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吉林省统计年鉴

tcy****09
实名认证
店铺
2023-07-17
DOC
110.01KB
约6页
吉林省统计年鉴_第1页
1/6
吉林省统计年鉴_第2页
2/6
吉林省统计年鉴_第3页
3/6

每年净增11.2万 吉林省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中国统计信息网  2006.12.20 10:19:25  2003年吉林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提高和生育率的下降,吉林省老龄化的程度还将迅速加剧人口老龄化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并对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吉林省的老年人口究竟有多少?素质如何,生活状况怎样?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为研究吉林省老年人口状况提供了丰富详实的资料,本文据此对吉林省老年人口的规模、结构、素质以及生活状况等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参考  一、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量达307.7万人  2005年,吉林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为307.7万人,占总人口的11.33%老年人口比2000年增加56.0万人,平均每年净增11.2万人从年龄构成看,2005年吉林省老年人口中,低龄老年人口(60-69岁)为184.4万人,中龄老年人口(70-79岁)为98.0万人,高龄老年人口(80岁及以上)为25.3万人,分别占全省老年人口的59.94%、31.85%、8.21%与2000年相比低龄老年人口比重下降2.36个百分点,中龄老年人口比重上升1.46个百分点,高龄老年人口上升0.90个百分点。

低龄老年人口比重下降,中、高龄老年人口比重上升,说明吉林省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有加重的趋势虽然目前低龄老年人口占绝对比重,但未来吉林省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将更为严峻老年人口的年龄构成                                                    单位:万人,%年龄组2000年2005年人数比重人数比重合 计低龄老年人口中龄老年人口高龄老年人口251.7156.876.518.4100.0062.3030.397.31307.7184.498.025.3100.0059.9431.858.21   二、43.73%的老年人居住在农村  2005年,吉林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生活在城市的为113.5万人,占36.89%;生活在镇的为59.6万人,占19.38%;生活在农村的为134.6万人,占全省老年人口的43.73%说明居住在农村的老年人口占多数农村的经济基础薄弱,社会保障水平低,农村老年人口在养老、医疗和生活照料等方面面临更大的难题因此,吉林省老年工作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老年人口的城乡构成                                                    单位:万人,%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比重全省市镇乡村307.7113.559.6134.6100.0036.8919.3843.73  三、老年人口文化水平提高较快  (一)文盲率下降,识字率上升  2005年,吉林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文盲率(老年文盲人口占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28.90%,比2000年下降4.63个百分点。

其中,男性老年人口文盲率为17.61%,比2000年下降3.30个百分点;女性老年人口的文盲率为40.15%,比2000年下降6.29个百分点;老年人口的识字率已达到71.10%,比2000年上升4.63个百分点老年文盲人口状况                                                    单位:万人,% 2000年2005年文盲人口占同龄人口比重文盲人口占同龄人口比重合计男女84.426.657.833.5320.9146.4488.927.061.928.9017.6140.15  (二)各种受教育程度的老年人口比重均有上升,文化层次越高提高幅度越大  2005年,吉林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接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为12.9万人,占老年人口的4.18%;接受过高中(含中专)教育的为21.1万人,占老年人口的6.86%;接受过初中教育的为55.3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7.97%,接受小学教育的为121.4万人;占老年人口的39.45%与2000年相比,接受大专及以上教育的老年人口增长65.38%,比重上升1.08个百分点;接受高中教育的老年人口增长31.06%,比重上升0.46个百分点;接受初中教育的老年人口增长61.70%,比重上升4.39个百分点;接受小学教育的老年人口增长26.06%,比重上升1.18个百分点。

老年人口的受教育程度状况                                                    单位:万人,% 2000年2005年人数比重人数比重老年人口总计各种受教育程度合计大专及以上高中(含中专)初中小学251.7154.47.816.134.296.3100.0061.353.106.4013.5838.27307.7210.712.921.155.3121.4100.0068.464.186.8617.9739.45  四、85.46%的老年人身体健康或基本健康  在1%人口抽样调查中,根据调查对象的自我判断将人口的健康状况分为四种情况,分别是“身体健康”、“基本健康”、“健康状况较差”和“说不准”2005年,吉林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身体健康的占57.66%,基本健康的占27.80%,两者之合占85.46%健康状况较差的占13.17%,说不准的占1.37%  全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男性身体健康的占61.34%,基本健康的占25.46%,两者之合占86.80%,健康状况较差的占12.04%,说不准的占1.16%女性身体健康的占54.00%,基本健康的占30.13%,两者之合占84.13%,健康状况较差的占14.29%,说不准的占1.58%。

说明老年人口中女性的健康状况相对较差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                                                        单位:% 全省男女身体健康基本健康健康状况较差说不准57.6627.8013.171.3761.3425.4612.041.1654.0030.1314.291.58  五、老年人婚姻关系相对稳定  吉林省老年人口的婚姻关系相对稳定,绝大多数夫妇都能白头偕老,具有典型的“家庭稳定,婚姻牢固”的东方民族特点  (一)有偶率高,离婚率低  2005年,吉林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有偶率为72.12%,大大高于丧偶、未婚、离婚三项之合,其中男性老年人口有偶率为80.44%,女性为63.84%,男性高于女性16.60个百分点2005年全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离婚率仅为0.52%,低于全省1.63的水平其中男性0.59%,女性0.45%吉林省人口的离婚率随着年龄的上升而下降,这反映了社会上老、中、青三代人之间的不同婚姻观念  (二)老年人口再婚存在困难  由于高年龄组人口具有较高的死亡率,2005年吉林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丧偶比重达到26.67%,明显高于中青年龄组人口。

