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教学目的: 1.交流收集的材料,了解高尔基这个人物 2.自学生字,理解新词 3.初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并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同学们,通过查找资料,你们了解高尔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吗? 同学们交流资料,最后明确: (高尔基是世界闻名的文学家,原苏联文学的创始人他发表了《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母亲》等小说以及著名的散文诗《海燕》等他的作品在我国广为流传,得到人们的喜爱他还非常关心、爱护少年儿童二、初读课文,围绕课题质疑 1.板书课题:《小摄影师》 看到这个题目你会产生哪些疑问? (小摄影师是谁?他给谁摄影?在摄影的过程中遇到什么情况?他是怎么处理的?为什么要以小摄影师为题?……) 2.初读课文,看看哪些问题能够在读文中解决,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在第二课时的学习中解决三、检查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1.按照读课文,画生字、查字典、选字义的步骤自学生字可按要求填写表格表格略去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并纠正重点字的读音 另外,“社”、“者”是翘舌音,“杂”是平舌音,在读的过程中注意提示和纠正。
3.分析字形结构 “摄”左右结构,“耳”的最后一笔是“ ”;第一个“又”最后一笔是“ ” “胶”左右结构,右边的第四笔是“ ”,不要写成“ ” “杂”上下结构,上边是“九”不是“几”,下边是“一”加“小”不要写成“木” “鞠”左右结构,左边最后一笔是“ ”,不要写成“一”;右里侧“米”字最后一笔是“ ”不要写成“ ” “躬”当“身”字做偏旁时最后一笔不要出头 “社”左右结构,左边是“ ”字旁,不要写成“ ”旁 4.比较法识记字形 贴( ) 吩( ) 社( ) 侧( ) 沾( ) 纷( ) 杜( ) 测( ) 秘( ) 胶( ) 者( ) 杂( ) 密( ) 郊( ) 著( ) 染( )四、理解词语: 1.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记者”、“杂志社”、“胶卷”、“秘书”等词语 2.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摆弄:本意含有支配、调整的意思联系上下文指小男孩调整相机,为正式拍照作准备或指小男孩为高尔基调整坐姿 吩咐:是要求对方按自己的要求做课文中指高尔基听小男孩的话,拿了张报纸,坐下来 停当:本意为齐备、完毕课文中指小男孩把高尔基拍照前的准备工作全部做完做好了。
突然:指事先没有料到,一眨眼事情发生了课文中当一切准备停当就要拍照了,小男孩一下子坐在地上哭了起来高尔基没有想到会发生眼前这样的事情五、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想一想,课文讲了谁和谁之间发生的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的是一个小男孩给高尔基照相,由于忘了带胶卷,因此没照成相的事六、作业: 生字、词、读书第二课时教学目的: 1.联系上下文读懂句子,解决疑难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2.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理解重点词句,领悟写作特点教学过程:一、默读课文,提出问题 老师做简单的板书板书顺序按同学发言的前后顺序 (1.小男孩为什么要扔纸团给高尔基? 2.为什么高尔基看了纸条上的内容后同意小男孩进来? 3.小男孩进到高尔基办公室是怎么做的,为什么高尔基听从小男孩的吩咐? 4.小男孩为什么哭着跑了? 5.高尔基为什么要喊他回来? 6.高尔基为什么对待“小摄影师”和真正的摄影师态度不同?) 附板书 注: 为什么扔纸团? 在出示附板书时, 为什么同意进? 不标序号,顺序可以 为什么听吩咐? 是乱的 为什么跑? 为什么喊? 为什么态度不同二、细读课文,释疑解难 师:刚才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有质量,下面我们按照课文的顺序把问题条理一下,可标上序号,然后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攻破。
