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检查记录表

花里****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940KB
约133页
文档ID:137976636
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检查记录表_第1页
1/133

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检查记录表第一部分 中医药服务功能(650分) 总体说明:一、本细则所有指标均为必查指标,适用于所有二级公立中医医院,民营中医医院参照执行二、本细则中将最基本、最重要,若未达到要求势必影响特色优势、中医临床疗效、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的指标,列为“核心指标”(以★标示),具备否决作用三、经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其他医疗机构能满足相关服务需求,未开展手术服务的城市中心区的二级中医医院可不查综合服务功能部分的“手术治疗管理”和“麻醉治疗管理”,其他二级中医医院为必查得分按照1000分相应进行折算四、对于医院不存在相应情况的个别指标,指标得分在对应部分进行折算如医院无毒性中药饮片和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则指标5.3.4的“2分”扣除,第五章“中药药事管理”部分总分为78分,最后得分再按照80分进行折算五、本细则各指标评分只在指标分数范围内扣分,扣完为止,不倒扣分六、检查时限问题,评审前三年指2009、2010、2011三年;本年度指2012年;近一年指从检查日开始往前倒推的一年第一章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45分)1.1——1.2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检查记录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医医院指标检 查 记 录扣分方法分值实得分扣分原因1.1医院确定发展战略情况 确定( ) 未确定( )医院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情况 制定( )未制定( )发展规划体现以中医为主方向 体现( )未体现( )能提供原始资料( ) 不能提供原始资料(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措施落实情况(抽查2项)措施1 落实( ) 部分落实( ) 未落实( )措施2 落实( ) 部分落实( )未落实( )医院未确定发展战略或未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或发展规划未体现以中医为主方向,不得分;不能提供原始资料,扣2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未落实,每项扣1分;部分落实,酌情扣分(最少每项扣0.5分)。

31.2.1医院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情况 制定( )未制定( )年度工作计划中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有( )项共( )条 无( )提供原始资料 能( ) 不能( )医院未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或工作计划中无具体措施,不得分;不能提供原始资料,扣1分21.2.2工作计划中有发展中医重点专科、学科和加强中医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和明确的资金投入措施1 落实( )部分落实( )未落实( )措施2 落实( )部分落实( )未落实( )资金投入:有( ) 金额( ) 无( )无具体措施,每项扣1分;无资金投入,每项扣1分;措施未落实,每项扣1分;部分落实,酌情扣分(最少每项扣0.5 分)31.2.3医院对影响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问题有系统的调研分析(至少每年一次),并制订针对性措施。

系统的调研分析 2009年 有( ) 无( ) 2010年 有( ) 无( ) 2011年 有( ) 无( )针对性措施 制订( ) 未制订( )措施1 落实( )部分落实( )未落实( )措施2 落实( )部分落实( )未落实( )未定期开展调研分析或无针对性措施,不得分;措施未落实,每项扣1.5分;部分落实,酌情扣分(最少每项扣0.5分)31.2.4医院对中医药特色指标(包括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比例、中药人员占药学人员比例、中药处方占处方总数的比例,中药饮片处方占处方总数的比例等)定期(至少每年一次)进行考核、分析定期进行考核分析 2009年 有( ) 不具体( ) 无( ) 2010年 有( ) 不具体( ) 无( ) 2011年 有( ) 不具体( ) 无( )未定期进行考核、分析,不得分;分析不具体,酌情扣分(最少扣1分)。

4注: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制定情况评估应查阅原始发文等原始资料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1.3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检查记录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医医院指标检 查 记 录扣分方法分值实得分扣分原因1.3.1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鼓励和考核制度 制定( ) 不完善( ) 未制定( )实施( ) 未实施 ( ) 未制定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鼓励和考核制度,不得分;制度不完善(如制度不系统,分散在各种相关制度中),扣1 分;已制定,未实施,扣 1 分2★1.3.2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指标有 ( ) 无( )实施( ) 未实施 ( )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无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指标,不得分;已建立,未实施,扣3分。

