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SGBZ-0116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zhu****n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50.51KB
约22页
文档ID:156752744
SGBZ-0116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_第1页
1/22

SGBZ-0116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依据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打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工程2、施工准备2.1材料及主要机具:2.1.1预制钢筋混凝土桩:规格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并有出厂合格证2.1.2焊条(接桩用):型号、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一般宜用E4303牌号2.1.3钢板(接桩用):材质、规格符合设计要求,宜用低碳钢2.1.4主要机具有:柴油打桩机、电焊机、桩帽、运桩小车、索具、钢丝绳、钢垫板或槽钢,以及木折尺等2.2作业条件:2.2.1桩基的轴线和标高均已测定完毕,并经过检查办了预检手续桩基的轴线和高程的控制桩,应设置在不受打桩影响的地点,并应妥善加以保护2.2.2处理完高空和地下的障碍物如影响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使用或安全时,应会同有关单位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2.2.3根据轴线放出桩位线,用木橛或钢筋头钉好桩位,并用白灰作标志,以便于施打2.2.4场地应碾压平整,排水畅通,保证桩机的移动和稳定垂直。

2.2.5打试验桩施工前必须打试验桩,其数量不少于2根确定贯入度并校验打桩设备、施工工艺以及技术措施是否适宜2.2.6要选择和确定打桩机进出路线和打桩顺序,制定施工方案,作好技术交底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就位桩机——起吊预制桩——稳桩——打桩——接桩——送桩——中间检查验收——移桩机到下——桩位3.2就位桩机打桩机就位时,要对准桩位,保证垂直稳定,在施工中不发生倾斜、移动3.3起吊预制桩先拴好吊桩用的钢丝绳和索具,然后用索具捆住桩上端吊环附近处,一般不超过30cm,再起动机器起吊预制桩,使桩尖垂直对准桩位中心,缓缓放下插入土中,位置要准确;再在桩顶扣好桩帽或桩箍,即可除去索具3.4稳桩桩尖插人桩位后,先用较小的落距冷锤1-2次,桩人土一定深度,再使桩垂直稳定10m以内短桩可目测或用线坠双向校正;1Om以上或打接桩必须用线坠或经纬仪双向校正,不得用目测桩插入时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O.5%桩在打人前,要在桩的机面或桩架上设置标尺,以便在施工中观测、记录3.5打桩用落锤或单动锤打桩时,锤的最大落距不能超过1.0m;用柴油锤打桩时,要使锤跳动正常打桩要重锤低击,锤重的选择要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桩的类型、结构、密集程度及施工条件来选用。

打桩顺序根据基础的设计标高,先深后浅;依桩的规格要先大后小,先长后短由于桩的密集程度不同,可自中间向两个方向对称进行或向四周进行;也可由一侧向单一方向进行3.6接桩3.6.1、在桩长不够的情况下,采用焊接接桩,其预制桩表面上的预埋件要清洁,上下节之间的间隙要用铁片垫实焊牢;焊接时,要采取措施,减少焊缝变形;焊缝要连续焊满3.6.2、接桩时,一般在距地面1m左右时进行上下桩节的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1Omm,节点折曲矢高不得大于1‰桩长3.6.3、接桩处人土前,要对外露铁件,再次补刷防腐漆3.7送桩设计要求送桩时,送桩的中心线要与桩身吻合一致,才能进行送桩若桩顶不平,可用麻袋或厚纸垫平送桩留下的桩孔要立即回填密实3.8检查验收每根桩达到贯人度要求,桩尖标高进入持力层,接近设计标高时,或打至设计标高时;要进行中间验收在控制时,一般要求最后三次十锤的平均贯人度,不大于规定的数值或以桩尖打至设计标高来控制,符合设计要求后,填好施工记录如发现桩位与要求相差较大时,要会同有关单位研究处理,然后移桩机到新桩位待全部桩打完后,开挖至设计标高,做最后检查验收,并将技术资料整理完毕提交甲方4、质量标准要求符合《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的规定4.1一般规定4.1.1桩位的放样允许偏差如下:群桩20mm:单排桩10mm。

