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 (李沃田) 2017.01.06,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甲型流感病毒颗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径80120nm,有囊膜基因组为分节段单股负链RNA 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禽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禽外,还可感染人、猪、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5N6、H5N8、H7N9 、H9N2等 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对低温抵抗力较强,病毒在较低温下可存活1周,在4水中或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对紫外线、常用消毒剂包括过氧化氢、含氯消毒剂、乙醇等敏感一、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一)根据感染的风险程度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1、低感染风险:在患者转运、诊疗、流调过程中不直接接触患者或患者的血液、体液、呕吐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的人员,采取标准预防措施2)防护装备 :工作服、工作鞋、一次性工作帽和一次性外科口罩1)适用对象:污染区域外的医务人员或其它辅助人员,如密切接触者的流调人员、工作组织者、司机、翻译和引导员、发热门诊预检分诊人员等。
2、中度感染风险:直接接触患者或可能接触患者少量血液、体液、呕吐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的人员,采用加强防护措施1)适用对象:对患者实施诊疗、标本采集、转运工作的人员,近距离(1米以内)接触患者的流调人员,实验室检测和清洁消毒人员,以及尸体搬运人员等2)防护装备: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工作鞋、防护目镜或防护面屏(必要时)、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隔离衣3、高度感染风险:可能接触大量患者血液、体液、呕吐物、排泄物等,或实施侵入性或易产生大量气溶胶操作的医务人员,采取严密防护措施1)防护对象:所有对患者实施侵入性诊疗操作的医务人员,如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吸痰、纤支镜检查、深部血管置管等,以及实验室标本离心操作人员2)防护装备: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工作鞋、防护面屏、防护口罩(N95及以上)、一次性医用防护服、一次性靴套等二)防护用品穿脱流程,穿戴顺序:步骤1:手卫生步骤2:医用防护口罩步骤3:一次性工作帽步骤4:隔离衣/防护服(必要时)步骤5:护目镜/防护面屏(必要时)步骤6:一次性乳胶手套步骤7:一次性鞋套(必要时),脱摘顺序:步骤1:脱鞋套步骤2:先将防护服拉链拉开/解开腰带步骤3:摘护目镜/防护面屏(如佩戴)步骤4:脱手套步骤5:手卫生步骤6:脱隔离衣/防护服步骤7:一次性工作帽步骤8:医用防护口罩步骤9:手卫生,二、医院相关部门管理,(一)门急诊,1、落实预检分诊制度。
设置隔离区域以满足疑似或确诊患者就地隔离的需要诊疗区域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并配备手卫生设施 2、医务人员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进行个人防护和诊疗环境的管理 3、发现疑似患者应立即做好登记记录,派发外科口罩让患者戴上,并由专人护送到发热门诊二)发热门诊,1、启动发热门诊发热门诊保持通风良好并配备手卫生设施2、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循标准预防原则进行个人防护和诊疗环境的管理3、发现疑似或确诊患者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及时报告,并由专人护送到隔离留观病区、感染科观察治疗三)普通病房,1、应当备有应急隔离室,用于疑似或确诊患者的隔离与救治,备有充足的应对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消毒和防护用品 2、医务人员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进行个人防护和诊疗环境的管理 3、疑似或确诊患者立即转感染科进一步治疗,如为重症患者不能转感染科的,转ICU单间或负压病房进一步治疗,待病情稳定后转专科隔离治疗四)隔离病房(感染科、 ICU负压病房),1、严格划分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要求分区明确,不交叉 ICU负压病房、缓冲间规范使用 2、疑似或确诊患者应当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分开安置;疑似患者进行单间隔离,经病原学确诊的同类型感染患者可以同室安置。
3、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飞沫隔离和接触隔离等预防措施五)辅助科室(B超、放射科),1、建议进行床边检查,如需离开病房进行检查时,先通知有关科室准备隔离检查室,相关人员参照隔离病房人员进行防护 2、患者佩戴一次性外科口罩,由专人护送 3、检查完毕后进行终末消毒三、患者的管理,(一)疑似或确诊患者应及时进行隔离,并按照指定路线由专人引导进入病区二)病情允许时,患者应当戴外科口罩;指导患者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卫生纸遮掩口鼻,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使用清洁剂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三)患者出院、转院后应对病房相关设施和物品进行终末处理四)死亡患者应拔除全部管道,不塞孔道;尽量减少与尸体的直接接触,用双层布单包裹尸体,装入双层尸体袋中,由殡仪馆专用车辆直接送至指定地点火化四、患者医疗废物、被服、用后器械等的管理,(一)医疗废物:使用双层黄色胶袋盛装,及时密封并标识二)被服:复用衣服、被单用后用双层黄色胶袋密封、标识,电话通知洗衣房单独收集;一次性使用的按医疗垃圾处理三)用后器械:各种治疗、换药、抢救等所用的器械用后立即用双层黄色胶袋密封并标识传染病名称,专用容器盛装即时送至或通知消毒供应中心收集。
四)标本运送:提前电话通知检验科,专人专箱运送,五、物体表面、地面和诊疗物品的消毒,(一)物体表面的消毒,1、病房的诊疗设施、设备表面以及床围栏、床头柜、门把手等物体表面用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2、病人连续使用的不耐腐蚀的呼吸机、监护仪、输液泵等诊疗器械表面,用75%的乙醇擦拭消毒(两遍),每天12次,遇污染随时消毒3、按需使用的不耐腐蚀诊疗器械、X线投射探头、CT诊床、除颤仪电极板等,表面用75%的乙醇擦拭消毒(两遍),遇污染随时消毒4、检查使用后的B超探头可用使用杀菌型的耦合剂进行消毒5、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完全清除污染物,然后常规消毒清理的污染物可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二)地面的消毒,1、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完全清除污染物后消毒2、无明显污染物时可用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每天12次3、遇污染随时消毒三)诊疗物品的消毒,应当尽量选择一次性使用的诊疗用品或专人专用;病房共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可浸泡消毒的,采用1000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再按照常规程序进行处理;不可浸泡消毒的,按上述物体表面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
四)终末消毒,房间、转运车辆等密闭场所的终末消毒可先用2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天花、墙壁等表面,人离开现场,作用1小时或紫外线照射1小时后再对重点污染部位、物品、地面等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后清水擦拭干净,避免终末消毒后的场所及各种物品残留病原体六、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理,医务人员的皮肤暴露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时,应立即用清水或皂液彻底清洗接触部位,再用0.5%碘伏或75%乙醇消毒;粘膜暴露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或0.05%碘伏消毒;发生锐器伤时应当及时按照锐器伤的处理流程进行处理具体参照YGB-SOP-051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处理标准操作规程暴露后的医务人员按照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第二部分:现场演示穿脱防护用品,穿戴防护服,脱防护服,穿戴隔离衣,脱隔离衣,培训要求:1、课件及试卷上传地址:OA院感管理专区培训专区培训课件突发传染病医院感染防控(自行下载打印,全员均要做卷,每个科室交2份到院感办)2、科室感控管理小组组织科内培训,并发送1至2张培训照片到感控微信群3、参照我科上传的穿脱防护用品演示视频,共享IP地址为10.11.127.121(点击开始运行输入10.11.127.121即可进入)每个科室拍摄上交一个穿脱防护服和一个穿脱隔离衣的视频,通过IP共享给院感科(IP地址发上感控微信群)。
4、我科随机抽查部分医务人员进行穿脱防护用品现场考核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