61.3.3实行绩效工资管理 实行( ) 未实行( ) 考核结果体现在科室分配方案中 体现( ) 未体现( )未实行绩效工资管理,或考核结果未体现在科室分配方案中,不得分5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1.4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检查记录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医医院指标检 查 记 录扣分方法分值实得分扣分原因★1.4.1将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中医药工作纳入院长目标责任制与医院年度工作计划,并有相关鼓励措施纳入院长目标责任制 纳入( ) 未纳入( )纳入医院年度工作计划 纳入( ) 未纳入( )确定对口支援单位 已确定( ) 未确定( )有相关鼓励措施 有( ) 无( )未纳入院长目标责任制或未纳入医院年度工作计划不得分;无确定的对口支援单位,扣2分;无鼓励措施,扣2分。

41.4.2医院有专门部门和专人负责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业务指导专门部门 有( ) 无( )专人负责 有( ) 无( )对基层指导工作主管院长 熟悉( ) 不熟悉( )专门部门负责人 熟悉( ) 不熟悉( )无专门部门或专人负责,扣2分;相关人员不熟悉基层指导工作,扣1分21.4.3开展中医对口支援工作开展( ) 未开展( )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工作 开展( ) 工作不到位( ) 未开展( )开展人员交流工作 开展( ) 工作不到位( ) 未开展( )未开展中医对口支援工作,不得分;未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工作,扣1.5 分;未开展人员交流工作,扣1.5分;工作不到位,酌情扣分(最少每项扣1 分)31.4.4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要求建立中医药视频平台 建立( ) 未建立 ( )参加中医药管理部门组织召开的视频会议、开展交流、培训与会诊等工作按要求参加 ( ) 部分参加 ( ) 未参加 ( )未建立视频平台,不得分;未按要求参加视频会议、交流、培训与会诊活动,扣5分。

8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第二章 队伍建设(100分)2.1 队伍建设检查记录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医医院指标检 查 记 录扣分方法分值实得分扣分原因★2.1.1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数(含执业助理医师)( )人执业医师总数( )人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数/执业医师总数( )%每低于标准(60%)1个百分点,扣 1 分72.1.2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占执业医师比例<60%,临床科室(口腔科、麻醉科除外)不得招聘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未达标,招聘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2009年 是( ) 否( )2010年 是( ) 否( ) 2011年 是( ) 否( )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占执业医师比例<60%,但招聘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不得分42.1.3中药专业技术人员数( )人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数( )人中药专业技术人员数/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数( )%每低于标准(60%)1个百分点,扣1分。

52.1.4护理人员总数( )人护理人员系统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培训时间≥100学时)人数( )人 护理人员系统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培训时间≥100学时)人数/护理人员总数( )%每低于标准(70%)1个百分点,扣1分52.1.5临床科室总数(口腔科、麻醉科除外)( )个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执业医师总人数比例≥60% 同时符合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的相关要求符合要求的临床科室 ( )个 不符合要求的临床科室 ( )个每个临床科室不符合要求,扣1分72.1.6医院领导班子总人数( )人, 其中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数( )人,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占医院领导班子总人数比例为( )%每低于标准(60%)10个百分点,扣1分32.1.7院长是否经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政策和管理知识的系统培训 是( ) 否( )医院院领导和医务、护理、药剂、教学、科研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共( )人经过省级以上中医药政策、中医药知识和管理知识的系统培训( )人未经过省级以上中医药政策、中医药知识和管理知识的系统培训( )人科主任共( )人经过中医药政策和管理知识的系统培训( )人未经过中医药政策和管理知识的系统培训( )人院长未经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政策和管理知识的系统培训,扣2分;其他每1人不符合要求,扣1分;部分符合,酌情扣分(每人最少扣0.5分)。

