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危险源辨识评价与监控管理制度

阿宝
实名认证
店铺
2024-12-15
WPS
57.50KB
约14页
危险源辨识评价与监控管理制度_第1页
1/14
危险源辨识评价与监控管理制度_第2页
2/14
危险源辨识评价与监控管理制度_第3页
3/14

危险源辨识评价与监控管理制度危险源辨识评价与监控管理制度1、总则1、总则1.11.1 为了贯彻“安全第 1、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加强安全管理事前控制,强化对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提高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杜绝重大生产事故发生,现就公司建设项目危险源辨识、评价、管理和监控以及风险控制,制定本制度1.21.2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在建工程项目1.31.3 本制度所称危险源是指有可能引发工程项目施工人身伤害及设备、财产损失的各种危险因素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1.41.4 项目部应当根据本项目部工程项目特点、地质地貌、当地气候、周边环境等具体情况以及承担的施工范围和工程进展和开工情况,在工程项目大面积施工前,辨识出施工安全危险源,并对其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重大危险源,从而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做到突出重点、有的放矢2、危险源辨识2、危险源辨识2.12.1 危险源辨识工作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工作任务分析和工作任务危险性研究结合的方法2.22.2 危险源辨识的各项准备工作:2.2.1 各项目部负责人要高度重视,在人员、时间、和其他资源上给予支持和保证;2.2.2 必须由懂专业、有经验的人员组成辨识小组,如公司总工程师、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专业工程师、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等;2.2.3 危险源辨识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安全防护知识要全,要能基本覆盖本项目的所有工程项目和施工工序以及机械设备(设施)、工作场所等知识;2.2.4 对参加辨识的人员进行专门的危险源辨识培训,使每个人能掌握辨识范围和类别的基本情况,了解本项目安全生产具体要求;2.2.5 基础资料准备齐全,包括图纸、清单、施工组织设计、机械设备说明书、技术规范、安全技术规程等;2.32.3 危险源辨识工作具体操作步骤:2.3.1 按照工程量清单,列出各清单细目包括的所有分项工程内容;2.3.2 根据定额以及施工经验,列出每一分项工程中包含的所有施工工序及每工序内的施工活动内容及活动场所;2.3.3 对每个施工活动内容及活动场所存在的危害危险因素(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安全管理缺陷)进行详尽的列举;2.3.4 将危害危险因素可能导致的事故和伤害对应于危险因素列出;2.3.5 危险源辨识小组在完成上述工作后,按照清单内容、单位工程、单元工程、施工工序、施工活动内容及活动场所;危险和危害因素;可能导致的伤害或事故等内容,对已经辨识的危险源及其潜在风险,编制详细的危险源辨识清单。

格式详见附件一2.42.4 公司承担的项目工程施工中可能发生的的危险因素造成的事故、伤害类别大致有以下几种:2.4.1 物体打击,是指失控物体的惯性力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如落物、滚石、锤击、碎裂、砸伤和造成的伤害,不包括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爆炸引发的物体打击;2.4.2 车辆伤害,是指本项目机动车辆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如机动车在行驶中的挤、压、撞车或倾覆等事故,在行驶中上下车、搭乘自卸车等引起的事故,以及车辆挂钩、跑车事故;2.4.3 机械伤害,是指机械设备与工具引起的绞、碾、碰、割、戳、切等伤害如工具或刀具飞出伤人,切削伤人,手或身体被卷入,手或其他部位被刀具碰伤,被转动的机具缠压住等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伤害;2.4.4 起重伤害,是指从事各种起重作业时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不包括触电、检修时制动失灵引起的伤害,上下驾驶室时引起的坠落;2.4.5 触电,指电流流经人身,造成生理伤害的事故,包括雷击伤亡事故;2.4.6 淹溺,包括高处坠落淹溺,不包括井下、隧道、洞室透水淹溺;2.4.7 灼烫,是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2.4.8 火灾;指造成人员伤亡的企业火灾事故,不包括非施工单位原因造成的火灾;2.4.9 高处坠落:是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包括脚手架、平台、陡壁施工等高于地面和坠落,也包括由地面坠入坑、洞、沟、升降口、漏斗等情况,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2.4.10 坍塌:是建筑物、构筑物、堆置物等倒塌以及土石塌方引起的事故。

