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历史专题: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十三世纪的世界(下)

小****库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6.06KB
约4页
文档ID:253617417
高中历史专题: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十三世纪的世界(下)_第1页
1/4

  时间、分期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十三世纪的世界(下)隋唐(6世纪晚期至前10世纪中期)宋元(10世纪中期至前13世纪晚期)中国历史经济1、农业: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成熟水稻种植普遍采用育秧移栽技术;江东地区出现适应水田和各种土壤精耕细作的曲辕犁2、手工业:制瓷业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3、商业:大运河促进商业发展;唐代长安、洛阳,扬州、益州商业繁荣,以长安两市为最,西市胡风胡俗流行,后期商业经营的地域限制逐渐被打破;出现柜坊和飞钱;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设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1、农业:精耕细作技术全面成熟北方出现中耕农具耧锄;稻麦复种制标志着精耕细作水平上升到新高度;农作物品种交流广泛;经济重心移到南方2、手工业:景德镇宋代著名,元代成为全国制瓷中心,烧制出青花瓷3、商业:空前繁荣两宋店铺可随处开设;商品种类增多;四川地区出现世界最早纸币交子;边境贸易、对外贸易发展元代疏浚大运河,大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繁华的商业大都市;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泉州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政治隋唐形成三省六部制唐朝三省分工明确,中书、门下和尚书分掌政令决策、审议和执行,长官均为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1、中央:宋代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关,其长官为宰相;设枢密院(使)为最高军政机构;设参知政事和三司使分割宰相行政权和财权,皇帝得以独揽大权元代中央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另有宣政院、枢密院2、地方:元行省制为中国省制开端,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文化1、思想:儒学发展更为辉煌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唐太宗时对儒家五经作出官方权威注解,印成儒家经典读本《五经正义》2、文艺:唐诗空前繁荣:名家辈出,作品内容丰富,风格多样;传奇小说表现爱情主题者成就最高楷书步入盛世,名家名作迭出,欧体、颜体、柳体争奇斗艳;草书大家张旭、怀素绘画产生许多杰出画家和优秀作品;莫高窟壁画盛极一时3、雕版印刷、火药发明,赵州桥、五牙战舰1、思想:宋代形成新儒学即理学,代表二程、朱熹,朱熹是集大成者(理气论、心性论)2、文艺:宋词五大家,柳、李婉约而苏、辛豪放,陆游兼之,诗作最多;话本为小说繁荣奠基两宋宫廷画活跃、画学兴起;绘画成为商品;风俗画为最大亮点,代表作《清明上河图》元散曲《秋思》千古流传;杂剧使戏曲艺术成熟,关汉卿《窦娥冤》是杰作3、科技: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管形火器出现;罗盘针用于航海;应县木塔为世界现存最高大的古代木结构建筑;农书《农桑辑要》;天文简仪。

世界历史中世纪的欧洲(约公元7世纪-13世纪)(参见选修一欧洲宗教改革相关部分)经济中世纪的欧洲盛行封建庄园经济,以庄园为基本的生产、生活单位(有别于中国的小农家庭),在庄园内进行生产分工,农奴劳动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在庄园内实行自给自足政治7—9世纪,欧洲主要封建国家如英、法、德等形成但天主教在欧洲特别是西欧的势力非常强大,罗马教廷通过教阶和教区制度对整个西欧实行大一统的神权统治,教权往往是大于世俗王权,11世纪的“卡诺莎之辱”是封建王权屈从于教权的典型例证文化在欧洲的中世纪,基督教神职人员是欧洲唯一的文化阶层,教会垄断了欧洲的学校教育,宗教神学是学校的主修科目宗教机构还控制了欧洲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实行天主教的精神专制和独裁选修改革、人物1、改革:11世纪中期中国北宋的王安石变法,面对积贫积弱的局面,从理财、军事和科举教学等方面入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富国强兵,但终因大地主大官僚的阻挠而失败2、人物:7世纪上半期,中国古代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唐太宗李世民实行宽舒政策,任用贤能、励精图治,为大唐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