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绪论和卫生工作方针

wjs****19
实名认证
店铺
2024-11-09
PPT
361KB
约36页
绪论和卫生工作方针_第1页
1/36
绪论和卫生工作方针_第2页
2/36
绪论和卫生工作方针_第3页
3/36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卫生事业管理学,管理学教研室,郭 建,第一章 绪 论,一、卫生事业,二、,卫生事业管理,三、,卫生事业管理学,四、,卫生事业的环境,五、,我国卫生事业成就,六、,我国卫生事业存在的问题,1,、卫生事业的相关概念,卫生事业,事业:不以营利为目的,在其运行中由国家提供经费补助的社会公共事务卫生事业:为,增进人民健康,所采取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的总和,这些组织和活动以,追求社会效益,为目的,由,政府领导,并,提供必要的经费补助,1,、卫生事业的相关概念,卫生事业,卫生事业的特点,是增进居民健康、防治疾病、提高民族质量的服务性行业,服务对象是整个人群,卫生事业政策体现了社会和政府的责任,卫生服务具有垄断性,2,、,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经过了几次变化建国后,我国把卫生事业的性质确定为,社会主义的福利事业1990,年全国卫生厅(局)长会议上,把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确定为,公益性的福利事业1996,年,12,月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2,、,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福利、福利性,福利:,是社会(包括国家、团体或社会成员)以免费、减费或优惠的形式给予社会成员的物质、金钱或劳务照顾和帮助福利性:,其实就是一切福利活动和福利经济关系所具有的共同属性,即上述概括的,帮助、照顾、救济性,和,免费、减费、非盈利性,这两个共同特性凡是具有这两种共同属性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都应属于福利,都具有福利性质社会公益事业,社会公益事业就是,非营利事业,,其目的不是为了谋求利益、获得利润,而是为了造福他人、社会乃至整个人类,是从精神、文化、健康等诸方面开发人的潜能,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创造各种基本条件的事业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特征是其活动成果或因不具有直接的市场经济效益而不能进入市场,或因涉及人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价值而不应该进入市场第一章 绪 论,一、,卫生事业,二、卫生事业管理,三、,卫生事业管理学,四、,卫生事业的环境,五、,我国卫生事业成就,六、,我国卫生事业存在的问题,1,、卫生事业管理定义,卫生事业管理是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将卫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及时合理的提供给全体人民,并对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管理。

主体,1,、卫生事业管理定义,管理的对象,各种卫生机构及相关机构,调整机构之间的关系,规范机构行为,卫生服务的提供者及相关人员,调整人员之间的关系,规范人员行为,1,、卫生事业管理定义,管理的内容,优化卫生政策,政策的研究制定、实施和政策分析评价,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科学管理、合理配置,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服务质量,1,、卫生事业管理定义,管理的内容,科学的编制和实施卫生计划,通过计划明确目标,选择适当的行为规范和措施,对合合理的卫生资源投入提升卫生系统功能,促进各类卫生体系的良性互动和有机配合,2,、,我国卫生工作的方针,卫生工作方针是卫生事业管理的基本政策,是制定各项具体的卫生政策的依据和原则,是指导领域、部门工作的全局性政策2,、,我国卫生工作的方针,卫生工作方针的演变和发展,50,70,年代卫生工作原则,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80,年代的卫生方针,预防为主,城乡兼顾,中西医结合,卫生工作方针的演变和发展,90,年代,贯彻预防为主,依靠科技进步,动员全社会参与,中西医并重,为人民健康服务96,年后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奋斗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提出:,以马列主义、以邓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不断深化卫生改革到,2000,年,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包括卫生服务、医疗保障、卫生执法监督的卫生体系,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国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提出:,到,2010,年,在全国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人民健康需求的,比较完善的卫生体系,国民健康主要指标在经济发达到或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在欠发达地区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先进水平十一五”期间卫生工作的总目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全面、持续、协调发展以满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需求为重点,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建设,优化卫生资源配置,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改革医疗服务体制和机制,建立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承受能力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维护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坚决纠正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倾向;,转变政府职能,坚持依法行政,加强卫生全行业监管,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第一章 绪 论,一、,卫生事业,二、,卫生事业管理,三、我国卫生事业成就,四、,卫生事业的环境,五、我国卫生事业存在的问题,六、卫生事业管理学,3,、,我国卫生事业成就,城乡群众的健康状况显著改善,基本建立起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了城镇职工医保制度,开展了新农合制度试点,重大传染病防治取得了明显进展,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生产能力大大提高,第一章 绪 论,一、,卫生事业,二、,卫生事业管理,三,、,我国卫生事业成就,四、卫生事业的环境,五、我国卫生事业存在的问题,六、卫生事业管理学,4,、,卫生事业的环境,(,1,)面临的社会矛盾,国际范围内先进的医学技术和我国落后经济状况的矛盾,城乡矛盾,国家社会经济地区发展不平衡所造成的矛盾,工农群众人数众多与自身资源稀缺的矛盾,问题的复杂性与智力资源的有限性的矛盾,卫生事业管理者的社会目标与自身利益的矛盾,(,2,)卫生事业所处的环境,1,)社会各阶层的财富占有状况明显分化产生卫生服务需求分化,卫生事业管理者应该更加注意研究社会需求,分析自己所在地区、城市、社区的卫生需求,从按照自己的习惯和偏好提供服务转变为根据社会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提供卫生服务。