1.请一名同学读1—5自然段,解决质疑中的第一、二个问题 (1)先小组讨论,然后班上交流 (2)汇报交流: ①小男孩之所以用“扔纸团”的方法才能见到高尔基,是因为,高尔基是一位大作家,他既要看书又要写作,因此工作很忙工作人员不让外人随便出入是怕打扰高尔基的工作,打断他的创作灵感但是,高尔基一旦知道小摄影师来此的意图后,一定会同意他进去的,因为,孩子们了解高尔基,敬佩高尔基另外,小男孩采用“扔纸团”的办法说明他很机智 ②摄影出示纸条上的内容:“亲爱的高尔基同志,我是一名少先队员我想给您照张相,贴在我们的墙报上请您让他们放我进去我照完相,立刻就走纸条上的前两句话打动了高尔基因为高尔基看到小男孩是少先队员,他拍照的目的不是为了宣传自己,而是为了同学们的学习进步因此,高尔基同意放他进来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高尔基对下一代的关心爱护,也可以体会出小摄影师对高尔基的热爱崇敬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1—5自然段 板书:扔纸团 放他进 2.自由读6—11自然段,解决质疑中的第三、四、五个问题 (1)三人一组讨论,一个人说一个问题,说的不对,不全,其他同学补充纠正 (2)按小组在班上交流汇报,可以说可以读。
①投影出示: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从“摆弄了很久很久”可以看出:一方面小男孩在调整相机的角度,解决采光等技术问题,为正式拍照做着准备;另一方面,他也可能多次调整高尔基的坐姿由此可见,小男孩对此拍照十分重视和认真从而也表达了他对高尔基的敬爱之情时间对于高尔基来讲是宝贵的,是格外珍惜的,但是,对孩子他却十分慷慨,为了孩子他舍得花时间,即使孩子占用了他很多时间,他仍然耐心地接待,任其“摆弄”,还对孩子“微笑”,说明他对下一代的宽厚、慈爱和关怀 板书:摆弄 微笑 ②“孩子为什么哭着跑了?”“高尔基为什么要喊他回来? 这两个问题可以用读的方式汇报在读“突然”一词时,速度要急而快,说明情况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使高尔基一时摸不着头脑,等反应过来,孩子已经哭着跑了,眼前的一切,就发生在一瞬间那么,小男孩为什么跑了?原因大概有二一是小男孩出于礼貌,不愿用高尔基的胶卷,所以他跑出去,跳上一辆电车,想马上回家去取胶卷;二是小男孩此时心里十分难过,他本来经过努力终于见到了高尔基,并且还耗费了高尔基许多宝贵时间,本来可以拍照成功,实现自己的愿望,没想到一时疏忽忘了带胶卷,功亏一篑,所以他十分懊悔,哭着跑了。
从高尔基的语言与动作中看出高尔基对孩子的宽容与关爱 板书:坐、哭 站、喊 (3)练习分角色朗读,也可加动作 3.读12—15节,男生读高尔基,女生读秘书解决质疑中的最后一个问题 大家一起交流 从“我很忙”可以看出,高尔基对宣传自己一点儿也不感兴趣从“如果是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看出高尔基对下一代的事却十分重视 师:联系上文,小男孩好不容易进了高尔基的办公室,高尔基又是那么耐心地配合他拍照,可万事俱备,他却忘了带胶卷,所以他哭了,是懊悔,是自责对这一点,高尔基是完全能体会得到的因此高尔基希望小男孩再来小男孩还会再来吗? 联系全文,小组讨论:要说出自己的看法的依据,并充分发挥想象 可按下面的句式谈自己的看法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借助朗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课文中大量篇幅描写了高尔基和小男孩的对话朗读中应根据人物的身份、读出相应的速度和语调比如文中的主人公高尔基是个伟大的文学家说话的语气应该慢一些,稳重一些他热爱孩子,与小男孩的谈话要显得特别亲切例:“是你扔的纸团吗?”要读出非常亲切询问的语气怎么了?”要读出非常关切的语气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声音要加大,读出亲切、热烈的语气。
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如果来的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第一句语调很平静;第二句则表现出对小男孩的惦念先让学生试着读,然后分角色朗读四、作业:朗读课文三遍;练习复述课文内容板书设计18 可贵的沉默教学目标: 1.思想教育:要有意识地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护,学习如何去关心和爱护别人 2.知识要点:认识本课的3个生字 3.能力训练: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根据“阅读提示”自学课文 4.教学重、难点:领会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教学过程:一.板书《可贵的沉默》 1.谁说说什么叫“沉默”?(不说话) 2.看到题目你有哪些问题? (为什么说沉默可贵的呢?谁沉默?在什么情况下沉默?他们沉默时的神态怎样?沉默之后是一种什么情景呢?……)二.自由读文,解决疑惑 1.读准字音 2.理解词义 异口同声: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 骄傲:本文是自豪的意思 神气十足:形容十分得意而傲慢的样子 左顾右盼:向左右两边看 情绪:人从事各种活动时产生的兴奋的心理状态 索性:直截了当,干脆 阻止:使停止行动 蕴藏:蓄积而未显露或未发掘 依然:依旧 寂然无声:非常安静,没有声音 期待:期望、等待。
