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墙》主要人物简介——柳桃(部分片断)柳桃,原名肖琪,女,23岁,大学生,在山村教学两年,最终留在山村的一位老师八十年代初大批知青返城时,柳桃被亲生父母(下乡知青)遗弃在一座山村柳桃在山村长到了十二岁,后被城里的父母苦苦寻回山村的童年、山村的大自然、山村的“土”……在柳桃心中留下了难以泯灭的印象长大后的柳桃发现自己愈来愈恐惧城里的生活,包括座落在城里的人情、爱情,甚至亲情……柳桃想重新寻回被大自然环绕的感觉……为了逃避,柳桃去了另一座山村;那座山村里柳桃成为了一名老师……两年间,柳桃一次次地耳闻、目击着山村的悲剧,渐渐地她开始惧怕了那里的囚禁和蒙昧……除了大自然,山村全然不像她希翼中的人类故乡,她想离开……然而,在那里她每一天都能真切地感触到一种类似自己童年的目光……老父亲般慈祥的梁一蒙一直暗示她和田蕾离开……最终,柳桃留在了山村,她想改变自己的童年以及山村孩子的童年……角色形象:文弱、多愁善感、执着;气质佳;具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牺牲精神;一个眼睛里有故事的人片段一:田蕾/柳桃老师住处 夜 外/内树影舒缓地在夜风中摇摆,月下泥泞的街巷一头,亮着一盏灯屋内,雪白的蚊帐散散地拉开了一道大缝,柳桃仰面躺在床上,枕边身旁横七竖八地摆着一堆书。
一本厚厚地书压在柳桃胸前,另一本书口扣在柳桃脸上柳桃一动不动地平躺着,仿佛在倾听墙壁上那挂钟摆地脚步声田蕾凝望着窗外,一只画笔托在指间,一张雪白的画纸压在桌上……田 蕾 又在发呆?柳 桃 没有!(片刻沉默)——我在想草儿,想绿藤上的那条蛇,还有你画的那条蛇——在想草儿她敢不敢碰那张画——你画的那条蛇!田 蕾 (垂手放下画笔)我们该去看看她! 柳 桃 ——好吧!两人沉默,钟表“嘀哒”声……片段二:田蕾/柳桃老师住处 夜 外/内 隐隐约约的二胡声…… 昏暗的小屋里,四面土墙,简陋的木桌椅,两袭雪白的帐子(蚊帐)拖曳至地墙上一面挂钟“嘀嘀哒哒”地发出一种略显夸张的声响……【注】“挂钟”象征着现代人不可避免的一种物化存在、现代人心中的焦虑,以及与往昔诗意栖息痛苦诀别的一种慌恐心理白帐”象征着人心中憧想美好的一种本能,以及与现实隔阂的不可忽视、不可调和的一种真实同时,这种城市人的“思想症结”与山村村民的简单淳朴形成鲜明对比强调昔日靠近诗意的一种生存状态——山村曾经是人类古老的一座故乡田 蕾 (田蕾望着趴在帐子里发呆的柳桃)柳——桃,——柳——桃,一条柳一枝桃!柳 桃 柳桃代表一条柳一枝桃!?路代表去一个地方的一座桥?——艺术家,你觉得文字很准确很重要吗?田 蕾 只是——挺有意思而已!——你的名字也挺有意思!柳 桃 我在山村长——到十二岁,柳桃是养父母为我取的。
——在那座小山村里,柳桃是最好听的名字——我父母当年是那儿的知青——窗外,狂风遽起,雷声大作……【注】咬文嚼字的时代,人更加痛苦无奈——也许,这是一种庸人自扰?然而,很少有人能豁达地在“庸人自扰”的名义下得到真正的解脱,做一个超凡脱俗的自由人,艺术家恐怕也不能!? 现代人(城市人)在自己建筑的一面面“墙”(包括一系列现代文明)里生活,拼命地寻找一种可以满足自己欲望的工具(或桥),同时也心甘情愿地将自己视为工具片段三:田蕾/柳桃老师住处 夜 内幽蓝凝重的夜空,一弯淡淡的瘦月挂在窗外树梢,秋日山村蛐虫的鸣叫声婉转一片点点星星,星星点点……简陋无华的土屋里,一盏暗黄的灯泡低低地吊在一张木桌上,脚下一片灰黑色的泥土地田蕾依窗而坐,仿佛在倾听冥想窗外丛林里嘀嘀哒哒的露珠点滴声柳桃躺在床上,平静的面孔带着一种模糊而遥远的忧伤和微笑土墙上一挂极为现代化的大钟摆“当-当-”敲响了夜晚十一点的钟声……田 蕾 我真喜欢这座秦岭,喜欢这些孩子!柳 桃 我也喜欢他们,但我不喜欢他们叫我——老师,不喜欢他们土色的眼神和目光——【注】柳桃惧怕“土”色的眼神和“土”色眼神里的语言。
