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改革方案陕西省彬县职业教育中心2012-04-10目录一、 课程改革领导小组 2二、 课程改革总体目标 2三、 人才培养目标 3(一)职业岗位能力 3(二)职业岗位知识 3(二)职业资格证书 3四、 课程结构 4五、招生对象 4六、 课程设置 5(一) 公共基础课(GGJC) 5(二) 专业基础课(ZYJC) 6(三) 专业课程(ZYKC) 9七、 课程实施方案 11八、 实习实训方式 13(一) 课程实训 13(二) 企业实习 14九、 学生成绩考核方式 15(一) “准学分制”考核思路 15(二) 课程学分计算方法 15(三) 加分因素 16(四) 学生得分计算 16(五) 学分认定程序 17(六) 学生毕业的必需条件 17(七) 奖励及特殊情况的处理 17十、 教学方法与教学研究 18(一)模块化教学,项目教学,实例教学 18(二) 备课及教学资料 18(三) 教学研究 18(四) 教学质量跟踪 18为使我校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凸显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先进 性,缩小与用人单位需求的距离,学校从了解本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的人才需求状况入 手,来研究分析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能力与素质结构,确 定专业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加强实训,计划自 2007 年 9 月起对我校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生成绩考核方式等开展适合于我校及我市 现状的改革。
一、 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组 长:孙立敏副组长:李选 王伟 刘高峰 计新科负责人:刘高峰、李占彬、解艳妮、吕小亚成 员:李耿 高恒 王静 王新民 杨军 郭素娟课程改革总体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最终出发点, 以模块化教学、项目教学、实例教学为手段,以现阶段应用广泛的、需求潜力大的、市 场急需的技能为教学内容,培养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操作型、技能型人才二、 人才培养目标:㈠职业岗位能力:1. 具备编制机械加工工艺的能力2. 具备选用工装、夹具及专用设备的能力3. 具备按照工艺要求编制数控加工程序的能力4. 具备钳工、车工、电工操作能力㈡职业岗位知识:1. 掌握机械切削、电气控制的基础理论知识2. 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设计的原理和方法3. 掌握数控编程的原理和方法4. 熟悉普通机床及数控机床维护保养知识和技术5. 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语法知识和一定的词汇量6. 了解现代化车间生产管理的基本知识㈢ 资格证书:学生在修学完成毕业规定的学分时,必须参加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有关职业资格的申请认定,拿到中级职业资格证书三、 课程结构课程结构上,从授课内容上分为理论课和实训课两个部分,这两个部 分的比例划分上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做不同的划分,其中专业基础课和专 业课的理论课与实训课的比例大于 1:1。
从课程性质上,所有开设的课程 分为三类:一是公共基础课,二是专业基础课,三是专业课四、 招生对象及学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五、 课程设置(一)公共基础课(GGJC)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开设时间学时考核方式GGJC201法律基础第二学期36考核教材及参考书目教学任务对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使学生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咼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学生提高对有关法律问题的理解能力,对是与非的分析判 断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护权益、依法同违法行为 作斗争的实践能力,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能力;指导学生提高对有关法律问题的理解能力,对是与非的分析判 断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护权益、依法同违法行为 作斗争的实践能力,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开设时间学时考核方式GGJC101职业道德和 职业指导第一学期40考核教材及参考书目教学任务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 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 业道徳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 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 提高自身全面素质和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开设时间学时考核方式GGJC001语文所有学期342考试教材及参考书目教学任务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阅读训练,提咼学生阅 读现代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 能力;重点加强应用文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 