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山东省济宁市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sha****en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55.50KB
约9页
文档ID:15125015
山东省济宁市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_第1页
1/9

山东省济宁市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 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 (2015•青岛)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 . 蔗糖B . 硝酸钾C . 纯碱D . 花生油2. (2分) (2016九上成都期中) 在自来水消毒过程通常要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如图表示: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反应物中无单质B . 这是一个复分解反应C . 这是一个置换反应D .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3. (2分) 一般情况下,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在潮湿的环境中接触时,活动性强的金属首先被腐蚀为了避免轮船的钢质外壳被腐蚀,通常在轮船外壳上镶嵌的金属是( )A . 锌板B . 银板C . 铜板D . 铅板4. (2分) (2018深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将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中测其pHB . 能与盐酸反应生成CO2 气体的盐一定是NaHCO3C . 铁制品锈蚀是铁在潮湿空气中缓慢氧化的过程D . 在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5. (2分) (2017城中模拟) 取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粉末,分别投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只有甲、乙能产生气体,乙反应更剧烈;再取一小块丁投入丙的硝酸盐溶液中,丁的表面有丙析出。

则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 . 甲>乙>丙>丁B . 乙>甲>丙>丁C . 丁>两>乙>甲D . 乙>甲>丁>丙6. (2分)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它的主体结构为四根巨型钢筋混凝上制成的陔心筒其中钢属于( )A . 金属材料B . 合成材料C . 天然材料D . 复合材料7. (2分) 铁的应用在我国已有很久的历史.下列有关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一氧化碳在高温时可将氧化铁中的铁氧化出来B . 人体中的铁元素主要存在于骨骼中C . 同样大小的铁片和锌片分别放入同一种盐酸溶液中,铁片放出氢气快D . 密封放在蒸馏水中的铁比潮湿空气中的铁生锈慢8. (2分) 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焦炭还原氧化铜发生的是置换反应B . CO2的过量排放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C . 铅笔字迹易变模糊是因为常温下石墨的化学性质活泼D . CO和CO2都是大气污染物9. (2分) 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甲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乙、丙、丁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氧气反应丁盐的水溶液可用丙制的容器盛放,但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

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 甲>乙>丁>丙B . 丙>丁>乙>甲C . 丙>乙>丁>甲D . 乙>丁>丙>甲10. (2分) 以“科技创造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科技活动周拉开了帷幕这对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宣传科学知识,揭露伪科学,也是我们中学生的义务你认为下列传闻缺乏科学依据的是A . 一商贩在街上出售自称可溶解任何物质的溶剂B . 冬天,某村有一家人关门闭户在家烤火,结果导致全家中毒C . 某地有个神秘的“死亡谷”,野兔等低矮动物走进谷底常会窒息而死D . 以水为原料来制取燃料11. (2分) (2016许昌模拟)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b饱和溶液的浓度可能相等B . 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C . C物质可能是NaClD . t2℃时的150ga物质的溶液中,一定含有溶质50g12. (2分) 20℃时,NaCl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②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B . ③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 . 20℃时10g水最多能溶解4g NaClD . 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13. (2分) (2017广东模拟) KNO3和NaCl的溶解度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2030405060溶解度/gNaCl36.036.336.637.037.3KNO331.645.863.985.5110A . KNO3的溶解度比NaCl大B . 60℃时,饱和的KNO3溶液比饱和的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C . 20℃时,将17 g NaCl 或KNO3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均能得到饱和溶液D . 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大量氯化钠晶体,可采取降低温度的方法14. (2分) (2016九上萧山月考) 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再恢复到原温,下列各相关的变化图象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15. (2分) (2017台州) 科学家用石墨烯膜制成“筛子”,可以筛掉盐类物质.当海水流过该膜时,钠离子和氯离子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如图).下列关于石墨烯膜“筛掉”氯化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B . 该过程可应用于海水淡化C . “筛掉”氯化钠过程类似于过滤操作D . “筛掉”氯化钠后的海水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二、 二.填空题 (共2题;共15分)16. (7分) (2015九上市北期末) 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 (1) 下列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 (填字母). A . 黄金饰品B . 铁锅C . 铜导线D . 不锈钢手术刀(2) 打磨后的镁条与稀硫酸反应,试管外壁发烫,说明该反应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实验测得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的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请根据t1﹣t2时间段反应速率变化,说明化学反应速率受________等因素影响. (3) 在食品行业中常用“纳米α铁粉”作保鲜剂,其实质就是利用了铁生锈的原理,即铁粉与包装袋内的________和________反应,从而达到干燥保鲜的效果,因此“纳米α铁粉”被称为“双吸剂”. 17. (8分) (2017太原模拟) 金属冶炼技术最早起源于我国.考古发现,300多年前我国古代民间工匠们就掌握了较成熟的“火法炼铜”技术.“火法炼铜”是用炭与氧化铜发生反应,从而将铜还原出来. 李白《秋浦歌》中的一首描写的就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火法炼铜”的热烈场面.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 夜,歌曲动寒川.“秋浦”,唐代属池州府,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古代时著名的铜、银产地. 这首诗的意思是:“炉中的炭火熊熊燃烧,映红了整个天地. 从炉中喷出一股股紫色的浓烟,时而有腥红的火星从炉烟中欢快地跳出来. 在月色的笼罩下和炉火的辉映中,工人们一个个红光满面,精神焕发. 他们一边劳动,一边歌唱,那嘹亮的歌声使寒冷的河水都荡漾起来了( 寒川,也有译作寒冷的山 谷 ).”请回答下列问题.(1) 该诗句中描写了炭的燃烧现象是________,该反应的微观本质是________. 为使炭充分燃烧,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2) “火法炼铜”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3) 河水是人类重要的饮用水源之一.下列有关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A . 寒冷河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B . 寒冷河水中水分子间隔发生了改变C . 农药、化肥会污染河水D . 用活性炭可将河水净化为纯净水.三、 实验题 (共2题;共11分)18. (5分) (2018河北模拟) 根据下图所示的回答问题。

1) 在白色点滴板1~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的孔穴有(填孔穴序号)________再向孔穴4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变为紫色,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___ (2) 将试管①和②的现象相比较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3) 丙实验①是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M烧杯中的物质应是________丙实验②电子秤上的量筒中盛有浓硫酸,放置一段时间,电子秤示数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是________ 19. (6分) (2018自贡) 某同学配制50g 9%的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 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_(填序号),其中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 图②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需称取氧化钠________;g (3) 量水时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________(填字母),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________保持水平A.10mLB.25mLC.50mLD.100mL四、 四.计算题 (共1题;共6分)20. (6分) (2018九上黄岛期末) 如下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 丙溶液的溶质可能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 NaClB . KNO3C . Ca(OH)2(2) 在2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用“<”、“=”、“>”连接) (3) 在l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4) 若甲中混有少量乙,最好采用________的方法提纯甲(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5) 将3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则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物质是________ 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 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二.填空题 (共2题;共15分)16-1、16-2、16-3、17-1、17-2、17-3、三、 实验题 (共2题;共11分)18-1、18-2、18-3、19-1、19-2、19-3、四、 四.计算题 (共1题;共6分)20-1、20-2、20-3、20-4、20-5、。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