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河南省中招模拟试题卷语文 试题卷(时间120分钟 分数12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关卡/饭卡 活塞/边塞 应接不暇/应运而生B、着想/着手 公式/试验 锐不可当/安步当车C、殉职/徇私 供认/供给 遂心如愿/半身不遂D、露骨/露脸 冠军/桂冠 横征暴敛/蛮横无理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A、喧腾 蓦然 头晕目眩 义愤填膺B、细腻 嘹亮 锋芒必露 学以致用C、狼藉 书籍 抑扬顿挫 锐不可当D、深邃 弥留 穷愁潦倒 迥然不同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2分)怨天尤人不仅是一种 ,更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 掩盖了自己不能面对的现实, 留下了将来可能重蹈覆辙的隐患,而且不客观地责怪他人还会衍生出新的矛盾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强者并不是一个 地幸运儿,必然要经历各种痛苦和挑战,而战胜一切困难的人首先必须战胜自己,战胜自己的前提就是反省自身。
A、懦弱 尽管 还 一帆风顺B、软弱 尽管 还 扬帆远航C、懦弱 不但 还 一帆风顺D、软弱 不但 还 扬帆远航4.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西游记》中,唐僧先后在五行山收了孙悟空,鹰愁涧收了白龙马,高老庄收了猪八戒,流沙河收了沙和尚师徒历尽磨难,取得真经B.衍太太是一个善良、朴实、疼爱孩子、精通礼节的人,鲁迅在《父亲的病》《琐记》《狗·猫·鼠》中表达了对她的怀念之情C.《鲁滨逊漂流记》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讲述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生活经历,语言浅显,叙事详尽,让读者感到真实可信D.《格林童话》反映了正义与邪恶、善良与凶残、智慧与愚昧、勤劳与懒惰等带有普遍意义的人生主题,表达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和美好的愿望5.古诗文默写共8分)(1)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2)受任于败军之际,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3)《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 4)为国效力是大漠边关永恒的歌。
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 , 借“燕昭王筑台”的典故把这首歌唱得慷慨激昂;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 , ”通过刻画守边将士的矛盾心理把这首歌唱得苍凉悲壮6.从下面四部名著中任选一部,仿照事例另写一段话,写出你阅读该名著的收获4分)①《西游记》 ②《童年》 ③《鲁滨逊漂流记》 ④《繁星·春水》事例:施耐庵的《水浒》滋养了我:从无用身上我看到了足智多谋,从晁盖身上我看到了义薄云天,从李逵身上我体悟到了率直的可贵 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7分)材料一 大地震,在血和泪的悲痛中,在生和死的界限中,年幼的孩子,用坚强和勇敢诠释着生命的勇气、闪耀着人性的光芒在废墟里,有的孩子打着随身的手电筒看书,靠读书缓解心中的害怕;9岁半的林浩在自救后,把一名已昏迷的同学背出废墟,又毅然重返废墟,再一次背出另一名被废墟掩埋的同学……这些,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民族的伟大精神,展示了新时代少年儿童的精神风貌。
材料二 当一名北京奥运会的小小志愿者,让我们灿烂的微笑为奥运增光,百万北京少年儿童发出“帮助小朋友看奥运”倡议,受到各界广泛的支持、响应和关注全国少工委再少先队员中开展红领巾喜迎奥运活动,少年儿童尽自己的力量为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作出贡献,他们担当了不同的角色,在为奥运带来丰富内涵和新鲜活力的同时,自身也收获了欢乐、分享了激情,绿色、科技、人文理念深深的烙印在他们的脑海中1)请用一句话把这两个材料连接在一起2分)(2)划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百万北京少年儿童发出“帮助小朋友看奥运”倡议,受到各界广泛的支持、响应和关注修改意见:(3)请找出这两则材料的共同点,并把它工整地写在田字格中不超过20个字)(3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一)阅读下文,完成8~12题共15分)悠长的铃声毕淑敏雨天,是城市的忌日花花绿绿的伞,填满每条街道,到处堵车我大清早出门,赶到读书的学院,还差一分钟就要上课了今天你晚了看大门兼打铃的老师傅说他瘦而黑,像一根铁钉别的同学都住校,唯我走读开学才几天,他这是第一次同我讲话我撒腿就跑从大门口到教室的路很长,就是有本·约翰速度再加了兴奋剂,也来不及课堂纪律严格,我只是想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抽我的双腿有一瞬,几乎想席地坐下,喉咙里发咸,仿佛要吐出红色来迟到就迟到吧!纪律虽严,健康还是最重要的!我的脚步迟缓下来;仿佛微风将息的风车然而铃声还在宁静而悠远地响着,全然没有即将沉寂的细弱只要铃声响着,我就不该停止奔跑,我对自己说终于,到了老师和同学们都在耐心地倾听着,等待铃声的完结放学时,我走过大门,很想向老人表示感谢可是,说什么好呢?说谢谢您把铃绳拽得时间那么长吗?我想在学府里,最好的谢意莫过于知识者对普通人的尊敬,便很郑重地问: “老师傅,您贵姓?”“免贵然后,他告诉我姓氏我的脑筋里管记忆一般人姓氏的区域,似乎被虫蛀过,总是容易搞错不过这难不住我,我创造了联想方式比如,听了看门师傅的姓氏,我脑海中就幻化出花果山水帘洞的景象 这法子秘不传人,却是百试百灵的上学三年,我认真称呼他的机会并不多唯有恰恰赶在上课铃响之时,我经过校门,才会恭恭敬敬地称他一声:“侯师傅好!”若是他一个人,会冲着我宽厚地笑笑有时围着做饭、植花的其他师傅,我便格外响亮地招呼他,表示我对他的尊重周围的人看着他嬉笑,他就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其后,便会有悠长的铃声响起,像盘旋的鸽群,陪伴我走进教室。