追逐:追赶 沉默不语:不说话 瞥了一下:很快地看了一下 郝免:依法定程序减轻或免除对罪犯的刑罚 四面八方:泛指周围各个方面 继而:接着 稚拙:幼稚笨拙三.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1.你从哪些句中读出了(或体会出)什么,在边上可做记录 2.你哪个词、句不懂可用“~”做上记号四.小组合作学习五.班上交流重点体会交流以下内容 1.“我想去寻找蕴藏在我们心灵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 (“极为珍贵的东西”在这里就是指要回报父母的爱这句话是说“我”要让孩子们不光感受到爱,还要让他们懂得回报父母的爱 2.“沉默了足足一分钟,我悄悄地瞥了一下这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的犯了错误的神色之中 (“足足一分钟”,表明“沉默”的时间很长孩子们面对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这个话题,一下子从“十分热闹”变得“沉默不语”,“所有的人”都不说话了,并且脸上流露出犯了错误的神色,这恰恰是他们可爱的地方说他们可爱,是因为他们在觉察到自己错了之后,毫不掩饰,坦诚地流露在他们的神色之中 3.“像获得郝免一样,那一双双躲闪的目光又从四面八方慢慢地回来了 (这句话是“我”轻轻问“怎样才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后孩子们的最初反应。
像获得赦免一样”,形容孩子们的错得到老师的原谅,心情轻松了许多;“躲躲闪闪的目光”,形容孩子们追问时表现出来的回避的神色;“从四面八方慢慢地回来”,说明孩子们的目光慢慢地从各个角度转向老师,敢于看老师了 4.“啊,我真快活!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 (“我”听到家长会上爸爸妈妈说他们的孩子在向他们表达自己的爱,这正是那节课上沉默不语“反省”自己的结果,这正是为师的快乐)六.有语气地朗读全文 提示:朗读时,要注意人物不同的情绪变化开始要读出孩子们欢乐、自信的情绪和热闹的气氛;在孩子们沉默时要读出内疚、后悔的心情;在孩子们明白了要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的时候,要读出欢快、欣喜的语气七.小结: 师:我们自学、合作学习了课文内容,并且有语气地朗读了全文,现在谁能说说为什么课文题目叫“可贵的沉默”? (沉默是因为孩子们知道他们错了,沉默是对错误的承认,是对错误的反思如果错了不承认,反而振振有词,强词夺理,就不是好孩子了另外,沉默之后有补救错误的办法,有改正错误的行动,并且受到妈妈爸爸的表扬,得到老师的认可所以这个沉默是可贵的……)八.谈体会: 学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什么启发?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爱父母,体谅父母的辛苦,不仅能自己的事自己做,还应帮助爸爸妈妈分担一些事情。
在他们的生日之时,或者母亲节、父亲节之日,送上一句问候语,做张贺卡、写封信表一表心意,对于他们来讲将是一种多么大的快乐与幸福呀!除了父母,我们还应该爱身边所有的人,懂得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懂得给与将比得到更快乐板书设计19 中彩那天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2.自学生字,理解新词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板书:《中彩那天》 1.假如你中彩了,会是什么样? (兴奋不已;高兴地跳起来;大专用欢呼;逢人便讲;想想今后怎么办?……) 2.看到题目,你会产生哪些疑问? (谁中彩了?中彩那天的情景怎样?中彩人高兴的程度如何?中彩那天有什么事发生?……) 过度:带着你们心中的疑问,听教师范读课文,看看哪些问题书中做了回答二、范读课文三、自学生字,理解词义: 3.难确定的部首: “厂”:部首“厂” “牌”:部首“片” “或”:部首“戈” “与”:部首“一” “题”:部首“页” “票”:部首“西”、“示” “存”:部首“子” 4.理解词语: 维持:使继续存在下去;保持 生计:维持生活的办法;生活 拮据:生活困难,缺少钱 安慰:使心情安适 诚实: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不虚假。