62.1.8部门名称正、副职负责人总人数其中中医药人员数管理人员中中医药人员比例(%)每低于标准(60%)5个百分点,扣1分4医务护理科研教学合计2.1.9临床科室负责人总数( )人临床科室负责人具有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人数( )人临床科室负责人系统接受中医药专业培训两年以上人数( )人临床科室负责人具有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人数+临床科室负责人接受中医药专业培训两年以上人数/临床科室负责人总( )%每低于标准(60%)1个百分点,扣1分52.1.10临床科室负责人(口腔科、麻醉科除外)中应有具备中级中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相关专业工作6年以上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或经过西学中培训的临床类别执业医师临床科室科主任应符合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的相关要求临床科室(口腔科、麻醉科除外) 共( )个,科室负责人符合要求的科室( )个 不符合要求( )个科主任符合要求的科室( )个 不符合要求( )个临床科室负责人中应有具备中级中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相关专业工作6年以上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或经过西学中培训的临床类别执业医师,不符合要求,每个科室扣1分;科主任不符合要求,每个科室扣1分。

4注:1.对该部分进行检查时,除查看提供的相关证明材料外,还应现场抽查部分值班人员的执业医师资格证,以验证其材料的真实性2.低于标准*个百分点,扣*分,举例说明如下:如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比例要求≥60%,评分细则为每低于标准1个百分点,扣1分,某医院实际检查结果为58.4%,低于标准(60%)1.6个百分点,则扣2分下同)3.指标2.1.3.中药人员也包括毕业于中药专业,但职称为西药的人员4.指标2.1.4.护理人员系统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是指毕业于中医药院校或中医护理专业;或毕业于西医药院校,进院三年内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时间≥100学时计算方法为:分子为毕业于中医药院校或中医护理专业的人数+毕业于西医药院校,进院三年内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时间≥100学时的人数,分母为护理人员总数5.指标2.1.6.医院领导班子是指上级主管部门任命的党政领导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指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或经过学习培训取得中医、中西医结合、中药专业学历或学位的人员6.指标2.1.7.检查时,不进行访谈,查阅相关证明材料即可,对于科主任的中医药政策和管理知识的系统培训,院内组织的培训也可。

7.指标1.10.经过西学中培训是指临床类别执业医师经过2年以上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有明确的教学计划和考核标准,有学习证明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2.2 队伍建设检查记录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医医院指标检 查 记 录扣分方法分值实得分扣分原因2.2.1制定中医药人员队伍建设规划 制定( )未制定( )医院中长期规划中有相关内容 有( ) 无( )措施 落实( ) 部分落实( ) 未落实( )无人员队伍建设规划或医院中长期规划中无相关内容,不得分;措施未落实,扣3分;部分落实,酌情扣分(最少每项扣1分)52.2.2年度工作计划中有优化中医药人员结构、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措施,有( ) 无( )措施 落实( ) 部分落实( ) 未落实( )年度工作计划中无相关措施,不得分;措施未落实,扣3分;部分落实,酌情扣分(最少每项扣1分)。

52.2.3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及继承人选拔与激励机制有( ) 无( ) 实施( ) 未实施( )无选拔与激励机制,不得分;未组织实施,扣3分52.2.4制定师承教育计划和具体措施制定( ) 未制定( )措施 落实( ) 部分落实( ) 未落实( )未制定师承教育计划和具体措施,不得分;措施未落实,扣3分;部分落实,酌情扣分(最少扣1分)5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2.3 队伍建设检查记录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医医院指标检 查 记 录扣分方法分值实得分扣分原因2.3.1开展以中医药知识与技能为主的医师定期考核工作定期考核( ) 未定期考核( )业务水平测评内容以中医内容为主( ) 未以中医内容为主( )未定期考核,不得分;业务水平测评不以中医内容为主,扣4分。

