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工程材料》总复习

无***
实名认证
店铺
2024-11-26
PPT
1MB
约35页
《工程材料》总复习_第1页
1/35
《工程材料》总复习_第2页
2/35
《工程材料》总复习_第3页
3/35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机械工程材料,复 习,.,使用性能,工艺性能,纯金属,合金,工业用钢,有色金属及其合金,铸铁,结晶,塑性变形,热处理,.,一、,性能,使用性能,1,、力学性能,刚度:,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指标为弹性模量:,E=,/,强度:,材料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指标:,抗拉强度,b,材料断裂前承受的最大应力屈服强度,s,材料产生微量塑性变形时的应力条件屈服强度,0.2,残余塑变为,0.2%,时的应力疲劳强度,-1,无数次交变应力作用下不发生破坏的最大应力塑性:,材料断裂前承受最大塑性变形的能力指标为,、硬度:,材料抵抗局部塑性变形的能力指标为,HB,、,HRC,、,HV,冲击韧性:,材料抵抗冲击破坏的能力指标为,k,材料的使用温度应在冷脆转变温度以上断裂韧性:,材料抵抗内部裂纹扩展的能力指标为,K,1C,2,、化学性能,耐蚀性:,材料在介质中抵抗腐蚀的能力抗氧化性:,材料在高温下抵抗氧化作用的能力3,、耐磨性:,材料抵抗磨损的能力。

工艺性能,1,、铸造性能:,液态金属的流动性、填充性、收缩率、偏析倾向2,、锻造性能:,成型性与变形抗力3,、切削性能:,对刀具的磨损、断屑能力及导热性4,、焊接性能:,产生焊接缺陷的倾向5,、热处理性能:,淬透性、回火稳定性、二次硬化、回火脆性强碳化物形成元素:,Ti,、,Nb,、,V,如,TiC,、,VC,中碳化物形成元素:,W,、,Mo,、,Cr,如,Cr,23,C,6,弱碳化物形成元素:,Mn,、,Fe,如,Fe,3,C,性能比较:,强度:固溶体,纯金属,硬度:化合物,固溶体,纯金属,塑性:,化合物,固溶体,纯金属,二、,成分,.,金属化合物形态对性能的影响,基体、晶界网状:,强韧性低,晶内片状:,强硬度提高,塑韧性降低,颗粒状:,弥散强化:第二相颗粒越细,数量越多,分布越均匀,合金的强度、硬度越高,塑韧性略有下降的现象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1,、强化铁素体;,2,、形成化合物,第二相强化,3,、扩大(,C,Mn,Ni,Co,)或缩小(,Cr,Si,W,Mo,),A,相区,4,、使,S,、,E,点左移,5,、影响,A,化,6,、溶于,A(,除,Co,外,),使,C,曲线右移,V,k,减小,淬透性提高,.,7,、除,Co,、,Al,外,使,Ms,、,M,f,点下降。

8,、提高回火稳定性(,淬火钢在回火过程中抵抗硬度下降的能力,),9,、产生二次硬化(,含高,W,、,Mo,、,Cr,、,V,钢淬火后回火时,由于析出细小弥散的特殊碳化物及回火冷却时,A,转变为,M,回,,使硬度不仅不下降,反而升高的现象,),10,、防止第二类回火脆性:,W,、,Mo,(,回火脆性:淬火钢在某些温度范围内回火时,出现的冲击韧性下降的现象),.,三、,组织,纯金属的组织,1,、结晶:,金属由液态转变为晶体的过程,结晶的条件,过冷:,在理论结晶温度以下发生结晶的现象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的差T=,T,0,T,1,实际液态金属的结晶总是在过冷的条件下进行,过冷度大小与冷却速 度有关,,冷速越大,过冷度越大,结晶的基本过程,晶核形成与晶核长大,形核,自发形核与非自发形核,长大,均匀长大与树枝状长大,结晶晶粒度控制方法:,增加过冷度;变质处理;机械振动、搅拌,在一般情况下,晶粒愈小,其强度、塑性、韧性也愈高铸锭,(,件,),的宏观组织通常由三个区组成,:,表层细晶区,、,柱状晶区、中心粗等轴晶区,.,2,、纯金属中的固态转变,同素异构转变:,物质在固态下晶体结构随温度而发生变化的现象。