山村孩子盲目崇拜着柳桃,这同样让柳桃受不了柳桃希望一天,山里孩子能够拥有对这个世界独立的目光,能够目光坚定地走出大山…… 田蕾、柳桃两人沉默,良久……柳 桃 ——我喜欢石磨大爷的二胡曲(柳桃的表情停在了那一瞬,目光像翻越过座座秦岭,遽然发现一片平原大地般的恍惚、释然和顿悟)——石磨大爷的二胡曲像爱芝的诗——那种断断续续的唠唠叨叨:当你老了,白发苍苍,睡意朦胧,在暖炉前打盹……【注】柳桃喜欢大自然,喜欢自然般真诚的生活——自然的成长、生活和死亡只是,在山村长大,在城市久居的柳桃并不认为山村原生态的生活靠近自然事实上,柳桃一直生活在山村与城市的夹缝里——一种城市与山村边缘化的生存状态田 蕾 那哪是石磨大爷?!那是徐志摩(转头向窗外,低婉的一种笑)!——听说大爷以前有过一个女儿,好像被水淹死了,在他快要到岸的那一刻,脚下的木桥断了——据说那场雨一连好几天下了很久——片段四:石磨场 日 外明朗的秋天,山村如梦般的颜色,青而淡,淡而浓,空气中一片清冽,像吃过口香糖的呼吸注】人类像小偷似的闯入这里……大自然——人类古老的一座故乡,一个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使我们愉悦的世界,已经在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当另一种力量侵入小山村,人们脸上开始有了更多的愁容《围城》——绕来绕去大家还都是在城里,从一座城进入另一座城一种无奈的悲剧性的对比心情描写高高矮矮的凳子排列在石磨场上,一位位小孩的膝盖上多了一块块木板,他们神情严肃,聚精会神地望着讲桌前的柳桃老师石墨旁,村民一堆堆地默声聚集在孩子们身后,有怀抱小孩的妇女,有老人,有家长,有学生的妹妹弟弟村民们望着,无能为力地站着,满目的无奈和沧桑(“土色”的眼神)……柳桃老师 同学们——我们一定会有教室的,大家要(眼角发红)——要相信老师——众 学 生 (流泪)柳桃老师——一侧的田蕾望着众多村民孩子,望着柳桃,低头地落着泪……柳 桃 (坚定地)上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冰心的《小桔灯》,那是革命艰苦时期发生在白色恐怖区的一个故事,那也是一个小山村——喜娃埋头看着书,一句不吭突然,泪水从喜娃眼睛里一滴滴滚落…《土墙》主要人物简介——田蕾(部分片段)田蕾,女,22岁,大学生,在山村教学两年田蕾是一位热衷于艺术的女孩,她的所有梦想即是用画笔记载生活和自己的一生大学毕业后田蕾流浪各地,寻求在城市里迷失已久的艺术后,田蕾寄居山村,在山村的“土”中找到了艺术的力量——生命和黄土。
继之不久,山村的那种原始和蒙昧就使田蕾难以接受,田蕾在那里绝望地看到了另一种艺术——死亡田蕾没有勇气去接近纯粹的“死亡艺术”,做完十二幅画(关于生命和黄土);田蕾卖画、捐款,之后,悄悄离开了山村流浪远方的田蕾继续捐款给山村建校、铺路……角色形象:热情、善良、执着;具有艺术家气质片段一:田蕾/柳桃屋 夜(雨) 内黑夜里,一片雨声,柳桃依旧趴在床上,似乎在倾听……田蕾双眼定定地望着窗外,突然发笑……柳 桃 (若有所思地,有点不满地扭头望着发笑的田蕾)外面下雨了,——笑什么?田 蕾 (自我嘲解,自言自语般,目光游离飘忽不定)我在笑——自己曾经的那些错误,(转头冲着柳桃,笑,一脸貌似无聊的表情)——不由得哑然失笑,真的很好笑!(低头,片刻的沉默,突然一种沉重的语气,一种无奈的苦笑)人长得太快了——恐怕就是这个样子——柳 桃 (笑,复杂的一种)还能笑出声来就——挺好!有一句话说——祝你拥有足够,足够的苦难和足够的幸福——田 蕾 柳桃,学校完了!——(低沉的语调)我们去哪儿?柳 桃 (笑)难道不可以在此——度过余生?【注】曾经发生的一切将永远生活在记忆里,即便没有踪,也有影。
