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造价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 考点难点

仙***
实名认证
店铺
2025-03-16
DOC
42.50KB
约6页
造价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 考点难点_第1页
1/6
造价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 考点难点_第2页
2/6
造价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 考点难点_第3页
3/6

2011年造价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第3章以后考点难点 1、关于时间定额的计算,须看清各工作时间,是占谁的比例如果是占工作延续时间的比例,则用基本工作时间/(1-比例和)如果是占基本工作时间的比例,则用基本工作时间*(1+比例和)  2、关于人工消耗量的计算,也须看清其它用工,是占谁的比例如果是占总用工的比例,则用基本用工/(1-比例和)如果是占基本工用工的比例,则用基本用工*(1+比例和)  3、机械消耗量的计算要注意看看计控课本,有深化的可能  4、设备购置费去年已考过,今年可能不会涉及,但要有所理解  5、设计概算的编制方法有:扩大单价法、类似工程预算法、概算指标编制法应结合206号文的内容来进行深入了解  6、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方法:单价法和实物法,也应结合206号文的内容来进行深入了解7、工程量清单的内容一定会有所涉及   8、建设部提供的ds课件,感觉不错,建议大家看看!9、关于工程量的计算现在每年都会有,需要将计价规范翻出来看看10 A、招标部分  2010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各章节应注意的问题  1、招标项目应具备的条件(标底保密,只有一个),标底的编制方法  2、现场勘查的时间  3、不得限制或排斥潜在的招标人。

  4、不得透露潜在招标人的情况  5、评标标准和方法是在招标文件中应确定的  6、施工招投标的工作程序  B、投标部分  1、理解实质性响应  2、拟分包单位应在投标文件中写明  3、投标文件的补充、修改、撤回及投标截至时间的确定  4、关于联合体:联合体的审查可以分别审查也可以把分包体作为一个整体审查  a、由同一专业的单位组成的联合体,按资质等级较低的单位确定资质等级  b、招标人不得强制投标人组成联合体投标(希望时不是错误)  c、联合体投标时,应向招标人提交联合投标协议  5、投标策略的应用及区别  6、利用决策树确定投标方案  C、开标、评标、定标  1、开标时间即投标截至时间  2、开标是由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主持  3、由投标人代表或公证机构人员检查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和有效性  4、标书宣读(注意撤回标书的宣读:只读**公司参加投标,不宣读标书的内容)  5、评标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及保密要求  6、专家的来源  7、招标人可授权评标委员会直接确定中标人授权则对,不授权错  8、中标人应满足的条件  9、评标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0、评标方法:(三种)  11、中标通知书的生效:(投邮主义)  D、各种时间的规定:  1、投标截止时间:招标文件发出之日≥20天  2、修改招标文件时间:投标截止时间≥15天。

  3、签订合同时间: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30天  4、向有关部门报告时间:确定中标人之日≤15天11、施工合同的内容,请参见网友提供的工程建设施工合同重点内容,总结得不错12、工程价款的变更程序应引起注意13、工程索赔的内容历年都有涉及,应引起注意14、索赔程序:28-28-28-28天,设计变更程序:14-14天15、设计变更增加部分索赔所有费用16、索赔事件往往是要和网络计划结合来考,只要是甲方责任,都可以索赔,但要注意是否是关键线路,如果是则不索赔工期17、人员及机械的窝工索赔要按索赔标准来计算18、不可抗力仅索赔工期,施工单位所发生的费用不索赔19、a为计划工期b为实际工期c为只含发包方责任工期则:c-a为索赔工期;b-c为奖惩工期20、关于各方索赔事件时间搭接的问题应引起注意!21、利用前锋线进行投资偏差、进度偏差分析,从而确定索赔是否合理,并进行相应算在时标网络计划图中,波浪线为自由时差各工作的总时差为其有效后续线路中波浪线最少(自由时差最小)的自由时差之和从而在图中就可以判断总时差和自由时差22、施工机械的作业时间的合理安排,机械闲置时间的计算23、206号文的内容可以穿插到索赔中来考,要注意知识点的联系。

