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鲲鹏的形象分析

无***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57.50KB
约15页
文档ID:175689071
鲲鹏的形象分析_第1页
1/15

2021/7/1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2021/7/12逍遥游逍遥游中鲲鹏形象中鲲鹏形象 在古代著名哲学家庄子的在古代著名哲学家庄子的逍遥游逍遥游中,对鲲鹏形象的描写充满浪漫想象,富中,对鲲鹏形象的描写充满浪漫想象,富于夸张变化:于夸张变化: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逍遥游中的这只大鹏从北冥出发,中的这只大鹏从北冥出发,展翅高飞,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九万展翅高飞,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一直飞向南海这里,绝云气,负青天,一直飞向南海这只巨鸟有着与普通鸟类所无法想象的抱负只巨鸟有着与普通鸟类所无法想象的抱负和能力,但在庄子看来,它仍然是和能力,但在庄子看来,它仍然是“有所有所待待”,受拘束,不自在,不自由,并没能,受拘束,不自在,不自由,并没能真正进入逍遥游的境界真正进入逍遥游的境界鲲鹏在鲲鹏在逍遥游逍遥游成了庄子追求精神成了庄子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的一个反面例证世界的绝对自由的一个反面例证。

2021/7/13上李邕上李邕李白李白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时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2021/7/14 李白在渝州拜谒李邕时因不李白在渝州拜谒李邕时因不合时俗放言高论引起李邕及其下属合时俗放言高论引起李邕及其下属不快而失意,一气之下,干脆直呼不快而失意,一气之下,干脆直呼李邕之名作诗以进这首诗以大鹏李邕之名作诗以进这首诗以大鹏自喻,写自己才力非凡,志向高远,自喻,写自己才力非凡,志向高远,表现出李白的狂傲,写出他表现出李白的狂傲,写出他“未获未获接见接见”内心的激愤内心的激愤2021/7/15临路歌临路歌李白李白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2021/7/16 人生暮年的李白,心中的理想人生暮年的李白,心中的理想之火仍未熄灭诗人的悲哀,不是之火仍未熄灭诗人的悲哀,不是凄凄惨惨的弱者的哀鸣,而是扶摇凄凄惨惨的弱者的哀鸣,而是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大鹏被中天折断的悲直上九万里的大鹏被中天折断的悲愤的歌声诗中借鲲鹏的遭遇,抒愤的歌声诗中借鲲鹏的遭遇,抒发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无限遗恨。

发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无限遗恨2021/7/17泊岳阳城下泊岳阳城下杜甫杜甫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2021/7/18 此诗是杜甫晚年兵荒流离时此诗是杜甫晚年兵荒流离时乘舟从湖北初到岳阳所作,是逢国乘舟从湖北初到岳阳所作,是逢国破家衰的流亡之时,面临危难,贫破家衰的流亡之时,面临危难,贫病交加诗人以滞留、危难而转图病交加诗人以滞留、危难而转图南的鲲鹏形象自喻,表明虽然临危南的鲲鹏形象自喻,表明虽然临危但不忘报国之心,毫不气馁,志向但不忘报国之心,毫不气馁,志向更加坚定更加坚定2021/7/19渔家傲渔家傲李清照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2021/7/110 其中其中“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舟吹取三山去”,表明李清照要象鲲鹏那,表明李清照要象鲲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离开那龌龊的社会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离开那龌龊的社会叫风不要停止地吹着,把她的轻快小舟吹叫风不要停止地吹着,把她的轻快小舟吹到仙山去,使她过着那自由自在的生活,到仙山去,使她过着那自由自在的生活,在理想的国度中求得精神的慰藉。

在理想的国度中求得精神的慰藉词借鲲鹏形象,表达李清照决不与世词借鲲鹏形象,表达李清照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和意志俗同流合污的决心和意志2021/7/111春山伴路图春山伴路图唐寅唐寅欲往何处觅雅训?巍巍昆仑皆惊愤风里鲲鹏欺大鸟,雨中雏燕竞轻俊今朝我欲乘风去,大展雄才高万仞横扫天下邪与恶,一泻君子千古恨唐寅借威猛无比的鲲鹏形象,表现了诗人大唐寅借威猛无比的鲲鹏形象,表现了诗人大展雄才,横扫天下邪恶的壮志与豪情展雄才,横扫天下邪恶的壮志与豪情2021/7/112念奴娇念奴娇鸟儿问答鸟儿问答毛泽东毛泽东 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借问君去何方?雀儿答道:有仙山琼阁不见前年秋月朗,订了三家条约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2021/7/113 这首词通过鲲鹏与蓬间雀的对这首词通过鲲鹏与蓬间雀的对话,塑造了两个完全不同的鸟类形话,塑造了两个完全不同的鸟类形象,以象征展示了鲲鹏的博大、高象,以象征展示了鲲鹏的博大、高远、无畏以及蓬间雀的萎琐、渺小、远、无畏以及蓬间雀的萎琐、渺小、卑怯总之,在毛泽东的词中,鲲鹏总之,在毛泽东的词中,鲲鹏成了博大、高远、无畏的象征。

成了博大、高远、无畏的象征2021/7/114 在我国古诗文中,鲲鹏形象成在我国古诗文中,鲲鹏形象成了人的一种人格、品质、精神的象了人的一种人格、品质、精神的象征在鲲鹏这一形象身上,寄寓着征在鲲鹏这一形象身上,寄寓着诗文家心中的理想、壮志和特有的诗文家心中的理想、壮志和特有的情感,表现诗文家的自信、自傲、情感,表现诗文家的自信、自傲、不屈,歌咏着一种自由与拼搏精神不屈,歌咏着一种自由与拼搏精神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