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统计年鉴数据的解释

ba****u6
实名认证
店铺
2023-02-26
DOCX
14.62KB
约9页
统计年鉴数据的解释_第1页
1/9
统计年鉴数据的解释_第2页
2/9
统计年鉴数据的解释_第3页
3/9

2003年合肥市统计年鉴一一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 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按市场价格计算,有三种表现 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 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 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 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 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 常住单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最终 使用的货物和服务减去进口货物和服务在实际核算中, 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表现形态表现为三种计算方法:即生 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劳动者报酬指劳动者为常住单位提供劳务而获得的各种报 酬它反映劳动者参与增加值创造而获得的原始收入具 体包括从各种来源开支的货币工资,即单位以工资、福利、 社会保险等形式,从成本、费用和利润中为劳动者支付的 各种开支,以及个体和其他劳动者通过参加社会生产活动 所获得的各种劳动报酬固定资产折旧指一定时期内固定资产损耗而应提取的补偿 价值它反映了全部固定资产在本期生产中的资产转移价 值。

各类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是指从成本费用中提取的折 旧费对不计提折旧的单位,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学 校、医院、部队和居民住房等,则应进行虚拟折旧生产税净额指生产税与补贴之差它反映政府从本期创造 的增加值中所得到的原始收入份额生产税是指政府对生 产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所征收的各种税、附加和规费,具 体包括销售(营业)税金及附加、增值税、管理费开支的 税、应缴纳的养路费、排污费和水电附加费等,以及烟酒 专卖上缴政府的专项收入补贴与生产税相反,是政府对 生产单位的单方面收入转移,故而视为负税处理,包括政 策亏损补贴、粮食系统价格补贴、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收入 等营业盈余指常住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者报酬、固定 资产折旧和上缴政府生产税净额后的余额它反映企业参 与增加值创造而应得到的原始收入份额该指标相当于企 业的营业利润扣除从利润中支付给劳动者个人的部分,如 利润中开支的工资、福利以及利润分配中的公益金等国民生产总值是国(地区)内生产总值和国(地区)外净 要素收入之和国(地区)外净要素收入是本国(地区)居民对国(地区) 外从事投资和提供劳务所取得的要素收入,与外国(地区) 居民对本国(地区)从事投资和提供劳务所取得的要素收 入差额。

三次产业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 划分,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对初级 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 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这是世界上通行的产业结 构分类,但各国的划分不尽一致1985年4月国家统 计局对我国产业划分的规定是:第一产业:农业(包括 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 第二产业:工业(包 括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 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由于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多、范围广,根据我国的实际情 况,将第三产业分为两大部门: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 部门具体又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为流通部门, 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 饮业等 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地 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 服务业等 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技术文化水平和居民 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 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 等 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 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等当年价格指报告期的实际价格。

如工业品的出厂价格、农 产品的收购价格和商业的零售价格等按当年价格计算的 一些总量指标,如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固定资 产投资完成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反映当年的实际 情况,使国民经济各项指标互相衔接,便于考察社会经济 效益,便于对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之间进行综合平衡, 按当年价格计算的价值指标,在不同年份之间进行对比时, 因为包含各年间价格变动的因素,不能确切地反映实物量 的增减变化动态,必须消除价格变动因素后对比,才能真 实地反映经济发展动态可比价格指对不同时期的价值量进行对比时,扣除了价格 变动的因素,以确切反映物量的变化情况按可比价格计 算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按产品产量乘不变价格计算; 二是用物价指数换算 不变价格指用某一时期同类产品的平均价格作为固定的价 格它用来计算各个时期的产品价值,目的是为了消除各 时期价格变动的因素,不同时期对比可以反映生产的发展 速度,以取得前后时期之间、地区之间、计划与实际之间 指标的可比性 不变价格并不是永恒不变的价格,新中 国建立以来,随着工农业生产价格水平的变化,国家统计 局已先后五次制定了全国统一的工业产品和农业产品的不 变价格:( 1 ) 1 9 4 9- 1 9 5 7年使用1 9 5 2年不变价格;( 2 ) 1 9 5 7- 1 9 7 1年使用1 9 5 7年不变价格;( 3 ) 1 9 7 1 -1981年使用1 9 7 0年不变价格;(4) 1981-1990年使用1 9 8 0年不变价格;( 5 ) 1 9 9 0年开始使用1 9 9 0年不变价格。