4.1.2桩基工程的桩位验收,除设计有规定外,应按下述要求进行:当桩顶设计标高与施工场地标高相同时,或桩基施工结束后,有可能对桩位进行检查时,桩基工程的验收应在施工结束后进行当桩顶设计标高低于施工场地标高,送桩后无法对桩位进行检查时,对打入桩可在每根桩桩顶沉至场地标高时,进行中间验收,待全部桩施工结束,承台或底板开挖到设计标高后,再做最终验收对灌注桩可对护筒位置做中间验收4.1.3打(压)入桩(预制混凝土方桩、先张法预应力管桩、钢桩)的桩位偏差,必须符合表4.1.3的规定斜桩倾斜度的偏差不得大于倾斜角正切值的15%(倾斜角系桩的纵向中心线与铅垂线间夹角)表4.1.3预制桩(钢桩)桩位的允许偏差(mm)序号项目允许偏差1盖有基础梁的桩(1)垂直基础梁的中心线(2)沿基础梁的中心线100+0.01H150+0.01H2桩数为1~3根桩基中的桩1003桩数为4~16根桩基中的桩1/2桩径或边长4桩数大于16根桩基中的桩(1)最外边的桩(2)中间桩1/3桩径或边长1/2桩径或边长注:H为施工现场地面标高与桩顶设计标高的距离4.1.4灌注桩的桩位偏差必须符合表4.1.4的规定,桩顶标高至少要比设计标高高出0.5m,桩底清孔质量按不同的成桩工艺有不同的要求,应按本章的各节要求执行。

每浇注50m3必须有1组试件,小于50m3的桩,每根桩必须有1组试件4.2混凝土预制桩4.2.1桩在现场预制时,应对原材料、钢筋骨架(见表5.4.1)、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查采用工厂生产的成品桩时,桩进场后应进行外观及尺寸检查4.2.2施工中应对桩体垂直度、沉桩情况、桩项完整状况、接桩质量等进行检查,对电焊接桩,重要工程应做10%的焊缝探伤检查4.2.3施工结束后,应对承载力及桩体质量做检验4.2.4对长桩或总锤击数超过500击的锤击桩,应符合桩体强度及28d龄期的两项条件才能锤击4.2.5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的规定表4.2.1预制桩钢筋骨架质量检验标准(mm)项目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检查方法主控项目1主筋距桩顶距离±5用钢尺量2多节桩锚固钢筋位置5用钢尺量3多节桩预埋铁件±3用钢尺量4主筋保护层厚度±5用钢尺量—般项目1主筋间距±5用钢尺量2桩尖中心线10用钢尺量3箍筋间距±20用钢尺量4桩顶钢筋网片±10用钢尺量5多节桩锚固钢筋长度±10用钢尺量表4.2.2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质量检验标准项目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检查方法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桩体质量检验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2桩位偏差见GB50202-2002表5.1.3用钢尺量3承载力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一般项目1砂、石、水泥、钢材等原材料(现场预制时)符合设计要求查出厂质保文件或抽样送检2混凝土配合比及强度(现场预制时)符合设计要求检查称量及查试块记录3成品桩外形表面平整,颜色均匀,掉角深度<10mm,蜂窝面积小于总面积0.5%直观4成品桩裂缝(收缩裂缝或起吊、装运、堆放引起的裂缝)深度<20mm,宽度<0.25mm。

横向裂缝不超过边长的一半裂缝测定仪,该项在地下水有侵蚀地区及锤击数超过500击的长桩不适用5成品桩尺寸:横截面边长桩顶对角线差桩尖中心线桩身弯曲矢高桩顶平整度mmmmmmmm±5<10<1O<1/1000L<2用钢尺量用钢尺量用钢尺量用钢尺量,L为桩长用水平尺量6电焊接桩:焊缝质量见GB50202表5.5.4-2电焊结束后停歇时间min>1.0秒表测定上下节平面偏差mm<10用钢尺量节点弯曲矢高<1/1000L用钢尺量,L为两节桩长7硫磺胶泥接桩:胶泥浇注时间min<2秒表测定浇注后停歇时间min>7秒表测定8桩顶标高mm±50水准仪9停锤标准设计要求现场实测或查沉桩记录5、成品保护5.1、桩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0%方可起吊,达到100%才能运输5.2、桩在起吊及搬运时,必须做到吊点符合设计要求,要平稳并不得损坏5.3、桩的堆放要符合下列要求:(1)场地平整、坚实,不得产生不均匀下沉2)垫木与吊点的位置要相同,并保持在同一平面内3)同桩号的桩要堆放在一起,而桩尖要向一端4)多层垫木要上下对齐,最下层的垫木要适当加宽堆放层数一般不超过4层5.4、妥善保护好桩基的轴线和标高控制桩,不得由于碰撞和振动而位移。