信用:能够履行跟人约定的事情而取得的信任 精湛:精深 器重:本文指老板对父亲很看重,很重视 梦寐以求:睡梦中都想看,形容迫切地希望看 崭新:极新 馈赠:赠送 闷闷不乐:心情不舒畅 迷惑:辨不清是非,摸不着头脑 痕迹:残存的迹象 教诲:教训,教导四、自由读文,把不理解的句子画下来五、作业:生字、词、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2.学习在阅读中提出问题(质疑),并讨论解决问题的读书方法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1)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2)课文内容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在班上谈读文后的体会 (父亲是个大好人,不贪财,不图利,诚实、守信……) (课文是围绕着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话写的 3.请同学们围绕课文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中心句)提问 (为什么说只要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谁做到了诚实、守信?在什么情况下做到了诚实、守信?他是怎样做的?)二、细读课文,理解重点(或理解词句) 1.默读课文,把不理解的词、句做上记号 2.针对文章中的重点词句提问,最后归纳如下: (1)为什么中奖后,父亲开着车,他的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 (2)母亲安慰我说:“不要烦恼,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
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 (3)可以看出,那个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说明了什么? (4)为什么我激动地说:“可是,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呀!” (5)为什么库伯先生派人来,把奔驰汽车开走了,父亲却显得特别高兴? (6)为什么中彩那天父亲打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3.小组学习 针对上述问题学习讨论,如除上述问题外,还有不懂的地方,也可提出来,组员共同学习、交流每题可选代表在班上交流 4.班上汇报、交流 (1)为什么中奖后,父亲开着车,他的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 (因为家里生活困难,父亲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他买的两张彩票里有一张中彩,恰恰是一辆奔驰牌汽车,而那张中彩的彩票又是父亲帮库伯先生捎的那一张,并作了记号而库伯先生早已把此事忘记了如今中彩了,父亲拥有这辆车,不但能实现自己往日的夙愿,而且能使家里的经济状况大为改观,但是这样一来,后半生将会受到良心上的遗责,精神上的折磨如果把车给库伯先生,自己今后的生活依旧贫困,美好的愿望很有可能成为泡影,但“我”的精神世界是轻松的、愉悦的、富有的到底选择哪条路呢?此时的“父亲”心里复杂矛盾极了。
(2)母亲安慰我说:“不要烦恼,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 (是昧着良心把本应属于同事的奖品车留给自己?还是讲诚信,把“梦寐以求”的奔驰车让同事开走?这是一个“道德难题”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得把车交给已经忘了在彩票存根上做记号的同事,如果自己把车留下,就是虚为的表现,就有愧于同事和自己的良心 (3)“可以看出,那K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说明了什么? (说明父亲非常想把得到的奖品——奔驰汽车据为己有,好实现自己多年来的愿望,扭转家庭贫困的处境 (4)为什么我激动地说:“可是,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呀!” (这句话的意思是:库伯家有钱,他不会在乎这辆车的而我们家穷,这辆车对我们家来说是多么重要呀!