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泵的流量Q(Quantity of flow)✅泵的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特定横截面的流体体积或质量在泵的应用中,通常指的是单位时间内泵送液体的体积,即体积流量,用符号Q来表示,常用单位有m³/h、m³/s、L/s或t/h泵的铭牌标注的流量是这台泵的设计流量,又称额定流量,泵在额定流量下运行效率最高泵的流量计算公式为:Q=P×η/2.73HQ—流量,单位m³/h;P—轴功率,单位kW;η—泵效率,单位%;2.73—常数;H—扬程,单位m;额定流量指的是泵在其额定转速和额定工况下,能够达到的流量值由制造商根据泵的设计和测试结果确定的重要参数之一但是泵的实际工作流量可能会因多种因素而偏离额定流量,如管路阻力、液体黏度等因此,在选择泵时,需要考虑实际工况条件与额定流量之间的匹配程度二泵的扬程H(Head)✅泵的扬程是单位质量的流体从泵入口到出口所增加的能量,通常以液柱高度(米)来表示通俗来讲是指泵能够扬水的高度,用符号H来表示,其单位mH2O,一般简化为m泵的扬程计算公式为:H=(p2-p1)/ρg+(v2²-v1²)/2g+z2-z1H—扬程,单位m;p1、p2—泵进出口处液体的压强,单位Pa;v1、v2—液体在泵进出口处的流速,单位m/s;z1、z2—进出口高度,单位m;ρ—液体密度,单位kg/m³;g—重力加速度,单位m/s²。
我们常听到的压头或水压就是泵的扬程泵铭牌标注的扬程是这台泵的设计扬程,又称额定扬程,相应于通过额定流量时的扬程额定扬程是指泵在规定的转速和流量下,能够达到的最大扬程泵的额定扬程可以通过实验测定,即在泵进口处装一真空表,出口处装一压力表,通过测量进出口压力差并结合其他参数来计算扬程此外,还可以根据泵的性能曲线图来确定其在不同流量下的扬程值系统内如果是以泵作为动力源,确定这个泵需要用多大的扬程,取决于这个系统内的压力损失是多大压损(单位:Pa)是指流体在流动过程中因摩擦、湍流、弯道等因素导致的压力能损失P=ρ×g×HP—压强,单位Pa;ρ—液体密度,单位kg/m³;g—重力加速度,单位m/s²;H—扬程,单位m;通过这个公式可以知道压损与扬程之间的关系三泵的功率P(Power)✅泵的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泵所做的功,通常用符号N来表示,常用单位为kW泵的功率又可细分为轴功率、有效功率和配套功率泵铭牌上标注的功率是指对应于通过设计流量时的轴功率,又称额定功率轴功率是指动力机(电机)传递给水泵轴的功率,可以理解为泵的输入功率,通常泵的功率就是指轴功率,用符号P来表示由于泵内部存在各种损失,如机械摩擦、液体湍流等,因此轴功率总是小于原动机的额定功率。
轴功率与泵的效率密切相关,泵的效率越高,轴功率相对于配套功率的比例就越大泵的功率计算公式为:P=ρ×g×Q×H/1000ηP—额定功率,单位KW;ρ—液体密度,单位kg/m³;g—重力加速度,单位m/s²;Q—流量,单位m³/s;H—扬程,单位m;η—泵效率,单位%泵的有效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流过泵的液体从泵那里获得的能量,又称泵的输出功率,是实际转化为泵作功的功率通常用Pe来表示Pe=ρ×g×Q×H/1000Pe—有效功率,单位kW;ρ—液体密度,单位kg/m³;g—重力加速度,单位m/s²;Q—流量,单位m³/s;H—扬程,单位m配套功率是指为泵的配套的动力机(电机)功率,它决定了泵能否与动力源(如电机)良好匹配泵的铭牌或样本上标有配套功率的数值四泵的效率η(efficiency;η读作“yītǎ”)✅泵的效率是指泵的有效功率与轴功率之比的百分数,它反映了泵在能量转换过程中的有效程度,即泵将驱动机的机械能转换为输送液体的能量的比例,用符号η来表示泵的效率越高,说明泵在能量转换过程中损失的能量越少,性能越好泵铭牌上标注的效率是对应于通过设计流量时的效率,该效率为泵的最高效率泵的效率计算公式为:η=(H×Q)/P×100%η—水泵效率,单位%;H—扬程,单位m;Q—流量,单位m³/s;P—功率,单位KW。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泵的轴功率在转换过程中不可能全部传递给输出的液体,其中肯定存在部分能量的损失泵的能量损失可分为三部分,即机械损失、容积损失和水力损失五泵的汽蚀余量NPSH(Net Positive Suction Head,NPSH)✅汽蚀余量是指在泵吸入口处单位重量液体所具有的超过汽化压力的富余能量泵在工作时液体在叶轮的进口处因一定真空压力下会产生气体,汽化的气泡在液体质点的撞击运动下,对叶轮等金属表面产生剥蚀,从而破坏叶轮等金属,此时真空压力叫汽化压力汽化压力”是液体在特定温度下开始转变为气体时的压力,也是液体与气体平衡状态时所需的压力汽蚀余量的计算公式:NPSH= (Ps- Pv') / ρgNPSH—汽蚀余量,单位m;Ps—泵进口静压,单位Pa;Pv'—液体的饱和蒸汽压力,单位Pa;ρ—液体密度,单位kg/m³;g—重力加速度,单位m/s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