直到一天,我们终于可以恍然大悟,哑然失笑然而,除此之外我们已一无所有记忆大概就是如此可怕,沉淀抹不去的就是我们的一生,或者说是生活如此可怕假如日积月累习惯了超凡脱俗(知天命),那么会不会成为一个幸福快乐的人?安度余生?(石磨大爷?柳桃?……)片段二:田蕾/柳桃屋 夜(雨) 内 柳 桃 你哭什么——田 蕾 ——我不能离开艺术!我作完了——那十二幅画,我也开始——害怕他们的目光——【注】——山村、城市,两种寻找“梦”和“幸福”的状态,一种蒙昧盲从,一种觉悟自醒;同样的痛苦无奈片段三:田蕾/柳桃老师住处 夜 内田 蕾 我不想教书,也不想离开这儿——你真得叫柳桃吗?田蕾双手托着脑袋,神情认真地打量着对面的柳桃柳桃仰面躺着,握着一本书,低低的呓语般的一种口吻默念着……柳 桃 二十年前我就叫柳桃!——(侧头,对望着的田蕾,不满地)别用那种眼神看我,好吗?田 蕾 柳桃?——柳——桃(坐不改姿,语气平静,低沉)?听别人喊了你一年柳桃,总觉得心里别扭!柳 桃 除了——艺术,你觉得什么不别扭?柳桃放下书,翻身,趴在床上,若有所思地一脸平静。
田 蕾 也不全是这样!哎——,(兴奋)我傍晚在路上看见了喜娃,大树下一个黑色的模糊的影子我向他招手,那一刻,我几乎可以猜测,(神采焕发)不,是感触到他眼中的那种渴望——柳 桃 又是空间的温度和色彩? 柳桃重又拿起书,翻身,平躺着,望着头顶低低的天花板……田 蕾 不,喜娃告诉我的是有关土地的一种东西,(低沉的声音)就是黄土和生命!——(平静)这里就像人类的一座故乡——这次,我确定——我可以完成那十二幅画了——柳 桃 卖掉画——你就可以站在天山脚下了! 柳桃拿起书,打开,自顾自地呓语般的读书声……《土墙》主要人物简介——刘二愣(部分片段)刘二愣,男,35岁,山村村民,有血性刘二楞是被农村人唾弃的一个农村人,周身上下流淌着一股邪气;言语直白冲动甚至刻薄;懒散不善劳作,整日里一副无所事事的样子,不是和孩子们不成体统地打玩,就是潜身山林捕蛇打猎(准确的说那是他日常进行的一种“游戏”或“围猎”)十多年前刘二楞被老父亲轰出家门,独自一人住在一间废弃的破屋里他浑身贯注着一种胆气,或者说是一种邪气或莫名其妙的霸气,而又全然一个穷途末路的街巷浪子……二十一年前,他喜欢那位从城里远道而来的小老师梁雨筝。
梁雨筝不幸遇难死后,他性格遽变,自甘堕落,一直未婚在山村里,他常常成为别人嘲笑的对象,也常常嘲笑别人片段一:山林 夜 外寒风盘旋在山林屋顶,夜里一片寂静,曲折回环的山间小道上,一团黑影(刘二楞)拐入丛林……丛林深处,低沉的声音传出……刘 二 愣 雨筝,我给你送点东西我知道……你从来没有认认真真瞧一眼我们这些山里娃……我只做过一件蠢事,那几条蛇……是我事先放在石墩下的你没有计较那件事……一直我们谁也不愿告诉你,大叔他知道的,洪生哥后来还狠打了我一顿他死了……死了六年了,为了赶车……为了过一条水泥路买几盒粉笔——我都快忘记他了,我们都很喜欢你,你一开始就知道的……雨筝……片段二:山村—田地-丛林坟地 夜 外(雨后月夜村庄全景)大片大片的山林睡着了,永远也不想知道自己醒来后的样子学校废墟的壁影在那片空旷的凹地上竖起,像一座岭……树林影影绰绰的阴影伸在半空,星星点点的灯火一个个沉没在夜空那是一个月夜,雨后的天空很平静,村庄的小路条条可见特写】田地里,一把被遗落的锄头斜斜地压麦苗上……月夜下一个人影(刘二楞)时隐时现地出现在羊肠山道上,一截截喉唱……刘 二 愣 (吼唱)金碗,银勺……糠窝窝,有五福,想六福,咱庄稼汉好知足;三年两载,草命一条……好自在(可重复)……突然间,深夜寂静的山村里飘出了丝丝缕缕苍劲悠长二胡声(来自梁一蒙)……丛林间的一块坟地,一个人影(刘二愣),一堆低低的焚烧纸钱的火……刘 二 愣 没事儿,来看看你——今年的秋天柿子成了——果子也成了。
