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徽考研中医考试考前冲刺卷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下面属于断续性操作技能的是__A.跳舞B.摔跤C.开车D.射箭 2.__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A.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文化D.科学技术 3.用道德两难故事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心理学家是__A.弗洛伊德B.斯腾伯格C.艾里克森D.科尔伯格 4.教学评价的结果,不仅可以为教师判定教学情况提供大量的反馈信息,而且也可以为学生了解自己学习的好坏优劣提供直接的反馈信息这说明教学评价具有__的功能A.诊断教学功能B.提供反馈信息C.调控教学方向D.检验教学效果 5.“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思想的提出是在党的__A.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 6.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__A.四书五经B.六艺C.自然科学D.生产技能 7.以下几项中不属于人格结构的是__。
A.气质B.性格C.自我调控系统D.图式 8.下面有关动机的错误论述是__A.动机决定行为的方向B.动机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C.动机是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的结合D.动机是行为的启动机制 9.原始社会末期,担负教育年轻一代主要任务的是__A.学校教育B.家庭教育C.社区教育D.社会教育 10.福禄贝尔为幼儿游戏和活动设计的教具,取名为__A.积木B.作业C.恩物D.罗素 11.古代埃及的寺庙学校着重__A.文雅教育B.职官教育C.书吏教育D.科学教育 12.“举一反三”所说的是__A.逆向迁移B.顺向迁移C.特殊迁移D.学会学习 13.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__A.情感陶冶法B.榜样示范法C.实践锻炼法D.自我教育法 14.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是因为具有__A.教育性功能B.发展性功能C.个体性功能D.社会性功能 15.__把成就看做赢得相应社会地位与自尊心的根源,是一种外部动机。
A.附属内驱力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C.内部动机D.认知内驱力 16.调整阅读速度、复查、使用应试技巧等应归类于__A.认知策略B.元认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 17.俄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国民教育的法令的是1786年的__A.《大学附属学校章程》B.《国民教育暂行章程》C.《国民学校章程》D.《俄罗斯帝国大学章程》 18.为了实现学校的培训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称为__A.学习内容B.教学内容C.狭义课程D.广义课程 19.义务教育不是一种__A.普及性教育B.自愿性教育C.强制性教育D.免费性教育 20.在路上遇见儿时的同伴,虽然叫不出他的名字,但确实是认识的,此时的心理是__A.重现B.保持C.回忆D.再认 21.提倡“公民教育”和“劳作学校”理论的教育家是__A.蒙台梭利B.梅伊曼C.凯兴斯泰纳D.沛西·能 22.在中小学课程改革方面,美国心理学家__发表了《教育过程》的报告A.赫尔巴特B.布鲁纳C.斯宾塞D.桑代克 23.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__。
A.《学记》B.《论语》C.《大教学论》D.《普通教育学》 24.定义教育的核心问题是__A.教育的本质B.教育的目的C.教育的功能D.教育的结构 25.教育教学要立足于发展关键期或者发展最佳期的目的是为了适应__A.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B.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C.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D.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26.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机体成熟机制决定的”,这种理论是__A.外铄论B.内发论C.交互作用论D.单因素论 27.设A是n阶矩阵,且A的行列式|A|=0,则A______.A.必有一列元素全为0B.必有两列元素对应成比例C.必有一列向量是其余列向量的线性组合D.任一列向量是其余列向量的线性组合 28.设f'(x0)=0,f"(x0)<0,则必存在δ>0,使得______.A.曲线y=f(x)在(x0-δ,x0+δ)内是向上凸的B.曲线y=f(x)在(x0-δ,x0+δ)内是向上凹的C.函数y=f(x)在(x0-δ,x0)内单调增加,在(x0,x0+δ)内单调减少D.函数y=f(x)在(x0-δ,x0)内单调减少,在(x0,x0+δ)内单调增加 29.若3a2-5b<0,则方程x5+2ax3+3b+4c=0______.A.无实根B.有唯一实根C.有三个不同的实根D.