的真实感和现场感4、形成多样化的视点二、拍摄要求1.注意保证画面的技术要求 摄像辅助器材(如:三脚架、轨道车、减震装置)保证移动摄像画面的稳定措施:利用广角镜头进行移动摄像时容易取得比较稳定的画面效果,实际拍摄时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利用摄像机变焦距镜头中视角最广的那一段镜头,但要注意避免产生过度透视和明显变形的画面效果。
肩扛或徒手拍摄时注意执机姿势,保持身体的弹性,以身体运动带动脚步运动,保持重心在水平线上移动电视摄像中有句话叫“宁晃勿抖”,因为相对来说,观众对晃动画面的接受程度比抖动画面更高一些利用简单交通工具作为移动摄像的辅助工具时,注意保证车辆的平稳,通常是将车胎的气放掉1/3,由摄像者坐在车上操纵,尽量使用广角以减少震动,同时避免将摄像机直接与车辆接触,防止车辆的震动直接传到摄像机上,造成画面抖动 2.注意画面节奏的表现注意画面节奏的表现 对节奏表现的要求有两点,一是保持节奏的稳定;二是使移动摄像的节奏与画面内容相一致 3.注意移动摄像的起幅、落幅和过程注意移动摄像的起幅、落幅和过程 在画面表述上,起幅引起画面的运动,落幅是观众视点的归宿,也是画面表现的重点 3、注意调整焦点第五节 跟 摄定义(171)种类:前跟、后跟(背跟)、侧跟特点:1、画面始终跟随一个运动的主体 2、主体对象位置、景别相对固定 3、跟镜头与推镜头、前移动镜头的区别 推:有主体且不动 移:无主体且运动 跟:有主体且运动一、跟镜头的作用1、能连续而详尽地表现运动中的被摄主体,它既能突出主体,又能交待主体的运动方向、速度、体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2、跟镜头跟随主体一起运动,形成一种运动的主体不变,静止的背景变化的造型效果,有利于引出环境3、从背后拍摄,可表现出一种主观性镜头(辛德勒名单)4、纪实性意义二、拍摄要求1、跟上、追准2、综合因素:焦点、角度、光线 3.满足跟镜头所需的技术要求 跟镜头的技术要求包括: 跟镜头的运动速度与被摄主体的运动速度跟镜头的运动速度与被摄主体的运动速度保持一致;保持一致; 保证足够的景深范围,使被摄主体与还需保证足够的景深范围,使被摄主体与还需要表现的环境背景保持清晰;要表现的环境背景保持清晰; 考虑镜头运动可能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考虑镜头运动可能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稳定性问题、穿帮问题、晕光问题等等。
稳定性问题、穿帮问题、晕光问题等等第六节 升降拍摄定义(177)种类:垂直、斜向、不规则升降一、特点1、带来了画面视域的扩展和收缩2、形成多角度、多方位的多构图效果二、功能和表现力1、有利于表现高大物体的各个局部2、有利于表现纵深空间中的点面关系3、长用来展示事件或场面的规模、气势和氛围4、可实现一个镜头的内容转换与调度5、可以表现出画面内容中感情状态的变化第七节 综合运动摄像 定义(182) 种类:先后方式、包容方式、混合运用 特点和共性1、产生复杂多变的画面造型效果2、运动轨迹视多方向、多方式运动合一后的结果一、作用和表现力1、有利于在一个镜头中记录和表现一个场景中一段相对完整的情节2、是形成电视画面造型形式美的有力手段3、有利于再现现实生活的流程4、有利于通过画面结构的多元性形成表意方面的多义性5、可与音乐配合,形成一体化的节奏感二、拍摄要求1、平稳2、运动方向转换一致3、焦点4、协调一致5、肩扛拍摄优点(1)人的视点(2)节奏的“人化”效果(3)镜头调度的随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