——我还是干老行当——捕蛇雨筝,下次去镇上给你带粉笔——片段三:山村山地 日 外秋日雨后天晴,——突然一种浓烈、直密、逼人的阳光……家家户户的院落里出现了一堆堆金色的、黄色的、红色的玉米辫,一面面矮矮的山墙上,歪歪扭扭地挂满了玉米辫,类似于爬山虎的那种气势和气概村巷山林间,火红的柿子挂在枝头,云霞般地一层层秋叶;坡头田地里,青青的麦苗刚刚窜出头,一片春天般的绿,一种秋天里的春天……黄牛铁犁在田地里犁开了一道道沟沟坎坎,一垄垄新鲜的湿润的黄泥土晾晒在日光下……村民们将一把把种子撒在松软的黄土里……麦田里,村民们在忙着除草,地头大捆大捆的草,一个个哒哒的背篓……,松软地泥土,一滩一滩的积水,昨日繁忙的脚印似乎依旧清晰可鉴脚下一个个高大的背篓,空空的……村长正从一块地头经过,刘二楞抬头间看到了村长……刘 二 楞 村长早!远远的突然一声扯破嗓的高呼村 长 (村长显然被吓了一跳)——刘二楞!(低头望着脚下的田地,吃惊诧异,一脸有点夸张的表情)——二楞,你瞧瞧,谁家把锄下的草扔在地里?!这场雨,枯草都能扎根——刘 二 楞 又不是你家田,——吼啥?刘二楞扔下锄头,站直了身,搓着手上的土,对着村长高声道。
村 长 真——不是东西!怪不得老汉叔撵你出门!村长背着手,转身踱开步子,语调恢复了平静刘 二 楞 村长——你比我头发长,不信——拿筷子量一量!刘二楞笑,抬臂作态,冲着正在远去的村长高呼村 长 真不是东西!——(嘟囔着离开)真不是东西! 遍山忙碌的身影,村民将一捆捆草塞进背篓,村长从一块块地头默声走过……远去的半山坡上的村长,时不时地回头盯向田地里的刘二楞……片段四:学校废墟 日 外山道间村长不禁望了望学校的方向,突然发现了废墟上的刘二楞村 长 二楞!——刘二楞!刘 二 楞 (二楞抬头顺声望去)——村长,杨大村长!村 长 你说的,墙要倒了倒了,——咋?不好受?村长和二楞一前一后,踩在泥浆和碎瓦当上刘 二 楞 村长,(刘二愣扔下竹笼,拄着铁锄,一脸邪笑)那张毡借我吧!我那房子漏——村 长 滚,——滚开!没事干帮梁老叔推推石磨,——老汉病了!刘 二 楞 老汉叔——不大理我呀!(刘二楞蹲在废墟上)二十年了——【注】二十余年前,刘二愣对梁雨筝导演了一场“蛇”事件,事后刘二愣一直不敢面对梁雨筝和梁一蒙,直到雨筝死,直到梁一蒙年老早已遗忘那些事……村 长 (村长一个人徘徊着)这会儿去——没准儿!说不定——《土墙》主要人物简介——喜娃、海子(部分片段)喜 娃——男 11岁 学生【具有一种与年龄不相称的一种成熟和果敢 思念学校 思念流落远方的姐姐海子】片段一:细雨……秋日丛林,穿着麻衣、戴着重孝的喜娃姐姐海子【海子十一岁】和喜娃【喜娃五岁】陪着母亲在坟头给父亲上香。
那是一座潮湿的新坟,坟土上的串串纸钱在迎风浮摆喜娃母亲伤心地哭着,喜娃和姐姐一高一矮站在母亲身后喜 娃 妈——又哭了?海 子 姐 ——爸——死了!喜 娃 什么是——死?海 子 姐 咱家人看不到爸了,也听不到——爸的声音!——跪下! 海子拉着喜娃一并跪下,喜娃望着姐姐和妈妈,眼中分明有了泪水……片段二:【静,像梦一般的黑白色彩】一片惨白、刺眼的日光……喜娃【喜娃九岁,海子十五岁】死死地拽住一位村妇(乡邻),用头拼命抵撞着向一口井边挪移……;一旁几名乡邻村妇指手画脚,形容尴尬地站着……;喜娃流着泪哭着……喜 娃 让你说!(哭腔、愤恨)让你说——海 子 姐 (闻声从一侧跑来)喜娃子!(上前,瓣动着喜娃的手)放手!——喜娃!喜 娃 (哭)姐——她们说爸坏话,让你说—— 几个人拉扯着,最终喜娃拼命将那名妇女撞到在地……片段三:雨中,海子【海子十五岁】拿着一顶竹编的大雨帽戴在教室的屋檐下,等待着喜娃放学……教室门打开了,一群孩子躲躲闪闪地走出,拥挤在屋檐下海子呼叫着喜娃的名字海子拉过喜娃【喜娃九岁】,喜娃身上已湿了一片海 子 (海子将硕大的雨帽扣在喜娃头上)衣服都湿了?啊——雨声中,喜娃和海子的对话显得那么吃力……喜 娃 教室——教室又漏雨了——雨中,孩子们躲躲闪闪跑着……孩子们逐渐消失的背影……片段四:海子离家片断一 【冬天雪地?】昏暗的屋里,海子【海子十六岁】在为喜娃整理书包。