62.3.2开展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开展( ) 未开( )抽查2名住院医师的培训档案 姓名1( )培训情况 姓名2( )培训情况 未开展培训,不得分;未按计划和要求培训,每人扣2 分42.3.3开展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三基”培训开展( ) 未开展( )抽查2名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档案 姓名1( )培训情况 姓名2( )培训情况 未开展培训,不得分;未按计划和要求培训,每人扣 2 分52.3.4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中医药继续教育并获得规定学分的比例达到100%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总数( )人参加中医药继续教育并获得规定学分的( )人参加中医药继续教育并获得规定学分的人数/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总数( )%每低于标准5个百分点,扣1分42.3.5开展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并考核开展( )未开展( )考核( )未考核( )现场考核 符合( )人 部分符合( )人 不符合( )人见附表2.3.5《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考核记录表》 未开展培训,不得分;未考核,扣4分;现场考核3名非中医类别医师,不符合要求,每人扣2分;部分符合,酌情扣分(每人最少扣1分)。

62.3.6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个人技术考评档案建立( ) 未建立( )技术考评档案记录情况姓名1 考评中医药内容 有( ) 无( )姓名2 考评中医药内容 有( ) 无( )未建立个人技术考评档案或考评无中医药内容,每人扣2分5注:指标2.3.5:现场考核时从本手册后所附的《临床类别医师考核试题》中抽取题目,对3名非中医类别医师进行考核,考核情况请记录在《附表2.3.5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考核记录表》中附表2.3.5 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考核记录表序号考核人员信息考核要点考核记录考核结果1科室:姓名:职称: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符 合( )部分符合( )不 符 合( )2科室:姓名:职称: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符 合( )部分符合( )不 符 合( )3科室:姓名:职称: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符 合( )部分符合( )不 符 合( )专家签名______________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第三章 临床科室建设(170分)说明:1. 对3.1.1进行检查时,要求设置的5个一级临床科室必须独立设置。

2.检查病历时要由专家从病案信息库中随机抽取,不得由医院提供(下同)3.对指标3.2进行检查评估时,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的临床科室中抽取2个临床科室,其中从内科系统临床科室和其他科室各抽1个(不含已抽取确定为检查对象的重点专科),共2个科室对每个科室分别打分,最后求平均分作为每项指标的实际得分4.对指标3.3.1—3.3.4项进行检查评估时,由专家在临床科室中随机抽取2个科室,其中从内科系统临床科室和其他科室各抽1个(不含已抽取确定为检查对象的重点专科)进行检查对每个科室分别打分,最后求平均分作为每项指标的实际得分5.对指标3.3.5进行检查时,由专家在全院手术病历中随机抽查6.对指标3.9.3进行检查评估时,由医院提供开设病房的临床科室名单和设立病区中医综合治疗室的科室名单及相关证明材料,并从设立病区中医综合治疗室的科室中随机抽取2个科室实地考查7.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是指经药监部门批准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8.处方情况评价方法:查看评审前一年度报表,并抽查评审当月某天的处方如该天处方比例远低于该年度的处方比例,则再抽查另外一天的处方以进一步核实中成药和西药在一张处方中的按中药处方计算,计算时应分别计入中药处方数和处方总数。

9.在对临床科室进行检查时,备选科室不包括“治未病”科和重症医学科10.抽查病历,不特指的,运行病历和归档病历均可3.1.1 临床科室建设检查记录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医医院项目科室名称设置情况项目科室名称设置情况扣分方法分值实得分扣分原因临床科室内 科有( )无( )医技科室药剂科有( )无( )临床科室≥5个,医技科室≥3个,每少1个科室,不得分8外 科有( )无( )检验科有( )无( )其他(请注明)放射科有( )无( )注:二级中医医院临床科室≥5个(内科、外科等),医技科室≥3个(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等)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3.1.2 - 3.1.3 临床科室建设检查记录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医医院项目名称是否规范名称是否规范扣分方法分值实得分扣分原因★3.1.2医院名称是( )否( )医院名称不规范,扣5分。