当我伸直双腿安稳地坐在课桌前,铃声才像薄雾一般散去看门的老头拽着铃绳睡着了只有我知道这秘密,但我永远不会说说出来,便破坏了这一份温情,这一番默契终于,我以优异的成绩良好的品行,从学院毕业我拎着沉重的书包走出校门,最后一次对铁钉样的老人说:“师傅好!”他瞅瞅四周无人,靠近我:“你就要走了我想同你说一件事你不要放在心上……”他又踌躇了,“我只是想告诉你…… 唉,不说了……不说了……”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到底是什么事呢?”我的好奇心发作了他们说你是成心的,我说不是……”老人舔了一下嘴唇,好像那里粘着一粒砂糖,慈善地看着我您快说嘛!侯师傅!”听这口气,与我有关,忙不迭地追问你千万别介意……我不是姓侯,我姓孙……”8.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本文标题“悠长的铃声”的理解4分) 9.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这个画线的句子很有表现力,请你结合上下文,对它作简要赏析3分) 10.读了文章,你一定会喜欢文中的那位老师傅,请对他作点评价。
4分) 11.这篇小说的结尾有怎样的特点?请作简要评析2分) 12.这篇小说讲究运用伏笔的手法文章最后交代“我”喊错老师傅姓氏的事情,这其实在前文就埋下了伏笔,请从文中找出来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共12分)①偷菜游戏正在催生一种“集体无聊化”的社会情绪,小则影响个人,大则让社会群体长时间陷入自我麻醉偷的不是菜,而是自己的人生怎样降低偷菜等游戏对个人和社会的负面影响,最终还要看个人的道德自律②无聊,是人的一种生活权利,人们不是生活在趣和充实地活着现代社会理应提供给人们更多现实的选择,多元的文化会培育起多样性的价值观,给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的颜色、尽可能广阔的空间无聊不可怕,更不是可耻的,在散淡的时刻消遣一下,纵然不崇高,也绝不卑贱。
因此,我们又何必惧怕和憎恶人们偶尔的“无聊”!③我们时而过度轻视网络,时而又过度“重视”网络,斥责网络文字都是垃圾,时评人魏英杰如今又断言一个网络游戏能让“社会群体长时间陷入自我麻醉”,这就又走向了另一个荒谬的极端想起上个世纪90年代,有人责问:“喜欢歌星,国家就能富强了?”把通俗歌曲当作生活的爱好,这和国家富强有什么逻辑关系?一个小小的偷菜游戏,和社会麻醉状态,风马牛不相及,这么天真的联想力,真让匪夷所思!对待网络的态度,无论是过度轻视,还是过度“重视”,归根到底是一点:偏执有人要偏执认为网络必定是有害的,负面的,消极的可我们觉得,一个网络游戏,改变不了什么,每个人还是有自己的判断力和价值取向的文化要为个人的权益服务,而不是要指挥和领导一个人,我们实在不用像老师一样教别人怎么生活,或者应该如何活着,管好自己就已经不错了偷菜游戏,不过是人们在无聊时解闷而已,不必对此危言耸听④19世纪中叶,美国的劳工(工薪)阶层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编了一首歌:“我们起看见灿烂的阳光/我们想闻到鲜花的芬芳/我们相信这是上帝的意志/我们想工作8小时合唱)8小时工作/8小时休息/8小时干我们爱干的事情⑤文化要充满对劳工(工薪)阶层的尊重和关怀,美国如是,我们何尝不是如此!在工作和休息之外,就让中国的劳工阶层干他们爱干的东西吧!偷菜游戏也好,聊天也好,开网店也好,破除偏执的情绪,真正在尊重民间的情怀诉求。
这是现代文化转型的必然归宿 13.作者的论点是什么?(2分) 14.第③段中,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 15.第④段中,作者引用美国劳工阶层的一首歌,其目的是什么?(3分) 16.你同意文中作者的观点吗?请结合你所了解的知识,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理由4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阅读下面的两段文字,完成17—20题11分)【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乙】初,范文正公贬饶州①,朝廷方治朋党②,士大夫莫敢往别,王侍制质③独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长者,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顾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④选自《渑水燕谈录》)注:①范文正公贬饶州:范仲淹谥号文正,因上书主张革新与宰相发生冲突,遭诬告,贬官饶州②朋党:同类的人为私利而结成的小集 团③王待制质:即王质,待制是官名为人谨厚博学,正直敢言④缩颈:缩头,表示吃惊害怕1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1)去国怀乡 (2)至若春和景明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微斯人,吾谁与归? 19.文段(一)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20.王质说“范公天下贤者”,从文段(一)来看范公之“贤”表现在哪些方面?在文段 (二)中,范公之“贤”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3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1—22题。
