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音乐说课稿三篇一年级音乐说课稿篇1课时:第一教时教学内容:歌曲《摇呀摇》教学目标:1、学生能用清晰标准的上海方言来歌唱,并以柔美的声音表现出《摇篮曲》的风格2、感受不同情绪的童谣风味教学重点:正确地用上海方言演唱歌曲教学难点:1、上海方言的吐字2、歌曲旋律的起伏教学突破口:以“上海童谣”为主线,让学生充分感受歌曲的风格、意境和内涵,进而唱好歌曲教学过程:一、童谣导入:1、学生表演《路边童谣》进教室2、师生做老上海的弄堂游戏3、回忆会念的儿歌、童谣说明:以“上海童谣”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童谣的兴趣,感受“上海童谣”歌曲的特色,为歌曲教学打下铺垫二、学唱新歌:1、初步感受歌曲的意境:A、师范唱B、生交流:外婆住在哪里?老师怎么去外婆家的?2、熟悉旋律、学唱歌词:A、跟着音乐做摇小船的律动B、用情景创设、师生谈话、问答的方式进行歌词教学C、用“lu”哼唱D、轻声唱词E、处理好“外婆”、“一只馒头一块糕”的唱法说明:此环节注重孩子的生活实践,将音乐问题生活化,从最贴近孩子生活的细小环节入手,用上海方言口语化的“外婆”呼唤声巧妙地解决了孩子们对起伏较大的旋律的掌握3、学唱歌曲结束句,进行力度的变化。
4、完整地表演唱歌曲6、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三、拓展1、介绍上海有名的桥2、节奏朗读《新上海童谣》3、表演唱:上海童谣4、欣赏本校学生的表演舞:路边童谣说明:通过此环节,拓宽学生音乐表现的空间,使学生了解童谣除了可以通过朗读进行表现,还可以通过演唱、舞蹈等形式进行表现由老上海童谣的学唱到新上海童谣的创作,凸现了现代气息,悄然渗透了德育教育一年级音乐说课稿篇2(一)导入1、让学生听着音乐《我最喜欢》,模仿老师的动作并作出与歌词相应的动作2、师生问好3、让学生会忆一边唱歌一边做动作时做过哪些动作4、引导学生除了可以一边唱歌一边跳舞之外还可以一边唱歌一边为歌曲伴奏二)感受节奏1、向学生出示教具:塑料盆、塑料棒、饼干桶、带珠子的矿泉水瓶、杯子、手掌拍2、提出情境教学小乐队的情境,让学生当小队员并选择乐器3、教师示范用小乐器伴奏4、指导学生用自选的小乐器并按招歌曲的节奏型打出节奏5、对学生进行个别6、以让小乐队到多个地方巡回演出的形式吸引学生,让学生重复多次敲打音乐节奏型,让学生对节奏型有更深刻的印象三)音乐律动听音乐,引导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四)语词替换游戏1、引导学生以歌词句式“我最喜欢……”做游戏。
2、请学生当小老师发指令,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己想想自己最喜欢什么一年级音乐说课稿篇3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艺术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过年了》中的第一个课题《新年真快乐》,本课题以“庆新年”为主线,围绕着过年时特有的五彩缤纷的民俗活动展开通过舞蹈表演、歌唱、绘制等多种艺术手段,表现出对春节(新年)的认识和感受,让学生在无穷的快乐和遐想中,受到民族艺术文化的熏陶,并且体验到浓厚的亲情和友情教学内容非常符合刚入学学生情感需要,给学生学习生活带来乐趣和愉悦教学本课题时已临近春节,在孩子们都盼着过年的心情下教学本课,可以说本课教学的安排是合乎情理的本课教学大致可以分为三课时,第一课时以音乐为切入点,主要让学生欣赏,学唱歌曲并配合打击乐表演;第二课时以美术为切入点让学生画画做做,培养学生设计能力和想象能力,第三课时以舞蹈为切入点,学跳秧歌舞,创编舞蹈,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现在我来说说第三课时的教学设想,首先是教学目标的确定新课改理念强调:课堂教学必须要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以知识本位转向以发展为本位,教学目标要真正体现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整合因此,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第一方面:认知目标:1.通过系列活动了解自己和他人过年的一些方式、习俗;了解中外与新年有关的民俗文化。
2.让学生初步感知四二拍子的节奏,学习秧歌基本动作,为《过新年》创编舞蹈,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第二方面:能力目标:1.让学生在多种艺术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唱、演、跳等方面的综合艺术能力2.通过生生互教、培养学生自主性同时又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第三方面:情感目标:通过感受过年的欢快和喜悦,体验和表现过年的喜悦,交流、分享活动带来的快乐,体验浓厚的亲情和友情这些目标中,涵盖着知识经验的获得、能力的培养、求知欲的激发和积极情感的引导,整合了各领域目标,体现了目标的综合性和层次性根据本课的实际情况,我把重点定位为:让学生在多种综合艺术活动中,体验过年时的喜悦和快乐把难点定位为学跳秧歌舞,培养学生创编舞蹈的能力接下来,我来说说教学准备教师主要准备:录音机、装扮教室的挂图、灯笼、窗花等学生每人准备一条手绢《艺术》新课程标准强调:艺术学习的个性化是“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生活背景,充分调动他们的主体意识,为他们创设参与体验、主动探索、积极实践的条件,鼓励他们进行个性化的艺术活动,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本课以舞蹈为切入点,把生活中的场景、感受,赋予了艺术表现形式,通过舞蹈、音乐、欣赏、表演等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艺术学习的主动参与性和积极性,使他们在有趣的活动中更多地获得人文素养的熏陶,在愉悦的活动中感受着新年的欢乐。
另一方面,我们班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他们过年的风俗也各具特色让他们介绍并表演家乡一些有趣的风俗,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相互交流学习,这不但增长了学生的见识,而且也是学生主体意识的充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