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就是用于私人交往的,一般书信,和用于公事交往的,专用书信,专用书信,与一般书信基本相同,有,4,个特点,即:,大多有标题,;,一事一信;一般不用问候语,也可以不用结尾语,;,有的要加盖公章,关于书信,书信一般由五部分组成:称呼、正文、结束语、署名、日期范例,致蒋经国先生信,第,13,课,廖承志(,19081983,)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党和国家的优秀领导人,,通晓,5,种外语,擅长书法、诗词、戏剧,早期积极投身革命活动,新中国建立后,长期致力于巩固和发展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在内的爱国统一战线,为祖国的统一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蒋经国,(,19101988,)蒋介石长子,,1949,年去台湾,台湾高层领导人物,,1978,年,1984,年连任台湾当局“总统”80,年代初,曾一再声言“三不”(不结触、不谈判、不妥协)政策,并认为,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则是“罪人”1949,年蒋介石逃亡台湾,1979,年,1,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新方针切望父灵能回到家园与先人同在”,还表示自己“要把孝顺的心,扩大为民族感情,去敬爱民族,奉献于国家。
蒋经国,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就提出,“,一定要解放台湾,”,,,1979,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此后邓小平又提出了,“,一国两制,”,的原则三年后廖承志给蒋经国写了这封书信,劝说他为祖国和平统一作出贡献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给蒋经国发出的公开信,刊发在,7,月,25,日,人民日报,上,出乎台湾当局的意料,引起海内外瞩目写作背景,与本文有关的时政名词解释1,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创立的政治思想,并成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纲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主要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它也未能解决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2国共合作:,国共合作,:,指中国近代和当代有举足轻重影响的两个政党,即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的关系两党自上世纪以来,20,年代,经历两次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即在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首次建立的合作,目的是为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以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为合作的政治基础第一次国共合作采取党内合作形式国民党主事者是孙中山第二次国共合作没有具体形式:形式上为国民政府领导,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保持着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
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一直维持到抗日战争结束国民党主事者是蒋介石四初读课文,结合课后练习,理解本课意思,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1,近闻政躬违和,深为悬念人过七旬,多有病痛,至盼善自珍摄第,1,段),(我)最近听说你身体有病,心里非常的挂念人过了七十岁,就会经常有病痛,衷心的希望你能够自己好好地保重身体2,余期期以为不可世交深情,于公于私,理当进言,敬希诠察第,2,段),我真挚恳切地认为你不可以(这样做)我们之间)有两代以上的交情,感情深厚无论)从国家还是从个人的角度,(我)按道理都应该向你提出意见希望你明察真理3,吾弟尝以“,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自勉,倘能于吾弟手中成此伟业,必为举国尊敬,世人推崇第,3,段),你曾经用“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谋求利益时应当先谋求人民的利益,求取名声应当求取流芳百世的好名声自我勉励如果能够在你的手中实现祖国统一的伟大事业;你必定被全国人民所尊敬,被世世代代的人们所推重4,、局促东隅,终非大计含义:处在狭小的台湾岛上,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劝解蒋经国要有长远的政治眼光,要深谋远虑,不要被眼前的局势蒙蔽了视线5,、如迁延不决,或委之异日,不仅徒生困扰,吾弟亦将难辞其咎。
第,3,段),含义:如果再拖延时间,犹豫不决,或者推托到将来,不仅徒然增添烦恼困扰,而且您也难以推卸责任希望蒋经国先生不要成为历史的罪人6,吾弟一生坎坷,决非命运安排,一切操之在己千秋功罪,系于一念之间第,6,段),你一生经历许多磨难,这绝不是命运的安排,其实这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千秋的功劳和罪过都联结在你的一个想法上7,岁月不居,来日苦短,夜长梦多,时不我与盼弟善为抉择,未雨绸缪,寥阔海天,不归何待?”,(第,6,段),时光不会停留,人生短促时间拖久了,事情就会发生各种不利的变化时间不等人,(必须抓紧时间)希望你能够好好地做出选择,事先做好准备海天(比喻回归祖国后的美好前景)是如此地高远空旷,不回来还等待什么呢?,8,遥望南天,不禁神驰,书不尽言,诸希珍重,伫候复音第,7,段),远望南面的天空,我不禁一心向往,思念着你们短信写不完心中想说的话,希望各位多加保重,专诚等候你的回音表达深切怀念,亲切关怀之意文章语言的特点:,就内容上看本文微言大义,语短情长就语言看,本文气质凝重,文采斐然,句式长短相宜,词语顿挫有节,音调高低抑扬,余韵久远,其味无穷,1.,解题:“致”是什么意思?,2.,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本文是廖承志给自己的旧友蒋经国先生的信,,旨在劝说蒋经国从历史的高度,为国家、民族利益着想,为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做出贡献。