10★3.1.2临床科室名称是( )否( )是( )否( )科室名称不规范,每1科室扣4分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3.1.3医院不得张挂不符合规定的荣誉称号不符合要求不得分3注: 1.中医医院命名应符合《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2..临床科室命名可采用以下方式:(1).以《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中医专业命名,如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皮肤科、眼科、耳咽喉科、口腔科、肿瘤科、骨伤科、肛肠科、老年病科、针灸科、推拿科、康复科、急诊科、预防保健科等2.以中医脏腑名称命名,如心病科、肝病科、脾胃病科、肺病科、肾病科、脑病科等3.以疾病、症状名称命名,如中风病科、哮喘病科、糖尿病科、血液病科、风湿病科、烧伤科、疮疡科、创伤科、咳嗽科等3.中医医院临床科室名称不得含有“中医”、“中西医结合”、“西医”字样,不得使用含有“疑难病”、“专治”、“专家”、“名医”“祖传”或者同类含义文字的名称以及其他宣传或者暗示诊疗效果的名称。

临床科室名称不得有神经科(中心)、神经内科(中心)、消化科(中心)、风湿免疫科(中心)、免疫科(中心)、泌尿科(中心)等名称外科二级分科应命名为外一、外二、外三……,不得出现其他命名4..指标3.1.2科室名称,如两个中医科室名合并在一起命名,如脾胃肝胆科,不扣分中草药房、骨科、名医门诊、专家门诊、名中医工作室不扣分 5.以“中心”、“国医堂”等作为临床科室名称的,应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社会影响,并应由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核准 6.指标3.1.3.按照文件汇编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清理“全国示范中医医院”等称号的通知”要求进行检查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3.2 临床科室建设检查记录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医医院 科室(1)指标检查记录扣分方法分值实得分扣分原因3.2.1门诊设置、设施与相关要求符合情况符合( )部分符合( )不符合( )病房设置、设施与相关要求符合情况符合( )部分符合( )不符合( )急诊设置、设施与相关要求符合情况符合( )部分符合( )不符合( )门诊、病房、急诊设置与设施不符合要求,每个区域扣 2 分;部分符合,酌情扣分(每个区域最少扣 0.5 分)。

53.2.2人员结构 合理( ) 不合理( )学术带头人或学科带头人符合相关要求符合( )不符合( )科主任 符合( )不符合( )学术继承人 符合( )不符合( )护士长 符合( )不符合( )人员结构不合理,扣2分;不符合要求,每人扣 1 分 43.2.3应开展中医特色服务项目数( )种,实际开展( )种开展中医特色服务项目的数量未达到要求,每少1项,扣 0.5 分 43.2.4详见附表3.2.4-3.2.5《临床科室病历检查操作表1》查房记录中无上级医师辨证分析与治疗法则、处方、用药要点讲解记录,每份病历扣1分53.2.5详见附表3.2.4-3.2.5《临床科室病历检查操作表1》未开展病例讨论,不得分;病例讨论中无中医内容,每1例扣1分53.2.6三级医师的专科继续教育情况,查阅相关材料并见3.3.2《临床科室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访谈记录表》未按要求开展继续教育,每人扣1分4注:指标3.2.3每个科室应开展中医特色服务项目数的要求参见《中医医院各科室应开展中医特色服务项目要求》(附后)当证明材料不能证明是否开展了特色服务项目时,专家应从医院提供的名单中随机抽查2—3项进行验证。

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中医医院各科室应开展中医特色服务项目要求一、妇科:至少应开展10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中药外敷、灌肠、熏洗、针灸、推拿、局部用药、耳穴、刮痧、穴位贴敷、拔罐、中药超声导入、音疗、熏蒸、穴位注射、砭石、钩活术、平衡针、火针、腹针、热敏灸、雷火灸等二、儿科:至少应开展9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雾化吸入、针灸、推拿、刮痧、拔罐、穴位贴敷、耳压、熏洗、外敷、中药灌肠、平衡针、浅针、热敏灸、雷火灸等三、皮肤科:至少应开展8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湿敷、清创、药膜、穴位贴敷、面膜、拔罐、针灸、熏洗、钩活术、蜂疗、火针、热敏灸、雷火灸、穴位埋线、放血、薰药、鲜药外治、临方调配等四、眼科:至少应开展15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点眼法、滴眼法、涂眼法、浸眼法、洗眼法、熏眼法、敷眼法、钩割法、熨烙法、眼部注射法、针灸、耳压、离子导入、穴位贴敷、局部按摩、雷火灸等五、耳鼻咽喉科:至少应开展17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清创、吹药、中药滴剂、中药灌洗、中药含漱、中药离子导入、中药外敷、中药雾化吸入、针灸、放血、穴位注射、穴位贴敷、耳压、烙治、割治、啄治、按摩导引、钩活术、平衡针、穴位埋线、浅针、火针、蜂疗、雷火灸等。

