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学度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奔***
实名认证
店铺
2025-03-16
DOCX
34.41KB
约6页
小学度课程改革工作总结_第1页
1/6
小学度课程改革工作总结_第2页
2/6
小学度课程改革工作总结_第3页
3/6

最V* 工** *一* iw —小学2019年度课程改革工作总结【最新版】茅竹镇中心小学XX年度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浪潮汹涌澎湃,荡漾着祖国大地的每个角落自去年暑假新课程改革通知培训以来,我校按照县教育局及中心校的 统一部署,同镇各校一样,掀起了课改的新高潮,全体师生以饱满的 热情,百倍的信心,投置于课改的热潮之中在课改中,我们采取了 不少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和问题现将 我校一年来课改实施情况向各位汇报于后一.主要做法1 .加强领 导,明确职责,分层实施学年初,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改 领导小组,形成了 “学校一教导处一教研组一教师”课程改革工作网 络,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保证了课改工作顺利进行2 .根据课改要求和学校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新课程改革 实施方案》及相关的计划制度,使之有章可循,不偏离方向例如我 们制定的计划有:新课改《教师考核方案》、〈〈奖惩制度〉〉、《班主任条例》、《教研方案》等等3 .选派年轻有为、勤于苦钻、有责任感的骨干教师担任课改实 验科任教师(他们分别是:柏润平、曾慧、雷伟、柏艳芳、彭小娟、 刘华丽、于美华、陈满香等教师。

4 .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组织的课改培训,使 他们及时得到充电和洗脑本学年共派出大约 140多人次参加省、市、县的课改培训和观摩课其中省级 5人次,市级37人次,县级 100多人次(含寒暑假培训),例如县每次教研及比武活动,我校都选 派最低不少于10人以上的相关人员观摩学习,去年下学期组织全体教 师到东安参加课改教研观摩活动,借他山之石攻其玉,避免少走弯 路5 .为保障课程改革顺利进行,课改教研有声有色,学校慷慨大 方,从不吝啬,一年来课改教研费共一万多元其中:①市县培训 费12人次X 200元=2400元;②市级参观摩费 5人次X 3 50元元;③去 东安观摩费1300元;④去省城学习费3人次1200多元;⑤王校长去 邵阳参省观摩费600多元;⑥每次参加县观摩费 100人次X 10元= 1000 多元;⑦参加县各种比武购买教具及制作课件 1000元)6 .为了使广大家长充分了解、支持和参与课改工作,我校利用 开家长会的形式,向家长介绍了课改的有关情况,同时也向家长们展 示他们的孩子在课改中进步的成果,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7 .坚持以校本培训为主,教导处制定了有效持续的课改培训计 划,从而实行了专题培训和分科培训。

特别是教导主任柏润平为更新 教育教学观念,使教师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专题讲座两次,还对实验 教师和骨干教师个别辅导,手把手地传授经验,而且还经常引导他们 共同探讨新课改中的一些实际问题8 .抓点带面,创设学校新课改的新格局我们学校抓住一年级 新课改这个龙头,以点带面来推动其他各年级各学科的教育教学的改 革现在其他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都呈现出了新的教育观念和新的教 育方法,都有一点课改气氛9 .围绕课改计划,认真组织落实1)学校行政领导加强了对教师随堂课、献优课、尝试课的视 导工作学校领导随堂课的听课从不事先通知,事后一起评价探讨, 这样以来一可督促老师们上课时时认真,二来可促使教师自觉地事先备好每节课;对于公开课、优质课、学校领导亲自参与,采用先听再 议,接着组织骨干教师专题研讨,之后尝试,再研讨,最后出炉的方 法2)本学年每学期都组织了各学科优质课评比活动,特别是今 年上期参加的7节优质评比课,含盖面广,有语文、数学、英语、美 术、体育、音乐、劳技、科技、活动等学科上课的老师大胆抛弃了 过去的传统教法,用“新课标新观念”武装了自己,课堂上呈现出了 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氛围,学生的所获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 心灵的感悟,而不是教师硬灌给学生的。