共4分) 饮酒 (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21.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2分) 22.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仆么?(2分) 四、作文(50分)23.任选一题作文50分)任选一题作文⑴最美丽的 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如:“心灵”“语言”“瞬间”“画面”“风景”等,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⑵阅读是人生难以忘怀的体验和过程阅读,让我们走进了缤纷多彩的世界;阅读,使我们的精神家园丰富而高尚请以“课外阅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选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题目自拟,但不得直接以话题为题目要求:①请先写出完整的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2013年河南省中招模拟试题卷语文 试题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积累与运用(28分)1、D(2分)2、B(2分)3、C(2分)4、B(3分)5、(1)采菊东篱下 (2)奉命于危难之间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每空1分,若出现错字、别字、添字、漏字,该空不得分。
共8分)6、示例:吴承恩的《西游记》滋养了我:从沙和尚身上我看到了吃苦耐劳,从孙悟空身上我看到了勇敢机智,从猪八戒身上我体悟到了憨厚的可爱作家与作品内容相符,1分;所写内容与作品内容相符,3分共4分)7、(1)示例:新时代的少年儿童不但在灾难面前经受住了考验,而且在关爱他人方面也作出了贡献2分)(2)“受到各界的广泛支持、响应和关注”应该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支持和响应”2分)(3)示例:我国少年儿童在生活实践中健康成长2分,超过3个字扣1分)二、现代文阅读(27分)(一)8、打铃老师傅为不让“我”迟到而长时间打铃2分)“悠长的铃声”传递的是一份善意(温情),串起的是一生的记忆2分)(意思贴近即可)9、这个句子通过细腻的神态和外貌描写,表现了孙师傅想对我说明真相又怕我介意而欲言又止的窘迫之态或: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出孙师傅想对我说明真相又怕)(2分)10、关键词:善良,宽厚言之成理即可)(4分)11、①最后揭示真相,出人意料,给人震撼性的效果;②揭示真相后便戛然而止,留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③彰显了作品的主题;④结局即高潮,如此巧合又合情合理答出任意2点即可,每点1分12、①若是他一个人,会冲着我宽厚地笑笑;②周围的人看着他嬉笑,他就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③我的脑幕上管记忆一般人姓氏的区域,似乎被虫蛀过,总是容易搞错答出任意2点即可,每点1分二)13. 要破除偏执的情绪,真正地尊重民间的情怀诉求2分)14.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手法,明确地指出了在对待网络的态度上,我们不能偏执论证方法1分,作用2分共3分)15.表明美国文化对劳工阶层充满了尊重和关怀3分)16.言之成理即可示例:同意作者的观点在现代文化转型的时期,生活中各种现象的存在是必然的,对此我们不必谈之色变,也不必趋之若鹜,如“超级女生”等现象,我们要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我们4分)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17.(1)离开 (2)日光,阳光 (每小题1分,共2分)18.(1)在朝廷上做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替君主担忧2)(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同道呢? (每小题2分,共4分)19.一阴一晴的自然风物,触发了迁客骚人的悲喜情感,引出下文对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这种更高境界的议论 (意思对即可共2分) 20.“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国忧民之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2分) 范公之贤是通过王质的行动和语言,从侧面表现出来的。
1分)(共3分) 21.示例一:“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示例二:“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任选一词,言之成理即可2分) 22.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意思对即可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