六、肿瘤科:至少应开展6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中药内服、外治、注射,针灸,穴位埋线,康复养生等七、骨伤科:至少应开展6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中医手法整复骨折及外固定、牵引、手法、中药、功能康复、针刀、铍针、带刃针、钩活术、松解疏通术、理疗等八、肛肠科:至少应开展10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针灸、中药熏洗、敷药、塞药、中药灌肠、结扎、枯痔、药物注射、切开、挂线、挑治、穴位注射和钩活术、热敏灸、火针、穴位埋线等九、针灸科:至少应开展9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针法(包括毫针、三棱针、皮肤针等),灸法,耳针、头皮针、腕踝针、拔火罐法(包括留罐、闪罐、走罐等),及电针、腧穴药物贴敷、腧穴药物注射、平衡针、腹针、芒针、火针、浅针、皮内针、金针、铍针、针刀、微针疗法、热敏灸、雷火灸、穴位埋线、蜂疗、割治等十、推拿科:至少应开展7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推拿手法、膏摩、中药、穴位敷贴、湿热敷、理疗、练功、中药熏洗、拔罐、针灸、刮痧、穴位注射、浮针、浅针、穴位埋线、铍针、滞针、锋钩针、针刀等十一、急诊科:至少应开展5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针灸、擦浴、刮痧、拔罐、头针、平衡针等十二、肺病科:至少应8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中药外敷、针刺、灸疗、拔罐、熏蒸、中药泡洗、中药超声导入、穴位贴敷等。

十三、脾胃病科:至少应开展7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中药外敷、中药灌肠、针灸、耳穴治疗、穴位贴敷、拔罐、足浴、穴位注射、穴位埋线、平衡针、火针、腹针、热敏灸、雷火灸等十四、脑病科:至少应开展8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中药内服、外治、穴位注射,针灸、火罐、理疗、中药外治疗法、养生康复等十五、心血管病科:至少应开展5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针灸、拔罐、中药熏洗、中药灌肠、养生保健十六、血液病科:至少应开展4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针灸、火罐、理疗和中药外治疗法等十七、肾病科:至少应开展6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针灸、穴位贴敷、中药熏洗、中药肠道灌洗、中药离子导入、穴位注射等十八、内分泌病科:至少应开展8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针灸、耳穴埋豆、贴敷、推拿、足底按压、穴位注射、药浴、理疗等十九、风湿病科:至少应开展5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中药熏洗、湿敷、贴敷、针灸、理疗等二十、老年病科:至少应开展8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中药外敷、中药灌肠、针灸、耳穴治疗、足浴、穴位贴敷、脐疗、拔罐、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砭石等二十一、神志病科:至少应开展8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中药治疗、针灸、点穴、按摩、贴敷、足浴、气功和太极拳等。