3)坚持互相听课,取长补短一年来主要领导每人听课都有 100多节,每位教师听课都有30多节,大大超出规定要求而且坚持客观、公正的对所教者所上的课进行 “2+2”的点评,形成了探索与争鸣的良好局面(4)注重课改教学过程和环节的指导经常组织教师学习教 材比较新老教材的联系与区别,研究探讨适合教材的各种方法这 里,我们教导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常抓不懈,善使善终(5)认真组织我校教师参观中心校的课改研究课,学年初我校 雷伟的数学课《 钟的认识》作为全镇的新课改尝试课,受到与会人 员的一致好评去年下学期新课改优质课评比中,我校曾慧荣获语文 组第一名,雷伟荣获数学组 2名今年上期新课改说课比武中,我校 柏艳芳荣获语文组第一名,曾慧荣获第二名,陈满香荣获数学组第一 名新课改论文评比中我校王行东的《新课改质量思考与对策》荣获 一等奖,曾云的《 乐中学》、于美华的《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四性运 用》、王行东的《环、做、学》荣获二等奖,柏润萍的《趣教拼 音》,邓六一的《爱、细、勤、耐》荣获三等奖二、课改见成效,师生共发展课程改革的实施使学校教育教学 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各项活动都取得了可喜成绩一年来,师生参 加各级竞赛获市级5人次,县级15人次,镇级25人次,学校团体获 县级2次,镇级4次,在课改精神的指引下,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师生参加各项活动的积极性高涨,学校的教学活动充满了勃勃生机。

三、一年来,经过一番的努力,我校的课程改革已露出明芽,初 见端祥,用老师的话说,已经有点课改的气氛了,但同时也存在一些 问题值得反思和探讨1、由于我校课改尚处于起步阶段,新的教育观念没在真正的转 变,新课程理念不明确,全新的教育观念尚未形成特别是今后的考 试制度,评价机制如何建立,如何评价不明确,用现在的改法能否适 应今后的考试心存疑虑2、部分教师教育观念有所转变,但教学行为却大大滞后,他们 迈不开大步,没能跳出过去传统教学的框架,还是老模式,旧方法3、教学模式还不能打破旧框框,旧方法的束缚,基本上沿用老 一套教师在教学中仍受教材的约束,不能真正用教材,而是教教 材4、教师的引导作用与指导作用不够:问题过于宽泛,学习目标 不集中;对于偏题学习方向的课堂发言不能及时指导;对学生正确意 见的肯定过于简单;缺少归纳总结,缺少更深一层的认识5、讨论的有效性不高:问题指向不明,不集中或不恰当,发言 散、偏、长;缺少评价与辩论,不能深化认识;学生主动接受的信息不多,真正的参与不够;虽然轮流发言,但实际仍然是独立学习,没 能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沟通、合作、互动和交流6、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任务不适,没有分工,时间不足; 有的学生成为“常驻代表”,组内外一言堂;后进生缺乏学习积极 性;不能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分工合作的关系;目的与作用并不明确, 为方式而方式导致形式。

四、就如何面对本校的实际,实事求是地构建切实可行又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方案,谈谈本人的一点看法 当前课改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掌握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倡导学生主 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接受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 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因此,如何 面对本校的实际,实事求是地构建切实可行又符合新课程改革方案是 一所学校重要课题大家从听专题的讲座,看光盘中典型课例,都清 楚地知道,这些讲座课题,都带有一定的普遍性,示范性和客观的指 导性,因此都是精心的组织、演练、加工筛选、编辑而成的,听起来很动听,看起来很好看,做起来却是难上难更何况他们的办学条件,教学用具,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与我们实际距离相差甚 远课改的前一段时间,我们的教师也曾刻意模仿光盘中典型课例上 课,不断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恢复他们作为课堂主人的地位, 尽量用亲切的语气,平等的姿态,和悦的容颜甚至于廉价的褒奖来唤 醒、保持、强化所谓主人意识,课堂上尽量引导学生多讲话,用分组 讨论等方式倡导学生合作学习,注意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 培养但这一切在实践中做得多么吃力,多么形式化和表面化,而且 收获甚微。

原因所在是没有根据本校实际,刻意呆板的模仿所置就如何看待课堂气氛活跃与否的问题上,也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从报纸上媒体宣传上和专家的讲座中,基本上认为课堂上学生可以随 心所欲提问题,老师在讲课中“谁想到什么",“谁灵感来了”,“不用举手就可以 说”,可以与前后左右的同学讨论,也可以离开自己的座位找合适的 同学交换意见,如需要演示也可以随意到黑板上板书,这样才能把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变为现实这样课堂气氛才活跃,这样师 生关系才是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不是这样,值得大家共同探讨俗话 说,没在规律不成方圆,饭得一口一口吃,话得一句一旬讲,如果大 家都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随意中断老师讲课,如果课堂没有 中心,没有主题,那将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我个人认为,在课改中,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旧的教学模 式,要用全新的新课程理念,根据本校实际和现有条件,脚踏实地, 实事求是地构建符合课程改革理念的实施方案,在课堂教学中,该分 组讨论就分组讨论,该集中学习就集中学习,教师该讲的要讲明、讲 深、讲透,该学生讲的,就要用足时间,引导学生积极发言,不要呆 板地规定一节课中教师讲几分钟,学生讲几分钟才算课改。

要注重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也不能忽视“知识、技能”的学 习要使课改落到实处,附于具体内容,取得最大的实效,千万不要 留于形式化、表面化、花样化6 / 6。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