即使爸爸留学生下这辆车也是有理由的,也是理所应当的 (5)为什么库伯先生派人来,把奔驰汽车开走了,父亲却显得特别高兴? (在得与失面前,父亲经过复杂的思想斗争,终于做老实人、办老实事、诚实、守信的思想占了上峰当父亲看着奔驰汽车被开起时,心里如释重负,因此显得特别高兴 (6)为什么中彩那天父亲打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父亲打请同事来取车,正说明了父亲诚实,守信用,这种品质是难能可贵的,是用多少金钱都买不到的,所以说那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三、综合阅读,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思考: (1)通过课文的学习,你对妈妈说的:“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有什么体会? (2)本文的结构安排有什么特点? (3)我们是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学习的? 2.班内交流 (1)交流体会 (诚实、有信用,这是做人最起码的道德品质,但往往在大是大非面前,在公与私,利与弊,名誉与金钱面前很难做到然而,“活得诚实、有信用”就是说的、做的跟内心想的要一致,克服再大的困难,再大的痛苦也要兑现对别人的承诺这样做了以后,别人就会相信你,信赖你,愿与你交朋友,愿与你一起共事与此同时,你不但无愧于心,而且心中充满了快乐与幸福,而这种精神上的富有、充实,就是一大笔用金钱换不来的财富 (2)本文的结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 (本文使用的是总分总结构 (3)我们是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学习的? (①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②提出问题,小组合作学习,解决问题从4个角度提出问题: A.针对课题提问; B.针对课文的中心句提问; C.抓信课文的重点句提问; D.针对文章的写作特点提问板书设计20 第六颗钻石教学目标: 1.能从课文内容中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善良,懂得如何理解和尊重他人。
2.认识本课的2个生字 3.能按“阅读提示”的要求阅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学习从课文的字里行间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4.理解“人大都是心地善良的”这句话所包含的意思教学过程:一、激疑导入: 板书:《第六颗钻石》 围绕题目质疑 (一共有几颗钻石?前五颗钻石怎么样?第六颗钻石什么样?围绕第六颗钻石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与第六颗钻石有关的人是谁?为什么要以第六颗钻石为题?……)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读课文后,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一个珠宝店的售货员,不小心把六颗钻石掉到地上,她拾起了五颗,第六颗怎么也找不到一个失业者捡到了钻石,心地善良的他听了“我”的话,把钻石还给了当售货员的“我” 2.自读课文后,刚才看到题目产生的疑问有哪些在文中找到了答案,做上记号 3.自读课文时,哪些字词不明白,用查工具书的方法自己解决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解释供老师们参考 严格:在遵守制度或掌握标准时认真不放松 临时:暂时;短期 建议:向集体、领导等提出自己的主张 溜达:散步;闲走 来之不易:得来的不容易本文指的是作者在当时得到在珠宝店当售货员这份工作很不容易 偶然:本文指不经常,不是必然的。
珍惜:珍重爱惜 忧郁:忧伤,愁闷 吩咐:口头指派或命令 焦躁不安:着急而烦躁,不安宁 关照:关心照顾 友善:朋友之间亲近和睦三、默读课文,寻找问题或自学课文,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1.在自学课文时,把你感受最深的语句用“ ”画下来,然后从中寻找问题 如:对“我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工作十分努力这句话我感受最深 问题:作者为什么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或为什么说这机会来之不易? 2.在自学课文时,把你认为不可思议的情节或句子用“ ”画下来,然后从中寻找问题 如:对“然而,就在第15天,出事了那天下午,有个衣衫不整、又高又瘦的人总在柜台前溜达,从他苍白忧郁的脸庞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失业者这一情节我不理解 提问: (1)对于一个温饱都有问题的失业人员怎么会有能力,有心情进珠宝店里溜达? (2)“我焦躁不安,像疯了一般到处乱翻 提问:课文第四自然段说:“有六颗钻石滚落在地上,”为什么在找钻石时用“像疯了一般到处乱翻”?而不用“像疯了一般在地上胡乱找起来”? 3.在自学课文时,把你认为可以填充内容的地方用“∨ ”标出来,然后提出问题 如:“他缓缓地转过身来,“你有事吗?”他脸上的肌肉直抽动,表情很不自然。