适用于因设计或施工不合理而造成的倒塌,以及土方、岩石发生的塌陷事故如建筑物倒塌、脚手架倒塌,挖掘沟、坑、洞时土石塌方等情况,不适用于矿山冒顶片帮和爆炸、爆破引起的坍塌;2.4.11 放炮;是指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2.4.12 火药爆炸:是指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中发生的爆炸事故;2.4.13 容器爆炸:容器(压力容器、汽瓶的简称)是指比较容易发生事故,且事故危害性较大的承受压力载荷的密闭装置容器爆炸是指压力容器破裂引起的气体爆炸即物理性爆炸包括容器内盛装的可燃性液化气在容器破裂后,立即蒸发,与周围的空气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遇到火源时形成的化学爆炸,也称容器的二次爆炸;2.4.14 中毒和窒息:指人体接触有毒物质,如在误吃有毒食物或呼吸有毒气体引起的人体急性中毒事故,或在废弃的坑道、横通道、暗井、涵洞、地下管道等不通风的地方工作,因为氧气缺乏有时会发生突然晕倒,甚至死亡的事故称为窒息不适用于病理变化导致的中毒和窒息事故,也不适用于慢性中毒和职业病导致的死亡;2.4.15 其他伤害:凡不属于上述伤害的事故均称为其他伤害如扭伤、跌伤、野兽咬伤、钉子扎伤等2.52.5 危险源辨识工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2.5.1 在范围上应包括施工现场内受到影响的全部人员、活动场所,以及受到影响的周围环境、排水系统等,也包括劳务分包人、供应商等相关方的人员、活动与场所可施加的影响。

2.5.2 危害和危险因素确定要防止遗漏,不仅要分析正常施工、操作时的危险因素,更重要的是要充分考虑施工生产组织活动的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和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下潜在的各种危险,分析支护失效,设备、装置破坏及操作失误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的危险因素2.5.2.1 危险源的三种时态过去:作业活动及活动场所过去遗留的危险源;现在:作业活动及活动场所在现有(或拟定)的控制措施下的危险源;将来:作业活动及活动场所将来可能会出现的危险源2.5.2.2 危险源的三种状态正常(常规):在进行正常的作业活动时存在的危险源,如电气设备、机械设备以及其它设备设施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或人的不安全行为等;异常(非常规):在作业活动中不能按正常的活动、经营、服务流程进行可能发生的危险源,如电气、机械设施设备的试运转、维修、停机及发生故障时的危险源、恶劣天气(风雾天、雨雪天高温寒冷天)作业时等危险源;紧急(事故):主要指在作业活动中不能预见因素可能发生重大事故或灾害,如地震、发生火灾爆炸、交通事故、高处坠物或滑坡掩埋窒息等危险源2.6 对同一分项工程中不同施工工序中存在的相同的危害危险因素,按照危险性最大的原则,进行归纳合并。

2.7 要充分发动全员参与危险源识别工作,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3、危险源风险评价3、危险源风险评价3.13.1 在完成危险源辨识工作后,应由公司总工程师、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专业工程师、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等成立危险源风险评价小组,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评价小组采用 57 人组成,讨论通过,必要时可邀请监理单位参加讨论3.23.2 危险源风险评价采用 LEC 评价法:3.2.1 风险评价公式为:D=LEC3.2.2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作为 L,按照施工经验和本单位管理特点,根据危险和危害发生的可能性赋予不同分值,如下表: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0完全可能发生6相当可能发生3可能发生,但不经常1可能性小,意外时发生0.5很不可能0.2极不可能0.1实际不可能3.2.3 按照作业工人出现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作为 E,根据不同的时间频率,赋予不同的分值,如下表:分数值工人出现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10连续出现6每天工作时间内出现3每周一次,或偶尔出现2每月一次出现1每年几次出现0.5非常罕见地出现3.2.4 把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作为 C,并赋予不同分值,如下表:分数值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10010 人以上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 100300 万元4039 人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 30100万元1512 人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 1030 万元7人员重伤或经济损失 110 万元3人员重伤或经济损失 1 万元以下1轻伤,可能需要救护3.2.5 把危险性作为 D,其值为 L、E、C 三者乘积,其等级划分如下表:风险等级分数值危险程度A 级320极其危险,坚决不能作业B 级320160高度危险,需要立即整改C 级16070显著危险,需要整改D 级7020一般危险,需要注意E 级20稍有危险,可以接受3.33.3 风险评价结果填入危险源风险评价表,对是否为重大危险源进行确定。