24、1-3节都重要:尤其是例7.2.3;例7.2.4;例7.3.1;例7.3.3;表7.2.1;表7.3.3;表7.3.4  公式:7.2.1;7.2.2;7.3.1;7.3.2;7.3.3;7.3.4[调值公式一定注意]  第四节:偏差分析:P369-374;注意表7.4.5是最常用的方法25、1、看懂例8.2.1  2、掌握新增资产确定:例8.2.2  3、掌握第三节  建议:考友们认真看一看,把其中的小错误找出来,或补充内容,完善后请楼主整理一下  找到一条:第六章3、 分清已完工程量价款、应签证工程款(应扣保修金及违规工程款,并进行价格调整)与应签发付款凭证(应扣除预付款、甲方供料款)的内容  罚金应在签发付款凭证中,完善的概念如下面:  工程量价款=本期完成的工程量×相应的综合单价  应签证的工程款是指在工程量价款的基础上考虑其他与工程款或合同价有关的计费项目(如工程量增减的调价、市场价格变动的调价、暂扣保留金(以后仍退还)等  应签证的工程款=(工程量价款)×调价系数×(1- 每个支付期的暂扣保留金比例)+其他应付款(如索赔额工程变更价款……)  应签发付款凭证款额指在应签证的工程款的基础上再扣除应由发包人收回的款额(如扣还预付款、罚金或违约费用等)以后,在本期结算应签发在付款凭证上的款额。

  一、《还本付息表》  1、还本付息表有两种形式,一是等额本金法,二是最大偿还能力法  2、本例题是用的最大偿还能力法  3、基于最大偿还能力法,本表中的第4行“本年应还本金”先不要填,因为:本年应还本金=本年的最终现金结余=本年净利润+折旧+摊销,在《总成本费用表》和《损益表》没出来之前是填不了的  4、另需注意:最后一年,最后一年上述公式是不能直接用的,需要先和尚需还款本金额比较  二、《总成本费用表》  说明以下几点:  1、年经营成本指的是付现成本  2、“长期借款利息”一行数据取自《还本付息表》  3、总成本费用包括付现成本、非付现成本两大类非付现成本又包括折旧费、摊销费两大类长期借款利息应当是付现成本,只不过不包括在“年经营成本”中,需单独列示  4、总成本费用=年经营成本+折旧+摊销+利息  三、《损益表》  1、总成本取自《总成本费用表》  2、利润总额=收入-税金及附加-总成本  3、所得税=利润总额*33%  4、税后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5、有一个假设:就是在只有还完借款的前提下才计提盈余公积和分配利润  6、注意:第6年是关键  首先,本年最大偿还能力=136.47+75+363.66=575.13万元;  其次,明确本年尚需还款本金538.52万元;  再次,还本后的资金余额=575.13-538.52=36.61万元;  最后,36.61万元中先按净利润提取10%盈余公积13.65万元,剩余部分(36.61-13.65)22.96进行分配  7、还完款后,不留利润,除计提盈余公积外,全部进行分配  四、《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1、此表需要搞清楚资金来源项目有哪些·运用项目有哪些·  2、自有资金中的:442.17、126.33、63.17这三个数是流动资金。

为什么和表1-12中的数不一样呢·因为表1-12中的流动资金是余额数,而本表中需要用发生额数据,只要减一下就出来了!  3、回收固定资产余值:1754.63,这个数是残值+未计提的4年折旧=300+363.66*4=1754.64万元,书上取的是63,其实应该取62,应该这么算,拿固定资产原价-已提折旧=固定资产净值,(5263.9-600)-363.66*8=1754.62万元也就是《资产负债表》中的第10年末的固定资产净值  4、其他数据均取自前面的三张表格  五、《资产负债表》  1、本表遵循一个大的原则:资产=负债+所在者权益  2、这里的第1年到第10年的所有数据均是年末数据  3、前两年是建设期,所有的投入形成资产在未完工前均做为在建工程处理负债项目包括本金和应计利息  4、第三年是经营期的第一个年头,所有在建工程均已完工,并交付,需要从在建工程转入相应的资产中去,所以在这一年在建工程没有了,出现了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而且从这一年起,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开始要提折旧或摊销了。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