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小学图书室管理经验与方法

精****料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5.50KB
约4页
文档ID:158935851
中小学图书室管理经验与方法_第1页
1/4

中小学图书室管理经验与方法(一) 宗旨和原则有一位文学家说过:“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图书室管理者的最高目标,就是要把图书室变成孩子心目中的天堂专项调查显示,学生对学校图书馆的印象一般是这样的:1.图书馆、阅览室开放时间太短,时间安排不合适;2.馆内新书、好书太少;3.图书管理员态度不好,不能指导我们的阅读;4.图书馆对学生的阅读指导不力,应定期向学生介绍新书、好书;5.图书馆里的硬件设施不好……实际上,即使是特别富有、设施特别奢华的学校图书馆也常常给孩子们留下上述前4种印象——这却是新公民学校的图书室有可能真正改变的制度的严谨、手续的严格(比如我们的国家图书馆吧)显然更有利于管理,但同时也给读者造成了诸多的不便,令人望门兴叹这肯定不是孩子们的图书室的出发点虽然在公示的《图书室管理制度》中态度需要严谨,但在具体的操作中,请尽可能弹性一些、人性化一些在规则基本上被孩子们尊重的前提下,尽可能让他们自由和方便一些另外,图书室的管理与活动被视为全校性阅读实验课题的核心部分,因此,所有课题组的教师都需要不同程度地参与其中二) 目标图书室的管理与活动有三个阶段(或者说三个层次)的目标:1、实现图书室最基本的可借阅功能——这要求图书室建立可持续性的基本规范机制。

2、帮助孩子掌握基本的借阅能力,并养成经常借阅的习惯——这主要是通过每周四阅读活动中的借阅课来形成并强化;3、积极主动地、有计划地、甚至颇具个性化色彩地向孩子们推荐书,有效地推动他们拓展阅读的纵深,逐步培养通过阅读搜集、归纳、整理信息的能力——这要求图书室的管理与活动具有相当专业化的能力,而且管理者与参与者需要具备良好的亲和力三) 借阅规范之图书篇1、图书的来源、种类和对策在概念上,我们需要把整个学校看作一个完整的图书室,从专人管理的图书室延伸到学生的教室和教师的办公室目前新公民学校图书主要有三方面的来源:机构捐助、个人捐助和购置从实际状况看,捐助的图书虽然有一定数量,适合推荐和开展阅读活动的很少,不到总量的10%个人捐助的图书相对好一些,但多为旧书或过刊,不宜馆藏管理从是否适合阅读活动和是否便于馆藏管理的角度,可以把书分成这样三类:A 适合阅读活动,也便于馆藏管理的;B 适合孩子(或教师)阅读,但不便于馆藏管理的;C 不适合阅读活动,也不必要馆藏管理的建议在图书室只陈列A类书,并建立电子档案,可办理正常的借阅手续;对于B类书,可以发放到适合阅读的班级,由班主任安排管理,可委派有责任心的同学协助,这些书让孩子们自由阅读,尽量不要丢失,过一段时间可以让书“漂流”到其它适合的班级;B类书中适合教师阅读的,可以发放到教师办公室陈列,作为参考资料,自由借阅;C类书也不必丢掉,可以在清点数目后,打捆打包存放起来,将来留作他用(比如作为学校图书室评估时“充数”之用)。

2、馆藏图书的使用和管理① 分类与上架:标准的中图分类法不适合小学生的图书室,不必采用根据红泥巴的经验,可将孩子们的书不太严格地分为三类:Ⅰ类 图画书类——扩大的概念,包括通常分类中的图画书、连环画、漫画、幼儿图画故事、文图故事书等,管理员只要在直观上感觉书的构成是侧重于图画的,就可归入此类,比方说艺术类的画册也可归入Ⅱ类 儿童文学类——也是相对扩大的概念,包括通常理解的儿童文学作品,也包括被认为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学作品,比方说《狼图腾》之类Ⅲ类 知识类——也可以说就是非虚构类,包括我们常说的科普、百科等对于具体书的分类,往往是不容易的,任何一种分类法都无法避免重叠、交叉在以最大限度鼓励孩子们借阅为目的的学校图书室中,分类需要尽可能直观、简化,其合理与否主要看是否便于孩子们浏览、借阅,也便于非专业人士来管理图书的上架问题同样非常重要,既要便于找,又要便于管管理员可大致遵循这样的顺序:三大类——出版社——丛书、书系——书名排序也就是说,先考虑书的类别,将同类的书放在一个架上;同类中先考虑出版社,将相同出版社的书放在一起;相同出版社的书,先考虑是否归属同一丛书、书系,相同书系的放一起,单独的书另外归在一起;摆放丛书或非丛书的一排书时,尽量按书名的顺序陈列。

在书架上摆放的顺序:先上后下,先左后右按照这样的原则,管理员也可指导其他老师、同学或志愿者来帮助整理图书② 图书编号与电子化管理:图书编号目前与上述的分类无关,主要是为了便于电子化管理图书编号只要能做到与图书一一对应即可根据图书的来源,购自红泥巴的书按照红泥巴的自编号体系,其它来源的另行编号自行编号的规则很简单,按来源和序号编,如编号J0038,就是“捐助(J)图书,序号0038”完成编号后,可采用两种方法(最好都采用)固定在书上:贴标签条、或盖藏书章并抄写图书编号固定编号后,将图书资料录入图书管理软件③ 图书的保管与借阅:图书的保管与借阅主要由管理员负责,但阅读实验课题组的教师也应尽力协助由于条件所限,最初只能安排每周一个下午让孩子们轮流借阅建议初步安排,周四下午第一节课安排给5、6年级;第二节课3、4年级;第三节课1、2年级学前班孩子的课程相对自由,可另行安排时间,每周借阅一次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或阅读课教师须在场协助管理另外,每班成立班级读书会,在班主任的指导下以读书会名义集体借阅,借阅的图书就放在班级的书架上,由班级负责保管3、馆藏图书的遗失与毁损正如在经济学中流通的速度和频率是财富的重要标志,在图书室的管理中,努力提高图书的流通速度和频率是使图书价值最大化的主要方向。