喜娃【喜娃十岁】站在一旁,一张调皮、略现稚气的脸海 子 喜娃子,你要好好学习——多识字——喜 娃 (心不在焉地摆弄着一个火红的小手炉)嗯!海 子 (为喜娃背好书包)放完学把这个(一张折叠起来的纸)交给柳桃老师!喜 娃 (头也不抬,依旧摆弄着小手炉)嗯!《土墙》主要人物简介——黑蛋(部分片段)黑蛋,男,11岁,山村学生山村孩子的小领袖;父亲的死和姐姐海子的流落远方提早结束了他的童年;具有一种与年龄不相称的成熟和稳重;思念学校,思念姐姐海子;《马良的笔》是他最喜欢的一篇课文,寄予着他的所有梦想;学校坍塌后在贫困和悲痛中长大成长……角色形象:内向、果敢、坚定片段一:学校道旁参天老树 傍晚 外+黑 蛋 (默声,静立在大树下,遥望远方,泪眼)海子姐——海 子 【话外音】我想离开这儿,赚钱,盖学校,黑蛋一定要好好学习!——柳桃老师我是不是又写错别字了?算了,不写了!——等我有了钱,我就回来!日斜西山,夕阳晚照……黑蛋眼前一片密密麻麻的丛林,不远处学校废墟上村民们忙碌的背影……黑 蛋 (遥望远方,默默流泪)——海子姐!(爆发出的高声)海子姐,你在哪儿——片段二:山坡 上午 外秋日的山村,清清淡淡的空气,放眼远眺,一片浓浓的层出不穷的绿树绿影,绿色里点缀着斑斑泛着红晕的黄。
一处层林拐弯处的山野上,黑蛋、喜娃一群背着背篓,埋头一路割着猪草……黑蛋身后,草儿等几个大点儿的女孩断断续续地哼唱着低低的小曲……【插 曲】 花儿开满地哩……花儿开满地……风里来回……风里去……梦里唤醒她哩……梦里唤醒他……山有木兮木有枝……草 儿 蘑菇!(惊呼,靠近,伸手)红色的蘑菇——黑 蛋 (跨前,阻拦)别碰,草儿姐!——红蘑菇有毒!喜 娃 黑蛋,——你咋知道的?喜娃靠近,弯腰用一根蒿草拨弄着那顶蘑菇……众小孩靠近,垂头端详着草丛中的那顶红大大的蘑菇孩子们七嘴八舌一片……黑 蛋 ——海子姐摘过,(低头)在学校的后围墙——我让海子姐摘的,后来她的手——肿了!【注】蘑菇象征着一种欲望或看似美好的东西,如:梦想、希望等;实则是一种危险和诱惑,往往是不幸的开始青梅竹马、天真无邪的同年时代,以及“蛇”事件后的草儿的命运,——“红蘑菇”暗示着一种“轮回的悲剧”只能找到悲剧的主人公,却找不到制造悲剧的罪魁祸首洪生、刘二楞以及梁雨筝之间的故事亦如此片段三:黑蛋家 日 外(雨)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地落着,黑蛋站在窗前,被雨水打湿了的面孔上一脸严肃一只大鸟在雨中横飞盘旋而过。
窗前的黑蛋转身“唰”地冲到炕头大鸟落在地上,两只膀子仍在挣扎,啪打……黑蛋紧绷绷地拉开了弹弓大鸟再一次盘旋而过,一颗弹子飞出……黑蛋甩门而出,冲入院子,望着大鸟,是一只野山鸽插 曲】 大水冲了木桥,大河里……淌下条木船,野鸭子游泳……大船载太阳,捞了太阳捞月亮……浑身湿透的二楞从黑蛋院前经过,捡起野山鸽提在手上,一滴一滴鲜血滴在泥泞里……刘 二 楞 狗日的——晌午有肉吃了——刘二楞挑着嘴,笑,带着一种怪异的腔调野山鸽依旧在半空拍击着翅膀……黑 蛋 ——(黑蛋望着滴血的野山鸽,怒视着刘二愣)给我!——给我!刘 二 愣 瞪什么眼?我二楞哪对不住你家了?——一只死鸟——谁稀罕? 都是些孙子,——有本事来拿!——和你爸一个熊样!刘二愣故意抬高了手,瞅望着黑蛋……半空,野山鸽的翅膀渐渐地低垂了下去……黑 蛋 (黑蛋伸手掂着脚够着那只垂死的山鸽……)给我!——(哭)给我!——二楞叔,把它——埋了!一滴一滴鲜血滴在泥泞里,像一朵朵正在盛开的花……刘二愣望着手中湿淋淋的野山鸽,望着地上一滴滴鲜红像花的血……《土墙》主要人物简介——草儿(部分片段)女,12岁,山村学生,采果子时不幸遇蛇,心病缠身。
