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概况 甘肃统计年鉴2003

ba****u6
实名认证
店铺
2023-02-28
DOCX
26.96KB
约13页
概况 甘肃统计年鉴2003_第1页
1/13
概况 甘肃统计年鉴2003_第2页
2/13
概况 甘肃统计年鉴2003_第3页
3/13

甘肃概况【行政区划】甘肃省共设兰州、 天水、白银、金昌、嘉峪关、武威、庆 阳、平凉、张掖、酒泉10个地级市, 临夏、甘南2个自治州,陇南、定西2 个地区;共有4个县级市、60个县、7 个民族自治县、16个市辖区兰州市:城关区、七里河区、西固 区、安宁区、红古区、榆中县、皋兰县、 永登县天水市:秦城区、北道区、清水县、 秦安县、甘谷县、武山县、张家川回族 自治县白银市:白银区、平川区、会宁县、 靖远县、景泰县嘉峪关市:嘉峪关区武威市:凉州区、古浪县、民勤县、 天祝藏族自治县酒泉市:肃州区、玉门市、金塔县、 安西县、敦煌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张掖市:甘州区、山丹县、民乐县、 临泽县、高台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平凉市:崆峒区、泾川县、灵台县、 崇信县、华亭县、庄浪县、静宁县庆阳市:西峰区、正宁县、华池县、 合水县、宁县、庆城县、镇原县、环县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舟曲县、 卓尼县、临潭县、迭部县、夏河县、碌 曲县、玛曲县康乐县、广河县、永靖县、和政县、东 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 族自治县定西地区:定西县、通渭县、陇西 县、漳县、渭源县、岷县、临洮县陇南地区:成县、两当县、徽县、 西和县、礼县、康县、武都县、文县、 宕昌县。

地理地貌】甘肃省位于祖国地 理中心,地处黄河上游,地域辽阔介 于北纬 32° 11 '~4257'、东经 92° 13' ~108°46 '之间东接陕西,东北与宁夏 毗邻,南邻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北 靠内蒙,并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甘 肃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金昌市:金川区、永昌县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临夏县、 河谷、沙漠、戈壁,类型齐全,交错分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呈狭 夜渡,雄关要塞,峪口大峡刘家峡、 荒漠、草场、森林、冰雪,组成了一幅长状,东西长1655公里,南北宽530 公里,复杂的地貌形态,大致可分为各 具特色的六大地形区域:陇南山地:这里重峦叠嶂,山高谷 深,植被丰厚,到处清流不息这一区 域大致包括渭水以南、临潭、迭部一线 以东的山区,为秦岭的西延部分山地 和丘陵西高东低,绿山对峙,溪流急荡, 峰锐坡陡,恰似江南风光,又呈五岭逶 迤南疆的“纤秀”,北国的“粗犷”,在这 里得到了完美的融合陇中黄土高原:位于甘肃省中部和 东部,东起甘陕省界,西至乌鞘岭畔 这里曾经孕育了华夏民族的祖先,建立 过炎黄子孙的家园,亿万年地壳变迁和 历代战乱,灾害侵蚀,使它支离破碎, 尤以定西中部地区成了祖国最贫瘠的 地方之一,但蕴含着无尽的宝藏。

这里 有苍松翠柏,有潺潺溪流,有丰富的石 油、煤炭,也有闻名遐迩的名山大川 黄河从这里穿流而过,造就了多少天险 盐锅峡、八盘峡的水轮,把无穷无尽的 动力和光明,奉送给这块土地,焕发它 新的青春,改变着它昔日的贫困甘南高原:它是“世界屋脊”一一青 藏高原东部边缘一隅,地势高耸,平均 海拔超过3000米,是个典型的高原区 这里草滩宽广,水草丰美,牛肥马壮, 是甘肃省主要畜牧业基地之一河西走廊:斜卧于祁连山以北,北 山以南,东起乌鞘岭,西迄甘新交界, 是块自东向西、由南而北倾斜的狭长地 带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长约 1000余公里,宽由几公里到百余公里 不等这里地势平坦,机耕条件好,光 热充足,水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戈壁绿 洲有着发展农业的广阔前景,是甘肃 主要的商品粮基地祁连山地:在河西走廊以南,长达 1000多公里,大部分海拔在3500米以 上,终年积雪冰川逶迤,是河西走廊 的天然固体水库,植被垂直分布明显,色彩斑斓的立体画面河西走廊以北地带:这块东西长 1000多公里,海拔在1000-3600米的 地带,人们习惯称之为北山山地,这里 地近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风高 沙大,山岩裸露,荒漠连片,一块块山 间平原,是难以耕作之地,人烟虽然稀 少,却能领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的塞外风光。