有五个不同的实根 30.设λ0是n阶矩阵A的特征值,且齐次线性方程组(λ0E-A)X=0的基础解系为η1,η2,则A的属于λ0的全部特征向量为______.A.η1和η2B.η1或η2C.c1η1+c2η2(c1,c2全不为零)D.c1η1+c2η2(c1,c2不全为零) 31.设随机变量X和Y相互独立,X在区间(0,2)上服从均匀分布,Y服从参数为1的指数分布,则概率PX+Y>1=______.A.1-1/2eB.1-eC.eD.2e 32.设f(x)=2x+3x-2,则当x→0时______.A.f(x)与x是等价无穷小B.f(x)与x是同阶但非等价无穷小C.f(x)是比x更高阶的无穷小D.f(x)是比x较低阶的无穷小 33.若f(-x)=f(x)(-∞<x<+∞), 在(-∞,0)内f'(x)>0,且f"(x)<0,则在(0,+∞)内有______.A.f'(x)>0,f"(x)<0B.f'(x)>0,f"(x)>0C.f'(x)<0,f"(x)<0D.f'(x)<0,f"(x)>0 34.若3a2-5b<0,则方程x5+2ax3+3bx+4c=0______.A.无实根B.有唯一实根C.有三个不同的实根D.有五个不同的实根 35.关注和探询“谁控制学校”、“谁制定学校管理的政策”、“谁决定教育的伦理、社会和经济目标”、“谁设置课程”的教育理论流派是A.制度教育学B.改造主义教育理论C.存在主义教育理论D.批判教育学 36.如下现象属于教育范畴的是A.爸爸针对小明懦弱的个性设法训练小明如何以牙还牙报复欺侮者B.妈妈指导小明在与他人冲突中如何保护自己C.老师严格管理以保护小明等弱小学生不再受欺负D.小明在与同学的多次冲突中逐渐学会了如何与人和睦相处 37.把教育隐喻为“园艺”,把学生比作“祖国的花朵”,称教师为“园丁”。
持这种观点的人在人的身心发展影响因素问题上倾向于A.遗传决定论B. 成熟轮C.环境决定论D.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 38.下列现象中,可以说明教育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是A.班级授课制为普及义务教育提供了便利B.普及义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机器大生产对劳动力的要求C.僵化的制度化教育导致社会拒绝学校毕业生D.学生发展指导制度促进了学生学业、生涯、个性及社会性的发展 39.在课程内容选择上,斯宾塞认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其判断依据是他的A.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B.外在教育目的论C.教育准备生活说D.教育适应生活说 40.学生必须接受“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0”,受过这种教育的人因为有广播的知识和理性的能力,将来也是适应力最强的、对未来作了最充分准备的优秀公民和劳动者秉持这种观点的人在课程类型上倾向于A.学科中心课程B.学生中心课程C.社会中心课程D.活动中心课程 41.随着我国高中教育大众化、普及化,普通高中的性质发生 改变,在教育任务上兼顾A.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B.普通教育与基础教育C. 升学预备教育与就业预备教育D. 基础教育与预备教育 42.体谅模式与其他德育模式的区别在于A.把道德情感的培养放在中心地位B.把道德认知发展放在中心地位C.把道德行为学习放在中心地位D.把道德价值观念的获得放在中心地位 43.发生在教学过程之中,旨在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调整和改进教学的评价是A.初始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形成性评价 44.道德认知发展模式采取“道德两难法”和“公正团体法”促进学生道德发展,其依据是人的道德发展具有A.阶段性、顺序性、差异性B.阶段性、差异性、不平衡性C.顺序性、差异性、不平衡性D.阶段性、顺序性、不平衡性 45.现代学校作为一种社会机构,除了具有教育功能外,还派生出许多社会功能,其中包括A.社会交往与照看功能B.个体个性化与个体社会化功能C.选拔与社会分层功能D.自我保存与自我更新功能 46.两周时期贵族家庭的儿童教育体现了循序渐进的要求,在其最初阶段更为注重A.学习计数和练习写字B.训练基本的生活技能C.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D.养成端正的道德品行 47.强调教师文化建设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是A.知识取向模式B.实践取向模式C.生态取向模式D.自我更新取向模式 48.唐代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和崇文馆、弘文馆,属同类性质的学校,其设立体现了当时学校教育的A.系统性B.等级性C.制度化D.专门化 4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曾对世界各地的教育制度进行调查,发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这份报告指出各国的教育目的存在一些共同倾向,其中包括“走向科学的人道主义”、“培养创造性”、“培养承担社会义务的态度”以及A.“培养完人”B.“培养独立个性”C.“培养国际理解”D.“培养终身学习能力” 50.“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提出这种主张的教育家是A.张之洞B.康有为C.蔡元培D.晏阳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