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 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为对 口升学打下基础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开设时间学时考核方式GGJC002数学所有学期342考试教材及参考书目教学任务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内容包括: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任意角的三 角函数、向量、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初步 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空间想像、数形结合、思 维和简单实际应用等能力,为学习专业课程和对口升学打下基础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开设时间学时考核方式GGJC003英语所有学期342考试教材及参考书目教学任务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 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读懂 简单应用文,能模拟套写语篇及简单应用文。
为对口升学打下基础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开设时间学时考核方式GGJC004体育与健康所有学期144考查教材及参考书目教学任务在初中相关课程在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 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 的习惯;培养自主锻炼、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 面提高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 奠定基础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开设时间学时考核方式GGJC301心理健康教 育第三学期40考查教材及参考书目教学任务旨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了解基本的心理现象、心理规律,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学生个体发展的内在需求,帮助其认识自己、认识环境、释缓青春期的心理困惑,使学生掌握有效学习、控制情绪、人际交往和适应社会的方法,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促进个性结构的日趋完善,使学生具有良好的 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的工作、学习奠定基础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开设时间学时考核方式GGJC102物理第一学期60考试教材及参考书目教学任务本课程应密切联系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所涉及的物理知识进行教 学主要讲授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等基础知识以及原子、原子 核物理的初步知识。
使学生初步掌握并能运用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和 规律,初步了解近代物理学中的一些主要概念和成就,着重培养学生 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物理基本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 主义观点二)专业基础课(ZYJC)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开设时间学时考核方式GGJC103计算机应用 基础第一、二学期96实践考核教材及参考书目教学任务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22机的基础知识、 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 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 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 工作打下基础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开设时间学时考核方式ZYJC104机械制图第一、二学期192实践考试教材及参考书目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和作图方法;能够执行制图国家 标准和相关的行业标准;具有识读和绘制简单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基本 能力;具有一定的空间想像和思维能力;能够正确地使用常用的绘图 工具,具有绘制草图的基本技能;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能用 计算机绘制简单的工程图样,初步掌握光滑圆柱公差配合、形位公差、 表面粗糙度与光滑工件尺寸检测等,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开设时间学时考核方式ZYJC301机械基础第三、四学期228考试教材及参考书目教学任务使学生了解构件的受力分析、基本变形形式和强度计算方法;了 解常用机械工种材料的种类、牌号、性能和应用;了解机器的组成; 熟悉机械传动和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结构及标准;初步 具有分析一般机械功能和动作的能力;初步具有使用和维护一般机械 