甘肃是个多山的省,地形以山地、 高原为主最主要的山脉首推祁连山、 乌鞘岭、六盘山,其次诸如阿尔金山、 马鬃山、合黎山、龙首山、西倾山、子 午岭山等,多数山脉属西北-东南走向 省内的森林资源多集中在这些山区,大 多数河流都从这些山脉形成各自分流 的源头气候情况】 甘肃深居西北内陆,海洋温湿气流不易到达,成雨机会 少,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属大陆性很 强的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春 夏界线不分明,夏季短促,气温高,秋 季降温快省内年平均气温在0~16°C 之间,各地海拔不同,气温差别较大, 日照充足,日温差大全省各地年降水 量在36.6 ~ 734.9毫米,大致从东南向 西北递减,乌鞘岭以西降水明显减少, 陇南山区和祁连山东段降水偏多受季 风影响,降水多集中在6~8月份,占 全年降水量的50~70%全省无霜期各 地差异较大,陇南河谷地带一般在280 天左右,甘南高原最短只有140天土地资源】土地:甘肃的土地资源丰富全省 总土地面积45.4万平方公里(据国务 院勘界结果为42.58万平方公里),居 全国第七位据甘肃省土地利用变更调 查情况统计截至2002年10月31日, 我省耕地4.88万平方公里;园地0.19 万平方公里;林地4.8万平方公里;牧 草地14.18万平方公里。

土地类型:根据土地的综合特点以 及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交互作用,甘肃省 土地可分为七个类型1)陇南山地南部 湿润北亚热带;(2)陇南山地北部湿润、 半湿润暖温带;(3)陇中黄土高原;(4) 甘南高原;(5)祁连山、阿尔金山;(6) 河西温带干旱荒漠;(7)河西暖温带极端 干旱荒漠土壤:全省共有40多种土壤类型 如黄褐土、灰褐土、黑垆土、灰钙土、 黄绵土、棕壤土、高山寒漠土、高山草 甸土、高山草原土、亚高山草甸土、棕 钙土、黑钙土、灰漠土、灰棕漠土、盐 山、灌耕土、风沙土、沼泽土、草甸土、 潮土等植物资源】森林资源:甘肃是一个少林省区, 据第五次全省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 全省林业用地面积802.72万公顷,森 林覆盖率仅为9.9%,远低于全国森林 覆盖率12%的水平主要树种有冷杉、 云杉、栎类、杨类以及华山松、桦类等 林区分布甘肃主要林区分布在白龙 江、洮河、小陇山、祁连山、子午岭、 康南、关山、大夏河、西秦岭、马衔山 10大片森林蓄积量:全省活立木蓄积 1.993亿立方米其中:天然林蓄积 1.628亿立方米,人工林蓄积1439.1万 立方米,疏林蓄积435.77万立方米, 散生木蓄积505.67万立方米,四旁树 蓄积1272.38万立方米。

