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试题

xian****hua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6.53KB
约7页
文档ID:160779338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试题_第1页
1/7

八年级上语文测试卷(一)(满分150分,包括卷面分5分)一、 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一)选出正确答案填在后面括号里(共21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诘问(jié) 震悚(shù) 津津有味(jīn)C.愧怍(zuò) 颈椎(jīng) 载歌载舞(zǎi)B.伎俩(liǎng)步骤(zhòu)文绉绉(zhōu)D悼念(diào)荒谬(miù)长途跋涉(bō)2、下列加点字的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桥墩 险俊 绚丽 交头接耳 C、镂空 消魂 矫健 迥然不同B、书斋 景致 鉴赏 重峦叠嶂 D、轮廓 玲珑 雄垮 自出心裁3.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古木参天,竹林掩映,环境十分清幽静谧B.素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兰亭序》是学习行书的首选字帖C.面对圆明园的断壁残垣,我们坚定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信念D.垃圾分类既能回收可再利用资源,又有利于环保,可谓两全齐美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重庆合川区三汇天然石体,虽不及云南石林壮观奇绝,也不及湘西红石林古朴秀雅,却也形态万千,别具匠心。

B.他出身于书画世家,自幼便随研究敦煌艺术的父亲出入莫高窟,耳濡目染,最终选择了用线条和色彩演绎人生C.玉不琢不成器,一个运动员天赋再好,如果没有教练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训练,也难以超越自我,取得优异成绩D.柳敬亭拜说书艺人莫后光为师,虚心学习,说书技艺炉火纯青,成为扬州评话的一代宗师,真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5.在下面语段中,一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沙漠地区的兀鹰个个都是捕猎高手,却很少单独出去,这与沙漠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有很大关系 这种环境下,为了避免被天敌捕获,许多弱小运动都有很强的逃生能力兀鹰来说,------ 想获得足够食物,单干就不如合作A.因为 但是 只要 B.所以 因此 只要C.因为 因此 如果 D.所以 但是 如果6.结合语境修改画线病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现代工业社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过多燃烧,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急剧增加,二氧化碳具有吸热和隔热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了一个无形的“玻璃罩”,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热量向外层空间无法发散,造成地球表面温度升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温室效应”A.修改:外层空间无法接受到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热量B.修改:使外层空间无法接受到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热量 C.修改: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热量D.修改:使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7.对下面这首小诗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给友人不站起来 才不会倒下更何况 我们要去浪迹天涯跌倒是一次纪念纪念是一朵温馨的花寻找 管什么日月星辰跋涉 分什么春秋冬夏我们就这样携着手走呵 走呵你说 看到大海的时候你会纵情欢笑是呵 是呵我们的笑 直上云霞A.诗中说“跌倒是一次纪念”,又把这种“纪念”比喻成“花”,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挫折也是人生中的美好经历的感悟。

B.诗中的“寻找 管什么日月星辰∕跋涉 分什么春秋冬夏”,运用对偶,句式工整,抒发了对同甘共苦的友谊的赞美之情C.诗中反复使用“走呵”,强调了无论前方的道路有多么艰难、多么漫长,“我们”都要携手前行、永不言弃的态度D.诗的结尾用笑声“直上去霞”的夸张表述,形象地表达了实现人生愿望时“我们”的喜悦之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二)、语文积累(共14分)8.默写(10分)(1)斯是陋室, 1分)(2) ,濯清涟而不妖1分)(3) ,一览众山小1分)(4)苔痕上阶绿, 1分)(5)黄鹤一去不复返, 6) ,平海夕漫漫6)默写刘禹锡的《秋词》4分) 9.名著阅读(4分)(1)《 》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

