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全彩屏制程色差管制项目

xx****x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2KB
约7页
文档ID:155690471
全彩屏制程色差管制项目_第1页
1/7

文件编号: 版 本 号:A0检验规范页    次:1/6生效日期:2011年12月12日版本修订内容修订人修订日期A0新增全彩屏制程色差管制项目部 门审核签名日期发放编制人/部门: 品质部PP文件控制LED工程部OO显示屏工程部PPLED生产部OO资材部PP汉唐生产部PP新唐生产部PP品质部经理批准O                                        1、目的为使各工段作业人员清晰了解色差管制重点项目,并依此文件要求进行控制,IPQC对各工站重点影响色差项目加以特别监督及检验,以达到彻底预防色差发生之目的,特制订此文件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显示屏全彩制程管制3、管制内容  3.1 进料管制   3.1.1 所有全彩面罩全部改为素材进料(即不喷油),IQC需重点确认素材本色是否存在明显差异资材部依实际订单需求一次性外发喷油,IQC重点确认喷油之效果及同批喷油面罩是否存在色差 3.12 驱动IC来料时,先取来料中的一包IC拆开包装,确认IC本体上的批号与标签上的批号是否相符,同时对IC包装上的标签进行全检,如发现同一批来料有不同生产批号时,该批来料判定不合格。

当判定合格时,IQC在进料验收单及《进料检验报告单》上注明来料批号.   3.13 现使用的全彩驱动IC型号主体有:5024系列、5026系列、8816系列、5035系列、5042系列;单红驱动IC:595系列、4953系列2 发料管制   3.2.1 生产线领料时,所有驱动IC一个订单只能发放一个批号,严格禁止发放两个以上批号给生产线使用当仓管发现所剩驱动IC不足一个订单使用时应提报主管,由主管联络采购将尾数IC退回厂商换货驱动IC由仓库作单独批号数量台帐管制   32 所有面罩一个订单只能发放一个来料批次,且要求面罩为同一家厂商严禁同一订单发放多个批次或多个厂商的面罩,生产线领料时监督实施,如不符合时应拒绝领料仓库每种面罩剩下的尾数无法满足一个订单时,将尾数单独存放,当多批次尾数能满足一个订单数量需求时,资材部将此尾数合并后一次性送喷油厂重新喷油.   3.2.3同一个订单仓库不允许发两个或以上厂商或批号的物料给生产线使用,同时,生产线亦不允许同一个订单挪用其他订单或不同厂商的物料使用特殊需要求时,由需求单位提出申请,经工程部、品质部验证合格后方可给予使用3.3 SMT工站  3.3。

1一个订单只能使用一个生产批号的驱动IC(具体型号参照31.3),领料回来后,由生产领班及IPQC共同将本订单所需要的IC包装100%全检,确认本批IC是否为一个批次如发现有不同批次的IC时,将该包装IC退回仓库重新换料    3.3.2 贴片过程中,对于电阻、电容物料如需加料时,作业员应将加料料盘上的标签显示的型号是否与加料前的相符合,并将结果填写加料记录表上,IPQC应确认加换料的正确性   3.33 贴片站补焊时,所补焊的电阻、电容及IC必须确认型号、规格是否与BOM一致.其中IC要求使用与该订单批号一致的IC    33.4 SMT应严格按照《项目配色指示》文件中指定的调色电阻领料生产,IPQC执行监督,同时IPQC应确认工程提供的《项目配色指示》中的色坐标是否符合规定标准,当发现不符合时,应及时通知工程进行确认及修改.  3.3.5 投产前,工程部应将《项目配色指示》及时发放给生产部、品质部等相关单位,不允许投产开始后只按工程样品生产而文件滞后情形发生 3.4 混灯工站   3.4.1 每个订单混灯前,IPQC须确认所领用的灯管是否符合混灯指示资料中的要求,应要求同批次、同档次(波长、亮度)。

3.4.2 每个订单模组生产时,同一颜色的LED全部到齐后才能进行混灯作业 33 混灯区应装有离子风机,作业过程中将离子风机开启,并正对混灯槽内的LED灯吹风,以消除静电对LED的损伤  3.4.4 LED混合来回不少于7次,每抓一把LED需均匀散布在混灯槽整个层面上    3.45混灯需有记录,品质部对混灯过程进行监督,并确认实际混灯次数确认是否符合标准.如果是手工插件,先剪脚后再混灯,如果是自动插件,混灯后再编带 3.46 LED灯切脚前,抽查同一批订单中使用的LED灯胶体颜色是否一致,灯管内外气泡及深浅插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当抽检到外观 过高时,立即通知LED人员确认并出临时处理方式5 插件工站   3.5.1 插件时,必须使用本订单所指定的混合好的LED灯,严禁随意使用其它批次LED灯   3.5.2 作业员仔细辨别LED灯极性后再插件,减少因插反而重复维修或更换LED灯的机率,IPQC落实监督. 3.5.3本订单剩余的LED需做好标识后退回仓库保存,或可使用于本订单的维修和补料用,严禁使用于其它订单的模组上 3.6 波峰焊工站 3.6.1过波峰时,要求治具的垂直精度足够,过完波峰后灯板上的LED不可有歪管、高管不良发生,当发现产出品歪管不良率达到5%时,立即停机整顿。

