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武术与传统文化,湖北大学体育学院,武术与传统文化湖北大学体育学院,1,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1.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2.尚武对培养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与作用,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1.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是中华,2,1.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人类进化为万物之灵的最大自然法则中国古代哲人认为,人生于天地之间,是天地的精华,人的精神应兼容天地的德行其中自强不息就是一个人、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之所以能够生存并自立于天地之间和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作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之一,是人们处理天人关系和各种人际关系的总原则,是中国人积极人生态度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1.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物竞天择,,3,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中华民族精神,不仅贯穿在儒家经典中,而且也流淌在中华民族子子孙孙为家为国、民族兴旺而生生不已的奋斗精神中今天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应该是:达观入世,以天下之兴亡为己任;自尊、自立、自强;不畏困难与挫折,勇敢创新;积极主动进取,富有独立人格精神;胸怀坦荡、品行端正、刚直不阿;爱国爱民、有崇高的人生追求。
BACK,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中华民族精神,不仅贯穿在儒家,4,2.尚武对培养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与作用,良好竞争意识,正确人生观,和谐人际关系,优秀意志品质,2.尚武对培养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与作用良好竞争意识正确人生观,5,(1)武术对现代人良好竞争意识的培养,竞争是当今社会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武术作为自古以来锻炼体魄、防身自卫的一项身体运动,可以使练习者在坚持不懈的练习过程中强健体魄,不断提高攻防技能,这是自强不息精神赖以生存的,基础社会的进步使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心理大多在竞争的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负担,长期如此必然造成人格的缺陷1)武术对现代人良好竞争意识的培养 竞争是当今社会,6,武术文化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在道德伦理的限制下,形成追求礼让的竞争观,讲究不为人先,大义服礼,先礼后兵的大将风度,反映中国人刚强而不狂野、有理有节、“点到为止”的竞争特点,追求精神气质的优胜往往多于比赛的胜败BACK,这种对竞争独特的认识有利于个人素养的提高,起到调节不良情绪、缓解竞争压力的作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和个人竞争心态的平衡,避免在社会竞争中表现出攻击和侵略的天性,对正确的竞争意识培养有着独特的价值和作用。
武术文化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在道德伦理的限制下,形,7,(2)武术对现代人建立正确人生观与和谐 人际关系的影响,刚健有为就是要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实现人生的价值,获得事业的最大成功与辉煌利益之辩,古已有之人应当在正义的指导下去追求利,不能单纯为了利而追求利,不能见利忘义,更不能以利害义重义轻利,从来就是武术文化所推崇的武德信念从,物质利益和精神价值的角度来说,武林中人重视精神价值胜于物质利益,追求有意义的生命价值所以,武术的学习和演练对现代人建立正确的人生观有着积极的影响2)武术对现代人建立正确人生观与和谐 人际关系,8,和谐是武术文化构成的根基武术文化追求和谐、注重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出极强的“人际和谐”的价值取向武术文化是刚柔相济的,既表现出宽厚待人的思想,又追求积极进取的精神,既可以让习练者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学会关心人、帮助人、成就人,认真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又,BACK,能够教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会宽容人、体谅人、尊敬人,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武术文化的这种内在教化和要求,无疑对现代人建立正确和谐的人际关系起到促进作用和谐是武术文化构成的根基。
武术文化追求和谐、注重,9,(3)武术对培养现代人意志品质的作用,历史告诉人们,凡成大器、做大事者必须经过长期艰苦的磨练这种艰苦的磨练不仅适用于做学问,也适用于习武者习武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习武者需要经受身体上的痛苦和意志上的考验因而不论古今,武术家们都把习武者的意志培养看作,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与核心内容习武者在练功时讲究“练内”与“练外”,即“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这样内外结合,相辅相成,才可修炼出深厚的功夫3)武术对培养现代人意志品质的作用 历史告诉人们,,10,为达此目的,习武者不仅在饮食起居上要有所节制,而且在练功的刻苦、恒久上尤为讲究一定要做到锲而不舍、自强不息武术界流行的谚语有“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架子天天盘,功夫日日增”;“若要功夫好,一年三百六十早”等等要成为武林功高技精者,必须经年累,月,甚至用一生的时间苦练不辍才行,若怕苦怕累,稍有懈怠,则半途而废,前功尽弃习武者通过这个过程的磨练,无疑对培育“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进取精神是大有裨益的为达此目的,习武者不仅在饮食起居上要有所节制,而且,11,二、尚武崇德是武术文化的重要内涵,1.,武德与武礼,2.,传统武德规范的主要内容,3.,武德的当代价值,二、尚武崇德是武术文化的重要内涵 1.武德与武礼,12,1.武德与武礼,武德,即武术道德。