通过这个人物的变化,作者无情地批判来旧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是 ,书以主人公 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刻画出人物 的品质二、综合性学习(共11分)纪录片是指选择真实的人物和事件,以现场拍摄为主要手段,经过整理、剪辑、加工而成的影视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纪录片,某校开展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10.新闻记者下面两则材料,提取能反映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发展状况的主要信息4分)【材料一】 近三年中国纪录片首播时长分别为:2010年13219小时 2011年16000小时 2012年17500小时 近三年中国纪录片总投资分别为:2010年5亿元 2011年8亿元 2012年13亿元材料二】纪录片具有文献价值,文化意义和美学价值,2011年元旦,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用中英文面向全球开播,它是我国首个覆盖国内外的纪录片专业频道近三年来,我国先后推出了《美丽中国》《辛亥》《舌尖上的中国》《归途列车》等多部电视纪录片精品,涉及自然地球、历史人文、社会现实等题材。

近几年,我国每年拍摄的电影纪录片仅有20部左右,这与电影故事片每年数百部的产量相比还很不协调主要信息: 11.《舌尖上的中国》是国产优秀纪录片的代表阅读下面的专题报道,探究该片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写出你的探究结果5分)《舌尖上的中国》选择了食材、主食、烹饪等7个主题,生动展示了千百年来中国东西南北不同气候、不同自然环境孕育出的独有的饮食文化,每一集都采用了新颖的剪辑方式,破天荒地将同一种食材在不同地域的变化进行了组合和嫁接;同时使用了最新技术设置,以“微距摄影”的方式让观众体验到许多食材的神秘转化过程无论哪个民族、哪个阶层、哪个年龄段的观众都能在片中找到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共鸣,该片凝聚我们的文化认同,让和谐健康的文化内涵深入人心自去年播出后,该片已行销世界43个国家和地区,进入欧美主流电视节目市场探究结果: 12.活动结束后,校刊记者要为此次活动写一篇新联稿,标题为“走近中国纪录片”请你根据以上的材料,帮他拟一个能表明中学生“走近中国纪录片”意义的副标题不超过15字)(2分)副标题: 三、文言文阅读(共15分)阅读《核舟记》(节选),完成第12~14题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13.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7分)(1)贻: (2)峨: (3)比: (4)绝 (5)属 (6)诎 (7)简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15.下面是有关文中“核舟”的简介,请根据文章内容将其补充完整前两空用原文顺答,后两空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核舟简介这件雕刻品取材于“大苏泛赤壁”的掌故,原材料只有一个“ ”的桃核,雕刻者不仅把船上的人物雕刻得“ ”对船的雕刻也细致入微,如核舟中间部分有箬竹叶做成的船篷、 、雕着花纹的栏杆这些都充分体现了雕刻者 四、现代文阅读(共29分)(一)阅读《洞茶》,完成第15~17题共12分)洞茶毕淑敏①我16岁时在西藏海拔5000米的高原当兵司务长分发营养品,给我一块黑糊糊的粗糙物件,说,这是茶砖! ②拿东西时砖茶一不小心掉到雪地上,我没有捡,弯腰太费体力一旁的老医生心疼地说:关键时刻砖茶能救你命呢我不以为意老医生告诉我,它叫青砖茶,用茶树的老叶子压制而成,发酵后颜色黢黑,茶碱含量很高,茶碱可以兴奋呼吸系统,如果出现强烈的高原反应,喝一杯砖茶,可缓解症状。

