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记录中的问题及对策1.记录文本中存在的问题这里所说的观察记录文本,是把所观察到的现象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以便日 后分析的书面资料包括:观察时间、记录人目的、地点、对象、过程、观察分 析、措施、效果分析九个部分① 效果分析缺乏有效性在记录中,对效果的分析主要诊断措施的落实情况, 即针对记录文本中幼儿出现的问题采取一定措施后做的后续分析但目前来看, 大部分老师不写,即使写了,也过于简单、空洞② 缺少后续观察设计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发展是连续的,因此观察不是一次 完成的,需不断进行以便全面了解但是,就目前来看,大部分老师的观察记录 “效果分析”结束后,本次观察记录也将终止,不再对幼儿行为做后续观察2.幼儿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① 记录解释缺乏教师间的交流在幼儿老师的实际工作中,观察记录属于个人 行为,记录解释缺乏多元主体交流② 教师缺乏与家长的沟通这体现在两方面:在观察内容来源上,教师忽视与 家长交流获取信息,在“分析”环节,也缺乏家庭因素的考虑③ 幼儿园管理者对观察记录缺乏足够重视幼儿园的管理者普遍重视幼儿安全、 教学、家长工作等对观察记录则重数量不重质量,缺乏足够重视,主要体现于 尚未引导教师学习如何有效观察,对记录中出现的问题也不组织教师研讨。
所以, 教师只知道记录的书面格式,具体如何操作,缺乏足够认识,致使观察记录成了 固守形式的工作策略1.充实观察记录文本① 综合多方主体的信息为了提高观察的目的性、针对性、有效性,应采用多 元主体提供的信息,如教师本人对幼儿屡次发生问题的原因探讨;与家长交流后 的体会;与其他教师交流验证是否具有共性;管理者或指导者给出的意见;等等② 完善后续观察设计根据效果分析确定是否有所改善,如果有且达到要求则 可以不进行后续设计;如果没有未达到要求要做以下几方面的思考,以此确定后 续观察的思路,如:没有改进的原因,是教育方法不适应还是分析有误?预设改 进方案及进一步观察的时间、地点等2.提高教师观察记录能力①学会客观描述首先,收集观察内容,请教师观察并做记录其次,讲解自 己的记录与其他老师分享最后,有经验的教师帮助分析记录内容是否真实、客 观地反映所观察内容,并总结客观描述的注意事项②创设宽松的环境如瑞吉欧的纪录与观察、解释是交织在一起的记录最初 关注孩子们的学习过程,但是在解释过程中关注点转到了记录者的学习过程上, 转到了在与其他人比较过程中所出现的主观性上这种变化被看作是一种机会, 能够使每个老师更好地了解自己,明确那些自身必须加强和提高的能力。
当对幼 儿的学习纪录被教师个体了解或重新了解、创造或再创造的时候,这就是一个集 体的知识建构过程,从而使得知识在许多人的贡献下变得更加广泛而丰富同时, 每一位教师充分发挥对记录的解读权,可以打破或避免个人主义解释的危险因 此,幼儿园管理者要给教师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交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