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园艺昆虫学(昆虫学通论):第六节 茄科蔬菜害虫

努力****83
实名认证
店铺
2023-10-23
PPT
20.01MB
约54页
园艺昆虫学(昆虫学通论):第六节 茄科蔬菜害虫_第1页
1/54
园艺昆虫学(昆虫学通论):第六节 茄科蔬菜害虫_第2页
2/54
园艺昆虫学(昆虫学通论):第六节 茄科蔬菜害虫_第3页
3/54

第三章 蔬菜害虫第六节 茄科蔬菜害虫第六节 茄科蔬菜害虫 我国栽培茄科蔬菜主要番茄、辣椒、茄子、马铃薯四大类害虫有30余种,除地下害虫外,山东主要有棉铃虫、烟青虫、棉叶螨、茶黄螨、茄二十八星瓢虫、马铃薯瓢虫、温室白粉虱等棉铃虫、烟青虫常年发生为害,主要蛀食番茄、辣椒果实棉叶螨、棉叶蝉刺吸为害叶片,造成失绿斑点或落叶茄科蔬菜种类及其害虫 茄二十八星瓢虫 茄子 桃蚜 无网长管蚜、棉叶蝉 西红柿 侧多食跗线螨(茶黄螨)截形叶螨二斑叶螨 辣椒 棉铃虫 甜菜夜蛾(菜椒)烟青虫 马铃薯 美洲斑潜蝇番茄斑潜蝇 温室白粉虱 马铃薯瓢虫一、棉铃虫 属鳞翅目夜蛾科1.发生与危害:食性极杂,分布很广主要为害番茄、辣椒、茄子等蔬菜,以 幼虫蛀食为主,常造成落花、落果、虫果腐烂或茎中空、折断等棉铃虫成虫棉铃虫卵 卵半球形,乳白色,卵壳上有网状花纹棉铃虫卵棉铃虫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0-42mm,体色有淡绿、绿、淡红、黑紫等色两根前胸侧毛连线与前胸气门下端相切,甚至通过前胸气门,体表布满褐色和灰色小刺,小刺长而尖棉铃虫幼虫棉铃虫蛹蛹体长17-21mm,纺锤形,黄褐色腹部第5-7节背面和腹面密布半圆形刻点,腹末端有臀刺两根。

为害辣椒为害番茄为害大豆、花生和苹果烟青虫与棉铃虫区别成虫烟青虫与棉铃虫区别烟青虫幼虫及危害状主要为害青椒,以幼虫蛀食蕾、花、果,也食害嫩茎、叶和芽2 生活史与习性 2.1 生活史 在黄河流域棉区年发生3-4代,长江流域4-5代,华南地区6代,以滞育蛹在土中越冬第1代主要在麦田危害,第2代幼虫主要危害棉花顶尖,第3、4代幼虫主要危害棉花的蕾、花、铃,对棉花产量影响很大第4、5代幼虫除危害棉花外,还会成为玉米、花生、豆类、蔬菜和果树等作物上的主要害虫山东45代/年第1代主要发生在小麦、大麦、苜蓿等作物上第2代主害棉花、春大豆、春花生及番茄、辣椒等第3、4代幼虫除为害棉花外,还为害玉米、高梁、大豆、花生、蕃茄、向日葵等2.2 主要习性(一)成虫习性 (1)成虫白天隐藏在叶背等处,黄昏开始活动,取食花蜜有趋光性和趋化性2)卵散产,单雌产卵5001000粒左右喜生长茂盛、花蕾多的寄主,产卵在嫩尖、嫩叶、苞叶、嫩蕾上1)幼虫56龄初龄幼虫取食嫩叶,后为害蕾、花、铃,多从基部蛀入蕾、铃,在内取食,并能转移为害2)2龄后开始蛀食,5、6龄为暴食期3)老熟幼虫入土5l0cm,做土室化蛹二)幼虫习性3 影响发生的主要环境因素3.1 温湿度棉铃虫发生最适宜温度为2528,相对湿度70%90%。