5.5、打桩时如发现地质资料与提供的数据不符时,要停止施工,并与有关单位共同研究处理5.6、在邻近有建筑物或岸边、斜坡上打桩时,要会同有关单位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施工时要随时进行观测,确保避免因打桩振动而发生安全事故5.7、打桩完毕进行基坑开挖时,要制定合理的施工顺序和技术措施,防止桩的位移和倾斜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6.1、预制桩必须提前定货加工,打桩时预制桩的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养护期一个月后方准施打6.2、桩身断裂由于桩身弯曲过大,强度不足及地下有障碍物等原因造成,或桩在堆放、起吊、运输过程中产生断裂,没有发现所致原因,要及时检查6.3、桩顶碎裂由于桩顶强度不够及钢筋网片不足、主筋距桩顶面太小,或桩顶不平、施工机具选择不当等原因所造成要加强施工准备时的检查6.4、桩身倾斜由于场地不平、打桩机底盘不水平或稳桩不垂直、桩尖在地下遇见硬物等原因所造成要严格按工艺操作规定执行6.5、接桩处拉脱开裂连接处表面不干净、连接铁件不平、焊接质量不符合要求、接桩上下中心线不在同一条线上等原因所造成6.6打桩过程中,遇见下列情况要暂停,并及时与有关单位研究处理:贯入度剧变;桩身突然发生倾斜、位移或有严重回弹;桩顶或桩身出现严重裂缝或破碎。

冬期在冻土区打桩有困难时,要先将冻土挖除或解冻后进行7、质量记录7.1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出厂合格证7.2试桩或试验记录8、安全标准8.1吊桩前应将桩锤提升到一定位置固定牢靠,防止吊桩锤坠落8.2起吊时吊点必须正确,速度要均匀,桩身应平稳,必要时桩架应设缆风8.3桩身附着物要清除干净,起吊后人员不准在桩下通过8.4吊桩与运桩发生干扰时,应停止运桩8.5插桩时,手脚严禁伸人桩与龙门之间8.6用撬棍或板舢等工具校正桩时,用力不宜过猛8.7打桩时应采取与桩型、桩架和桩锤相适应的桩帽及衬垫,发现损坏应及时修整或更换8.8锤击不宜偏心,开始落距要小如遇贯人度突然增大桩身突然倾斜、位移、桩头严重损坏、桩身断裂、桩锤严重回弹等应停止锤击,经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作业8.9熬制胶泥要穿好防护用品工作棚应通风良好,注意防火;容器不准用锡焊,防止熔穿漏泄;胶泥浇注后,上节桩应缓慢放下,防止胶泥飞溅8.10套送桩时应使送桩、桩锤和桩三者中心在同一轴线上8.11拔送桩时应选择合适的绳扣,操作时必须缓慢加力.随时注意桩架、钢丝绳的变化情况8.12送桩拔出后.地面孔洞必须及时回填或加盖9、环保措施9.1注意打桩噪声控制。

亲爱的朋友,上文已完,为感谢你的阅读,特加送另一篇范文,如果下文你不需要,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 矿井水灾事故专项应急演练方案1 应急演练目的、意义和目标1.1应急演练目的① 评估我矿水灾事故的应急准备状态,发现并修改我矿水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和执行程序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② 评估我矿在发生水灾事故时的应急能力,识别处理水灾事故的资源需求,澄清相关单位和人员的应急职责,改善水灾事故应急救援中的组织协调问题;③ 检验应急响应人员对水灾事故应急预案及执行程序的了解程度和实际操作技能;同时,通过调整演练难度,进一步培训和提高应急响应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④ 提高全员安全意识1.2应急演练意义:为了进一步增强煤矿应对水灾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和协调作战能力,提高米田煤矿的应急救援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生命和公司财产的安全,米田煤矿特组织本次应急救援演练1.3应急演练目标1.3.1 报警当发生水灾事故时,由现场施工单位当班第一责任者采用报警的方式进行报警1.3.2接警 处警调度室接到事故报警后,调度室调度员立即向当天矿值班长和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矿长)汇报,同时通知水灾应急演练指挥部有关人员到调度室待命,根据指挥部意见,启动水灾应急救援预案。