草场(地)资源:甘肃草场有天然草 地、人工草地和半人工草地三种其中: 天然草场主要分布在甘南草原、祁连 山地、西秦岭、马衔山、哈思山、关山 等地,这些地方海拔一般在2400-4200 米之间,气候高寒阴湿,特别是海拔在 3000米以上的地区牧草生长季节短, 枯草期长;年均降雨量多数地区大于 400毫米,唯祁连山西部渐减至 200-300 毫米主要野生植物资源:甘肃境内野生 植物的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主要资源 7大类:①油料植物有100多种,如文 冠果(木瓜)、苍耳、沙蒿、水柏、野核 桃、油桐等②纤维和造纸原料植物约 近百种,如罗布麻、浪麻、龙须草、马 莲、芨芨草等③淀粉及酿造类植物20 多种,如橡子、沙枣、蕨根、魔芋、沙 米、土茯等④野生化工原料及检皮类 有20多种,如检皮栎、五倍子、槐、 猫屎瓜等⑤野生果类100多种,如中 华猕猴桃、樱桃、山葡萄、枇杷、板栗、 沙棘等⑥野生药材951种,有大黄、 当归、甘草、红黄芪、锁阳、肉苁蓉、 天麻等⑦特种食用植物10多种,其 中比较名贵的野生植物有发菜、蕨菜、 木耳、蕨麻、黄花菜、地软、羊肚、蘑 菇、鹿角等中药材资源】甘肃是全国药材 主要产区之一。

现有药材品种9500多 种(包括野生),居全国第二位目前经 营的主要药材有450种,如当归、大黄、 党参、甘草、红芪、黄芪、红花、贝母、 天麻、杜仲、灵芝、羌活、冬虫草等, 特别是"岷当"、"纹党"产量大、质量好, 是闻名中外的出口药材据调查,全省 中作为药用的动、植物及矿产物中药材 约1080种,其中药用植物951种、动 物87种、矿物34种、加工类药8种; 先后引入生地、人参、黄连、山芋肉、 元胡、伊贝等外地药材多种,有计划的 扩大了药材栽培面积,并在甘肃的文县 建立了香獐自然保护区、在肃南县办起 了养鹿场动物资源】主要畜种禽种:甘肃养殖的牲畜主 要有马、驴、骡、牛、羊、骆驼等甘 肃养马历史悠久,远在公元前100多年 的汉武帝时期,西北边境设有官马场36 处民间养马亦较繁盛自汉至今,一 直是我国养马业的重地建国后,还先 后引进和改良了阿尔登、整顿河、卡拉 巴依马等品种,养马、驴、牛等得到了 发展禽种,除对静宁鸡、太平鸡、临 洮鸡等杂交改良外,现主要有来航鸡、 澳洲黑、芦花洛克、洛岛红、科尼什、 新汉、狼山鸡等优良品种水禽有北京 鸭、麻鸭、中国白鹅、灰鹅和狮头鹅等 品种野生动物资源:甘肃境内共有野生 动物650多种。

其中:两栖动物24种; 爬行动物57种;鸟类441种,哺乳动 物137种这些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在文 县、武都、康县、成县、天水、两当等 地文县让水河、丹堡一带,已列为全 国第十三号自然保护区,出产大熊猫、 金丝猴、麝、猞猁、扫雪等世界珍贵动 物,并对梅花鹿、马鹿、麝进行人工饲 养野生动物中,属于国家保护的稀有 珍贵动物有90多种,其中属一类的24 种,二类保护24种,三类保护的4011 种矿产资源】甘肃是矿产资源比 较丰富的省分之一,矿业开发已成为甘 肃的重要经济支柱境内成矿地质条件 优越,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不但种类繁 多、类型多样,而且组分复杂、规模各 异远景可观目前已发现各类矿产156 种,占全国已知矿种的91%甘肃省已 探明储量的矿种有81种,其中:能源 矿产8种、金属矿产34种、非金属矿 产37种已知各类矿床、矿点、矿化 点约3500余处,其中,探明固体矿产 资源储量的矿产地606处,矿区数795 个甘肃省在全国排序居第一位的矿产 有11种,前五位的有29种,前十位的 有53种已开采利用的矿产66种水利资源】甘肃省水资源主要 分属黄河、长江、内陆河3个流域、9 个水系黄河流域有洮河、湟河、黄河 干流(包括大夏河、庄浪河、祖厉河及其 它直接入黄河干流的小支流)、渭河、泾 河等5个水系;长江流域有嘉陵江水系; 内陆河流域有石羊河、黑河、疏勒河(含 苏干湖水系)3个水系。

