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谈人大监督如何做到“在监督中支持在支持中监督”

D***
实名认证
店铺
2025-03-16
DOC
19KB
约6页
浅谈人大监督如何做到“在监督中支持在支持中监督”_第1页
1/6
浅谈人大监督如何做到“在监督中支持在支持中监督”_第2页
2/6
浅谈人大监督如何做到“在监督中支持在支持中监督”_第3页
3/6

浅谈人大监督如何做到“在监督中支持,在支持中监督”人大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我们的政治制度中,人大就是要对“一府两院”起监督作用人大要把宪法法律赋予的监督权用起来,就要把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作为开展监督工作的基本思路,不断强化监督意识,充分认识人大监督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不断增强做好人大监督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做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在监督中支持,在支持中监督,以监督促发展在新的形势下,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如何使人大监督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更好的效果,是当前地方各级人大的重要课题  一、深化认识,始终坚持党的领导  要开展好人大监督工作,确保监督取得实效,必须坚持和依靠党的坚强领导,这是人大工作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人大监督工作必须牢牢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围绕党委的中心工作开展,与党委的中心工作保持高度一致,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并充分体现出人大工作的优越性,真正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代表人民行使好国家权力,实现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在实际工作中,要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全面了解和把握党委中心工作,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监督。

在监督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法律程序,使监督过程程序化、规范化、有效化,切实保证党委重大决策和意图的实现我们也要深刻地认识到,党委工作重点就是人大监督的重点,必须紧扣党委工作部署,科学确定工作重点,精心谋划监督事项对涉及全局性的重大事项作出决议决定时,必须事先以人大常委会党组的名义向同级党委请示报告,确保人大监督工作的正确方向监督工作中如果遇到困难和问题时,要及时向同级党委汇报,取得党委的支持  二、理顺关系,做到真监督真支持相统一  人大与“一府两院”不仅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还是支持与被支持的关系,尽管二者职责不同,但目标一致,都是在党的领导下,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所以,人大不仅要敢于监督,更要善于监督,不仅要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还要支持其工作一方面要敢于监督,提高监督实效人大常委会要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对“一府两院”进行监督对于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要较真,敢于为人民“亮剑”要抓住经济社会发展、民生热点、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问题选准监督议题,把监督贯穿于重点建议办理、专题视察与执法检查中要敢于向违反法律法规的人和事说“不”,敢于对有损群众根本利益的事叫“停”,把法律赋予人大的职权用足用活,善于动用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各种监督手段进行监督。

对一些事关发展大局和民生事项,人大常委会要密切关注,积极监督,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做到“听取一个报告,促进一项工作”的效果另一方面要善于监督,加大支持力度人大寓支持于监督中,不走过场,就需要把握好监督的“度”一是突出监督重点,增强监督针对性,要集中力量抓宏观、抓重点、抓大事,不干预日常行政事务,通过有效监督激发“一府两院”更好的履行职责二是讲究方式、方法,提高监督科学性,做到既敢于监督纠偏,又帮助“一府两院”出主意、想办法三是注重调查研究,务求监督实效,对重大问题监督做到情况明、底数清,有的放矢同时,人大要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对于百姓反映的民生实事,短期内解决不了或者暂时条件不具备的,要帮助政府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以使其获得最广泛的支持  三、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监督方式  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大工作更要有新作为县级人大常委会常用的监督方式主要以审议报告、集体视察、执法检查、专题调研等为主,但在当前新的形势下,这些监督方法并不能完美地为人大监督工作服务因此,在开展人大监督工作中,必须坚持抓重点、抓热点、抓焦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人大监督工作的新形式新方法,不断推陈出新,增强监督工作的活力。

在实际工作实践中,在把《监督法》规定的监督方式用足用活用好的同时,要不拘一格,因地制宜,多措并举,综合运用各种形式,把人大监督与党纪监督、行政监察、司法监督及舆论监督充分结合起来,加强监督的深度和广度,使监督权力有效运行同时,对一些特殊问题,可以大胆运用询问、质询、特定问题调查等刚性监督手段;对审议意见处理情况报告进行满意度测评,结果通过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体向社会公布;对重要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和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可以坚持连续的监督检查,直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点头满意此外,还可积极探索人大监督与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结合等有效方法,不断促进人大监督工作取得实效  四、突出重点,切实增强监督水平  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基层国家权力机关,承担着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大量的日常性监督工作《监督法》规定,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每年选择若干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有计划地安排听取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县级人大在监督过程中如何提高监督实效,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应区分缓急轻重,既要抓好宏观,又要抓好具有一定代表性、普遍性的微观。

要着眼全局,集中力量抓“大”事,即关系民生的大规划、大战略、大项目、大工程,诸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预算、城乡总体规划等人大常委会作为监督主体,要紧紧抓住这些牵动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对计划、预算、规划的实施过程全程介入,通过听取审议、执法检查等手段进行跟踪问效,确保落到实处要贴近民生,选取典型促“小”事,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小项目乃至具体的一件民生实事,这些小事对于群众来说是生活中最大的事,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所以,尽管人大在集中力量抓大事的同时,对有代表性的小事也要给予关注,关系到人民群众对现行政策满不满意,又涉及党的农村惠民政策的落实,人大要加大监督力度,以促进工作更加切合群众需要  五、善始善终,确保监督取得实效  人大监督要做到善始善终,必须做到事前监督、事中参与、事后检查事前要主动介入,依托人大代表,及时梳理、整合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人大主任按规定列席党委常委会,这就为人大监督与党委决策搭建了桥梁在党委决策过程中,人大主任要充分发挥优势,大胆地提出意见和建议,把平时掌握的民意及时充实到决策之中在监督实践中,在事关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政策出台和重大项目立项前,人大常委会要督促政府将重大事项提交人大常委审议并作出相应的决议、决定,避免事前就出现偏差。

事中要积极参与,增强监督针对性,要使监督工作主动适应“一府两院”工作的需要,就必须把监督贯穿于其工作的全过程在“一府两院”各项工作推进过程中,人大要全程介入,做到适时监督,将人民意愿及时反映给“一府两院”,提高其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能力和水平事后要抓好检查,在“一府两院”专项工作结束后,综合应用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集中视察、工作评议等法定方式,对其工作情况作出审议意见,要求有关部门提出整改措施,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常委会作出整改汇报同时,强化跟踪督办,增强监督实效,认真做好代表所提建议、批评和意见的督办工作,进一步加强对代表建议办理进展情况的跟踪、督办、反馈,努力提高办理效率。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