的能力;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继续学习打下基础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开设时间学时考核方式ZYJC105电工电子技 术及应用第一、二学期228实践考试教材及参考书目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电工基本理论及分析计算的基本方法;掌握直流电动 机、三相异步电动机和步进电机的基本原理及使用;掌握电子技术的 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课程内容包括:直流电路、交流电路、 电场与磁场、电动机、变压器、电子分立元件原理和基本电路、线性 集成运放电路工作原理和基本电路、数字逻辑电路、电力电子变流技 术基础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开设时间学时考核方式ZYJC102公差配合与 测量技术第二学期40实践考试教材及参考书目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互换性和公差标准概念,圆柱公差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普通 螺纹公差与配合,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以及微机型坐标测量 系统等。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开设时间学时考核方式ZYJC401金属工艺学第四学期80考试教材及参考书目教学任务使学生懂得有关金属材料和其它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了解常用 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性能及热处理工艺之间的关系了解铸造、 压力加工、焊接的工艺基础知识,为学习其它课程和从事生产技术工 作打好必要的基础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开设时间学时考核方式ZYJC302机械制造工 艺基础第三、四学期151考试教材及参考书目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铸造,锻压,焊接,切削加工基础知识,车、铣、刨、 磨削加工,钻削与镗削加工,光整、特种加工金属材料的改性工艺基 础,热加工工艺基础,毛坯的选用,金属切削加工工艺基础,典型表 面的加工方法分析,机械零件的制造工艺过程及其技术经济分析,机 械制造自动化概论,质量、安全与环境保护等三)专业课程(ZYKC)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开设时间学时考核方式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开设时间 学时 考核方式ZYWL202钳工工艺及 技能实训第二学期162实践考试教材及参考书目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划线、錾削、锯削、锉销、钻孔、锪孔、扩孔、铰孔、攻螺纹与套螺纹、矫正弯曲、铆接、刮削、研磨、技术测量、简单的 热处理等,并能对部件或机器进行装配、调试、维修等。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开设时间学时考核方式ZYWL203车工工艺及 技能实训第二学期162实践考试教材及参考书目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金属切削基本理论及其应用、车床、编制工艺规程、 机械加工质量、机床夹具、车削细长轴和薄壁套、车削成形面、车削 特种螺纹及蜗杆、车削复杂和畸形工件、深孔及小孔加工、车削难加 工材料、扩大车床的加工范围等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开设时间学时考核方式ZYWL303计算机绘图CAD第三、四学期152实践考试教材及参考书目教学任务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CAD二维及三维造型设计软件,并能熟练使 用进行CAD设计为学生参加全国制图员考证打好基础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开设时间学时考核方式ZYWL304维修电工操 作技能实训第三学期180实践考试教材及参考书目教学任务掌握电力系统及配电所基本知识,常用电工材料和电工仪表,电 工基本操作,电气安全技术,室内线路的安装与维修,电动机与变压 器的基本知识及其检修,电力拖动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开设时间学时考核方式ZYWL402无线电装接 工操作技能实训第四学期162实践考试教材及参考书目教学任务掌握电器兀件的检测与选用,电气线路的安装接线方法、步骤、 技巧和技术要求,能分析并排除简单电气控制电路中的常见故障。
课 程内容设计上与维修电工的国家职业技能要求相融通,帮助学生获得 初级或中级维修电工技能证书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开设时间学时考核方式ZYWL305数控加工编 程及工艺第三、四学期342实践考试教材及参考书目教学任务使学生具备合理制订数控加工工艺方案的基本能力、具备合理确 定走刀路线、合理选择刀具及加工余量的基本能力、具备手工编写一 般复杂程度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的初步能力和具备调试加工程序、参 数设置、模拟调整的基本能力注:(1)课程编号的表示:GGJC表示公共基础课,ZYJC表示专业基础课,ZYWL表示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2)三位编号第一位表示开课学期(0 表示所表学期),后两位表示课程序号六、 课程设置方案课 程 性 质课程 编号学分合格 学分课程名称学时数开课学期计划学时其中一二讲授实训/ 实验其 他公 共 基 础 