角色形象:原本活泼可爱的一个女孩,“蛇”事件后性格剧变,悲剧性人物——瘦弱,眼睛里是“水”的一个小女孩片段一:草儿家 夜 内山村的夜晚似乎更长些,屋里静静一片注】一种死亡般宁静的生活,与梁一蒙寻求的淡泊无关,与柳桃、田蕾所寻找的大自然无关……他们开始慢慢惧怕山村……梁一蒙也只能坐在小屋前,拉着二胡独自消愁……低低矮矮的一个昏暗的小空间里,草儿睡着了草儿的眼睛极不自然地转动着,面部表情显得异常痛苦,变了形……草儿惊醒,坐起……草 儿 蛇——蛇——语气里充满了惊恐惊醒后的草儿哭了,泪水流了一脸,目光里充满了恐惧草儿哭着,缩成一团,不敢看炕头黑角,身旁一侧奶奶醒了草儿奶奶 做噩梦了?——醒了就没事了,睡吧!——睡吧!草 儿 奶,(哭)我不敢闭眼——睡——草儿奶奶 睡吧,——睡吧!奶奶拖着沉沉地、昏昏欲睡的声音睡着了注】村民就是这样老掉死掉的,他们不要求彼此理解,心心相印,他们生活混沌一片,他们依靠时间或者说是遗忘来过日子,像自然中自生自灭的植物……片段二:学校废墟 日 外【梦境般】惨白的阳光,泥泞的街巷,一大群头发湿透,衣着湿透的村民无助地站在学校废墟上……【特写声音“雨水点滴声”——宁静中酝酿出的具有震荡力的一种声音— 慢镜头?】大雨过后,雨水顺着枝叶滴滴滑落……【极静-慢镜头?】一批批人一队队地涌向一个方向(学校废墟)。
——学校坍塌了,一片软软的黄色的废墟,半截深褐色土墙极静-慢镜头?】喜娃【浑身湿透】、草儿、黑蛋……,孩子们哭了……【极静-慢镜头?】一片浓重、浑浊的黄泥水在他们脚下漫延,缓缓流动,像血液……草 儿 (望着学校废墟,抽泣,转头无助地向柳桃)柳桃老师——柳桃一把将身侧的草儿揽入怀中……【特写-静】雨水点滴声……草儿抽泣声……【注】——有一种滴血的东西叫——眼泪;其实,是欲哭无泪——这大概就是命运——贫困就是他们(山民)的命整个场面(孩子、老师、家长)像一群立体雕塑,只有脚下流动的黄色液汁……那是一次疼痛的分裂、成长那种痛在孩子们的眼睛里分明可见——一夜间遽然长大的疼痛片段三:草儿家 日 内草儿坐在土炕的一角,依旧一副大病初愈的样子门外有了模糊的人语声和脚步声……草儿取出枕下的书,微微将肩膀斜靠在墙上一张画丛书里掉落,草儿展开画,上面一条蛇草儿流泪,将画重新叠起压在枕下草儿低声念起了课文《神笔马良》……草 儿 神笔马良……从前,有个孩子叫马良他很喜欢……画画,可是家里穷,连一枝笔也没有……一天,他放牛回来,路过学馆,看见里面有个画师,拿着……笔在给大官画画……草儿母亲推门而入,一道阳光穿入小屋,一竹笼的野菜堆倒在地上……草儿母亲 还想吐吗,草儿——草儿哽咽,一滴泪水落下,打在书上……【注】在草儿母亲看来,“不想吐”就是没病;山里人同样如此认为。
《土墙》人物简介——梁雨筝(部分片段)梁雨筝,女,17岁,二十一年前的山村小老师,梁一蒙的女儿自幼跟着母亲学习音乐,后跟随父母居住山村角色形象:热情随和,语音甜美、清丽俊秀,气质佳 山花烂漫的山坡上,梁雨筝【雨筝十七岁】坐在草丛间怡然动情地吹着一把口琴……洪生捧着一大束野花,神情紧张木讷地出现在雨筝面前……片段一:洪 生 老师,送你的——花!梁 雨 筝 (悦耳甜美的声音,笑)老师——不喜欢花,老师喜欢粉笔!洪 生 那——我送老师粉笔!——卖了这座山里的果子——老师会有很多粉笔!片断二: 大雨……洪生、雨筝【雨筝十七岁】两人湿淋淋的,一副狼狈相洪生【洪生十五岁】光着身子,怀里衣服包裹着一盒盒粉笔,雨筝搂抱着一大捧野花雨水从他们的头上身上流落,两人一前一后跑着,眼前一座湿漉漉的木桥……梁 雨 筝 (雨中,雨筝捧着花束对着洪生的背影,大声道)洪生,你先——我后!——我要看着咱们满载而归的样子—— 洪生毫不费力地通过那条横在河上的木桥,木桥下一片翻滚着的黄色的洪泥水…… 桥头,洪生冲着雨筝招手……雨筝晃着手中的花束,一脸欣喜…… 一片山洪卷来,木桥一瞬间折断,沉在水中……洪 生 老师——,雨筝——雨筝—— 河水卷走了雨筝,洪生怔在了桥头……雨中一地彩色的粉笔像一束束盛开的花……山林中一片轻盈悦耳甜美的笑语……《土墙》人物简介——梁一蒙(部分片段)【又称,石磨大叔/石磨大爷男】60-70岁,新中国高级知识分子,教授。