但老年人口的再婚有偶率仅为4.27%,其中男性为5.14%,女性为3.41% 可见,在现实生活中,老年人口再婚阻力依然很大鳏寡老人随着身体状况的日渐衰退,更渴望亲人的照顾和感情上的慰藉,这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关心和帮助2005年老年人口的婚姻状况                                                        单位:% 合计男女合 计未 婚初婚有配偶再婚有配偶离 婚丧 偶100.000.6967.854.270.5226.67100.001.2675.305.140.5917.71100.000.1260.433.410.4535.59  六、70.10%的老年人与家庭成员共同生活  2005年,吉林省有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家庭为210.0万户,占全省家庭户的25.04%在有老人的家庭户中,有一个老年人的占57.30%,有二个老年人的占42.18%  在有老年人口的家庭户中,老年人口与成年子女或其他亲属共同生活的家庭占70.10%,他们的日常生活可以得到其他家庭成员的照顾无人照顾老人户占29.90%,其中:单身老人户占8.37%,一对老年夫妇户占19.51%,老年人口与未成年的亲属共同生活的家庭占1.50%。

可以看出,大部分老年人都与子女或其他亲属共同生活,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仍在延续2000年有老年人的家庭户状况                                                    单位:万户,% 所占比重合计单身老人户一对老年夫妇户老年人口与未成年亲属户老年人口与成年子女或其他亲属户其他1008.3719.511.5070.100.52  七、48.37%的老年人主要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  2005年,全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主要生活来源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得最多,占老年人口的48.37%,其次是“离退休金、养老金”占31.52%,“劳动收入”占14.59%  老年人口主要生活来源的性别差异很大女性老年人生活来源靠“家庭成员供养”的最多,占66.38%,其次是离退休金、养老金,占21.26%男性老年人生活来源靠“离退休金、养老金”的最多,占41.83%,其次是“劳动收入”,占23.58%女性老年人口近七成靠家庭成员供养,依靠家庭成员供养的程度远高于男性,而男性老年人经济上自立性比女性强,收入更有保障  由于城乡人口的工作、生活背景不同,造成老年人口晚年主要生活来源不同。

城市老年人口的主要生活来源靠“离退休金、养老金”的比重最高,占62.97%,其次是家庭成员供养,占27.80%;镇的老年人口主要生活来源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的比重最高,占49.51%,其次是“离退休金、养老金”,占33.40%;农村老年人口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的比重最高,为65.22%,其次是“劳动收入”占26.16%,说明城市老年人主要靠退休金生活,而农村老年人除了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的生活依靠劳动收入老年人口的主要生活来源                                                         单位:% 劳动收入离退休金、养老金失业保险金最低生活保障金下岗生活费内退生活费财产性收入家庭其他成员供养其它全省14.5931.520.112.760.080.070.5048.372.00男23.5841.830.151.550.100.080.5330.271.91女5.6421.260.083.960.070.070.4666.382.08城市3.7562.970.173.360.080.060.4827.801.33男6.1080.050.221.260.100.060.5310.631.05女 1.6047.360.135.270.070.050.4443.491.59镇9.1233.400.174.810.130.140.6749.512.05男15.3454.380.281.980.160.160.6925.021.99女3.1113.120.087.550.100.110.6573.182.10乡村26.164.150.041.350.060.060.4365.222.53男40.586.960.051.590.070.060.4747.692.53女10.531.110.031.090.050.060.3984.212.53  八、有46.4万人的老年人仍然在业  2005年,吉林省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就业人数为46.4万人,就业率(就业老年人口占全部老年人口的比重)为15.07%,他们仍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发挥余热。

与2000年相比,老年人口就业率下降了6.73个百分点其中,城市老年人口的就业率为4.06%,比2000年下降了3.53个百分点,镇老年人口就业率为9.68%,比2000年下降了0.75个百分点,农村老年人口就业率为26.75%,比2000年下降了10.51个百分点老年人口的就业状况                                                        单位:% 就业率2000年2005年全省市镇乡村21.807.5910.4337.2615.074.069.6826.75  老年人从事工作除了可以满足生活需求,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使他们感到,虽然步入老年,但仍可以为社会作贡献,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在就业的老年人口中,有89.63%的人从事农、林、牧、渔业,他们主要生活在农村说明在农村还有相当多的老年人口依靠自己的劳动获取日常所需城市老年人口文化水平通常比农村高,而城市老年人口的就业率仅为4.06%,且呈下降趋势如何发挥这些老年人的潜力,实现老有所为,是目前城市人口老龄化面临的一个问题  九、2020年每5个人中将有一个老年人  2003年吉林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0.54%,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尚处于人口老龄化的早期。

随着生育水平的下降和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吉林省人口老龄化程度将迅速加剧根据人口普查资料用年龄移算法预测,2010年全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64.8万人,老年人口比重达到13.13%;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593.8万人,老年人口比重达到21.35%,届时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2020年以后人口老龄化程度将继续提高,到本世纪中叶,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将达到43.48%,达到重度老龄化阶段人口的重度老龄化将对养老、医疗等基本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严峻考验     (来源:吉林省统计局。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