在快速的流通中,部分图书的遗失或毁损在所难免,也不排除被偷窃的可能不过没有关系,我们需要抱着这样的心情:书旧了、破了,甚至丢了,总比它们崭新漂亮地站在原地要好得多!我们需要在实践中琢磨出更具人性化的方法,引导孩子们爱惜图书,比如当图书破损时,带着孩子们一起来修补当图书真的不小心遗失时,尽量能想办法不要求孩子赔偿那怕是增加一些义务劳动的项目,让遗失者通过劳动来适当补偿一下在阅读实验项目中,申请有一定数额的图书备用金,过一段时间可进行必要的增补四) 借阅规范之读者篇图书室读者分四种,借阅权限不同:教师每次限借5册,借期30天;班级读书会每次限借30册,借期15天;小学生每次限借2册,借期7天;学前班生每次限借1册,借期7天为便于电子化管理,需要为每个读者进行编号建议编号规则如下:1、教师:按T01、T02、T03、……依次编号2、班级:按“年份(学年开始) + 班级”规则,依次为07S1(小班一班)、07K1(大班一班)、0711(一年级一班)、0721(二年级一班)、……0761(六年级一班)假设2008年三年级变成两个班,那么三年级二班就是0832号,如此类推3、学生:按“年份 + 班级 + 序号”,如074125号就是“2007年开学的四年级一班第25号”,每个学生只要记住自己在班级的序号就可以了。

这样编号是为了方便按班级为单位借阅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为每个孩子做借书证(如果有学生证,可用学生证号替换);即使不方便做,也可以通过设计序号的方式暂时解决这个问题2008新春开学时,在学生报到注册时,须尽快完成学生的编号,然后录入到图书馆软件里,即可开展借阅活动了目前学校学生人数不多,可以暂时考虑先不做借书证,借书证在这里主要是两个作用:帮助记住编号和防止冒名顶替管理员可拿着学生的编号表,也请孩子们自己记住、报号,班主任或阅读课教师有在场协助,应该能防止冒名顶替读者离开学校,如教师的调迁,学生休学、转学、毕业,在离开前需要还清图书五) 让书尽可能充分地流通起来仅仅让书能被读者借阅,图书室的任务只是完成了一半在“幸福的种子”阅读实验计划中,很重要的一个课题就是:如何让书在学校里尽可能充分地流通起来?除了专门的阅读课外,图书室的活动也是特别重要的一部分具体的方法,我们可以一边开展活动一边摸索,这里推荐几个基本的思路1、橱窗原理人们经过商店时总忍不住向精心布置的橱窗里多看两眼,调查也显示放在橱窗里展示的商品总是会销售得更快一些同理,在图书室里被特别展示的图书出借率也会更高一些因此,在陈列和展示图书时,我们需要尽量多一些创意。

相应地,图书室的整体环境,也需要在尽可能节俭的前提下,好好设计美化一番2、长尾对策阅读是相当个性的事情,阅读的个性化需要往往导致书店在品种的销量表上呈现长尾特征:大约10%-20%的品种被读者热烈追捧,而有80%的品种少有人问津,但也总是有人在读对图书借阅的电子化管理使我们有条件很轻易获得这样的数据那些出借率较低甚至为零的图书,可能也是非常好的书,甚至也可能会是能让孩子们着迷的书我们需要把这些书挖出来,放进橱窗,或者以更令孩子们亲近的方式展示出来因此,每隔一段周期(大致一到两个月),我们需要分析一下图书借阅率中的长尾,相应制定对策3、排行榜效应除了考虑长尾的对策,强头也要好好利用,因为孩子的天性好模仿借助图书管理软件,我们可以每两周整理两个排行榜:图书排行榜和读者排行榜,公布前10位借阅率最高的书和借阅最勤的小读者如果小读者们大多都很勤快地借书,那就再设个排行榜,比如在图书室设个投稿箱,请小读者们投来100字以上的小书评、读后感或意见书,同时也鼓励他们多写点儿东西4、阅读广告把书卖出去,需要好广告;把书借出去,也一样需要关于书和阅读的广告,可以非常高雅,非常幽默,非常富有文学色彩,比如博尔赫斯的“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这样的广告。

除了一些笼统地宣示阅读乐趣的广告外,图书室还需要更多具体地介绍作家、画家和图书的广告5、趣味阅读竞赛在孩子们开始一段时间比较系统的阅读活动之后,图书室可与课题组的老师们一起策划一些趣味阅读竞赛活动比方说:阅读广告设计大赛,请孩子们写写画画,设计出一些推荐书的广告,或是有创意的文案这些参赛的作品就可以张贴在图书室里,让大家投票,最后获奖的作品再好好装饰一下,长期展示在图书室作为广告使用类似的还有“好书大家评”书评大赛、阅读胸牌标语设计大赛,书签、藏书票设计大赛,等等,其目的都是要制造更多机会,让孩子们与这些书多亲多近2013年5月,阅读实验进行到中期,建议在5月上旬或中旬集中开展一系列类似的活动。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