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1讲中国古建筑史的发展概况(00:00—21:00)

方***
实名认证
店铺
2024-11-12
PPT
85.50KB
约28页
第1讲中国古建筑史的发展概况(00:00—21:00)_第1页
1/28
第1讲中国古建筑史的发展概况(00:00—21:00)_第2页
2/28
第1讲中国古建筑史的发展概况(00:00—21:00)_第3页
3/28

第,1,讲中国古建筑史的发展概况,一、中国古代建筑概况,1、我国古代建筑具有卓越的成就和独特的风格,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2、我国古代建筑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个历史阶段,其中封建社会是形成我国古典建筑的主要阶段3、中国古代建筑在城市规划、建筑群组织、园林设计、民居、建筑空间处理、建筑艺术与材料结构的和谐统一、设计方法、施工技术等方面有卓越的创造,形成一种成熟、独特的体系,二、中国古建筑发展阶段,1、原始社会阶段(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原始社会阶段是建筑形成的初期历经原始人群阶段,母系社会仰韶文化,父系社会龙山文化2,、奴隶社会阶段(公元前,1,世纪,公元前,476,年),奴隶社会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开始我国大规模的建筑活动是从奴隶社会开始的这个时期城市、宫殿建筑从产生到发展奴隶社会经历了夏、商、周、春秋我国奴隶社会建筑特点:,(,1,)城市、宫殿、陵墓建筑形成并在平面布局上已形成了均衡对称2,)形成了木构架外观形式及固有特征3,)建筑制度、工官制度建立4,)建筑施工方法上的手段五法:“矩定方、规定圆、绳定直、水定平、垂定正5,)建筑材料:瓦、砖,3、封建社会阶段(公元前475年公元1911年),(前期)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社会前期建筑在奴隶社会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城市、宫殿建筑,并且园林建筑、佛教建筑出现。

中期)隋、唐、五代十国、宋(辽、金),隋唐至宋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成熟时期,无论在城市建设、木架建筑、砖石建筑、建筑装饰、设计和施工技术方面都有巨大发展后期)元、明、清,我国封建社会的晚期,政治、经济、文化 发展较迟缓,各时期建筑发展虽缓慢、但均有所进步一、商,特征:商朝是我国奴隶社会大发展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阶段主要成就:,1、甲骨文 2、青铜器 3、木构建筑、夯土技术,城市遗址:,1、成汤都城西亳,2、郑州商城,3、湖北武汉黄陂县盘龙城,4、殷墟河南安阳小屯村,各朝代概况,宫殿遗址:,1、河南偃师二里头,早商宫殿遗址这是我国至今发现最早的规模较大、较规整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的实例,表示中国传统的院落建筑群开始定型2、郑州商城宫殿遗址,3、湖北盘龙城宫殿遗址,二、西周,特征: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主要成就:,1,、完善的建筑理论体系,严格的等级制度城市建设:,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1,)等级制度(布局、规模、道路、城墙、建筑物等),(,2,)最早的城市规划理论,2,、瓦的发明,3,、三合土抹面(白灰,+,砂,+,黄泥)的应用,4,、实例:西周早期遗址,陕西岐山风雏村四合院(最早、最完整的四合院),三、春秋,特征: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时期,主要成就:,1,、高台建筑(铁器、耕牛),2,、瓦的普遍应用,3,、开始使用砖,4,、鲁班,5,、建筑色彩、装饰,实例:陕西风翔春秋时期宗庙、陵墓遗址,四、战国,1.,高台建筑,战国时期高台建筑盛行,体现统治者至高无上的地位,反映统治阶级追求享受,争胜好强心理反映战国时期建筑水平,实例:秦咸阳宫殿,2.,最早的工程图,1974,年考古发现河北省平山县中山王墓中出土,98cm*48cm*1cm,的铜版图叫“兆域图”。

推测制图年代:公元前,308,年,距今,2300,余年按一定比例绘制的,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工程图3,.,建筑技术,1,铁工具,2,筒瓦、板瓦在宫殿广泛应用,3,制砖业,4,木工技术,四、秦,特征: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加强统治:修池道、筑长城、开鸿沟、普灵池、造陵墓、建阿房宫1,、长城:西,临洮,东,辽宁遂城,全长,3000,余公里,2,、城市:咸阳城,3,、宫殿:阿房宫,4,、陵墓:骊山陵,五、汉,特征:汉代经济处于封建社会上升时期,古代建筑处于发展阶段1,、城市:汉长安(,2.5,倍于罗马城),2,、宫殿:,11,处西汉陵墓,3,、佛教建筑,4,、建筑技术:,(,1,)木结构,(,2,)制砖技术和拱券结构方面,(,3,)石建筑,四川雅安高颐墓阙,三国两晋南北朝,特征:国家长期处于分裂状态,政治不稳定,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建筑上不同两汉时期,没有多少创新,主要是继承和运用汉代成就1,、佛教建筑得到发展,(,1,)佛寺,北魏洛阳永宁寺,最古老的佛寺,(,2,)佛塔,木塔,永宁寺塔,,砖塔,河南登封嵩岳寺,(,3,)石窟寺,形式:塔院型、佛殿型、僧院型,四大石窟,1,甘肃敦煌:莫高窟,2,山西大同:云岗石窟,3,河南洛阳:龙门石窟,4,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2,、园林有所发展,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人工雕琢的部分增多,讲究情趣、寄情山水,造园手法:在有限的空间内摹仿自然山水风景。