3.6.2所使用的过炉夹具应具有一致性,且不易变形LED罩板孔径大小合适,不能有松动的现象,要求过炉后的LED重直度一致性良好,减少后续大幅整灯动作 33同型号的波峰焊夹具应一次制作,不允许分批制造夹具,分批制做会造成夹具之间有差异,从而影响LED灯的平整度.   3.6.4夹具的上盖与底座需配套使用,不可把上盖与底座不同型号相混用,以免影响灯管过炉效果  35过波峰焊时,夹具方向必须统一 36.6 装波峰焊夹具时,员工应采用相同的方式将夹具装在灯板上,严禁强行用外力组装夹具,以免损伤灯管及将灯管挤压变形 3.7 后焊工站  37.1 可不用掰倒LED灯焊接的尽量不要将LED灯掰倒,避免LED垂直角度发生变化后导致模组色差. 3.7.2统一使用恒温烙铁,使用前依照工程作业指导书中规定的温度标准,由IPQC对烙铁的温度进行检测调整,员工禁止随意调整烙铁温度,避免温度过高烫坏零件,或温度过高致使锡线中的助焊剂急速熔化而产生大量烟雾,烟雾附在灯管上产生色差.   3.7.3 如底壳在后焊工段组装时,电批扭力由IPQC按作业文件中规定的标准先行调整,并用标签封贴电批扭力调整位置.    3.7。

4 后焊维修工位所使用的零配件必须从当批订单中取用,不允许随意使用未知批次的零配件维修后的模组必须重新检测合格后方可流入下工序,维修过的模组在PCB板上打小三角形做区分标示 3.75 当批订单全部完成后,由生产线领班将测修工位的剩余良品零件与不良品零件全部回收处理,IPQC应监督该工位零件清理结果.    3.7.6 后焊时,必须全检灯管是否有左右歪管的(即正、负极性方向),如有此类歪管,必须用烙铁给予矫正.前后歪管之不良可直接将灯管扶正即可 3.8 打底胶工站及涂三防漆站31 调配底胶时,必须严格按照工程规定的配比参数进行配胶,打底胶作业时,应控制作业速度2打底胶时,白色硅胶不能粘在灯管上,当白胶沾在灯管上时,作业员立即用棉签或碎布将白胶擦掉如果白胶沾粘较多时,由作业员贴上箭头标签,等白胶干涸后再撕掉多余白胶3灯板与底壳之间的缝隙需全部打上密封胶,各缝隙处确保全部被白胶密封,白胶以适量为宜,不可明显多用或少用,每块模组打底胶的位置和用量均需相同4 所有白胶只允许打在黑胶底层,禁止打在黑胶表面3.8.5 所有模组涂三防漆时,严格禁止将三防漆沾在灯管上.在流水线两侧作业,刷完后检查有无刷到位,OK后放于流水线,随线烘烤直接转下工序,避免灯管面与工作台面接触而沾到三防漆。

38.6 插接口与接线柱严禁刷三防漆,如沾有三防漆将会影响接线端子的导通性,从而影响电压与电流大小而造成模组色差及接触稳定性如果沾到三防漆,应标示出来单独清洗  3.9 模组老化工站  3.9.1 老化时,所有模组确保老化时间长短一致,不允许出现同批产品两批或多批老化  39.2 老化过程中,对发现的不良品维修后,必须及时返修,返修过程中老化人员跟进返修进度,避免与模组组装的返修品混料.返修后立即装上整屏再继续老化,确保更换零件后的颜色与整批一致性 3.93 模组老化过程中,如发现因线材或电源问题而导致有部份模组产生偏色时,应停止老化.巡检人员对电源的输出电压进行测量,发现差异时对该电源贴上不合格标签并把实测值记录于标示上,产线对不良的电源进行更换如电源无异常,再对线材进行更换将偏色的线材或电源问题解决后再继续老化  39.4 模组及箱体老化严格依照作业指导书进行,所涉及的老化顺序及老化时间应严格执行,IPQC落实监督 3.9.5 老化时,所有线材必须连接紧密,电源线规格要求一致,由IPQC用万用表测量电源电压是否相同,如有异常时立即调整所测量的电源电压记录在老化记录表的背面。