课GGJC20110.4法律基础36362GGJC00183.2语文34234255GGJC00283.2数学34234255GGJC00383.2英语34234255GGJC10231.2物理6046143GGJC00431.2体育健康14414422GGJC10110.4职业道德职业指导40402GGJC30110.4心理健康教育4040小计3313.21346133214专业ZYJC104105机械制图1921722064ZYJC301105机械基础2282002855GGJC10352.0计算机应用基础96484832基础课ZYJC10252.0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6050103ZYJC30272.8机械制造工艺基础151120315ZYJC105105电工与电子技术2281884066ZYJC40162.4金属工艺学807010小计5324.2963776187专 业 课ZYWL202106钳工工艺及技能实训162621009ZYWL203106车工工艺及技能实训188881009ZYWL30363.6计算机辅助设计CAD152521004ZYWL304106维修电工操作技能实训180801009ZYWL402106无线电装接工操作技能实训16262100ZYWL305106数控加工编程及工艺3421422009小计5633.68261267004040SXWL500159企业实习总计1578031352234901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说明:第一学年按 20 周计算,第二学年按18 周计算,课程开设为二年,共计开课76 周。
其中每 时,第一学年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每周开设 21 节,第二学年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开设30 节七、 实习实训方式(一)课程实训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制图测绘、基本技能实习、专业认知实习等环节,是学 生获得基本技能的训练手段,是形成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机电技术应 用专业依托学校现在的实训设备,开展课程实训工作学校现有钳工实训室、车 工实训室、机械制图室、机械原理陈列室、电工电子实训室、数控实训室、机器 人活动室、三个多媒体室和三个微机房基本可以满足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实训 教学教师在授课中,应根据开设课程的内容适当比例地安排一定的实训时间 原则上理论课的时间与实训时间比例多于 1:11. 实验实验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的重要教学环节根据 不同课程情况,实验有两种安排:一是将实验安排在相应的章节讲授完毕进行; 二是在学完或即将学完某一课程并进行了一些实验的基础上,集中一周 (实验专 用周)实践在相应的实验室里进行课程设置安排物理、公差配合和测量课程开设实验专用周主要是在教师的 指导下,按实验指导书要求,独立完成实验的全过程,目的是使学生成为实验领 域的实践者和积极探索者,训练学生调试、操作实验设备、仪器的基本技能以及 数据处理、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并培养严谨的实验习惯。
实验占重要地位的课 程和开设实验专用周的课程,实验要单独考核,成绩列入学生成绩册实验在各 门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要作具体的规定2. 基本技能实训基本技能实习包括钳工实训、车工实训、电工电子实训、数控加工实训、维 修电工操作技能实训、无线电装接工操作技能实训 、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 辅助设计 CAD 等,计 12 周通过实习,使学生了解机械、电工电子、计算机常识,使学生获得有关机 电方面的基础知识,进行中级技术工人必须的基本操作训练基本技能实习应以 培养基本技能的实习为主,通过钳工、车工、电工电子、数控加工和计算机等实 习环节,使学生具有机电和计算机方面的基本操作技能及基本知识每次实习完毕,必须进行操作及理论考核,同时结合学生实习中的工作情 况,评定总成绩,列入学生成绩册3. 专业认知实习专业认知实习是在学生开始学习专业课时,安排在校外工厂完成的实践性教 学环节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了解工矿企业的生产概况、生产过程、设备维修、 设备管理、产品装配以及企业生产组织和车间管理的一般情况以获得本专业较 全面的专业知识,初步培养观察分析生产现场常见的机械加工、设备维修方法, 了解生产的组织、管理形式,为后续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专业认知实习一般应选择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较为先进的工厂为基地,并根 据工厂的具体情况,制定出详细的实习指导书专业认知实习安排 3 周专业认知实习中,要对学生加强纪律教育、劳动教育、安全教育、职业道德 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对学生的表现和实习报告要作全面考核,成绩列入学生成 绩册二)企业实习学生学完所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后,第三学年安排同学开展为期一年的企 业实习,学校尽力联系尽可能多的企业单位让学生实习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实习 的单位有:天康集团、银龙泵阀厂、缸盖公司、天大集团、天富集团等各类机械 加工和电子企业在企业实习中,要对学生加强纪律教育、劳动教育、安全教育、职业道德教 育和集体主义教育对学生的表现和实习报告要作全面考核,成绩列入学生成绩 nn-册八、 学生成绩考核方式(一)“准学分制”考核思路学分制的学生考核与评价办法是目前较为常见的方法之一,其核心思想是通 过开设多种选修课程,打破专业课程设置与学生兴趣间的壁垒,促进学生的全方 位教育及特色教育学生修完所有课程并获得相应的学分及可毕业,打破了学生 学习时间上的限制但考虑到我校的实际情况,一方面教学场地限制,另一方面 教师数量及专业发展方向的不足,开设选修课的难度较大。