第二代、第三代危害最重,秋季和春季气温变化直接影响棉铃虫越冬基数和存活率910月温度偏高,气温下降慢,次年春季气温稳定回升,棉铃虫越冬基数大、成活率高,易造成棉铃虫大发生冬季气候变暖,有利于棉铃虫越冬3.2 天敌寄生性天敌:赤眼蜂、姬蜂、寄生蝇等;捕食性天敌:主要有蜘蛛、草蛉、瓢虫、螳螂、鸟类等施药过多或选用农药不当,杀伤了大量天敌,失去了天敌对棉铃虫种群的自然控制,是棉铃虫成灾发生的主要原因4.3 抗药性棉铃虫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等多类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选用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虫剂交替使用或轮换使用,减缓杀虫剂抗药性的发展4.防治措施-综合防治 4.1 农业防治法 (1)秋耕冬灌,压低越冬虫口基数秋季棉铃虫危害重的棉花、玉米、番茄等农田,进行秋耕冬灌和破除田埂,破坏越冬场所,提高越冬蛹死亡率,减少第一代发生量2)种植诱集作物 在棉田、菜田边点种玉米诱集带,选用早熟玉米品种利用成虫喜欢在玉米喇叭口栖息和产卵的习性,每天清晨抽打心叶,消灭成虫,减少虫源灯光诱杀成虫:用高压荧光汞灯、黑光灯诱杀棉铃虫成虫效果显著,尤其在棉铃虫大发生时,可减少棉田等落卵量50%以上,每灯距200米左右。

对天敌杀伤小杨树枝把诱杀成虫:每亩用杨树枝把8-10把效果显著此外应用性诱剂效果较好,可减少田间有效卵量4.2 诱杀成虫 以虫制虫:通过推行棉麦套种,棉花与油菜间作等方式保护棉田有效态天敌,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或释放赤眼蜂等以菌治虫:可以大面积推广使用Bt制剂及棉铃虫病毒制剂4.3 生物防治(1)人工释放赤眼蜂(2)使用Bt制剂 Bt是一种微生物杀虫剂,喷洒在作物上,其活性部分转变成一种有毒的蛋白质晶体,能杀死棉铃虫等的幼虫,且对人类和其他动物无害,能在环境中迅速降解,不会污染地下水目前全球已有50多个国家批准使用Bt杀虫剂2)药剂防治 化学防治一般在棉铃虫卵的盛期用药,效果较理想第2代棉铃虫的化学防治采用“雪花盖顶”的方式,第3、4代的防治采用“两翻一扣,四面打透”的方式主要药剂有:2.5%抑太保或卡死克乳油稀释1000倍,或爱福丁等生物性农药二、茶黄螨 Polyphagotarsonemus latus 属蜱螨目、跗线螨科1.1.寄主和危害:寄主和危害:(1)(1)分布广2)(2)寄主多3030个科、个科、7070多种植物,包括茄科、多种植物,包括茄科、豆科、葫芦科、伞形科蔬菜。

以辣椒、茄子受害较豆科、葫芦科、伞形科蔬菜以辣椒、茄子受害较重以成、若螨群集在幼嫩部位刺吸汁液,受害叶片背面呈灰褐色叶片边缘向下卷,嫩茎嫩叶变黄,扭曲畸形侧多食跗线螨侧多食跗线螨 (3)(3)危害器官多危害器官多叶片背面叶片背面变灰色、黄褐色、灰褐色,呈油浸状变灰色、黄褐色、灰褐色,呈油浸状叶片叶片卷曲,变小,变窄似病毒病)卷曲,变小,变窄似病毒病)嫩茎、嫩枝嫩茎、嫩枝扭曲、变色、干枯扭曲、变色、干枯花蕾花蕾影响开花、坐果,落花落蕾影响开花、坐果,落花落蕾果实果实变色、失去光泽、木栓化、破裂、味苦而涩变色、失去光泽、木栓化、破裂、味苦而涩4)(4)虫体小,不易发现虫体小,不易发现茶黄螨危害状茶黄螨危害状茶黄螨(侧多食跗线螨)茶黄螨(侧多食跗线螨)危害辣椒危害辣椒茶黄螨 (1)北方冬季主要在温室内越冬,少数雌成螨可在冬作物或杂草根部越冬2)大棚6月下-9月中旬为盛发期,露地蔬菜7-9月受害重,茄子发生裂果期为8月中-9月上3)具有很强的趋嫩性,多在植株的幼嫩部4)发育、繁殖最适温度为16-23,相对湿度80-90%温暖、潮湿环境有利于其发生2 2 发生规律发生规律 茶黄螨取食危害较老的和嫩的叶片。