3.,文中表达哪些情感?,私交之谊和政治情感致:礼貌的给予台湾问题的解决,对于全中国人民都有哪些好处?对蒋经国又有什么好处?用原文回答对中国人民的好处:台湾同胞可安居乐业,两岸各族人民可解骨肉分离之痛,在台诸前辈及大陆去台人员亦可各得其所对蒋经国的好处:成此伟业,必为举国尊敬,世人推崇,功在国家,名留青史反面假设:如果祖国不统一对台湾会产生怎样的危害?,作者认为,局促东隅终不是长久之计,会徒生困扰,蒋先生亦难辞其咎;和平统一台湾纯属内政,,外人,的巧言令色会损害民族利益,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到最后会导致国民党的灭亡,连自保都难文章开头由私交写起,最后由私交之谊结尾有何作用?,作者一方面申明大义晓之以理;一方面对蒋经国不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言论进行了反驳,作者反驳了哪些不,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言论?,文中“愿弟慎思”“望弟再思”“尚望三思”这三句,话对内容的推进和感情的表达起了什么作用?,文章开头由私交写起,最后由私交之谊结尾有何,作用?,开头结尾畅叙阔别情思,句句包含真切深情,能以情通贯全文,以情动人,表现廖承志不计个人恩怨,以国家利益为先的博大胸怀,也体现了他对蒋经国的深切关怀作者一方面申明大义晓之以理;一方面对蒋经国不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言论进行了反驳,作者反驳了哪些不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言论?,一驳,“,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悖谬;,二驳“罪人”“投降”“屈事”“吃亏”“上当,”,之说的党私实质;,三驳,“,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不切实际。
四驳所谓,台湾,“经济繁荣,社会民主,民生乐,利”的虚幻作者态度:,“,余期期以为不可”,“实相悖谬”,“实难苟同”,“未免自欺欺人”,自己“于公于私理当进言”,作者在反驳时做到,恰到好处,,说理透彻,语气委婉,鼓励热情,措辞适当,既坚持了原则,又有利于对方接受课文引用这些错误的言论使得劝说更具有针对性,也更有说服力反驳语言有何特点?,文中,“,愿弟慎思,”“,望弟再思,”“,尚望三思,”,这三句话对内容的推进和感情的表达起了什么作用?,“,愿弟慎思,”“,望弟再思,”“,尚望三思,”,这三句话使表述的内容层层深入,由国家民族的利益至个人的抱负前途,表现出作者为对方设想周到,关怀备至不仅关心其身体健康,更主要的是关怀其政治前途和命运1.,探究说理,课文,2,6,段中首先开门见山提出信旨,接着从不同角度,采用说理与反驳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劝说阅读这部分课文,完成下列各题1),提出问题,:,第,2,段首先提出的总论点是什么,?,答案,:,贵我两党举行谈判,同捐前嫌,共竟祖国统一大业,2),分析问题,:3,5,段中作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劝说,分析课文,填写下表,:,内容,劝说角度,劝说内容,第,3,段,从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入手,论述实现祖国统一的重要性,批驳所谓的“罪人”之说,第,4,段,历史责任,第,5,段,从蒋经国个人“忠孝两全”的心愿角度论述“统一大业”于公于私的利害关系,答案,:,内容,劝说角度,劝说内容,第,3,段,民族利益,从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入手,论述实现祖国统一的重要性,批驳所谓的“罪人”之说,第,4,段,历史责任,分析历史上国共两度合作的事实,说明国共两党三次合作的可能性,批驳所谓“投降”“屈事”“吃亏”“上当”之说,第,5,段,个人抱负,从蒋经国个人“忠孝两全”的心愿角度论述“统一大业”于公于私的利害关系,(,3),解决问题,:,阅读第,6,段,总结作者得出的结论。
答案,:,劝告蒋经国先生祖国统一“时不我与”,应“未雨绸缪”说理,慎思,再思,三思,民族利益,历史责任,个人抱负,不统一的危害,(反面假设),(,正面劝说,),劝说角度:,2.,体会真情,(1),这封致蒋经国的公开信是以个人名义而写,其中饱含着廖承志深厚的情感,请找出相关语句,仿照参考示例仔细体会这种情感参考示例,:,幼时同袍,苏京把晤,往事历历在目惟长年未通音问,此诚憾事近闻政躬违和,深为悬念人过七旬,多有病痛,至盼善自珍摄点拨,:,赏析,:,时隔多年,作者对两人交往之事还“历历在目”,并对老友“深为悬念”,表达出作者对蒋经国深深的思念和关怀一试身手,:,千秋功罪,系于一念之间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遥望南天,不禁神驰,书不尽言,诸希珍重答案,:,出自肺腑之言,句句都为蒋先生考虑,发人深省,表现出作者对蒋先生的关心之情这是引用鲁迅的诗句,饱含着廖承志先生对世界和平和祖国统一的深情渴望以及无比宽广博大的胸怀和爱心,!,作为多年的老友,字里行间洋溢着恳切真挚的拳拳之心,读来具有很强的感染力2),就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而言,课文前后内容最大的区别在何处,?,答案,:,前面几件事情没有将作者的感情升华,而在后面的内容里,作者将感情与爱国主义结合起来,使感情得到升华。
第,1,段)由私交入手,引入正题2,6,段)规劝蒋为统一而努力7,、,8,段)总结全文,以私交之,谊打动人心从民族利益来说(,3,),从历史责任来说(,4,),从个人抱负来说(,5,),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苏霍姆林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