因此,选择适合我校 特点的学生考核办法成为一项重要工作根据我校目前的办学条件,计划采取学分制与传统 100 分制相结合的考核办 法,暂时命名为“准学分制”具体思路是根据所有开设课程的课时和性质及其 在总教学课时中的比重,为每门课程设置一定的学分,把所有课程学分的累计作 为总学分,再根据总学分计算合格学分,学生毕业时应获得合格学分以上方可毕 业课程折算总学分为 157 分,按百分制 60 分及格,那么该学科的合格学分应 为 80 分这样做的好处有:一是不再像以前百分制下,学生必须所有课程都及格,学 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长,从所开设的课程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或擅长的课程获得更 高学分以补充在其他学科,特别是公共基础课上的不足;二是通过学分制形式, 给学生施加一定的压力,把“要学生学”的教学模式逐步向“学生要学”的方向 引导;第三,通过各种形式的加分因素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培养更好更优的 毕业生,提高毕业的就业水平和质量二)课程学分计算方法公共基础课课程学分计算方法:开设课时数/36,小数点部分四舍五入; 专业基础课部分学分计算方法:开设课时数/18,小数点部分四舍五入; 专业课部分学分计算方法:开设课时数/20,小数点部分四舍五入; 企业实习按 15 分计;注:计算公式一方面参考高职院校的学分计算方法,另一方面结合专业办学 目标,加大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所占学分的比重,特别是专业基础课的学分比重。
经计算,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总学分为 157 学分,按 60%计,合格学分为 80 分三)加分因素1、参加各级学科竞赛获奖的,校级竞赛前三名分别加 1.5、1.0、0.5 分;参加县 (市)级竞赛获前三等奖的分别加 3.0、2.0、1.5 分;参加省级及以上竞赛获前 三等奖的分别加 6.0、4.0、3.0 分此项累计加分超过 10分的,按 10 分计2、获得劳动部门颁发的初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加 3 分,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加 6 分,可重复加分四)学生得分计算每门课程学习结束后,由课改小组安排人员出试卷或实际操作题,学生进行 笔试或上机操作考试学生学分的获得有以下几个方面:1、笔试或操作考试获得2、各种加分因素可以获得的学分3、各种考查课程的所得学分4、企业实训所得学分 学生学分计算公式:所得学分=考试得分+学习过程评价得分1、考试得分计算方法如下:♦ 公共基础课中的考试科目考试得分=笔试得分/卷面分X (该门课程的学分-1)♦ 公共基础课中的考查科目由于考查课程学分均为 1 分,故公共基础课中的考查类型科目学 分只由学习过程评价得分组成♦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科目:考试方式为上机操作考试,试卷内容上通过设立一定数量的考核 知识点,检查学生操作完成知识点数的情况计算学分,考试所得学分 计算方法为:考试学分=完成操作知识点数/考核知识点数x (该门课程的学分-1)企业实习打分方法:企业主根据学生综合素质最高打 10 分,带队老师根据学生出勤等表现最高可打 5 分,计 15 分。
2、学习过程评价得分打分方法如下:所有科目学分中用 1分作为学习过程评价得分,由模块任课老师根据学 生出勤情况、遵守纪律情况、学习情况等综合因素进行打分由于考查类科 目学分均只有 1 分,故该学分作为学习过程评价得分注:所有学分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五)学分认定程序模块结束后,统一对学生学分进行认定先由模块任课教师根据学生考试计 算考试得分,再根据学生平时表现打学习过程评价得分,教师把计算的得分上报 年级,由年级上报教导处,最后由教导处上报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组长签字学生所有课程学习结束后,由教导处根据规则统计学生的得分,并报课程改 革小组组长签字(六)学生毕业的必需条件1、参加滁州市组织的毕业考试并取得合格成绩2、并取得劳动部门颁发的初、中级职业技术资格证书的3、获得所有模块单科合格学分4、所有模块总计学分达到合格学分的(80 分)(七)奖励及特殊情况的处理1、一个模块学习结束后,如果学生没有获得单科合格学分,安排学生参加补考, 补考仍不能获得合格学分的,安排学生参加下一届的模块重修对于重修仍不能 获得学分的,扣发毕业证一年2、对于总学分不能达到合格学分(80 分)的,扣发毕业证一年3、如果学生所得学分高于(含)140 分(百分制下的 80 分),发放 500 元奖金 作为其“就业基金”,并积级推荐就业。
九、 教学方法与教学研究(一)模块化教学,项目教学,实例教学开设的一门课程就是一个模块,课改小组提出所有模块的模块教学计划和教 学目标;模块中根据课程内容划分为若干个项目,由授课老师制定项目教学计划 和具体的项目教学目标,如果项目太大,老师还可以把项目划分成若干个小项目; 在实际教学设计中,老师应根据项目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素材和教学案例,尽 量贴近企业需要,把企事业单位需要操作员完成的工作,在教学中表现出来二)备课及教学资料所有任课的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结合企业需要,把课程划分成具体的项目, 提出该项目的具体教学要求,并在备课中进行教学设计,提出项目模型,制作教 学课件,形成统一格式的电子版备课笔记三)教学研究1、采取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组集中备课的方式,利于老师间对模块划分、项目要 求、项目内容、教学方法等内容的交流和讨论2、继续老带新活动,由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新老师,使新老师对于课改的意思 和方式方法有进一步了解3、在适当的时间组织所有参加课改的老师到其他较好的学校开展交流活动四)教学质量跟踪1、一个教学模块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项目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检查 教师授课质量,同时也是学生获得加分的一个途径。
2、期中期末不定时安排学生评价教师活动,作为教学质量跟踪的一个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