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命题预测试卷及答案10

积***
实名认证
店铺
2024-03-12
DOC
30.50KB
约22页
2024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命题预测试卷及答案10_第1页
1/22
2024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命题预测试卷及答案10_第2页
2/22
2024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命题预测试卷及答案10_第3页
3/22

教师资格《中学综合素质》巅峰冲刺试题及答案(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面古诗句描写的景色不一样的一项是(  )A.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B.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C.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D.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2.下面这首诗,所写的节日是(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A.中秋B.重阳C.端午D.除夕3.下列各城市中属于六朝古都的是(  )A.北京B.开封C.西安D.南京4.《论语?侍坐》中性格既恬淡又潇洒放达的弟子是(  )A.子路B.公西华C.冉有D.曾皙5.《诗经?氓》中的“氓”是一个(  )A.痴情的人B.负心的人C.勇敢的人D.虚伪的人6.“小李杜”是指(  )A.李白和杜甫B.李之仪和杜牧C.李赞和杜甫D.李商隐和杜牧7.“日、月、水、山”几个字都是(  )字A.会意B.象形C.形声D.假借8.《第二十二条军规》的作者是(  )A.马尔克斯B.萨特C.加缪D.约瑟夫?海勒9.“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句话利用了(  )的修辞手法。

A.暗喻B.明喻C.通感D.借喻10.“不惑”是指(  )岁A.20B.30C.40D.5011.友谊的深浅,由下列那一个成语能够看出情义最为深重?(  )A.莫逆之交B.金兰之交C.刎颈之交D.点头之交12.《论语》有言:“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这体目前教育中即(  )A.行不言之教B.因材施教C.情境陶冶D.身体力行13.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照一定的标准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A.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B.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C.教育与保护相结合D.对违背校纪校规的未成年人实行体罚,以儆效尤14.每年(  )为教师节A.9月10目B.10月1日C.8月1日D.9月9日15.凡年满(  )周岁的小朋友,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收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小朋友,能够推迟到(  )周岁A.56B.67C.78D.7816.“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话出自(  )A.拜伦B.济慈C.雪莱D.泰戈尔17.我们常说的“书香门第”中的“书香”是指(  )A.书的香味B.植物的气味C.文化素养D.贵族老式18.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是(  )。

A.四川盆地B.塔里木盆地C.柴达木盆地D.准噶尔盆地19.依照国家有关要求经同意招收适龄小朋友、少年进行文艺、体育等专业训练的社会组织,应当确保所招收的适龄小朋友、少年接收义务教育;自行实行义务教育的,应当经(  )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同意A.县级B.市级C.省级D.中央20.人民法院审判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案件,应当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审判员或者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依法组成少年法庭进行对于(  )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A.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B.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C.已满15周岁不满17周岁D.已满18周岁不满20周岁21.在中国农历中,每个月的第一天叫做(  )A.朔日B.望日C.既望D.晦日22.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  )的标准A.教育为主、处罚为辅B.教育为主C.处罚为主D.依法从轻23.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  )A.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B.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C.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D.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24.清官属于内敛型,醒官则多属于发散型。

清官大不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他们也许于世无补,因为他们大不了洁身自好而已然而醒官一出手,多会促进社会进步因为就他们对社会的认识、见解和施政来说,往往着眼于社会发展规律,落脚于推进社会进步,着力却在于整个社会的福祉,而不是一家一姓的荣华富贵这段文字体现的重要意思是(  )A.与醒官相比,清官便显得庸碌无为B.醒官虽然不拘小节,但对于社会的意义却是重要的C.为官不但要清廉,更要有所作为D.醒官比清官更难得2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的是五岳中的哪一岳?(  )A.北岳B.南岳C.东岳D.西岳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1.一位老师的课讲完了,问学生:“听懂了吗?”“听懂了!”学生们齐声回答尚有谁不懂请举手全班静悄悄一位学生的手稍微伸了一下,又缩回去了,但细心的老师还是发觉了老师温和地对这位学生说:“你哪里不懂?没关系,讲出来该学生怯怯地站起来论述着,老师一边激励孩子大声一点儿,一边俯下身子倾听,并很耐心地针对他的问题详细地讲解了一下最后该学生听懂了,对老师露出了感激的笑容结合教育理论知识,谈谈这篇材料给了你怎样的启示?2.1998年,北京某学生因成绩较差无法升学,父母应学校的要求去医院为孩子开了一张“中度智力低下”证明;以利于孩子升学,不料学校却将此公布出来,老师也数次在课堂当众侮辱该同学是“弱智、白痴”,其他学生也常常以此来嘲笑、殴打该生。