提问:(1)就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他脑子里闪现出的是什么? (2)“我展开手掌,第六颗钻石正躺在手心 提问:她看到手心中的钻石有什么样的表情?什么样的动作?怎样的心理活动? 4.在自学课文时,把你认为本文的重点或含义较深的地方用“( )”画下来,然后提出问题 如:“我想起母亲常对我说,人大都是心地善良的于是,我看着他的眼睛说:“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您知道,现在工作很难找,请多多关照 提问:(1)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想起母亲常说的话? (2)她从母亲的话中受到什么启发? 又如:“他也看了看我,脸上浮现出友善的微笑 提问:失业者脸上浮现出“友善的微笑”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5.在自学课文时,对标点产生异议可用“?”表示出来,然后提出问题 如:“我想起母亲常对我说,人大都是心地善良的 提问:(1)为什么不在“人”后面点个逗号呢? (2)这句话什么意思? 6.在自学课文时,把你对作者的写作手法有兴趣的地方圈起来,然后提出问题 如:“我展开手掌,第六颗钻石正躺在手心 提问:作者为什么不写第六颗钻石回来后的心情、动作、神态等? 又如:题目《第六颗钻石》 提问:为什么不以《第六颗钻石回来了》为题?四、快速读文,合作学习。
1.自己快速读文,想答案 2.小组合作学习,说答案 3.选出代表,班上汇报 上述问题的答案归纳如下,目的在于抛砖引玉 1.“作者为什么说这机会来之不易?” (因为在众多应聘者的竞争中,作者通过了笔试、仪表、与顾客交流、推销商品的语言、艺术以及对钻石这一贵重商品技术、工艺的了解等等考核,终于迎得了环境好,薪水高的临时售货员工作而这份工作又是自己走向社会寻找到的第一份工作因此说这机会来之不易 2.(1)“对于一个温饱都有问题的失业人员怎么会有能力,有心情进珠宝店里溜达?” (他可能正在为将要过生日的妻子选购一枚既便宜又美观的钻石作为送给妻子的礼物或者结婚周年的礼物……) (2)课文第四自然段说:“有六颗钻石滚落在地上”,为什么在找钻石时用“像疯了一般到处乱翻”?而不用“像疯了一般在地上胡乱找起来”? (因为她已找遍了墙角和柜底,也就是说她找遍了她认为地面可能存留钻石的地方,然而,结果使她大失所望,因此她盼望出现奇迹,在实际上不可能掉在地面以上的物体上乱翻起来 3.(1)“就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他脑子里闪现的是什么?” (她会说什么?如果问起钻石我怎么应对?……) (2)“她看到手心中的钻石有什么样的表情?什么样的动作?怎样的心理活动?” (她看到手心中闪闪发光的钻石,脸上露出惊喜的神情,她望着他的背影心想?真是个善解人意的好人呀!想到这里她高兴地跳了起来:钻石找到喽!……) 4.(1)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想起母亲常说的话? (2)她从母亲的话中受到什么启发? (由于“我”看到那人的“表情很不自然”,使“我”想到母亲的教诲,使“我”想到捡到钻石的这个人并无恶意,他也许是太穷了,也许是还要养家糊口,也许一整天没吃东西……所以才被逼无奈,悄悄拿了那颗钻石。
(3)失业者脸上浮现出“友善的微笑”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我不会因为我的失业与贫穷而连累你,不会让你步我后生的确找一份工作不容易,找一份这样好的工作更不易我怎么能因为我的自私与贪婪毁掉一位责任心很强的女售货员呢?) 5.(1)为什么不在“人”后面点个逗号呢? (如果自然断句在“人大”后面,那意思理解起来就有一定的困难如果“人”后面加个逗号,不但一看、一读就明了,而且强调的是所有的人,都具有这种本性,由此看来,“人”后面加个逗号比较妥当 (2)这句话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大多数的人心地都是善良的即使有的人偶然之间存有非分之想,但未必已经是良心泯(mǐn)灭,我们要善于唤起他们的良知,帮他们克服邪念 6.(1)作者为什么不写第六颗钻石回来后的心情、动作、神态等? (给读者留有想象的空间,回味的余地,意犹未尽的感觉……) (2)“为什么不以《第六颗钻石回来了》为题”? (《第六题钻石回来了》这是以结果命题对于猎奇者来说知道结果就不愿意或没耐心去了解事情的题目、经过了而《第六颗钻石》这个题目有引人入胜之功效人们(读者)看到这个题目就会产生许多奇想,第六题钻石怎么了?落到谁手里了?发生什么事了?哪来的钻石?价值多少钱的钻石?……)五、练习朗读。