它是高原之宝 ③没到过藏北高原的人,难以想象砖茶对于边防军的意义高原上的水,不到70℃就开锅了,无法泡出茶中的有效成分我们只有把茶饼掰碎,放在搪瓷缸里,灌上用雪化成的水,煨在炉火边久久地熬煮,渐渐地,一抹米白色的蒸汽袅袅升起,缸子中的水慢慢红了,又慢慢黑了……平原青翠植物的精魂,在这冰冷的高原,以另外一种形式复活 ④慢慢喝茶上瘾,便很计较每月发放砖茶的数量有一次领完营养品,我端详着分到手的砖茶,委屈地说:“司务长,有人抠走了我的茶,你看,还留下两道深痕司务长说:“哈!应该是三道痕的那不是被人抠走的,是厂子用机器压下的商标,这茶叫‘川’字牌我追问:“这茶是哪儿出的啊?”司务长说:“‘川’字牌,当然是四川的⑤从此我与这砖茶朝夕相伴,它温暖了我的胃,安慰了我的心,清醒了我的脑,成为我无声的知己 ⑥11年后,我离开高原回到北京,寻遍北京的茶庄,却再也找不到我那有三道痕标记的朋友,失望之余,觉得它好像变成了我在高原缺氧时的一个幻影,与我悄然永诀 ⑦此后三十余年,我品过各种各样的天下名茶,用过林林总总的精美茶具,见过繁复古雅的饮茶仪礼,却总充满迷惘困惑,茶不能大口喝吗?茶不能放在铁皮缸子里煮吗?茶不能放盐巴吗?茶不能仰天长啸后一饮而尽吗? ⑧一次出差到了四川,满怀希望地买了一块茶砖,以为将要和老友重逢。

喝下却全无当年的韵味,我绝望了——舌头老了,甘凛的砖茶味道和那段难忘的岁月搅缠在一起,永远留在了藏北高原重重的冰雪之下 ⑨今年,我在湖北赤壁终于见到了老朋友赤壁有个老镇遍植茶树,因地名羊楼洞,所产砖茶被称为“洞茶”那里有三条清澈的天然泉水,三水合一,即为一个“川”字,成了砖茶的商标 ⑩有了上次的教训,我不敢贸然相认砖茶沏好,我轻浅地抿了一口 琤天霹雳,地动山摇!所有的味蕾,像听到了军号,怦然怒放! 天啊,离散了几十年啊,我母于再次和你相逢!你甘暖依然啊,你温润如旧! $时间,熟悉的感觉如烟霞般升腾,那青春年华的神采风貌,如老式照片在水盆中渐渐显影,越发清晰 那些冰雪漫天的日子,呷一口洞茶徐徐咽下,强大而涩香的热流注满口颊,旋即携带奔涌的力量滑入将士的肺腑,让戍边的人忆起遥远的平原,缤纷的花草,还有挚爱的亲人他们疲惫的腰杆重新挺直,成为国境线上笔直的界桩;他们疲乏的双脚重新矫健,巡逻在千万里庄严的国土之上 判熗|水中的赤壁茶林啊,你可知道曾传递给边防军人多少温暖你曾给予边疆战士多少力量!你可知道你对我有着怎样的意义! ○16我用当年方法熬煮洞茶水,把它洒向大地,对天而祭,司务长和老医生都因高原病早早仙逝,他们在天堂一定闻得到这质朴的香气,沉吟片刻后会说,是这个味道啊,好茶! (有删改)16.本文写了作者与“洞茶”几十年一波三折的情缘。

请参照所给语句,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每空用8个字回答)(4分)① → →寻找砖茶,失望困惑→ → 17.品读第段划线句,联系全文,说说“洞茶”对于“我”有哪些意义4分)18.这篇文章浸透着作者深挚的情感,富有感染力,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请以第⑦段和第⑿段两段为例作简要分析不超过150字)(4分)(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9~23题共17分)①中国红为什么这么红 ①比较一下常见的颜色,便可知中国红是最适合喜庆的颜色黄色尽管有暖暖的氛围,很阳光,但由于涉及皇权,不宜作喜庆的主色,何况黄色还多少会给人不安之感;月华般的白色清淡、纯洁、素雅,犹带百合花般带露的诗意和温厚的纯粹,恰似点染闲愁、淡然走出戴望舒雨巷的女子,却无法做民间喜庆的主色;紫色低调、冷艳、神秘、优雅、浪漫,犹带紫槿花、勿忘我、紫丁香那般淡淡的自恋,与昂扬热烈的喜庆却风马牛不相及;绿色无疑象征希望和蓬勃的生命,是今天誉满全球的环保色,然却冷静有余,热烈不足,与喜庆氛围又怎能和谐?  ②唯有红色是对视觉冲击最强烈的颜色,是最有生气的颜色,犹同释放出激情与能量,犹同生命在燃烧,具有促使人们垂注和凌驾任何色彩之上的强烈力量。