全省河流年总径 流量415.8亿立方米,其中,1亿立方 米以上的河流有78条黄河流域除黄 河干流纵贯省境中部外,支流就有36 条该流域面积大、水利条件优越但 流域内绝大部分地区为黄土覆盖,植被 稀疏,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 长江水系包括省境东南部嘉陵江上源 支流的白龙江和西汉水,水源充足,年 内变化稳定,冬季不封冻,河道坡降大, 且多峡谷,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内 陆河流域包括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3 个水系,有15条,年总地表径流量 174.5亿立方米,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 里河流大部源头出于祁连山,北流和 西流注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沙漠戈壁 之中具有流程短,上游水量大,水流 急,下游河谷浅,水量小,河床多变等 特点,但水量较稳定,蕴藏有丰富的水 能资源交通邮电通信】近年以来,甘 肃交通邮电通信条件不断改善截至 2002年底,全省运输线路总长度达到 4.57万公里,客运量14750万人,货 运量23541万吨,旅客周转量232.72 亿人公里,货物周转量591.48亿吨公 里,民用汽车拥有量25.68万辆2002 年全省邮电业务总量达到60.37亿元, 邮路总长度17.47万公里;全省平均每 百人拥有电话机20.41部,已通电话和 进入长话自动网的乡镇均达到 99.48%。

民族】 甘肃自古以来就是个多 民族聚居的省份2002年底,总人口 为2592.58万人,据2000年第五次人 口普查统计 少数民族人口 219.9万人 在少数民族中,人口在千人以上的有 回、藏、东乡、土、裕固、保安、蒙古、 撒拉、哈萨克、满等16个民族,此外 还有38个少数民族成份东乡、裕固、 保安为3个特有少数民族从分布情况来看,回族主要聚居在 临夏回族自治州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散居在兰州、平凉、定西等地市;藏族 主要聚居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和河西走 廊祁连山的东、中段地区;东乡、保安、 撒拉族主要分布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境 内;裕固、蒙古、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 河西走廊祁连山的中、西段地区全省 87个县、市、区中,除少数民族聚居的 21个县、市外,其余66个县、市、区 中均有散居的少数民族宗教】 甘肃现有5种宗教:伊 斯兰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道教 其中伊斯兰教和藏传佛教信仰的人口 较多信仰伊斯兰教的的民族主要是回 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哈萨克 族;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有藏族、蒙古 族、土族、裕固族天主教、基督教、 道教在各民族中都有信仰,但人数不 多国民经济运行【经济运行基本态势】2002年 以来,全省上下按照省第十次党代会" 两个高于”的目标要求,积极营造”三个 环境”,适时调整,较好地适应了国际经 济环境和国内宏观形势发展中出现的 各种新变化,全年经济继续保持上年 9.4%的较高增速。

一)国民经济发展较快,结构调 整取得成效2002年全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1161.4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 年增长9.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214.45亿元,增长5.8% ;第二产业增 加值530.36亿元,增长10.8% ;第三 产业增加值416.62亿元,增长9.6% 全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4493元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进展我省第 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 的比重由上年的19.3:44.9:35.8调整 为 2002 年的 18.4:45.7:35.9,第一产 业所占比重下降0.9个百分点,第二、 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上升0.8和0.1个 百分点经测算,2002年在我省经济 增长中,由于投资(指资本形成总额, 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与存货增加合 计拉动经济增长5.45个百分点,由 于消费拉动经济增长4.39个百分点, 净出口(甘肃省与国内、国外产品和服 务进出的差额拉动经济-0.44个百分 点三者相加正好为2002年经济增长 速度:9.4%第二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 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能力增强 从经济发展动力看,第二产业对国内生 产总值的贡献率为51.8%,比上年提高 3.3个百分点,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5.5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 点,工业生产增长较快,拉动国内生产 总值增长3.7个百分点 建筑业拉动1.8 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 贡献率为11.9%,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 长0.5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中除渔业略 有下降外,农业、林业和畜牧业均有所 增长第三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 率为36.3%,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3.4个百分点,从内部构成看,交通运 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拉动国内生产总 值增长1.0个百分点;批发零售贸易餐 饮业拉动国内生产总值0.7个百分点二)从生产看,工农业生产形势 较好1. 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农业经济结 构继续调整优化全省粮食继续增加,造林面积和退 耕还林还草面积大幅度增加,牲畜存栏 稳定,畜禽出栏继续提高,肉蛋奶毛产 量和水产品产量继续增加,农业经济结 构继续调整优化全年粮食总产量达782.68万吨, 比上年增长3.91%完成造林面积 557.81万亩,比上年增长76.34%退 耕造林面积178.17万亩,退耕种草面 积65.64万亩,分别增长2.57倍和1.23 倍肉类、禽蛋、牛奶和绵羊毛产量均 比上年有所增长水产品产量达1.48 万吨,增长0.43%农林牧渔业内部结构有所调整,农 业比重明显下降农、林、牧、渔业产 值占总产值的比重为71.57 : 3.86 : 24.29:0.28。