板书设计 附送:2019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单词表1.pen:[pen]钢笔2.pencil:[pensl]铅笔3.pencil-case:[penslkeis]铅笔盒4.ruler:[ru:lə]尺子5.eraser:[ireisə]橡皮6.crayon:[kreiən]蜡笔7.book:[buk]书8.bag:[bg]书包9.sharpener:[ʃɑ:pənə]卷笔刀10.school:[sku:l]学校 11.head:[hed]头12.face[feis]脸13.nose:[nəuz]鼻子14.mouth:[mauθ]嘴15.eye:[ai]眼睛16.ear:[iə]耳朵17.arm:[ɑ:m]胳膊18.finger[fiŋgə]手指19.leg:[leg]腿20.foot:[fut]脚21.body:[bɔdi]身体22.red:[red]红色的23.yellow:[jeləu]黄色的24.green:[gri:n]绿色的25.blue:[blu:]蓝色的26.purple:[pə:pl]紫色的27.white:[hwait]白色的28.black:[blk]黑色的29.orange:[ɔ:rindʒ]橙色的30.pink:[piŋk]粉色的31.brown:[braun]棕色的32.cat:[kt]猫33.dog:[dɔg]狗34.monkey:[mʌŋki]猴子35.panda:[pndə]熊猫36.rabbit:[rbit]兔子37.duck:[dʌk]鸭子38.pig[pig]猪39.bird[bə:d]鸟40bear:[bɛə]熊41.elephant:[elifənt]大象42.mouse:[maus]老鼠43.squirrel:[skwirəl]松鼠44.cake:[keik]蛋糕45.bread:[bred]面包46.hotdog:[hɔt][dɔg]热狗47.hamburger:[hmbə:gə]汉堡包48.chicken:[tʃikin]鸡肉49.Frenchfries榨薯条50.Coke可乐51.juice:[dʒu:s]果汁52.milk:[milk]牛奶53water:[wɔ:tə]水54tea:[ti:]茶55.one:[wʌn]一56.two:[tu:]二57.three:[θri:]三58.four:[fɔ:]四59.five:[faiv]五60.six:[siks]六61.seven:[sevn]七62.eight:[eit]八63.nine:[nain]九64.ten:[ten]十65.doll:[dɔl]玩具娃娃66.boat:[bəut]小船67.ball:[bɔ:l]球68.kite:[kait]风筝69.balloon:[bəlu:n]气球70.car:[kɑ:]小汽车71.plane:[plein]飞机72.boy:[bɔi]男孩73.girl:[gə:l]女孩74.teacher:[ti:tʃə]教师75.student:[stju:dənt]学生76.this:[is]这个77.my:[mai]我的78.friend:[frend]朋友79.I’m=Iam我是80.nice:[nais]好的愉快的81.goodmorning:[gud][mɔ:niŋ]早上好82.goodafternoon::[gud][ɑ:ftənu:n]下午好83.meet:[mi:t]遇见;碰见84.goodbye:[,gudbai]再见85.too:[tu:]也;太86.father:[fɑ:ə]爸爸87.dad:[dd]爸爸口语88.mother:[mʌə]母亲;妈妈89.mom:[mɔm]妈妈口语90.man:[mn]男人91.woman:[wumən]女人92.grandmother[grnd,mʌə]外祖母93.grandma:[grndmɑ:](口语)(外)祖母94.grandfather:[grnd,fɑ:ə](外)祖父95.grandpa:[grndpɑ:](口语)(外)祖父96.sister:[sistə]姐妹97.brother:[brʌə]兄妹98.let’s=letus让我们99.great:[greit]太好了100.really:[riəli]真地;确切地101.and:[nd]和;并且102.eleven:[ilevn]十一103.twelve:[twelv]十二104thirteen:[θə:ti:n]十三105.fourteen:[fɔ:ti:n]十四106.fifteen:[fifti:n]五107.sixteen[siksti:n]十六108.seventeen:[,sevnti:n]十七109.eighteen:[eiti:n]十八110.nineteen:[nainti:n]十九111.twenty:[twenti]二十112.howmany:[hau]:[meni]多少113.can:[kn]能够;可以114.lookat:[luk][t]看;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