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温作业管理制度

阿宝
实名认证
店铺
2024-12-15
WPS
14KB
约3页
高温作业管理制度_第1页
1/3
高温作业管理制度_第2页
2/3
高温作业管理制度_第3页
3/3

高温作业管理制度高温作业管理制度1、目的为规范高温作业管理,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存在高温的作业环节的管理3、职责3.1 设备科负责公司的检维修作业;3.2 各车间维修组负责本车间内的检维修作业4、控制程序4.1 技术措施(1)高温作业应尽量实现机械化、自动化,改进工艺过程和操作过程,减少高温和热辐射对员工的影响2)应对高温作业场所进行定时检测,包括温度、湿度、风速和辐射强度,掌握气象条件的变化,及时采取改进措施3)对封闭、半封闭的工作场所,热源尽可能设在室外常风向的下风侧,对室内热源,在不影响生产工艺过程的情况下,可以应用喷雾降温当热源(炉子、蒸汽设备等)影响员工操作时,应采取隔热措施4)高温工作场所的防暑降温,应首先采用自然通风必要时使用送风风扇、喷雾风扇或空气淋浴等局部送风装置5)根据工艺特点,对产生有害气体的高温工作场所,应采用隔热、强制送风或排风装置4.2 保健措施(1)对高温作业员工应进行上岗前和入暑前的职业健康检查凡有心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严重的呼吸、内分泌、肝、肾疾病患者,均不宜从事高温作业2)发现有中暑症状患者,应立即到凉爽地方休息,除进行急救治疗和必要的处理外,还应到职业病诊断机构诊疗。

3)对高温作业者,应按有关规定供给含盐清凉饮料,并符合卫生要求4)对热辐射强度较大的高温作业员工,应提供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如防护手套、鞋、护腿、围裙、眼镜、隔热服装、面罩等4.3 组织措施(1)从事高温作业的员工应有合理的劳动休息制度,根据气温变化,适当调整作息时间,尽量避免加班加点2)对高温超标严重的岗位,应采取勤倒班等办法,尽量缩短 1 次连续作业时间3)高温作业场所应设有工间休息室休息室应隔绝高温和辐射热,室内有良好的通风,休息室内气温应低于室外气温,设有空调的休息室室内气温应保持在 25275、相关记录劳动防护用品发放记录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报告个人体检报告。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