日后该生被诊疗为患了精神分裂症学生父母向学校提出了赔偿诉讼,要求学校为私自透露学生的个人隐私,致其精神障碍一事负担责任并赔偿对应的经济和精神损失试评述学校的做法对吗?为何?3.课间,两名学生发生口角上课铃响了,班主任让他们进教室,一名学生很快进了教室,另一名学生因吃了亏,不肯进教室班主任没有硬拖他进去,也没有去批评他,而是亲切地对他说:“你看我双手拿着这么多东西,你能帮我把小黑板拿进教室吗?”这位同学看了看老师,就接过小黑板进了教室老师立即对大家说:“刚才有两位同学发生矛盾,不过有位同学顾全大局,为了让大家上好课,协助老师拿小黑板进来,我相信他一定能上好课,有问题课后再处理不迟那位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安心地听老师讲课请结合有关知识,评析这位老师的做法三、写作题(20分)请以“爱心在教学中的力量”为题,写一篇论述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详细,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少于1000字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C【考查要点】本题重要考查考生对我国古诗内容的了解名师详解】A、B、D三项描写的都是春景,只有C项描写的是秋景因此本题选C2.【答案】A【考查要点】本题重要考查考生对我国古代诗歌和我国老式节日的了解。

名师详解】依照”冷露”“桂花”“夜月明”“秋思”等核心词可知,这首诗中写到的节日为中秋节因此本题选A3.【答案】D【考查要点】本题重要考查考生的历史知识名师详解】三国的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都曾在南京建都,南京由此被称为六朝古都因此本题选D4.【答案】D【考查要点】本题重要考查考生对我国重要作家作品的了解名师详解】依照《论语?侍坐》中的对话可知,子路是一个轻率而不懂谦让的人,冉有很谦虚,公西华比冉有更谦虚,曾皙则是一个安贫乐道、温文尔雅、潇洒放达的人因此本题选D5.【答案】B【考查要点】本题重要考查考生对我国古代重要作家作品的了解.【名师详解】”氓”先是对女主人公信誓旦旦,然后又出尔反尔,对女主人公背信弃义,由此能够看出他是一个负心汉因此本题选B6.【答案】D【考查要点】本题重要考查考生对文学常识的了解名师详解】”大李杜”指李白和杜甫,”小李杜”指李商隐和杜牧因此本题选D7.【答案】B【考查要点】本题重要考查考生对造字法的了解名师详解】中文重要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造字法,题干中的”日、月、水、山”都是依照中文所指的事物的本来形态而创造的,是象形字因此本题选B8.【答案】D【考查要点】本题重要考查考生对外国重要作家的了解。

名师详解】《第二十二条军规》的作者是美国着名的黑色幽默文学代表人物约瑟夫?海勒因此本题选D9.【答案】C【考查要点】本题重要考查考生对常用修辞法的了解名师详解】”清香”本是嗅觉,这里却用”歌声”来形容,声音跟听觉有关,这里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因此本题选C10.【答案】C【考查要点】本题重要考查考生对我国老式文化知识的了解名师详解】孔子在《论语》中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因此本题选C11.【答案】C【考查要点】本题重要考查考生对成语的掌握程度名师详解】略12.【答案】A【考查要点】本题重要考查考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名师详解】”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道哪里用得着说呢?它就像四季的更替,万物的生长同样天道哪里用得着说呢?即世界的规律就在那里,真理就在那里,教师无需多言,核心是要靠学生自己去发觉、去领悟,它强调了不言之教因此本题选A13.【答案】D【考查要点】本题重要考查考生对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了解名师详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要求:”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工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行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因此本题选D14.【答案】A【考查要点】本题重要考查考生对我国《教师法》的了解名师详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六条要求:”每年九月十日为教师节因此本题选A15.【答案】B【考查要点】本题重要考查考生对我国《义务教育法》的了解名师详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要求:”凡年满六周岁的小朋友,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收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小朋友,能够推迟到七周岁16.【答案】C【考查要点】本题重要考查考生对外国重要作家作品的了解名师详解】这句话出自雪莱的《西风颂》本题选C17.【答案】B【考查要点】本题重要考生对常见成语的了解名师详解】书香门第指上辈有读书人的家庭书香”一词的由来,是指古人为预防蠹虫咬食书籍,便在书中放置一个芸香草,这种草有一个清香之气,夹有这种草的书籍打开之后清香袭人,故而称之为”书香”因此本题选B18.【答案】B【考查要点】本题重要考查考生的地理常识名师详解】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是塔里木盆地它处在天山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之间因此本题选B19.【答案】A【考查要点】本题重要考查考生对我国《义务教育法》的了解名师详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四条要求:”依照国家有关要求经同意招收适龄小朋友、少年进行文艺、体育等专业训练的社会组织,应当确保所招收的适龄小朋友、少年接收义务教育;自行实行义务教育的,应当经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同意。

