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3年重庆考研政治考试模拟卷(6)

h****8
实名认证
店铺
2023-02-23
DOCX
17.75KB
约16页
2023年重庆考研政治考试模拟卷(6)_第1页
1/16
2023年重庆考研政治考试模拟卷(6)_第2页
2/16
2023年重庆考研政治考试模拟卷(6)_第3页
3/16

2023年重庆考研政治考试模拟卷(6)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沦成果,那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理论成果是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B.邓小平理论C.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 2.2010年7月13日至14日,中共中央、围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胡锦涛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讲话强调发展教育事业要坚持的重点是A.教书育人B.改革创新C.促进公平D.提高质量 3.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归根结底是因为它A.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政治上的集中体现B.有利于调动最广大群众的积极性C.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D.体现了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中的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精神境界B.“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民族精神C.“乐群贵和,孝慈友恭”的传统美德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思想 5.2006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促进农村社会和谐,首先要A.推进新农村建设B.发展农村生产力C.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D.提高农民素质 6.邓小平理论形成标志是在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第十二次代表大会C.中共第十三次代表大会D.中共第十四次代表大会 7.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 8.所谓“容不得又离不得”,主要表明A.掌握度的重要性B.人们的认识超越于或落后于客观实践C.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D.否定因素与肯定因素的对立统一 9.在主体对客体进行能动反映的过程中,只反映被反映者的某些特性,而不反映它的其余特性。

这表明人的认识具有A.重构关系B.选择性C.直接现实性D.不可知性 10.2007年和中国正式开始交流年的国家是A.日本B.越南C.韩国D.印度 11.社会事件的发生大多具有随机性,人们不可能准确地预见社会事件的发展,而只能预见社会发展的大概趋势这种情况说明A.偶然性决定社会事件B.社会事件是不同于自然事件的精神现象C.社会事件都是抽象的可能性D.社会规律主要表现为统计学规律 12.城乡矛盾、脑体矛盾的最终解决是A.矛盾双方其中的一方克服另一方B.矛盾双方为新的对立双方所取代C.矛盾双方经过一系列的发展而融合成一个新事物D.矛盾双方同归于尽 13.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是A.先进的机器设备B.本企业工人的必要劳动C.别的企业工人的剩余劳动D.本企业工人的剩余劳动 14.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形成于A.毛泽东思想的萌芽时期B.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时期C.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时期D.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时期 15.把预付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A.资本的不同部分价值周转的不同方式B.预付资本的不同部分在资本价值增殖中的不同作用C.资本投入的不同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D.资本投入的不同领域资本周转的不同速度 16.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就是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与时俱进D.开拓创新 17.中国共产党首次明确提出执政党的建设问题是在A.中共七大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C.中共七届三中全会D.中共八大 1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的目标是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C.最终达到共同富裕D.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9.在资本主义社会,农产品按照A.成本价格出售B.农产品价值出售C.社会生产价格出售D.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出售 20.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做了完整论述,是在毛泽东思想的A.开始萌芽时期B.初步形成时期C.完备成熟时期D.继续发展时期 21.青春期开始的重要标志是A.音调变高B.乳房丰满C.月经初潮D.阴毛出现E.骨盆变宽 2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一诗句的哲学寓意是A.存在便是被感知B.事物的真面目是不可达到的C.真理是具体和多元的D.克服主观片面性才能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 23.常言道“吃一堑,长一智”,其哲学寓意是A.物质可以代替智慧B.经验教训是增长智慧的根本动力C.直接经验是检验智慧高低的根本途径D.错误往往是真理的先导,失败常常是成功之母 24.“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周恩来)这一观点的哲学寓意是A.真理就是事实B.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C.事实是本质,真理是现象D.事实与真理都是社会存在 25.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意味着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重中A.不变资本的比重增大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相同的比例扩大C.可变资本的比重增大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相同的比例下降 26.朝核第六轮六方会谈开始坚持的原则是A.承诺对承诺B.行动对行动C.承诺对行动D.承诺对承诺行动对行动 27.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A.马克思主义B.新三民主义C.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D.改组后的国民党成为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28.“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A.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B.对社会各个方面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C.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制的意义卜说的D.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的政治体制的意义上说的 29.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内在要求是A.尊重事实B.与时俱进C.尊重实践D.解放思想 30.近代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A.社会和谐B.科学发展C.民族振兴D.祖国统一 32.垄断价格是A.生产价格加平均利润B.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C.成本价格加垄断利润D.生产价格加垄断利润 33.200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A.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B.又快又好发展C.又好又快发展D.速度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34.正式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小共指导思想的是A.中共第十三次代表大会B.中共第十四次代表大会C.中共第十五次代表大会D.中共第十六次代表大会 35.对当代世界经济政治秩序的评价,不同的价值主体不可能完全一致,甚至截然相反。

这种现象表明A.价值评价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B.价值评价是没有客观标准的评价C.价值评价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D.价值评价依主体的具体特点不同而不同 36.对货币转化为资本具有决定意义的是A.劳动力商品的供求B.劳动力商品的价值C.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D.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37.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质是A.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B.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C.农民起义D.工农武装割据 38.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正视现实、开创未来的重要标志的事件是__A.由连战率领的访问团访问大陆B.由江丙坤率领的参访团访问大陆C.由宋楚瑜率领的访问团访问大陆D.由马英九率领的访问团访问大陆 39.人的意识产生的决定性因素是__A.人工语言的形成B.世界的物质本原C.社会性的劳动活动D.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 40.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是指__A.人不能认识它B.人不能利用它C.经济现象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D.社会现象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41.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__A.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B.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依法行政D.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42.超额利润是__A.商品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差额B.商品价值与生产成本的差额C.部门生产的剩余价值与平均利润的差额D.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43.“人的智力是按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

这句话说明__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的动力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D.人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 44.2005年5月16 至18日在北京举行的第9届《财富》全球论坛的主题是__A.“亚洲新一代”B.“中国和新的亚洲世纪”C.“亚洲新貌”D.“投资亚洲:从复苏迈向繁荣” 45.社会形态发展道路的统一性,根源于__A.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D.主体和客体的矛盾运动 46.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__A.封建主义体系B.资本主义体系C.社会主义体系D.共产主义体系 47.恩格斯指出:“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论观点,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应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这里的“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指__A.地理条件B.人口条件C.资源条件D.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48.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首要任务是__A.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B.独立自主C.维护世界和平,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D.增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 49.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中心是__A.计划生育B.环境建设C.经济建设D.可持续发展 50.投入某种物质商品生产过程中的活劳动量不变,如果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之间,两者的变化表现为__A.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不变B.商品数量不变,价值量增大C.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减少D.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增大。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