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一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朗读《一去二三里》教案 鄂教版教学目标:1、 认识田字格,学会“一、二、三、四、五”这五个生字,认识笔画“横、竖弯、横折”这三个笔画,养成主动识字的兴趣和习惯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 了解古诗内容,初步感受童谣所表现的景色美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1、 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非常幽静美丽的地方(出示多媒体画面),大家来看看这是什么地方?你们都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呢?(学生自由回答)2、 揭示课题:有一首古时候的童谣,说的就是这幅画出示课题“一去二三里”)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诗,从诗中体味这幅图中的景色二、朗读课文(一)读拼音课文学生先自己把每个字都拼一拼,然后把一句话连起来读然后指名学生把整首诗连起来读,看看谁的拼音读得准反馈正音:指名分句读,逐句正音表扬读得准的连起来读,注意逗号、句号的停顿,强调“一”的变调现象二)读生字课文拼音下出示生字,指名学生朗读,齐读三)认读生字课文里面有很多生字是要大家认识记住的,现在老师把这些生字从古诗里拿出来了,你还能读好他们吗?指导学生认读“烟、亭、台、座、枝”这5个生字通过多媒体出示指名认读,着重强调“亭”是后鼻音,最后齐读,去拼音读加以强化。
三、初步理解诗意现在生字宝宝又回到古诗中了请大家轻声读这首诗,一边读一边看图,诗中写的什么景物你在图上也找到了?指导学生找出:烟、村、亭台、花,并联系生活引导他们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烟,炊烟,做饭时屋顶上的烟;村,村庄;亭台,亭子,避雨、休息的地方)同学们,既然我们已经找到了烟、村、亭台、花,那么诗中有没有说明它们到底有多少呢?用笔圈出诗中你所认识的表示数字的字通过学生自主认读来指导学生认识本课生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并结合插图了解“二三里、四五家、六七座、八九十枝”里的“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都是虚数,不是实指,意思是说路途不远,人家不多,有几座亭台,许多枝花你还有哪句话吧不懂呢?同学们真棒,先理解一个一个词语的意思,然后把整首诗的意思都弄懂了跟老师一起说一说引导学生理解并描述诗文大意四、生字教学 (一)认识田字格 画面出示田字格,依次向学生介绍田字格各部分的名称出示图,这就是田字格,每条线都有名字认识横中线、竖中线、左上格、左下格、右上格、右下格 (二)认识笔画 多媒体依次出现“横”、“竖弯”、“横折”,老师分别向学生介绍笔画的名称并跟说几遍 (三)指导写字 “一” (1)多媒体出示“一”,让学生说出“一”的笔画名称,并仔细观察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写“一”,让学生仔细观察老师的运笔方法 (3)学生描红(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握笔姿势、写字姿势) “二” (1)让学生说说“二”由几笔组成,并说说这两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长短的不同 (2)学生尝试描红,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示范,指出学生书写时的共性问题 “四” (1) )多媒体出示“四”,教师介绍“竖弯”的笔画名称并示范书写 (2)教师在黑板上示范书写“四”,学生观察后描红五” (1)多媒体出示“五”,让学生说出“横折”的笔画名称,并仔细观察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写“五”,然后学生描红课文中有几个生字要同学们写拼音字母是写在四线格上的,生字要写在田字格上指导生字一、二、三、四、五的书写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一、 能正确有节奏地朗读古诗,体会诗的意境二、 巩固认识生字,深入理解诗意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二、有节奏地朗读古诗三、说说你觉得哪些地方写得很美四、读郑板桥的《咏雪诗》,加深对数字的印象五、练习:数球员、摘苹果等课后练习:生字抄写本、课堂作业本和每课一练教后感早上第一节课上完了《一去二三里》,同事给了我不少意见,比如儿童化语言不够,拼音放得不够开等等。
针对这些和我自己的一些反想,我觉得:一、如果学生和老师互动默契, 不用儿童化语言而选择较为规范的成人语言对课文的学习不会有大的影响,而且有助于学生语言的发展;二、数字“一”至“九”的组词只说一个就行,后来我又找到《数字量词歌》,用这代替数字组词会好得多在第二课时的时候我就让学生朗读了《量词歌》,趣味性强而且为量词的正确使用做好准备;三、上课时我本身不够有激情,没能很好地投入到诗的意境中,影响到学生的体会语文课没有固定模式,教师的个性决定一堂课的特点既能利用好文本组织学生有效学习又能发挥自己的特点是我一贯的追求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