1.3.3 应急指挥① 基层单位:一旦发生矿井水灾事故,现场施工单位立即成立水灾事故现场处置小组,掘进队当班第一责任者为小组长② 矿级应急指挥:矿调度室接到事故报警后,矿成立矿井水灾事故应急演练小组,指挥部设在矿调度室1.3.4 应急行动① 基层单位应急行动现场组织人员按照避灾路线撤离至安全地点模拟底板涌水的疏、排;② 矿级应急行动矿调度室通知相关泵房,由开泵人员立即开动工作、备用水泵开始排水;同时检查检修水泵的完好状况,保证检修水泵能够随时投入运转2 应急演练原则① 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原则②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③ 反应迅速、措施果断的原则④ 部门配合、分工协作的原则3应急演练类型和时间地点3.1应急演练类型本次演练演练为实战检验性演练3.2 应急演练时间本次演练时间2012年3月10日八点班9:00-10:35如果演练当日出现特殊情况,应急预案演练可顺延或提前3.3 应急演练地点① 110401运输巷工作面② 矿调度室4 应急演练组织机构4.1应急演练领导小组组 长: 陈 仕副组长: 董永海成 员:孔家稳 何兴八 张蛮 敖成卫 胡荣兴 黄志党 李登学 牛建毕 封志平职责:负责水灾事故应急演练活动全过程的组织领导,审批决定演练的重大事项。

4.2策划部①总策划:彭家福职责:负责演练准备、演练实施、演练总结的组织实施②文案组组长:孔家稳 ③协调组组长:陈 仕④控制组组长:董永海4.3 评估组共设四个评估组,每组2人评估组建议由安监队人员组成,每组2人,1人评估,1人记录)第一组:位置:110401运输巷工作面记录和评估水灾演练现场报警、现场处置小组成立及现场应急处置情况第二组:位置:调度室记录和评估主井采区工作记录和评估调度室接警、处警、矿井水灾应急演练小组成立、应急指挥部人员到位、应急指挥、协调情况5 演练情景设计5.1应急演练概述:110401运输巷工作面,目前已施工28m,煤层平均厚度2.62米, 110401运输巷工作面安设有一部能直通调度室的2013年3月10日下午3:00时,安全矿长组织召开矿井水灾应急演练预备会议,进一步确认各演练情景准备情况,确认准备完毕后,安全副矿长要求各参演单位及装备务必于2012年3月10日上午8:30分准时到位,2013年3月10日上午9:00时准时开始演练2013年3月10日上午9:00时,该巷工作面后138m,发生掘进工作面滞后突水,突水水量60m³/h2013年3月10日9:00,演练总指挥宣布应急演练开始。

5.2 演练情景1 报警、现场处置小组成立及现场处置地点:110401运输巷工作面总指挥宣布演练开始后,调度室用通知110401运输巷工作面评估组人员,评估人员通知当班第一责任者演练开始5.2.1 水灾事故发生 撤人9:05分,当班第一责任者在掌子头后130m处发现巷道顶板地鼓,随后发生巷道顶板突水,当班第一责任者喊“顶板出水了,人员赶快撤离”,并且立即通知班长,班长带领全部人员撤离到运输石门盘口,当班第一责任者最后撤离,由当班第一责任者在运输石门盘口清点人数5.2.2报警当班第一责任者清点人数后,当班第一责任者立即向调度室汇报模拟水灾的具体情况汇报内容为:顶板突水位置、顶板突水大致水量、顶板突水人员撤出情况、支援需要以及现场处置方法5.2.3现场处置小组成立当班第一责任者报警后,立即着手成立水灾事故现场处置小组组 长:当班第一责任者副组长:当班班长成 员:当班全体人员5.2.4水灾事故现场处置110401运输巷顶板突发性涌水,突水点不易堵,应采取疏导措施,现场人员应尽量使涌水沿水沟流入水仓,同时清理水沟及两侧的浮煤、杂物,减少进入水仓的杂物5.3 演练情景2 调度室接警、处警、矿井水灾应急演练小组成立、应急指挥、协调情况。