无论怎样取食植物,都会使被害部位畸形引起畸形的原因,可能是跗线螨分泌唾液中的毒素所致有些跗线螨与瘿螨有群居寄生关系,故跗线螨是以畸形后的某些植物组织为食的目前尚不能排除跗线螨捕食瘿螨的可能性也有人证实,粉虱等昆虫是携播跗线螨的主要媒介1)农业防治:清洁田园,铲除杂草,收获后及时清除枯枝落叶,减少虫源2)化学防治:关键要抓早期防治,喷药重点是植株上部嫩叶等,还要注意花器和幼果初花期开始喷第1次药,每隔10天喷1次,连续3次可选用10%浏阳霉素乳油1000倍液,15%15%哒螨灵乳哒螨灵乳油油 20002000倍、倍、1.8%1.8%阿维菌素乳油阿维菌素乳油 20002000倍等3 防治措施三、茄二十八星瓢虫 属鞘翅目、瓢虫科山东茄二十八星瓢虫和马铃薯瓢虫都有,以茄二十八星瓢虫分布广,为害重茄二十八星瓢虫马铃薯瓢虫马铃薯瓢虫(1)两种瓢虫主要为害茄子、马铃薯、番茄、辣椒、瓜类、豆类蔬菜其中以马铃薯、茄子受害最重2)均以成虫和幼虫啃食叶片,被害叶残留一层表皮,形成许多透明的网纹还能为害果实和嫩茎1.发生与危害马铃薯瓢虫危害状马铃薯瓢虫危害状茄二十八星瓢虫危害状 茄二十八星瓢虫在山东1年发生2代,江南发生4-5代,以成虫在被风向阳的杂草、秸杆、土缝等处越冬。

山东5月下旬开始迁往春马铃薯地为害,5月下-6月上旬为第一代幼虫发生盛期,为害马铃薯严重二代幼虫为害盛期在8月中2.发生规律茄茄2828星瓢虫星瓢虫马铃薯瓢虫马铃薯瓢虫越冬虫态越冬虫态成虫成虫成虫成虫越冬场所越冬场所在各种隐蔽场所在各种隐蔽场所在各种隐蔽场所在各种隐蔽场所世代数世代数4-54-52 2越冬成虫出蛰越冬成虫出蛰5/5/初,盛期初,盛期5/5/中中4/4/中,盛期中,盛期5/5/中中第一代危害期第一代危害期5/5/下下-6/-6/上,危害马铃薯上,危害马铃薯 6/6/上中,危害马铃上中,危害马铃薯薯第二代危害期第二代危害期7/7/上中,危害茄子上中,危害茄子8/8/中,危害马铃薯中,危害马铃薯第三代危害期第三代危害期8/8/上中,危害茄子上中,危害茄子第四代危害期第四代危害期8/8/下下-9/-9/中,危害茄子中,危害茄子(1 1)成虫)成虫 群集越冬、不善飞、畏光、假死性、昼群集越冬、不善飞、畏光、假死性、昼夜于叶正面和背面危害产卵于叶背面,喜欢在夜于叶正面和背面危害产卵于叶背面,喜欢在出苗早、生长茂盛的田块产卵出苗早、生长茂盛的田块产卵2 2)卵)卵 聚集呈卵块,直立聚集呈卵块,直立。

3 3)幼虫)幼虫 4 4龄,初孵幼虫群集危害,龄,初孵幼虫群集危害,2 2龄后分散龄后分散于植株下部和叶片背面化蛹于植株下部和叶片背面化蛹3、生物学特性4、发生与环境的关系(1 1)与栽培制度有关与栽培制度有关2 2)高温影响初孵幼虫发育和存活高温影响初孵幼虫发育和存活3 3)马铃薯成虫的生殖力高低与食料有关马铃薯成虫的生殖力高低与食料有关1 1)人工防治)人工防治 利用群集性捕杀越冬幼虫利用伪死性,振落利用群集性捕杀越冬幼虫利用伪死性,振落捕杀摘除卵块,捕杀幼虫摘除卵块,捕杀幼虫2 2)化学防治)化学防治 于成虫盛发期和幼虫孵化期,用低毒杀虫剂喷于成虫盛发期和幼虫孵化期,用低毒杀虫剂喷雾防治80%敌敌畏乳油、50%辛硫磷乳油1000倍,20%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等5、防治措施。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