格式详见附件二4、危险源的管理与控制4、危险源的管理与控制4.14.1 凡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危险源均可判定为重大风险危险源:4.1.1 采用 LEC 评价法,D160 分,即 A、B 类危险源;4.1.2 明显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4.1.3 曾发生过事故,仍未采取有效防范控制措施的;4.1.4 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的发生,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4.24.2 根据危险源风险评价表和第十三条的规定,应该把本单位存在的重大危险源汇总,同时提出风险控制措施,填写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价清单4.34.3 项目部编制的危险源辨识清单、危险源风险评价表和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价清单经项目部领导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审核合格后,报监理单位审核确认经监理审核通过的危险源资料必须报公司技术质安部备案4.44.4 施工方案因施工图设计变更或施工条件影响发生变动的,项目部应将施工方案变动后增加的危险源及时补充和完善,并经自审和工程监理单位审查确认后报公司技术质安部备案4.54.5 项目部应当对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在施工现场人员集中的显要位置予以公示,公示内容应当包括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名录、可能导致发生的事故类别、注意事项及保障措施。

在每一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处醒目位置应悬挂安全警示标志4.64.6 对危险源应当进行定期的监控,确认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是否进行了整改,各项目部及相关部门应按照不同的重大危险源监控检查周期进行检查,落实安全技术措施,确保安全生产检查单位及检查周期危险源类别班组项目部驻地监理项目工程部A级每班每天每天每 7 天B级每班每天每 2 天每 10 天C级每班每天每 3 天每 15 天5、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策划的管理流程5、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策划的管理流程5.15.1 各项目部按公司技术质安部的安排,对本项目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及初步风险评价;填写危险源辨识清单和危险源风险评价表,并在其中初步确定重要危险源;各项目部危险源辨识清单和危险源风险评价表经过主管安全副经理确认后,提交公司技术质安部,本项目部保存原始表5.2 5.2 公司技术质安部对各项目部提报的危险源辨识清单和危险源风险评价表进行审核,发现较多问题,将返回各项目部修改或由项目部人员与技术质安部共同修改,直至形成可供风险评价的文本5.3 5.3 公司技术质安部根据各项目部危险源辨识和初步风险评价的结果,组织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参加的风险评价,对各项目部初步确定的重要危险源进行汇总并组织风险评价,分别确定公司控制的重要危险源以及各项目部控制的重要危险源;形成公司和各项目部的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价清单。

5.4 5.4 公司技术质安部组织各项目部根据风险评价结果修改危险源辨识清单和危险源风险评价表,对项目部重要危险源分别做出标识5.5 5.5 公司技术质安部组织公司安全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危险源风险控制策划,将控制计划填写在公司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价清单内,公司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价清单由总经理批准后下发各项目部执行5.6 5.6 各项目部负责组织本项目部重要危险源和其他危险源风险控制措施的策划,将本项目部策划的控制措施和公司涉及本项目部的重要危险源控制计划填写在本项目部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价清单、危险源辨识清单和危险源风险评价表内,经本项目部分管负责人批准后,报公司技术质安部存档6、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的更新6、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的更新6.1 6.1 每年年初由公司技术质安部负责组织各项目部进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更新工作,如无大幅度更新,流程可适当简化,具体由公司技术质安部确定6.2 6.2 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识别更新和评价危险源:6.2.1 发生重大事故,需进行原因分析或借鉴教训时;6.2.2 计划使用新的机械设备或材料、采用新技术措施等;6.2.3 法律、法规的更新或变化;6.2.4 计划有相关方到现场实施新的作业活动时;6.2.5 生产经营活动、服务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时;6.2.6 公司技术质安部组织各项目部对项目经营活动及服务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的危险源进行评价,对发现的新的危险源,应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6.2.7 当相关方在项目活动中产生新的危险源时,应进行危险源辩识和风险评价,形成临时的或阶段性的危险源辩识和风险评价控制措施,具体按相关方安全管理制度的有关要求执行。

7、危险源辩识和风险评价结果的运用7、危险源辩识和风险评价结果的运用7.1 7.1 当危险源发生变化或更新时,公司技术质安部负责及时将新的辨识和评价的结果下发到有关项目;各有关项目部根据新的辨识和评价结果对有关控制措施和作业文件进行修改7.2 7.2 在建立、实施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时,应确保对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和已决定的控制方法加以考虑;在制定、审批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方案、培训需求计划时,应考虑危险源评价结果7.3 7.3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公司技术质安部负责解释。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