文革中的一场心灵浩劫,梁一蒙为保全妻女,在情急万分无奈之下“放弃”了弟弟梁一董那段背弃(“蛇”)日夜噬咬着梁一蒙,文革前后十余年间梁一蒙麻木不知喜悦、悲痛的滋味,躲在屋里过着暗无天日、如醉如梦的日子文革后,一切尘埃落定,梁一蒙早已哭不出声;二十三岁的弟弟梁一董早十年已离开了人间,他没有留下任何物件,包括自己的尸骨,他甚至一点也不仇恨哥哥梁一蒙八十年代初,梁一蒙带着一家人退居山村,用他的话说叫“落草”——生命像遍地的草儿一样山村,梁一蒙以石磨为生,推动着石磨,在石磨的滚滚沉响中碾碎记忆……,直到女儿雨筝落水死亡……梁一蒙又突然记弟弟一董,记起自己是一位医学教授,记起一位学者的尊严和梦想……山村二十余年,梁一蒙愈来愈觉得自己的存在像一种植物……梁一蒙不知不觉中导演了第一次绝食自杀;被救后,心如死灰的梁一蒙尽全力为草儿医病,柳桃田蕾也在为草儿医病……阴阳师来往出现在草儿家,梁一蒙采集的药草一直被草儿母亲搁置,最后在岁末除夕被焚烧……梁一蒙没有看到草儿病情好转的迹象,直到他第二次绝食自杀身亡……角色形象:低沉、孤寂、寡言;具有学者气质;目光里至死至终凝聚着一团冰冻的灰色的眼神 片段一:梁一蒙(石磨大爷)屋 傍晚 外/内小屋前的几棵树上,挂满了一簇簇橙黄色的玉米。
一群小孩在不远处的石磨场上欢快地做着游戏,欢叫声一起又一起梁一蒙坐在自家小屋门前的青石上,缓缓地拉动着二胡……梁一蒙微闭着双眼,十分投入地……石磨场一侧,喜娃爷爷嘴里含着烟管,背着双手一步一步地靠近小屋喜娃爷爷绕开孩子们的群体,走到梁一蒙屋前梁一蒙一用心抚拉着两根细弦,左手弹拨着,右手挥拉着……沉沉的沧桑哽咽的曲调像是从树根底下长出来的……喜娃爷爷 老哥,我来了!喜娃爷爷弯腰坐在门前另一块青石上梁 一 蒙 ——坐!梁一蒙缓缓地打开了眼睛,挥弹的手并未停下喜娃爷爷 老哥整年里拉曲子,——有了这群娃娃,就热闹些了!喜娃爷爷吧嗒着烟管,目光落在不远处的孩子们的身上梁 一 蒙 ——山里孩子——苦呀!梁一蒙停下曲子,言语断断续续,感叹着望着那群即将长大的小孩,目光极为复杂喜娃爷爷 草儿的事老哥都知道了?梁 一 蒙 听柳桃说的!草儿怕是——吃了猛惊,孩子太小!——闺女最怕的也是蛇,刚来老是不敢上茅房(梁一蒙笑,点燃烟管吧嗒着)二楞……好像是二楞,还帮她逮过蛇,反正是他们那伙儿,——不记得了是谁!【注】事实上,刘二愣是放蛇的人——人的记忆梁一蒙记不清的往事却在刘二愣和喜娃父亲脑海中成为了毕生的阴影。
梁一蒙忘记了放蛇的人,却永远也无法忘记自己的闺女雨筝怕蛇这一事实因蛇而受到伤害的草儿,在梁一蒙心目中有时就是梁一蒙自己的女儿后,梁一蒙上山采草药,他也在拯救自己的女儿……喜娃爷爷 还提二楞那东西,刘老汉活活被他气死了(刘二愣父亲)气死了!刘老汉气死了老婆,儿子气死了他!——命呀! 一片沉默…… 梁一蒙、喜娃爷爷两人烟管“吧哒-吧哒-”的声音……喜娃爷爷 老哥,(沉痛、哽咽)——人都这命!喜娃爷爷在石头上磕着烟灰,眼神里躲避着什么……梁一蒙重新拿起二胡,拉了起来……片段二:石磨场梁一蒙屋 日 外院里梁一蒙蜷缩着身子蹲在地上,仔细地收集着晾晒在青石板上的草药背后喜娃爷爷走近,手里握着一大把玉米叶编成的火绳喜娃爷爷 老哥,我给你送火绳来了,抽口烟方便!梁 一 蒙 病好些了?喜娃爷爷 喝了两碗就好了,——我还是不相信那些草能治病!梁 一 蒙 (梁一蒙将捡好的一把药草放入身后的背篓)我几十年不碰这些药草了,(低低的,豁达而无奈的一种笑,更像苦笑的那种)没想到——这座浅山里也有!片段三:石磨场梁一蒙家 傍晚 内那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似乎并不想融化成水流走,山林所有的树木都像田蕾描画的那种冰冷,带着雪和霜的颜色和表情,柳桃一路踩在雪上,一条红围巾在寒风中飘起……梁一蒙屋门前那些灯笼似柿子已变得枯败干瘪,柳桃站在门前,一脸的矛盾。
