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15、

每****
实名认证
店铺
2025-03-16
DOC
39KB
约9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15、_第1页
1/9
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15、_第2页
2/9
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15、_第3页
3/9

 七年级历史师生共用导学案    班级 姓名 第15课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学习目标】1、知道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基本史实概况2、了解外国贡使制度及贡使制度的没落3、知道传教士利玛窦及《大清时宪历》4、了解明清时期中国与外国经济文化交流的来往路线的大致情况【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郑和下西洋学习难点:外国贡使制度、传教士、《大清时宪历》【知识链接】明清时期,将今南海以西的海洋及沿海各地称为西洋,南海东部及其附近诸岛统称为东洋贡,献东西给上级,古代臣下或属国把物品进献给帝王;贡使,进贡的使者传教士基本指的是是坚定地信仰宗教,并且远行向不信仰宗教的人们传播宗教的修道者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识读课本上的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回答下列问题:①、明朝前期,为加强与海外的联系,并宣扬国威,                命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郑和在20多年里,先后          次下西洋 ②.     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从                 出发,最后到达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到过 个国家和地区,比欧洲航海家哥伦布的远航早              。

③、郑和下西洋扩大了             和             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使明朝与许多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2、 根据下列表中的内容,对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到达美洲的情况进行比较 项目人物航 线时 间人 数次 数规 模郑和刘家港—非洲东海岸、红海沿岸1405—1433年27000人7次52艘哥伦布西班牙——巴拿马群岛1492—1504年12000人3次17艘哥伦布为了找到一条从西方到达东方的新航线,结果发现美洲大陆,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壮举,你能否从上表得出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又一次前所未有壮举?3、 外国贡使制度有什么特点?【合作探究】4、 阅读材料:明末清初,一批欧洲传教士不畏艰辛,远涉重洋,接踵来华他们的目的是要在中国传播天主教,让尽可能多的中国人信奉天主教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文化背景、道德观念、语言礼俗都与欧洲不同传教士要对这样一个东方大国传教,困难是很多的利玛窦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那就是:以学术叩门而入,用西方的科学技术引起士大夫的注意和敬重,争取士大夫直到皇帝等统治阶层人物的支持,合儒补儒,以适合中国习俗的方式传教2 / 9 根据以上材料,找出传教士来华的目的及如何进行传教的?【达标测评】1.命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的是                                   (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顺治帝           D.康熙帝2.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的时间是                                   (    )    A.1405年       B.1433年       C.1616年           D.1636年3.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出发地点是                                 (    )    A.南京         B.广州         C.刘家港           D.泉州4.郑和下西洋先后到过多少个国家和地区                           (    )    A.10多个       B.20多个       C.30多个           D. 50多个5.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最远到达大西洋沿岸           B.先后七下西洋,经过20多年    C.第一次从刘家港出发           D.目的是为加强同海外的联系6.明成祖命郑和出使西洋的主要目的有                             (    )    ①宣扬国威    ②加强海外联系    ③开发南洋    ④开辟海外市场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7.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                                           (    )    A.亚洲         B.非洲         C.美洲             D.欧洲8.明政府派郑和下西洋一共                                       (    )    A.4次          B.5次          C.6次              D.7次9.郑和下西洋比欧洲哥伦布的远洋航行早                           (    )    A.半个多世纪    B.一个世纪     C.一个半世纪     D.两个世纪10.郑和下西洋扩大了中国与下列哪些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    )    A.美洲地区    B.亚非国家     C.东南亚地区       D.非洲国家 11.许多人认为“世界远洋航海第一人”不是哥伦布、麦哲伦,而是600多年前从长江刘家港出发,远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航海家    (    )    A.鉴真         B.郑和         C.郑成功           D.迪亚士 12.六百多年前,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出航,无论白天、黑夜、阴雨、大雾,船队都不迷失方向,最后成功到达西洋的一些地方。

这主要得益于 (    )   A.丝绸之路的开辟               B.指南针的应用    C.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     D.勇敢顽强的精神13.在郑和船队与西洋各国的友好贸易中,最受当地人喜爱的物品是 ( )A、丝绸,瓷器 B、丝绸,茶叶 C、珠宝,香料 D、丝绸,药材14.明朝采用的历法是( )A、大明历 B、大统历 C、大清时宪历 D、授时历15.最早来到中国的外国传教士之一的利玛窦是( )A、德国人 B、意大利人 C、美国人 D、英国人16.清初,出掌钦天监,制定《大清时宪历》的是( )A、利玛窦 B、汤若望 C、马可波罗 D、徐光启七年级历史师生共用导学案    班级 姓名 第16课 闭关锁国 【学习目标】1、知道明、清“海禁”、闭关政策、清王朝自大封闭心理的基本概况2、简述“闭关锁国”政策的历史影响3、了解“闭关锁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反映,是自大封闭心理的体现,是一种消极落后的政策。