指在从事武术活动群体中形成的对习武者行为规范要求的总和它包括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武德协调着习武者之间的相互人际关系,影响着习武者的各类活动,包括心性修养、道德作风、精神境界和武术礼仪,贯穿于拜,师择徒、教武、习武、用武的全过程,是社会伦理道德思想在武术这一特殊领域的具体运用,即强调练武与修身的统一,使尚武与崇德成为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1.武德与武礼 武德,即武术道德指在从事武术活动群体,13,在武德理论长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一直居于封建社会正统地位的儒家仁学思想逐渐成为传统武德的主要内容,主要表现为“仁、义、礼、信、勇”等方面传统武德中的爱国爱民、尊师重道、讲理守信等高尚品德与情操,在今天仍值得很好地继承和提倡同时,对于长期在封建伦理思想影响下产生的具有封建迷信色彩的糟粕要坚决剔除BACK,在武德理论长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一直居于封建社会,14,2.传统武德规范的主要内容,BACK,生活处世方面,遵守社会生活伦理道德的规范要求,择徒拜师方面,关注习武者的道德品质,授艺习武方面,崇尚以身行道,以技显德;强调通过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刻苦练习追求武技上、精神上的更高境界,施武用武方面,要求习武之人要有手德、口德、公德,2.传统武德规范的主要内容BACK生活处世方面遵守社会生活伦,15,3.武德的当代价值,武德作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核心内容,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传承和改造过程中,已经同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行为标准、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处世态度和风俗习惯融为一体,成为中华民族伦理道德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我们提倡的武德要把,习武同弘扬祖国文化联系起来,培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建立起新型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形成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忠诚党的武术教育事业,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的武德思想3.武德的当代价值 武德作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核心内,16,三、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影响,1.武术的主要文化特征,2.武术与传统文化,三、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影响 1.武术的主要文化特征,17,1.武术的主要文化特征,(1)“兼容并包”的文化特征,(2)“道德至上”的文化特征,(3)“宗族中心”的文化特征,(4)“务实精神和恒久意识”的文化特征,(5)“崇尚权威”的文化特性,(6)“追求中和”的文化特征,1.武术的主要文化特征(1)“兼容并包”的文化特征,18,兼容并包是传统武术发展过程的重要文化特征众所周知,在1983-1986年的传统武术挖掘整理的成果中,就套路而言,自成体系的拳种就多达129个,拳械套路近5000种尽管这些拳种和器械套路在运动形式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但传统武术能够历久弥新,派别林立,多种技法流派并存,其奥秘就在于武术文化所孕育的“兼容并包”的文化发展环境。
武术文化之所以能够达到如此的高度,取得辉煌的成就,归根到底是武术发展过程中各团体、宗族、派别之间的相互融和、共同进步的结果1)“兼容并包”的文化特征,BACK,兼容并包是传统武术发展过程的重要文化特征众所周,19,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提倡社会和个人道德理想的实现有“礼仪之邦”之称的中华民族,在其创造的文化中,道德水准常常被作为评价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标准传统武术由于受其影响,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道德要求和评价体系,形成了传统武术文化的一,道绚丽的风景线武德教化的强调,是追求扬善抑恶,注重人格和道德修养的中华民族的伦理精神和人生价值观念BACK,(2)“道德至上”的文化特征,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提倡社会和个人道德理想的实现有,20,华夏文化底蕴丰厚,绚丽多彩,流派甚多,但显著的“宗族中心”特征,可以说无处不在中国人具有浓厚的家族观念是由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中的宗法关系和宗法制度始终长,久而顽强地维持下来所引起,家族血缘关系始终在社会关系中居于重要地位这些最为明显的宗族、宗亲趣同的规矩,导致了长期以来传统武术的传承和继承都显著地标榜着“宗族”特点,武术的传播、普及、继承的范围和领域受到极大地限制。
BACK,(3)“宗族中心”的文化特征,华夏文化底蕴丰厚,绚丽多彩,流派甚多,但显著的“,21,中国千百年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铸就了中国文化外示求稳的精神,产生了民族特有的“务实精神和恒久意识”而这种精神和意识使得中国文化具有鲜明的“重实际黜玄想”的特征,形成探索“变易中的不变”、“有限中的无限”,追求人生、社会、宇宙的永恒、久远的处世观和行为观传统,武术的习练者,他们对武术的钟爱更多地是追求达到一种境界,而这种境界的追求使得他们必须具有一定的恒久意识他们以习武为己任,视武技为生命,在“艺无止境”的感召下研修不止,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强调恒久、务实的精神实质BACK,(4)“务实精神和恒久意识”的文化特征,中国千百年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铸就了中国文化,22,传统武术由于其特殊的传授方式和武德要求,师道尊严成为传统武术继承和发展过程中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导致了传授者,成为习练者的绝对权威地位的形式崇尚权威”的武术文化特征,在其形成过程中与中国文化中重经史、重“古贤”的“昨天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BACK,(5)“崇尚权威”的文化特性,传统武术由于其特殊的传授方式和武德要求,师道尊严,23,传统武术由于形成于东方的农耕文明之中,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因而形成了具有显著“追求中和”的文化特征。
它主张人在,与自然共构的统一体中,始终坚持高度的和谐统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贵和谐、讲中道”的“追求中和”的“天人合一”文化特征BACK,(6)“追求中和”的文化特征,传统武术由于形成于东方的农耕文明之中,在其漫长的,24,2.武术与传统文化,(1)武术与中国哲学,(2)武术与兵家,(3)武术与传统美学,(4)武术与传统医学,(5)武术与宗教,(6)武术与艺术,2.武术与传统文化(1)武术与中国哲学,25,武术之所以能有强烈的魅力,根本原因在于它根植于有数千年历史的华夏文化的沃土之中,蕴含着深刻的东方哲学思想1)武术与中国哲学,BACK,A 太极阴阳学说,B 五行生克,C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D 道论、气论,E 形神统一论,武术之所以能有强烈的魅力,根本原因在于它根植于有,26,武术与军事可谓同源之水、同本之木,这是由二者的攻防格斗本质所决定的它们之间的相互渗透与促进不仅表现在技击术上,更多地则是反映在战略战术等基本思想理论上,这些基本思想、基本理论即使在当今的军事战争和武术竞赛中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