柳桃展开自己手中的那条灰黑色的围巾,迟疑了片刻,敲响了梁一蒙的家门梁 一 蒙 (沉沉的一声)谁呀?柳 桃 大爷,我——柳桃!梁 一 蒙 门没插!进屋吧,——闺女!屋内梁一蒙蹲趴在地上,将背篓里的一堆堆干草药塞入炕洞点燃吱”的一声,柳桃推门进了屋,一股草木的清香扑鼻而至柳桃望着地上的梁一蒙,望着背篓,瞬时顿悟柳 桃 大爷(阻拦),别再烧了!梁 一 蒙 (不为所动地又将一大把药草扔到火中)这都是些——草,闺女!柳 桃 大爷——梁 一 蒙 大爷一辈子想对得住一董——对得住任何人,结果最后谁也对不住!——闺女是我害死的,那些年她们母女俩相依为命,她跟着她母亲偷偷地学二胡,学钢琴,她们怕我听到琴声——心烦——多开朗漂亮的一个丫头,大爷老了,快要忘记她们的长相了——柳 桃 (柳桃再也制止不住自己的泪水,哭)大爷——梁 一 蒙 你和田蕾不一样,田蕾她只是路过,你却想——在这儿扎根—— 梁一蒙蹲在地上,继续焚烧着一堆堆药草……火光里,身后的柳桃泪流满面,再也发不出声音……梁 一 蒙 大爷一辈子活得像空气,还不如——这草!——闺女,没想到——走的人是田蕾,你还是留下了——《土墙》人物简介——喜娃爷爷(部分片段)男,60-65岁,山村村民,劳苦一生,晚年丧子;与梁一蒙走得比较近的一位老人。
角色形象:典型的山村村民,老父亲形象;老实憨厚,淳朴勤劳,满目沧桑,因年老而坚韧,具有人生智慧片段一:喜娃家院 日 外院里,喜娃蹲在地上,生硬地切割着一把把绿草……一群觅食的鸡围在喜娃身旁,呱呱直叫……屋里,传出苍老的咳嗽声和沉沉作响的脚步声……喜娃爷爷 (推门而出)喜娃子,帮爷爷卷些烟明儿——爷爷也去石磨场听段儿先生地经文——喜 娃 什么先生——喜娃放下菜刀,蹲在爷爷身旁,大片大片的烟叶搓得粉碎……喜娃爷爷 你爸那代人都称老师——先生,那学堂还是当年你爸他们的,有二十几年了!——当年的先生是从城里来的一位懂八卦的文化人,村里人救了他的命,他出钱盖了几间教室——喜 娃 ——爷,我爸和黑蛋爸是同学?喜娃爷爷 只有一个先生,你说是不是?——当年你石磨大爷的女儿,大你父亲一两岁——十六七岁的样子,应该说她也是学校里的一名先生,一个挺爱美的俊姑娘,拉得一手好曲儿——喜 娃 石磨大爷的女儿?——没听说过!喜娃爷爷 她被水冲走了,——死了!——那时他们一家三口刚搬进咱们村子,不到一年吧!喜 娃 ——死了?喜娃爷爷 姑娘想用打的野果去镇子上换些粉笔,——城里来的丫头喜欢用粉笔写字,当时——老算挂老先生用的是黄土泥条。
喜娃爷爷说着,眼角渗出了浑浊的眼泪)她是和你爸一起——,(伤心)唉,二十年前的事了——喜 娃 爷——喜娃爷爷 后来,老先生也被儿子找着接回家了!——采果子的事——不要让你石磨大爷知道!——他最怕看见秋天的果子——喜 娃 嗯!(喜娃低头沉默良久,道)爷——草儿姐病了,我们——不知道会有蛇! 喜娃爷爷 爷知道! 沉默……喜娃爷爷烟管发出“——吧哒——吧哒”的声响……喜娃爷爷 喜娃子——这主意是你出的?喜 娃 ——(喜娃流泪,点头)嗯! 片段二:喜娃家 夜 内昏黄的灯泡是夜里喜娃家唯一的一点光源,昏黄的灯光覆盖着屋里的角角落落,留下一重重变形扭曲的阴影,屋里的人大概都快要睡着了,静悄悄的……土炕上喜娃爷爷依墙坐着,一口一口接连着吧嗒着烟管,没有一点烟火喜娃从被窝里爬出,抽出木格窗上带着火星和烟流的草绳,递给爷爷喜 娃 爷,——新教室啥时候能盖起?喜娃爷爷 腊月吧,村长说还得个把月!——老董家那屋子是小了点,天冷了,没法子!片段三:喜娃家 日 外喜娃奶奶坐在院里的石登上,面前一筛红亮发黑的辣椒,老人用剪刀一截截地将辣椒剪断在竹篮里。
一旁柿子树下,喜娃爷爷翻晒着挂在树杈上的一簇簇玉米……喜娃爷爷 这两天也不知老哥在忙活些什么?前阵子去看他,——他自顾自拉着二胡——喜娃奶奶 哪年秋天老哥不老几岁!?那事儿我都忘不了,——(落泪)别说一个做爹的,——多好看的一个姑娘,那东西叫什么……喜娃爷爷 粉笔!——写字儿的粉笔!喜娃奶奶 对,——粉笔!正午时分,喜娃母亲扛着农具走进了院落阳光的照射使她的皮肤黑而发红,四十岁上下的年纪,似乎已没有了能表达喜悦的眼神和目光喜娃母亲显然听到了院里两位老人的谈话,一声不坑,面容苍白——那里仿佛隐藏着另一个秘密,两老人毫不知情喜娃奶奶 二十年了,房子都塌了——一瓢水“哗”的一声落入盆内,喜娃母亲发泄式的洗着手和脸喜娃奶奶望着,不满地停止了言语,剪着辣椒……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