国有经济指生产经济归国家所有的一种经济类型,是社会 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国 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使用国有资产投资举办的企 业,也包括实行企业化经营,国家不再核拨经费或核拨部 分经费的事业单位和从事经营性质活动的社会团体,以及 上述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使用自有资金投资举办的企业集体经济指生产资料归公民集体所有的一种经济类型,是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组成部分,包括城乡所有使用集体 投资举办的企业,以及部分个人通过集体自愿放弃所有权 并依法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认定为集体所有制的企业集 体所有制企业可再划分为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和乡村集体 所有制企业私营经济指生产资料归公民私人所有、以雇佣劳动为基础 的一种经济类型,包括所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 业暂行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私营独资企业、私营合伙企 业和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独资企业是指由一人投资经营,投资者对企业债务负 无限责任的企业私营合伙企业是二人以上按照协议共同投资,共同经营, 共负盈亏,由投资人对企业债务承担连带无限责任的企业私营有限责任公司是指投资者以其出资额对公司负责,公 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

个体经济指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以个体劳动为基 础,劳动成果归劳动者个人占有和支配的一种经济类型,包括所有按照《民法通则》和《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 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合伙个体工商户是指公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经核准登 记,从事工商业经营活动的个体劳动者个人合伙是指两个以上公民按照协议,各自提供资金、实 物、技术等,合伙经营,共同劳动联营经济指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之间或者企业、事业单 位之间共同投资组成新的经济实体的一种经济类型联营 经济只包括具备法人条件的紧密型联营企业,不具备法人 条件的半紧密型联营企业和松散型联营企业,仍按其各自 的所有制性质划归经济类型相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之间 或者企业、事业单位之间共同投资组成的紧密型联营企业, 不列此类,按其所有制性质划分相应的经济类型股份制经济指全部注册资本由全体股东共同出资,并以股 份形式投资举办企业而形成的一种经济类型股份制经济 主要存在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两种组织形式股份有限公司是指在全部注册资本由等额股份构成并通过 发行股票(或股权证)筹集资本,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对 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有限责任公司是指两个以上股东共同出资,每个股东以其 所认缴的出资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 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国有、集体、联营、私营 企业等经济组织虽以股份制形式经营,但不以股份有限公 司或有限责任公司登记注册的,仍按原有所有制性质划分 经济类型 虽以有限责任公司名义登记注册,但由一个 国有经济或集体经济股东投资的有限责任公司,暂按其股 东所有制性质划归经济类型外商投资经济指外国投资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涉外 经济的法律、法规,以合资、合作或独资的形式在中国大 陆境内开办企业而形成的一种经济类型外商投资经济包 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三种 形式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是指外国合营者与中国合营者依照《中 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规定,按一定的比 例共同投资,共同管理,分享利润,共担风险,在中国大 陆境内共同举办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是指外国合作者与中国合作者依照《中 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的规定,通过签订合 同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在中国大陆境内共同举 办的企业外资企业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的规定, 在中国大陆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外国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大陆境内合作开发资 源、承包工程或承包经营管理的,也列入此类。

港、澳、台投资经济指港、澳、台地区投资者参照中华人 民共和国有关涉外经济的法律、法规,以合资、合作或独 资的形式在大陆举办企业而形成的一种经济类型,港、澳、 台投资经济参照外商投资经济可以分为合资经营企业、合 作经营企业和独资企业三种形式其他经济指明确列出经济类型之外的其他经济类型平均每年增长速度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个较长时期内 平均每个时期增长速度的指标计算平均每年增长速度的 方法有两种:(1)水平法,又称几何平均法,它是以间 隔期最后一年的水平同基期水平对比来计算平均每年增长 或下降速度的;(2)累计法,又称代数平均法或方程法, 是以间隔期内各年水平的总和同基期水平对比来计算平均 每年增长或下降速度的两种方法在一般情况下,计算结 果比较接近,但在经济发展不平衡出现大起大落时,则差别较大 本《年鉴》内所列的平均每年增长速度,都是 按水平法计算的从某年到某年平均每年增长速度的年份, 均不包括基期年在内如1 9 7 9 - 1 9 9 6年党的^一 届三中全会以来的18年,平均每年增长速度,是以19 78年为基期计算,其余类推。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