因此本题选A20.【答案】A【考查要点】本题重要考查考生对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了解名师详解】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五条要求:”人民法院审判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案件,应当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审判员或者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依法组成少年法庭进行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21.【答案】A【考查要点】本题考查考生对中国老式文化知识的了解名师详解】在中国的农历历法中,每个月的第一天即初一为朔日,十五为望日,十六为既望,每个月的最后一天为晦日因此本题选A22.【答案】A【考查要点】本题重要考查考生对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了解名师详解】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四条要求:”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标准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去处罚因此本题选A23.【答案】A【考查要点】本题重要考查考生对我国《教师法》的了解名师详解】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一条第三项的要求:”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因此本题选A24.【答案】D【考查要点】本题重要考查考生的逻辑推断能力名师详解】文段通过清官与醒官的比较,突出醒官对于社会的重要意义文段强调的主体是醒官,而不是清官,A项排除文段并没有提到醒官不拘小节,B项无中生有C项没有提到醒官的重要意义,不是文段的主旨D项才是作者通过文段想要体现的真正意思25.【答案】C【考查要点】本题重要考查考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名师详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话出自杜甫的《望岳》,杜甫登东岳泰山而有此作我国”五岳”是指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因此本题选C二、材料分析题1.【考查要点】本题重要考查考生对课堂教学中常见现象的评析能力参考答案】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教学采取的是班级讲课制,即在要求的对间内对所有的学生进行统一讲课这种教学模式的缺陷在于它难以注意到学生的个别差异,不能实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因为学生的个性、原有水平等的差异,他们对同一教学内容的接收水平也是不一样样的,这就有也许导致部分学生对所学内容了解了,而另一部分学生却跟不上教学的进度,一时难以消化了解所学的内容而在老师问询学生有无弄懂这些问题的时候,部分学生也许因为从众心理或顾及个人面子等原因,不敢说出自身内心的真实想法。

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在进行讲课小结的时候,要多激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勇于对不懂的问题说”不”,只有这么,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进步在该材料中,这位老师对于说”不懂”的学生循循善诱,耐心地为其解答疑难点,体现了一个老师应有的良好的师德,是值得激励和大力推广的2.【考查要点】本题重要考查考生对学生权利的了解参考答案】学校的做法不对学校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声誉权隐私权是指未成年人享受的个人生活不被公众知晓,严禁他人非法干涉的权利声誉权是指未成年人享受声誉、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要求:”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工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行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本法第三十九条要求:”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对未成年人的信件、日志、电子邮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法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日志、电子邮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查阅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查阅材料中学校和教师的做法既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导致极其不利的影响,也是违法行为。

3.【考查要点】本题重要考查考生对教学中常见问题的处理能力参考答案】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之间难免发生矛盾,对于这些矛盾的处理,教师要充足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巧妙合理地将其化解,使这些问题不影响到教师的讲课质量和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在该材料中,这位教师面对正处在矛盾情绪状态中的学生,巧妙地利用一个”小黑板”,”迫使”他顾全大局,最大程度地从个人的负面情绪中走出来,从而安心听讲,使整个教学过程没有受到影响这既是老师高超教学技巧的体现,也缓解了两位学生之间的矛盾实际上,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难免会遇到某些学生之间发生小摩擦的事情,教师只要冷静处理,巧妙发挥,就一定能做好”和事佬”三、写作题【参考例文】爱心在教学中的力量“爱心”是教师工作中不可缺乏的情操,也是教师工作的主旋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扬教育民主,把自己的爱播洒在每个学生的心间,通过爱的教育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首先要做到不计酬劳、无私贡献在课堂上,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要谆谆告诫,诲人不倦;在平时的生活中,教师要率先垂范,言传身教;在课外,教师是学生的朋友,心心相印,开诚布公要做好这些工作,教师就必须深入到学生群体中去,跟每个学生谈心,与他们做知心朋友,从中了解他们的优点、缺陷、兴趣和困难等,对他们在课堂上和平时生活中的点滴进步进行表扬和激励,使他们树立自信心,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因为学生模仿教师的意识强,假如教师能够在学生们面前树立一个美妙的形象,学生们也会因模仿教师而自然而然地养成良好的习惯如当教师发觉教室的地上有纸屑或粉笔头时,教师要积极捡起来;当遇到有人摔倒在地时应上前扶他起来;当某学生遇到生活上的困难时,进行一定的协助等等,用教师美妙的形象去感化学生养成爱劳动、讲卫生、争做好人好事的良好习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懂得用自己的爱去温暖学生的心灵教育事业是一曲爱心赞歌,教师就要像雕玉同样看待自己的学生因为学生是处在成长中的人,假如教师用爱心去关心他们,用爱心去协助他们,他们一定会逐渐脱落思想的”尘垢”,成为一块名副其实的美玉对于淘气的学生,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斥责与批评,更应采取个别谈心和细心观测的措施,从中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以此作为转化他们的”起步点”,使这些学生产生一个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驱动力,鞭策自己进步,接收教育,团结同学对于自卑的学生,教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于理”,提升学生的信心,鼓起他的勇气,用真心的关心去温暖他、感化他,使他告别自卑的昨天,坚定地走向自信、美妙的明天爱”是消除师生之间情感障碍的确保;“爱”是培养老师与学生的感情,使师生成为”知心朋友”的桥梁;“爱”是转变后进学生,使他们良好地发展的灵丹妙药;“爱”是学生成长、进步、发展的核心,教师必须将自己的爱心和耐心,化作无声的细雨,用精神的甘露去洗涤学生精神上的尘埃。

让我们用无私的爱托起教育的明天,当一名心中有爱的教师。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