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150]

痛***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58.50KB
约5页
文档ID:155318504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150]_第1页
1/5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陕西省长武县冉店九年制学校 鱼亚强教材解读 寓言故事《守株待兔》选择《韩非子.五蠹》,是三年级学生接触的第二篇文言文全文四十字,用凝练的语言讲述小故事,蕴含大道理学生如何实现古今语言上的转化,是突破教学难点的关键教学理念1、“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关键只有把文言文读通读顺,破除自学中的字词障碍,才能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打通学生理解感悟课文的经脉从学文伊始“自由读——纠读——范读————指名读——齐读”,学文中学生读通课文后,读出节奏和韵味,到拓展后的诵读,本课从始到终均落实“读”这个基础2、三年级学生对这则寓言耳熟能详,把握文意上并无畏惧之感,而关键是掌握古今语言转化上的途径,即借助注释、插图,与同学交流,回顾旧知等3、文言文“言有尽而意无穷”,教师要在学生读懂的情况下,挖掘文章背后的意蕴想象说话、联系生活则至关重要在此基础上,如何巧妙过渡和引导达成教学重难点,体现的是教师的教学艺术与智慧4、古今语言的对比在部编本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一课中虽有涉及,但停留在“感知”层面如何让学生接受并熟悉文言文,是我教学设计中深入思考的问题因此,我联系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守株待兔》课文,让学生比较阅读,探讨并明白文言文的语言特色,达到“拓展”的深度。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读10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读通读顺课文;过程与方法:借助注释、插图,联系生活读懂课文;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明白“不要不劳而获,美好生活需要劳动创造的结果”这个道理教学重点读通读顺课文,读出节奏,读出韵味教学难点理解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教学过程一、文体导入、揭示课题1、学生看图片,猜说的是什么故事2、这些故事从文体而言,都是什么?寓言有什么特点?(寓言是用“小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大道理”,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3、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寓言故事板书课题:守株待兔)学生书空课题,注意书写“守、株、待、兔”时应注意的地方4、学生回顾旧知,结合课文插图说说“守株待兔”的意思过渡:今天,我们就走进这则寓言,了解“小故事”,读懂“大道理”二、读通课文,感知文韵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画出难读的生字或句子,与同学交流,尽量读通读顺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读情况2、交流难读的生字或句子,重点强调“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中的生字及句子节奏3、教师范读,学生感知课文的朗读节奏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4、学生再读课文,注意读通读顺,尝试读出节奏5、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点评6、齐读课文过渡:我们“六读”课文,不仅要读通文字表面,还要读懂文字背后的意思三、读懂课文,了解文意1、出示自读提示:学生借助课文插图、注释自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遇到读不懂的地方,可以和同学、老师交流2、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视并适当指导3、学生汇报自学成果,可就某句意思或整篇课文,或自己的心得与疑惑,与师生共同交流讨论预设一: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a、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文言文针对职业来练习说话:“(某国)人有+(所从事的职业)+者”例:“秦国有一个卖刀的人即“秦人有卖刀者鲁国有一个教书的人即“鲁国有教者b、学生用自己的话说“田中有株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感受文言文“言简意赅”的语言特点C、引导学生运用“田中有株”来说话例:“水中有月”“花中有蝶”等预设二:兔走触株,折颈而死a、强调“走”的意思,引出借助注释阅读文言文的重要性b、引导学生感受“走马观花”“飞禽走兽”“走石飞沙”等成语中“走”的意思c、想象说话:农夫带兔子回家,会做些什么呢?(板书:不劳而获)过渡:这真是“天上掉馅饼”的美事,可“美事不常有”,我们看一看农夫是怎么看待这件“美事”的。

预设三: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a、学生引导说清文意结合课本插图,注意“耒”的象形造字妙,学生书写板书:守株)b、指名学生再读这句,读准节奏,读出意蕴c、学生交流讨论:你们觉得农夫还会等到兔子吗?说说你的理由学生汇报,教师点评过渡:你们的猜测准不准呢,我们接着来读预设四: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a、宋国人笑了,大家也笑了,你们为什么发笑呢?指名学生回答,教师点评板书:被笑)b、练习说话:如果你遇到了农夫,你会对他说些什么,或者对他有什么好的建议呢?c、教师明确:原来守株待兔这则小故事,蕴含着“不要不劳而获,美好生活需要劳动创造的结果”的大道理4、指名学生再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读出韵味5、全班齐读过渡:同学们,我们已经把这篇文言文读懂了现在,我们再读一读另一个版本的《守株待兔》四、拓展今文,比较语言1、学生默读白话文《守株待兔》,思考:两篇文章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古时候有个种田人一天,他在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仓皇蹿(cuān)出来,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  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他乐滋滋地走回家去,心里想: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哇!  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再也没有野兔来过可他的田里已经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2、学生汇报,教师评价并总结过渡:文言文言简意赅,读起来有节奏、有韵味五、齐诵课文,总结课堂1、教师出示课文插图,学生齐诵课文,背不下去的同学可以打开课文来读,读出节奏、韵味2、回归板书,回顾所学六、作业布置1、学生阅读寓言《自相矛盾》,和同学交流:你从中读到了什么,又有什么启示?2、复习之前所学的寓言故事,积累成语,知道意思板书设计守 株 待 兔不劳而获守株被笑。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