二十二、肝病科:至少应开展5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中药灌肠、熏洗、穴位贴敷、针灸、推拿等二十三、外科:至少应开展18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贴敷、箍围、切开、引流(药捻、扩创、导管等)、结扎、垫棉、熏洗、溻渍、灌注、灌肠、挂线、拖线、蚕食、缠缚、涂擦、针灸、耳穴、穴位贴敷及外用中药临方调配等二十四、感染性疾病科:至少应开展7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针灸、火罐、穴位贴敷、刮痧、穴位注射、雾化吸入、脐疗等附表3.2.4—3.2.5 临床科室病历检查操作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医医院 科室(1)指标3.2.4 上级医师指导下级医师序号科室病历号辨证分析治法处方讲解用药讲解1有( ) 无( )有( ) 无( )有( ) 无( )2有( ) 无( )有( ) 无( )有( ) 无( )3有( ) 无( )有( ) 无( )有( ) 无( )4有( ) 无( )有( ) 无( )有( ) 无( )5有( ) 无( )有( ) 无( )有( ) 无( )指标3.2.5 开展病例讨论科室病历号讨论记录中医内容备注1有( ) 无( )有( ) 无( )2有( ) 无( )有( ) 无( )3有( ) 无( )有( ) 无( )4有( ) 无( )有( ) 无( )5有( ) 无( )有( ) 无( )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3.2 临床科室建设检查记录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医医院 科室(2)指标检查记录扣分方法分值实得分扣分原因3.2.1门诊设置、设施与相关要求符合情况符合( )部分符合( )不符合( )病房设置、设施与相关要求符合情况符合( )部分符合( )不符合( )急诊设置、设施与相关要求符合情况符合( )部分符合( )不符合( )门诊、病房、急诊设置与设施每个区域不符合要求,扣2分;部分符合,酌情扣分(每个区域最少扣0.5分,最多扣 1.5分)。

53.2.2人员结构合理( ) 不合理( )学术带头人或学科带头人符合相关要求符合( )不符合( )科主任 符合( )不符合( )学术继承人 符合( )不符合( )护士长 符合( )不符合( )人员结构不合理,扣2分;不符合要求,每1人扣 1分43.2.3应开展中医特色服务项目数( )种,实际开展( )种开展中医特色服务项目的数量未达到要求,每少1项,扣0.5分43.2.4详见附表3.2.4-3.2.5《临床科室病历检查操作表》查房记录中无上级医师辨证分析与治疗法则、处方、用药要点讲解记录,每份病历扣1分53.2.5详见附表3.2.4-3.2.5《临床科室病历检查操作表》未开展病例讨论,不得分;病例讨论中无中医内容,每1例扣1分53.2.6三级医师的专科继续教育情况,查阅相关材料并见3.3.2《临床科室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访谈记录表》未按要求开展继续教育,每人扣1分4注:指标3.2.3每个科室应开展中医特色服务项目数的要求参见《中医医院各科室应开展中医特色服务项目要求》(附后)当证明材料不能证明是否开展了特色服务项目时,专家应从医院提供的名单中随机抽查2—3项进行验证。

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附表3.2.4—3.2.5 临床科室病历检查操作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医医院 科室(2)指标3.2.4 上级医师指导下级医师序号科室病历号辨证分析治法处方讲解用药讲解1有( ) 无( )有( ) 无( )有( ) 无( )2有( ) 无( )有( ) 无( )有( ) 无( )3有( ) 无( )有( ) 无( )有( ) 无( )4有( ) 无( )有( ) 无( )有( ) 无( )5有( ) 无( )有( ) 无( )有( ) 无( )指标3.2.5 开展病例讨论科室病历号讨论记录中医内容备注1有( ) 无( )有( ) 无( )2有( ) 无( )有( ) 无( )3有( ) 无( )有( ) 无( )4有( ) 无( )有( ) 无( )5有( ) 无( )有( ) 无( ) 3.3 临床科室建设检查记录表(诊疗方案及应用)_____ 省(自治区、直辖市)__________中医医院 科室(1)指标检查记录扣分方法分值实得分扣分原因★3.3.1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名称1( ) 要素完善( ) 不全( )名称2( ) 要素完善( ) 不全( )名称3( ) 要素完善( ) 不全( )未制定中医诊疗方案,不得分;每少1个病种诊疗方案,扣2分;诊疗方案基本要素(中西医病名、诊断、治疗、难点分析、疗效评价等)不全,每少1个要素,每个病种扣0.5分。