地点:调度室5.3.1 接警、处警9时10分,调度室接到现场报警后,迅速向值班矿长和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矿长)汇报,同时通知水灾应急演练指挥部有关人员到调度室待命,根据指挥部意见,启动水灾应急演练方案5.3.2 矿井水灾应急演练小组成立9时20分,矿井应急演练领导小组成员接到通知后到达调度室,矿井应急演练小组随即成立5.3.3 应急指挥调度室通知各井下人员撤离5.6 应急结束:① 10时00分,中央水仓向救援小组汇报:中央水仓工作、备用水泵工作正常② 10时20分,1191机巷汇报:排水路线(自流)沿途浮渣、浮煤、杂物已清理干净,机巷底板突水沿水沟流入井底水仓④ 调度室接到各处水灾应急演练情况汇报,立即报告应急演练小组,应急救援小组经过认真研究分析,认为本次水灾应急演练目标已全部实现,宣布水灾应急演练全部结束,恢复正常状态6 演练工作准备6.1分析演练需求① 人力资源需求 掘进队20人(其中一名跟班干部,三名班长,井下11名职工,井上5名职工),机电队2人,安检队10人,调度室3人、机电队中央水仓水泵司机2人② 场地资源需求110401运输巷调度室③ 物资器材需求A、110401运输巷掌子头后5m,供水管路安装三通一个,演练开始后,打开阀门作为模仿水灾水源;B、 铁锨、镐各5把(1191机巷演练挖水沟、请浮渣用)④ 文件资料准备采掘工程平面图1套6.2确定演练范围本次应急演练为矿一级应急演练,包括:① 1191机巷水灾事故现场,掘进队处理水灾事故的应急演练;② 调度、指挥系统处理水灾事故应急演练;7 演练实施7.1演练过程控制① 演练启动方式2013年3月10日9:00,演练总指挥宣布应急演练开始,调度室通知通知110401运输巷演练开始,掘进队接到通知后,开动预先准备的演练水源,演练正式启动。

7.2 演练实施的步骤① 演练启动;② 掘进队通知调度室:110401运输巷发生老窑突水位置、突水大致水量、老窑突水人员撤出情况、支援需要以及现场处置方法;③ 掘进队突水现场疏、堵、排措施的落实;④ 调度室的应急响应 调度、指挥系统成立;⑤ 应急演练小组根据各演练场地汇报决定演练是否结束7.3、应急演练记录的要求演练记录由演练评估组人员填写,演练评估组人员可根据演练具体情况增加内容,演练记录要求做到客观真实,演练记录由调度室负责保存应急演练记录表格如下:应 急 演 练 记 录 (场景1)演练时间2013年3月10日地 点110401机巷参演单位掘进队水灾事故发生 撤人:1、当班第一责任者发现老窑突水,立即通知班长撤人,通知的时间;2、班长带领全部人员撤离到回风石门,撤人的速度及时间;3、当班第一责任在人员全部撤出后,最后撤离,当班第一责任者撤至运输石门盘口的时间;4、由当班第一责任者在运输石门盘口清点人数,清点人数后,记录撤人所用的时间及人员撤出情况;报 警:当班第一责任制在人员全部撤出后,立即报警,记录报警的时间及内容:1、 老窑突水位置;2、 老窑突水大致水量;3、 老窑突水人员撤出情况;4、 支援需要以及现场处置方法。

现场处置小组成立:当班第一责任者报警后,负责成立水灾事故现场处置小组:组 长:当班第一责任者副组长:当班班长成 员:当班全体人员水灾事故现场处置现场处置小组分两队,第一队由当班第一责任者带领,第二队由当班班长带领1、 第一队负责从老窑突水位置至回风上山段清理 2 、第二队负责从回风石门交叉口至水仓入水口段清理记录现场处置小组的分队情况,水沟的清理情况及水灾演练涌水流入水仓是否夹有杂物;记录人签名应 急 演 练 记 录 (场景2)演练时间2013年3月10日地 点调度室参演单位调度室接警、处警1、 调度室调度员接到现场报警后,向值班矿长汇报事故情况;2、 调度员向矿长汇报事故情况;3、 调度员通知应急演练指挥部人员到调度室待命;4、 水灾应急演练指挥部人员到位情况;记录调度员接到事故报警后,通知水灾应急演练指挥部人员的时间,所通知人员到达调度室的时间矿井水灾应急演练小组成立记录水灾应急演练小组成立的时间,演练小组成立后,分析判断灾情,此次演练灾情不足以水淹矿井,矿井排水系统有能力排水,决定立即中央水仓工作及备用水泵全力排水应急指挥:水灾应急演练小组分析判断灾情后,立即通知调度员,调度员立即通知中央水仓开动工作及备用水泵全力排水;记录调度员通知两个水仓的时间,两个水仓工作人员接到调度室的时间。