3.10 模组整灯工站3.10.1 整形作业员要求坐姿端正,两手在正胸前的台面上作业,不可扭歪身子或出现其它不良姿势作业.3.102 整形作业时,如采用手工整形时,员工的整形顺序及手法必须按工程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确保整形后的LED方向一致性.3.10.3 每块模组整形完成后,作业员必须对灯管的整形结果做自检,确认合格后方可流入下一工序3.104 如采用治具整形时,由工程制订对应的作业指导书,明确规定整形操作要求,最终确保整形后的LED方向要求一致.310.5 整形完成后的模组,不可重叠堆放在流水线或胶框内,必须逐块装箱并用隔板分开,一个格子只能放一块模组3.10.6 整形后的模组,拿取模组上机灌胶时,禁止用手直接接触灯管区,只允许接触底壳,避免灯管出现二次变形. 3.11 灌胶工站   31 每次停机时间达到1小时后重启机器灌胶作业时,先对桶内的黑胶进行搅拌 311.2 模组必须确保同一方向进行灌胶  3.11.3 灌胶时应控制用胶量,并确保黑胶不超过灯管胶体高度的0.5mm,目视以刚好接触为宜   3.11.4 生产过程中,IPQC每次巡检时用电子秤确认黑胶重量。

即灌胶前先称好模组重量,待灌胶完成后再次称量,用灌胶后的重量减去灌胶前的重量,得出的黑胶净重与作业标准对照,确认是否符合标准当灌胶机出现A\B胶出胶不均异常时,产线灌胶人员应每5块确认一次灌胶后的模组A/B胶比重没有异常的情况下,每隔30分钟确认一次A/B胶比重   311.5 灌胶时禁止将黑胶沾在灯管上,如发现灯管有沾胶时,应立即用棉签或碎布将黑胶擦掉.   3.11.6 模组放置于晾干架上后,应同步用水平尺确定晾干架每层的水平度,如水平度不合格时,立即调整至水平状态.严禁在不水平状态下直接晾干模组 37 机器灌胶时,同一订单模组应调整为同一速度灌胶,严禁随意调整灌胶速度,IPQC巡线时应确认机器设定的速度是否有变动   3.11.8 同批订单,所使用的A\B胶的批次控制为一个,A\B胶的胶量控制一致,避免硅胶颜色深浅不均,造成反光效果差异.  312 模组组装工站与线材加工站   312.1组装面罩时,确保同一个订单使用的面罩为一个批次,每个订单开始生产时,先组装4个箱体用量的模组面罩,将其挂于老化架上观察墨色效果,有色差时立即停止生产并采取对应地处理办法 312.2 每次开始生产时,根据不同的螺丝规格所对应的扭力标准,由IPQC统一对员工使用的电批扭力做调整,使同一订单的模组使用的电批扭力力度一致,确保螺丝柱不断裂和面罩不变形.  3.12。

3面罩装上底壳后,不能出现变形、弯曲、翘起、间隙超标准   312.4电批调整扭力后,需用标签标示调整位置,确保扭力不会在使用过程中变化,如发现标签被人撕毁时须追究责任.   312.5 电源线加工后,端子铆接强度需做拉力测试.  3.13 箱体组装工站 3.13.1模组之间的间隙应≤0.3mm,组装时采用厚薄规进行测量,如超出标准时,应立即返工处理 313.2根据螺丝规格并对照相应的螺丝扭力标准,员工开始作业前,由IPQC对电批的扭力进行调整,确保扭力一致并能将模组锁紧模组与模组之间的段差应≤02mm.    3.133 箱体组装时,由工程出作业指导书规定模组组装顺序,生产部严格按模组组装顺序进行组装.模组组装时可采用二人作业方式,即一人打螺丝,另一人协助组装并负责确认模组组装之平整度 3.134 根据螺丝规格并按作业指导书中的扭力标准,由IPQC对本工站所有电批做扭力调整,调整后用标签纸封贴.    3.13.5 每个箱体组装完成后,IPQC须100%对箱体上的模组组装效果进行确认,重点为:模组平整度、缝隙、电源分布均匀性 3.14 维修站   314.1 维修站维修模组时,所需更换的零件必须取当批订单生产所使用的零件(不同订单的元件分开放置)不允许使用当批订单生产外的零件进行维修,特别是IC、灯管、面罩,IPQC严格监督。

  3.145 当批订单全部完成后,由生产线领班将测修工位的剩余良品零件与不良品零件全部回收处理,IPQC应监督该工位零件清理结果 3.14.3 维修时,硅胶抠胶后补胶的胶量要控制一致,不可有明显的多胶现象4、相关文件  依照各作业岗位制订的作业指导书或标准进行操作、检验及判定5、相关记录5.1《全彩制程色差改善专案稽核汇总表》FRM-QMD—0205.2 依照各作业岗位文件中规定的记录表单进行记录文中如有不足,请您指教!7 / 7。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