3,、家具形式有所变化,4,、石刻技术比汉代有所进步,隋,1,、都城建设(两都制),大兴城(隋文帝),东都洛阳(隋炀帝)东西二京是我国古代宏伟严整的方格网道路系统城市规划的范例2,、南北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南,杭州,北,涿,zhu,州,约,2500,公里,世界上最长的运河,3,、河北赵县安济桥,赵州桥,设计人:李春,特点:敞肩、空腹、石拱桥,,跨度,37m,,由,28,道石券并列组成,是我国古代石建筑的瑰宝4,、建筑设计上已采用图纸与模型相结合的办法,宇文恺,唐,历史背景:唐代是我国经济、文化繁荣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高潮期,建筑技术和艺术有巨大的发展和提高,政治措施: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文化等方面,建筑成就和特点:,1、规模宏大,规划严整,(1)城市:唐长安、东都洛阳城,(2)宫寝:唐长安大明宫(相当于明清紫禁城的三倍多),2、建筑群处理日趋成熟地势、引导,3、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4,、设计与施工提高,“,都料”,5,、砖石建筑进一步发展,佛塔,(楼阁式、密檐式、单层式),6,、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没有纯粹装饰构件,不用或少用补间铺作,无平板枋,7,、对周围国家产生影响,8,、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门阀制度瓦解,大批布衣、文人兴起隐居,使园林小型化、功能内容丰富。

五代,历史背景:中国进入五十年的分裂时期,建筑上主要是继承唐代传统,创新较少石塔:,1,、南京栖霞山舍利塔,2,、杭州闸口白塔与灵隐寺双石塔,砖木混合结构塔:,1,、苏州虎丘云岩寺塔,2,、杭州保俶塔,宋,历史背景:宋代是中国历史在唐朝大统一和五代十国战乱之后,进入北宋与辽、南宋与金对峙时期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商业、科学技术方面发展水平较高,政治军事上是我国古代较衰弱的朝代建筑水平达到新的高度建筑成就:,1,、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变化,宋代打破汉、唐以来的里坊制度,宋代是城市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起点,2,、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的模数制(,M0,),3,、建筑群组合方面,在纵平面上加强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以衬托出主体建筑,4,、建筑装修与色彩有很大发展,建筑外观细致、柔美、纤巧秀丽的风格,彩画、琉璃瓦的使用,高家具,5,、砖石建筑的水平达到新的高度,最高的是河北定县开元寺料敌塔高达,84m,6,、园林兴盛,宋代是中国园林发展的重要时期,7,、我国最早的城市地图,平江府,辽,建筑方面仿效汉族传统,沿袭唐代建筑风格实例:,1,、天津蓟县独乐寺,2,、北京天宁寺,砖砌仿木建筑,3,、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木塔,金,吸取宋、辽的文化,其建筑风格既沿袭了辽代的传统,又受到宋朝建筑的影响。

实例:,1,、金中都,2,、芦沟桥:建于金大定,29,年(公元,1189,年),元,建筑方面:,1,、城市建设,元大都,占地,50,平方公里,建于,1267,年,2,、宗教建筑:,喇嘛教,北京西四妙应寺白塔,尼泊尔工匠阿尼哥,佛教建筑,山西洪洞县的广胜下寺,道教建筑,山西永济县永乐宫,3,、宫殿:工字型平面、琉璃外檐装饰、色彩、壁毯、丝质帷幕,建筑特征:,1,、域外文化再度发生影响,2,、木构外观简洁,梁式富于变化,大胆使用减柱、移柱法等,反映了社会经济凋零和木材短缺而不得不采用了种种节约措施,3,、喇嘛教盛行,伊斯兰建筑与中国传统结合庭院(新疆),明,建筑成就:,1,、砖普遍用于民居(城市),长城、空斗墙(明代之前夯土墙)、无梁殿,砖墙的普及又为硬山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条件,2,、琉璃面砖、琉璃瓦的质量提高了,并广泛应用,3,、木结构方面:定型、简化,斗拱的结构作用减弱,4、建筑群体的布置更为成熟,利用自然环境、营造气氛,5、私家园林发达,“仿效自然、回归自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园冶计成,园冶注释陈植,6、官式建筑的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7、明代家具闻名于世、延续至今,8、明北京城世界上最伟大的城市,清,建筑特征:,1,、园林达到极盛期“三山五园”、承德避暑山庄,2,、喇嘛教建筑兴盛,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宫,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3,、住宅建筑百花齐放、丰富多彩,4,、简化单体设计、提高群体与装修水平,工程做法,雍正十二年(,1734,)颁布,“样房”、“算房”以斗口尺寸为模数,5,、西洋文化的输入,27,我国独特的建筑体系产生的原因有哪些?,木构架结构有几种类型,分别有何特点?,木构建筑的优缺点?,如何理解“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影响?,练习题:,谢谢大家!,The end!,。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