应急结束:① 记录中央水仓向救援小组汇报:中央水仓工作、备用水泵工作正常,检修水泵是否能够随时更换②记录1191机巷汇报:排水路线(自流)沿途浮渣、浮煤、杂物已清理干净,机巷老窑突水沿水沟流入井底水仓③④ 记录调度室接到各处汇报,调度员将情况汇报应急演练小组,应急演练小组经过综合分析,确定应急演练目的已到达,具备应急演练结束的条件应急演练小组长宣布应急演练结束,现场矿领导安排参演队伍回到本职岗位,各工作地点恢复到正常状态记录人签名7.4 应急演练结束与终止7.4.1应急演练结束的条件110401运输巷,演练涌水8 应急演练评估8.1应急演练评估方法应急演练采用表格评估法,评估人员利用提前设计评估表,进行跟踪评定演练评估报告有策划部文案组编写;演练评估报告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演练执行情况、预案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应急指挥人员的指挥协调能力、参演人员的处置能力、演练目标的实现情况、对完善预案的建议等8.2应急演练评估标准水灾应急演练评估表序号演 练 目 标评价标准评价分数演练得分好中差场景1水灾事故发生 撤 人当班第一责任者发现老窑突水,立即通知班长撤人21.51班长带领全部人员撤离到轨道石门盘口,撤人的速度及时间。

321当班第一责任在人员全部撤出后,最后撤离,当班第一责任者撤至轨道石门盘口的时间321由当班第一责任者在轨道石门盘口清点人数,清点人数后,记录撤人所用的时间及人员撤出情况21.51报 警报警的及时性2.01.00.5报警内容底板突水位置1.00.80.5底板突水大致水量;1.00.80.5底板突水人员撤出情况1.00.80.5支援需要以及现场处置方法1.00.80.5现场处置小组成 立现场处置小组成立的及时性2.01.51在灾害面前,现场处置小组应急状态(好、坏、差)3.021.5水灾事故现场处 置现场处置小组处理灾情的分工32.51.5现场处置小组处理灾情的积极性21.51水沟清理情况32.51.5演练涌水进入水仓前是否有杂物21.51场景2接警、处警调度室调度员接到现场报警后,向值班矿长汇报事故情况;32.52调度员向矿长汇报事故情况;21.51.0调度员通知应急演练指挥部人员到调度室待命32.51.5水灾应急演练指挥部人员到位情况;21.51.0矿井水灾应急演练小组成 立水灾应急演练小组成立的及时性32.01.5水灾应急演练小组分析判断灾情的正确性32.01.5110401机巷汇报:排水路线(自流)沿途浮渣、浮煤、杂物已清理干净,机巷底板突水沿水沟流入主井水仓。

21.51.0调度室接到各处汇报,调度员将情况汇报应急演练小组,应急演练小组经过综合分析,确定应急演练目的已到达,具备应急演练结束的条件,应急演练小组长宣布应急演练结束31.51.0合计9 演练安全注意事项为确保演练参与人员的安全,应急演练必须遵守以下规定:1、演习过程中所有消息或沟通必须以“这是一次水灾事故应急演练”作为开头或结束语,以便保证演习人员和可能受其影响的人员都知道这是一次模拟紧急事件;2、参与演练的所有人员必须遵守有关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严禁违章作业3、各参演队伍和人员在演练过程中必须听从现场领导的统一指挥,在指定的安全处待命,并不得阻断人行道4、现场参演人员不得随意开动各种机电设备5、当出现真实的紧急情况时,现场人员要在现场领导的统一安排下迅速回到本职岗位。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