2,)决策机制分级化,基层卫生行政部门和各个卫生机构自己作出决定的事情比以前大大增加,环境改变要求培养一大批有知识、善思维、肯负责的管理者3,)市场经济下,卫生政策影响卫生机构行为,(,2,)卫生事业所处的环境,4,)法制经济社会促进管理法制化,5,)伦理学基础承认社会成员追求自己经济利益的合理性,出现经济收入影响人力配置现象,6,)卫生机构健康发展不但有赖于经济经营,还有赖于组织文化的建设:,重新协调劳动者个人和组织的关系,使大家处理好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关系,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暂时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组织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等第一章 绪 论,一、,卫生事业,二、,卫生事业管理,三,、,我国卫生事业成就,四、,卫生事业的环境,五、我国卫生事业存在的问题,六、卫生事业管理学,五,、,我国卫生事业存在的问题,1,、健康事业在社会发展目标中的地位尚未确立,2,、政府在健康事业中的职能尚待进一步调整和明确,3,、卫生资源的配置机制尚不合理,4,、健康和健康权利的公平性有待提高,政府在健康事业中的职能分类,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体制下相同的职能,如妇幼保健工作,职能相同,社会环境的不同导致政府职能发挥相对较差。

如传染病防治、食品卫生和劳动卫生等公共卫生工作,社会环境改变,职能也改变:如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正确的实施卫生经济政策,含卫生价格政策,对卫生机构的财政支持政策、税收政策和购买政策此部分职能发挥最差卫生资源配置中尚未解决的理论,谁来调查卫生服务需求,怎样调查?,哪些卫生资源需要由政府配置,哪些可以由市场配置?,什么样的卫生资源需要接受指令性的计划,什么样的只要接受指导性的计划?,指令性和指导性的计划是什么关系?,在卫生资源表现的供过于求的地方,还要不要医疗服务市场开放,能不能允许非政府的卫生机构进入?,五,、,我国卫生事业存在的问题,5,、农村卫生工作存在问题较多,6,、促进健康事业发展的社会信息系统尚未建立,7,、医院产权制度改革问题需要解决,8,、政府对卫生的投入尚待提高,第一章 绪 论,一、,卫生事业,二、,卫生事业管理,三,、,卫生事业的环境,四、,我国卫生事业成就,五、,我国卫生事业存在的问题,六、卫生事业管理学,1,、卫生事业管理学定义,卫生事业管理学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的学科,它的研究任务是中国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卫生政策;研究与正确的政策相适应的组织管理和工作方法;研究中国及世界各国卫生事业管理的经验。

是保证合推动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学科2,、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是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方法、政策、资源、组织、系统、行政和绩效这些构成卫生事业管理学的基本要素3,、研究方法,时态性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分析研究,理论研究,谢谢,。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