红色最热烈、最活泼、最鲜亮、最艳丽、最精神,能教人双眼一亮,教人印象深刻,教人兴奋雄起,是无可取代、责无旁贷的最适合喜庆的颜色  ③考察光波的长短,也可以明白中国红非常适合喜庆 1666年,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做的三棱镜分光实验首次发现,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光波组成光学实验表明:光线的波长越短,散射作用越强,光线的波长越长,散射作用就越弱在可见光中,红光的波长最长,空气对红光的散射作用最弱也就是说,红光的穿透力最强,可以传得最远而在喜庆时刻,谁不喜欢红红火火、光鲜醒目呢?谁不喜欢好事传千里呢?  ④中国红最适宜喜庆,还有生存择食的因素人对色彩的感觉是与生俱来的人的眼睛在观察事物的时候,依次观察的是物体的色彩、形体、线条和点由此可知,色彩是人类认知外部世界的第一媒介  ⑤香港大学的研究人员观察了生活在乌干达基巴莱国家公园的灵长类动物的饮食习惯,发现猿类和猴子通常利用蓝色和黄色视觉选择所吃的水果;□□它们想吃到有营养的鲜嫩树叶,还必须具备分辨红色和绿色的视觉,□□鲜嫩的树叶常带有隐隐的红色,能较明显地与其他颜色的树叶相区分红色是引起兴奋、喜悦的颜色,能明显引起动物视神经细胞的扩展反应。

可见,灵长类动物对红色的感觉能力较其他颜色敏感,与长期以来寻找食物所养成的饮食习惯有关  ⑥中国红反映了东方式的神秘作为中国的吉庆颜色,作为中国人的吉祥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中国红表现了东方哲理和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其渊源还可追溯到古代华夏民族对日神的虔诚膜拜 ⑦中国红将华夏民族喜庆的色彩习俗打造得美轮美奂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社会习俗里习俗的形成无疑必须经过选择,比如中国红被确立为喜庆颜色就是经由中国人聪明的选择,尔后才传染开来,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乃至约定俗成,形成集体心理定势如果这种习俗看得见、摸得着而且符合生理选择,比如中国红,其固定性还会更强,习俗带有的守恒性和排他性,还会弱化或被淹没异类思想比如,中国人春节皆贴红春联,如果有的人家贴的是绿春联,便会被视作异类 ⑧中国红与青花蓝、琉璃黄、国槐绿、长城灰、水墨黑和玉脂白构成了一道缤纷的中国传统色彩风景线   (《科学画报》2010年第2期,有删改) 19.第①、②段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

3分)20.第④段加点的词“依次”能否删掉?请说明理由4分) 21.按照文意,填入第⑤段空处的词语是( )(3分)A.只要 因为 B.即使 何况 C.既然 何况 D.倘若 因为22.中国红早已成为华夏民族喜庆的色彩习俗,除春节贴红春联外,请再举出生活中的两个例子:(1) ;(2) 2分)23根据文意在下面读书卡片的编号处填上恰当的内容5分)篇名:中国红为什么这么红 作者:***出处:①说明角度 内容要点②红光的穿透力最强,可以传得最远生物学原理③④反映东方式的神秘及华夏民族对日神的崇拜社会习俗⑤ 五、作文(55分,卷面分5分)24.好奇,指的是对不了解的事物感到新奇,发生兴趣有人对星空的奥秘感到好奇,于是就去观察探究;有人对“小人国”的故事感到好奇,于是就去读《格列佛游记》;有人对身边的变化感到好奇,于是就去了解这变化的原因……好奇,会使你有很多新的发现,会使你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请以“好奇”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1000之间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