4中医诊疗方案执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诊疗方案,并体现本科临床实际和特色名称1执行( )未执行( )体现( )未体现( )名称2执行( )未执行( )体现( ) 未体现( )名称3执行( )未执行( )体现( ) 未体现( )未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诊疗方案基础上,制定本科室中医诊疗方案,每个病种扣1分;未体现本科临床实际和特色,每个病种扣0.5分3.3.2访谈记录详见附表3.3.2《临床科室中医医师访谈记录表》科室负责人未掌握本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扣2分;其他医师未掌握,每人扣1分;掌握不全面,酌情扣分(每人最少扣0.5分)53.3.3执行本科诊疗方案情况病历号1( )执行( )部分执行( )未执行( )病历号2( )执行( )部分执行( )未执行( )病历号3( )执行( )部分执行( )未执行( )未执行本科诊疗方案,每份病历扣2分;部分执行,酌情扣分(每份病历最少扣 0.5分)43.3.4中医优势病种年度疗效分析、总结及评估情况未对中医优势病种的疗效与特色进行定期分析、总结和评估,每个病种扣1分;总结、分析、评估不到位,酌情扣分(每个病种最少扣0.5分);未对诊疗方案进行优化,每个病种扣1分;优化不符合要求,酌情扣分(每个病种最少扣0.5分)。

4病种1定 期()不定期()到 位( )不到位( )优 化( )未优化( )符 合( )不符合( )病种2定 期()不定期()到 位( )不到位( )优 化( )未优化( )符 合( )不符合( )病种3定 期()不定期()到 位( )不到位( )优 化( )未优化( )符 合( )不符合( )3.3.5手术科室制定至少1个常见病种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手术病例能正确配合使用中医药治疗方案名称:1.未制定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不得分4手术病例中应用见附表3.3.5手术病历检查记录表手术病例未正确配合使用中医药治疗,每份病历扣1分注:1.指标3.3和3.4.,如果抽查到的科室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诊疗方案未覆盖到的科室,检查诊疗方案时可以按照医院自己制定的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进行检查,但必须符合国家中医药局对诊疗方案制定的要求和思路2.中医诊疗方案优化是指对诊疗方案进行更新和修订3.选择运行病历3份,检查诊疗方案执行情况4.手术科室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可与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统一为一个,也可单独制定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附表3.3.2 临床科室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访谈记录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医医院 科室(1)序号访谈人员信息访谈要点访谈记录访谈结论1姓名:职务:科室负责人职称:主任(副主任)医师抽查一个优势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的掌握情况掌 握( )掌握不全( )未 掌 握( )专科继续教育情况(指标3.2.6)达 标( ) 未达标( )2姓名:职称:主治医师抽查一个优势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的掌握情况掌握( ) 掌握不全( )未 掌 握( )专科继续教育情况(指标3.2.6)达 标( )未达标( )3姓名:职称:住院医师抽查一个优势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的掌握情况掌握( )掌握不全( )未 掌 握( )专科继续教育情况(指标3.2.6)达 标( ) 未达标( )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附表3.3.5 手术病历检查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医医院 科室(1)序号病历号姓 名病名/手术名称正确配合使用中医药治疗备注1是( )否( )2是( )否( )3是( )否( )4是( )否( )5是( )否( )合计应用的病历数未用的病历数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3.3 临床科室建设检查记录表(诊疗方案及应用)_____ 省(自治区、直辖市)__________中医医院 科室(2)指标检查记录扣分方法分值实得分扣分原因★3.3.1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名称1( ) 要素完善( ) 不全( )名称2( ) 要素完善( ) 不全( )名称3( ) 要素完善( ) 不全( )未制定中医诊疗方案,不得分;每少1个病种诊疗方案,扣2分;诊疗方案基本要素(中西医病名、诊断、治疗、难点分析、疗效评价等)不全,每少1个要素,每个病种扣0.5分。

4中医诊疗方案执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诊疗方案,并体现本科临床实际和特色名称1执行( )未执行( )体现( )未体现( )名称2执行( )未执行( )体现( )未体现( )名称3执行( )未执行( )体现( )未体现( )未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诊疗方案基础上,制定本科室中医诊疗方案,每个病种扣1分;未体。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