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山东省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C卷

xt****7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57.50KB
约9页
文档ID:12566981
山东省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C卷_第1页
1/9

山东省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如图是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关金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为79B.金的质子数为197C.元素符号是AuD.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2 .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A.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O2和CO2气体B.除去空气中的氧气又不引入新的杂质气体可用红热的木炭C.用量筒量取了45.55mL蒸馏水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3 . 如图所示若用A表示氧化反应,B表示化合反应,则下列反应中可用C表示的是( )A.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B.氨气+氯化氢→氯化铵C.碳酸钙水+氧化钙D.一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4 . NaClO2广泛用于造纸工业,N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1B.+1C.+2D.+35 . 花青素(化学式C15H11O6)具有缓解眼睛疲劳,保护视力的作用,该物质主要来源于各种蔬菜和水果,下列关于花青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花青素是一种氧化物B.花青素由15个碳原子、11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C.花青素中的C、H、O元素质量比是15:11:6D.花青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6 . 下面是某同学“化学笔记”的摘录,其中不正确的是( )A.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B.化学家们可以创造新的元素,但不能创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新物质C.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D.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7 . 检查如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缓慢推动活塞一段距离后并保持活塞不动,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A.注射器内有液体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C.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D.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一段距离后,液面保持不下降8 . 逻辑推理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阳离子是带正电荷的粒子,所以带正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C.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D.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制氧气的催化剂,所以其质量和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9 .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B.C.D.10 .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②检验装置气密性③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管口放一团棉花,塞上带导管的单孔塞④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⑤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 ⑥熄灭酒精灯 ⑦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正确的是( )A.②③①④⑤⑦⑥B.③②①④⑥⑤⑦C.②③④①⑤⑥⑦D.③④①②⑤⑦⑥11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硬度大能裁玻璃,石墨有导电性可做电极B.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是碳在充分燃烧C.CO、CO2在空气中含量高都能使人死亡,因为它们都有毒性D.CO2会导致温室效应,属于大气污染物之一12 .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B.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物质是氧化物C.水电解产生氧气和氢气,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所以D.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则纯净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13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B.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C.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元素的原子D.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定为814 . 铜和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 + 8HNO3 (稀) =3Cu(NO3)2 + 2X↑+ 4H2O ,则X的化学式是A.N2B.NO2C.NOD.H215 .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 )A.该反应有单质生成B.生成物的化学式可能是NH3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2:316 . 锶用于制造合金、光电管、烟火等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锶元素的相关信息,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锶的原子序数是38B.锶的元素符号是SrC.锶属于非金属元素D.锶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7.6217 . 下列变化中,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蜡烛燃烧后逐渐变短B.波义耳在敞口容器中加热水银,反应后质量增大C.酒精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小D.煤燃烧后变成煤灰,煤灰的质量比煤的质量小18 . 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A.用铜合金制作乐器B.用氢氧化钠涂刷树木C.汽车用的铅酸蓄电池中含有硫酸D.食品充氮防腐19 . 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考方法,以下四个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A.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B.化学变化生成了新物质,所以初中阶段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唯一微粒是分子D.分解反应生成了多种物质,因此只要生成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化学反应就应该是分解反应20 . 关于2CO+O22C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加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两个一氧化碳分子加一个氧分子等于两个二氧化碳分子D.2g一氧化碳和1g氧气反应生成2g二氧化碳二、填空题21 .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研究方法的创新和对事物认识的完善,人们对物质及其变化的认识逐渐由现象深入到实质。

1)在“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的探究中,英国化学家波义耳于1673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于1777年分别做了图1、图2所示的实验(如图所示)并分析得出结论① 实验中,Hg与O2反应生成了HgO,化学方程式为_____;② 波义耳和拉瓦锡从实验得出不同结论的根本原因是_____;③ HgO继续加强热会分解为Hg和O2拉瓦锡的实验中,在玻璃钟罩内能看到的现象是_____2)在实验探究中,传感器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图甲装置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传感器能将集气瓶内气压精确地记录并保存下来;图乙、丙是用该装置测得的红磷和木炭分别在集气瓶中燃烧的“压强一时间”关系图(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和p分别是反应结束后恢复到室温时集气瓶内的气压① 乙中反应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的原因是_____② 能否用木炭燃烧直接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22 . 结合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微观粒子个数比::=______________;(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3)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

23 . 汽车是现代生活中重要的交通工具请回答下列问题:(1)玻璃钢属于_____材料汽车电路中的导线一般为铜芯线,这是利用了金属铜的延展性和_____性2)家用汽车燃料通常是汽油,它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而分离得到的,该过程中发生了_____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3)行李盖使用了“镁铝合金”,如图为镁元素的某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该粒子的化学符号为_____24 . 下图是第三周期部分元素的微粒结构示意图,请根据题目要求填空1)上图中x=____________2)硫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_______,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____3)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当a-b=8时,该粒子的符号为____________三、实验题25 . 已知分子的质量越小,分子运动速度越快,且氯化氢分子的质量大于氨气分子的质量,如图在玻璃管两端的棉花上分别滴上浓氨水和浓盐酸,已知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氨气和氯化氢两种气体接触后会产生大量白烟,白烟实际上是氯化铵晶体的微小颗粒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生成白烟的变化是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理由_____;(2)白烟较多较浓的点是_____点(填A或B或C),此实验说明分子的一个特点是_____。

四、推断题26 . A−G都是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转换关系已知A为暗紫色固体,B为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E、F的组成元素相同注意: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相关物质的名称:A:_____;B:_____;D:_____;(2)B的一种用途是_____;(3)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4)写出反应①、③的反应化学方程式:①:_____③:_____五、计算题27 . 市场上某补钙制剂的说明书如图所示,请计算:(1)葡萄糖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2)葡萄糖酸钙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三种元素质量比为____;(3)此钙片中含葡萄糖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每日补充钙的质量为_______;第 9 页 共 9 页。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