固态转变的特点:,形核部位特殊;过冷倾向大;伴随着体积变化1394,912,铁的,同素异构转变:,-Fe,-Fe,-Fe,.,三、铁碳合金相图的分析,1,、特征点,.,四、,钢的热处理,热处理原理,1,、加热时的转变,奥氏体化步骤:,A,形核;,A,晶核长大;残余渗碳体溶解;,A,成分均匀化奥氏体化后的晶粒度:,初始晶粒度:,奥氏体化刚结束时的晶粒度实际晶粒度:,给定温度下奥氏体的晶粒度本质晶粒度:,加热时奥氏体晶粒的长大倾向钢加热时的实际转变温度分别用,Ac,1,、,Ac,3,、,Ac,cm,表示,冷却时的实际转变温度分别用,Ar,1,、,Ar,3,、,Ar,cm,表示临界温度与实际转变温度,铁碳相图中,PSK,、,GS,、,ES,线分别用,A,1,、,A,3,、,A,cm,表示由于实际加热或冷却时存在过冷或过热现象,因此,将,.,影响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因素,A,、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加热温度高、保温时间长,,晶粒粗大B,、加热速度:,加热速度越快,过热度越大,形核率越高,晶粒越细C,、合金元素:,阻碍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元素:,Ti,、,V,、,Nb,、,Ta,、,Zr,、,W,、,Mo,、,Cr,、,Al,等,,多为碳化物和氮化物形成元素。

促进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元素:,Mn,、,P,、,C,、,N,D,、原始组织,原始组织愈细,晶粒愈细2,、冷却时的转变,过冷奥氏体的转变方式有等温转变和连续冷却转变两种五个区域:,过冷奥氏体区;,奥氏体转变产物区;,过冷奥氏体转变产物的混合区;,在,Ms,M,f,之间为马氏体区在,A,1,线以上是稳定的奥氏体区时间,温度,A,1,M,S,M,f,A,过冷,A,P,B,M,A,M,A,B,A,P,转变开始线,转变终了线,.,C,曲线分析,转变开始线与纵坐标之间的距离为,孕育期,孕育期越小,过冷奥氏体稳定性越小孕育期最小处称,C,曲线的,“鼻尖”,碳钢鼻尖处的温度为,550,等温转变曲线及产物,650,600,550,350,A,1,M,S,M,f,时间,P,S,T,B,上,B,下,M,M+A,AP,AS,AT,AB,上,AB,下,AM,过冷,A,过冷,A,过冷,A,过冷,A,过冷,A,.,过冷奥氏体转变产物(共析钢),.,用,C,曲线定性说明连续冷却转变产物,根据与,C,曲线交点位置判断转变产物,P,均匀,A,细,A,A,1,M,S,M,f,时间,等温退火,P,P,退火,(,炉冷,),正火,(,空冷,),S,淬火,(,油冷,),T+M+A,等温淬火,B,下,M+A,分级淬火,M+A,淬火,(,水冷,),M,回,150-250,T,回,350-500,S,回,500-650,?,?,.,.,热处理工艺,.,热处理工艺(续),.,四 钢的回火,回火是指将淬火钢加热到,A,1,以 下的某温度保温后冷却的工艺。

一,、,回火的目的,1,、减少或消除淬火内应力,,防止变形或开裂2,、获得所需要的力学性能淬火钢一般硬度高,脆性大,回火可调整硬度、韧性3,、稳定尺寸回火可使非平衡,M,与,A,转变为平衡或接近平衡的组织,防止使用时变形淬火钢的回火转变,1,、马氏体分解(,100,350,),马氏体中析出细片状,-,碳化物;马氏体转变为,相(过饱和的铁素体),,回火马氏体,2,、残留奥氏体分解(,200,300,),A,转变为,B,下,,马氏体仍在继续分解,应力进一步降低,硬度无明显降低,3,、碳化物转变(,250,400,),-,碳化物转变为弥散分布的细小、粒状,Fe,3,C,;,相转变为针状铁素体4,、渗碳体聚集长大(,400,),回火索氏体,,S,回二、,回火的种类,1,、低温回火:,150250,回火马氏体,M,回,目的是在保留淬火,后高硬度高耐磨性的同时,降低内应力,提高韧性工具、模具、轴承及经渗碳和表面淬火的工件2,、中温回火:,250-500,获得回火托氏体,,具有较高的弹性极限和屈服极限,并具有一定的韧性,硬度一般为,3545HRC,弹簧,3,、,高温回火,回火温度:,500-650,获得回火索氏体,连杆、轴、齿轮,.,回火脆性,1,、第一类回火脆性:,是指淬火钢在,250-350,回火时出现的脆性。

2,、第二类回火脆性:,是指淬火钢在,500-650,范围内回火后缓冷时出现的脆性回火后快冷不出现主要发生在含,Cr,、,Ni,、,Si,、,Mn,的结构钢中防止办法:,回火后快冷加入合金元素,W(,约,1%),、,Mo(,约,0.5%),该法更适用于大截面的零部件五、,工业用金属材料,工业用钢,.,工业用钢(续),.,工业用钢(续),.,铸铁,石墨化:,铸铁中的碳原子析出形成石墨的过程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