农业、渔业比重分别下降 2.13和0.04个百分点,林业、牧业比 重分别上升1.35和0.82个百分点经济作物有增有减受市场需求影 响,主要经济作物呈“二增三减”的态势, 即油料和药材增产,棉花、甜菜和烤烟 减产油料总产41.93万吨,比上年增 长9.14% ;药材产量达30.58万吨,增 长24.41%棉花总产达6.96万吨,下 降29.70% ;烤烟总产1.40万吨,下降 39.13% ;甜菜总产28.85万吨,下降 36.06%2. 工业生产增长较快,运行质量有 所提高2002年,全省国有及限额以上非 国有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340.6亿 元,比上年增长10.55%其中:轻工 业完成增加值62.62亿元,增长 14.56%重工业完成增加值277.99亿 元,比上年增长9.22%产销衔接较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 企业完成销售产值1007.10亿元,比上 年增长12.26%产销率为97.25%,比 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产销率高于全 省平均水平的主要行业是:煤炭采选 业、烟草加工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 机械工业、电力工业等行业三)从需求看,投资、消费是拉 动经济增长的主体,出口拉动作用有所 加大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2002年,全省完成全社会固定资 产投资575.83亿元,比上年增长 13.93%。

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 285.79亿元,增长12.92% ;更新改造 投资完成154.81亿元,增长18.78% ; 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37.71亿元,增长 20.21% ;其他投资97.52亿元,增长 7.60%新开工项目个数增加,投资规模不 断扩大2002年全省投资新开工项目 3728个,比去年增加406个;平均每 个新开工项目投资规模由去年的 811.16万元提高到937.22万元2.消费市场稳步增长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全年完成社 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3.54亿元,比上 年增长9.64%分城乡看,市的零售额 281.16亿元,增长9.88%,县及县以下 零售额152.38亿元,增长9.19%分 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88.66 亿元,增长11.45% ;餐饮业零售额 58.44亿元,增长12.66% ;其他行业零 售额86.44亿元,增长2.23%3. 出口需求回升全年全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8.77亿 美元,比上年增长12.65%其中:出 口总额为5.49亿美元,增长15.25% ; 进口总额为3.28亿美元,增长8.56% 对美国出口额为0.34亿美元,对日本 出口额为0.93亿美元,分别下降7.8% 和 13.6%(四)经济运行质量提高1. 工业经济效益好转一是获利能力有所增强。

2002年,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 润20.91亿元,比上年增长20.04% 二是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提高全省 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为97.68%,比 上年提高13.45个百分点2. 财税收入增长较快,金融运行平 稳财税收入增长较快全年全省地方 一般预算收入76.24亿元,比上年增长 12.75%,其中:增值税、营业税、个人 所得税和农业税增长较快,增速分别为 12.69%、20.91%、5.50%和 44.20% 财政支出增长较快,基本保证了各项重 点支出的需要全省一般预算支出 274.01亿元,增长16.37%,其中抚恤 和社会福利救济费、社会保障补助支出 分别增长 50.65%、86.27%金融运行平稳,存贷款继续增加 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1806.32亿元,比年初增加190.33亿 元;贷款余额1469.83亿元,比年初增 加192.51亿兀存款中,企业存款余 额582.45亿元,增加48.66亿元;城 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42.22亿元,增 加121.36亿元贷款中,消费贷款余 额61.53亿元,增加16.64亿元五)消费价格持平,商品零售价 格下降—是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与上年 持平。