4、认识正是因为清王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统治阶级更加愚昧无知,中国社会日益落后,中国才失去了一次了解世界,与时俱进,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机会5、明确对外开放是一个国家繁荣强盛的必由之路,而“闭关锁国”只能导致愚昧和落后学习重难点】重点:“闭关锁国”政策难点:对清王朝“闭关锁国”的原因和影响分析知识链接】自汗至明初中国一直处于文化的前列,统治者在对外关系上是一种开放的心态统治者开放的胸襟和气魄使中国保持了长久的生机和活力但到了明后期以来,随着封建王权的日益强化,对外指导思想逐渐由开放转向隔绝排外到了清朝,国门终于完全关闭自主学习】一、闭关锁国的大致过程 (1)明限制通商 1、什么是“海禁”?2、洪武时:严禁与 贸易;洪武后:海禁渐 ,郑和下西洋为高潮;嘉靖时:厉行海禁为防 之患万历时:始开海禁,允许人民从事 (2)清朝从海禁到“闭关”1、清朝初期:为了隔离抗清武装,内迁 ,实施严厉的 ;台湾统一:始设 通商贸易;乾隆中期,实行 ,仅留 通商二、“闭关政策”的原因 1、.当世界发生日新月异的巨变时,清政府却趋于 和 。

君臣们对“天朝”的 和 极尽夸张之辞,而对外部世界则 他们对西方殖民者深怀 和 ,但又妄自尊大地视之为“ ”或“ ” 他们为了严防海疆不受侵扰,又认为自己是“天下的中心,”其他国家都是落后的“蛮夷”之邦,所以实现 政策2、清朝前期, 的自然经济比较稳定,不需要外来商品也可以自我供给这是清朝实行闭关锁国的根本原因3、概括闭关锁国的原因有哪些? 三、“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1、 闭关锁国政策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合作探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函材料二 “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帆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 -----《粤海关志》材料三 “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 ------《清高宗圣训》请回答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清统治者怎样的思想?产生这种思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在上述思想的影响下,清统治者实行了什么政策?实行此政策造成的严重危害是什么?(3)联系当前对外开放的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达标测评】1、 下列不是明朝设的三市舶的是( )A. 宁波 B.泉州 C.广州 D.上海2、 在“闭关锁国”政策下,清政府开放的唯一的对外贸易港口的( )A. 北京 B.广州 C.苏州 D.泉州3、 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根本原因是( )A. 清朝物产丰富 B.中国工业发达C.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 D.怕本国人与外国人勾结“滋扰生事”4、 清朝有位皇帝,他六巡江南,从北京到杭州,沿途修建了30座行宫,他是( )A. 康熙 B.雍正 C.乾隆 D.嘉庆5、 和珅是哪位皇帝在位时的宠臣( )A. 乾隆 B.康熙 C.嘉庆 D.雍正6、 马克思说;“一个人口占人类三分之二的大帝国,不顾时世,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

这样一个大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其中的大帝国是指( )A. 清朝 B.宋朝 C.唐朝 D.明朝7、下列关于“闭关锁国”政策的评价,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不能同外国进行科技文化的交流 B.阻碍了手工艺的进步与发展C.对西方的殖民侵略有完全的自卫作用 D.中国逐渐落伍与世界8、下列有关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叙述正确的是( )(1)闭关政策是指严格禁止对外贸易 (2)闭关政策的实施有防御西方殖民势力入侵的目的 (3)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4)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A、(1)(2)(4) B、(2)(3)(4) C、(1)(2)(4) D、(1)(3)(4) 9、清朝实行闭关锁国的直接后果是( )A、导致了中国与世界的日益隔离 B、清王朝逐渐走向强大C、开始积极接纳外来世界 D、派留学生出国深造10、学完明清历史后,四位同学就下列题目分别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最能概括这段历史情况的是( )A、中华的荣耀 B、东方的曙光 C、帝国的危机 D、文明的复兴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多谢您的浏览! 。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