自3月份以来,居民消费价格不 断下降,3月份价格指数为99.7,6月 份仍为99.7,9月份为99.1,全年居民 消费价格指数为100商品零售价格持 续走低,但降势有所减缓,3月份价格 指数为98.5,6月份仍为98.5,9月份 为99.4,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 98.9二是工业品出厂价格有所回升, 但全年仍呈下降趋势全省工业品出厂 价格指数在下降18个月以后,9月份 首次突破100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97.9六)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2002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为6151.42元,比上年增长 14.28%,是近年来增长较快的年份城 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主要因 素:一是企业经济效益的好转带动国有 经济单位职工收入的稳步增长;二是国 家相继出台的有关增资政策;三是全省 各地加大了社会保障工作力度2002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 1590.3元,增长5.41%家庭经营性收 入、工资性收入的增长是农民增收的主 要因素存在的问题】(一)就业形势严峻从人口年龄 结构看,目前我省已进入就业高峰期, 同时经济结构的调整使结构性失业问 题更加突出,还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 力带来的就业压力。

目前所能提供的就 业岗位远远低于劳动力的供给,在相当 长的一个时期内,我省的就业现状很难 有大的改变从1990年到2000年的 十年间,劳动适龄人口由1394.15万人 增加到1524.7万人,增长9.36%,而 由于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每年提供 的就业岗位在逐步减少,由1991年的 16.46万人减少2001年的12.48万人, 进一步加剧了劳动力的供需矛盾二)物价持续低位运行,有效需 求不足2002年我省居民消费价格总 水平与上年基本持平,食品类和消费品 价格不断下降,服务项目价格涨幅不断 回落商品零售价格长期低位运行,工 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虽有所回升,但全年 仍未突破100物价的持续性下降与有 效需求不足紧密相连,对当前的经济增 长带来一定的抑制作用不但影响民间 投资的跟进和消费需求的增长,而且会 使企业效益无法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农 村居民和城镇低收入群体消费严重不 足,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是制约消费的 重要因素三)部分小型国有企业生产经营 困难2002年末,全省仍有小型国有 企业417户,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 16.42亿元,比上年下降2.75% ;亏损 面为28.9%,比上年上升2.29个百分 点。

董平)IIIIIIII基本经济概念与常用统计术语::■ ■■■■■■■■■■■■■■■■■■■■■■■■■■■■■■■■■■■■■■■国民经济核算 是以整个国民经 济或社会再生产过程为对象的宏观核 算它以一定的经济理论为指导,综合 应用统计、会计和数学的方法,对一国 (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及 其结果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计算和测 定,系统的描述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 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在国民经济运行 中的地位、作用、相互联系和结果的全 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通常是指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或社会在生活上全 过程进行计算、测定和描述的宏观经济 信息系统,实质上是一种关于国民经济 核算和分析的方法具体来讲有两种涵 义:一种是指为进行国民经济核算而 制定的标准和规范,以一定的经济理论 为基础,明确规定一系列核算概念和核 算原则,制定一套反映国民经济核算循 环的核算指标和科学的核算方法,以及 相应的表现形式,对国民经济提供标准 和规范这些标准和规范,不仅是国民 经济核算的客观性、完整性的保证,也 是正确理解和使用国民经济核算资料 并进行国际比较所必需的由于各国社 会制度不同,遵循的经济理论不同,管 理国家的方式和手段不同,国民经济核 算的标准和规范也不同。

或者说国民经 济核算的体系不相同当前世界上有两 个影响较大的核算体系,都是联合国推 荐的一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普遍使用 的“国民帐户体系”(SNA);另一个是 原苏联和东欧等国家曾经使用过的“物 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两大体系 各具特色,各有所长但为了便于国际 比较,两大核算体系都作了重要的修订 和补充,逐步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另一种涵义 是指核算资料,是遵循一定的国民经济 核算体系的标准和规范,对国民经济进 行全面核算的结果它通过具有内在联 系的总量数据和分部门数据,系统地反 映从生产、分配到交换、使用这一经济 循环全貌,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 数据和依据,是整个经济系统的核心, 是国家科学决策系统的基础。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