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级全日制学术学位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公共课程A类班课程教学信息 20167-20178学年全日制学术学位非英语专业硕士生在仓山校区和旗山校区分别开设的A类课程:《《学术英语写作》、《英语翻译与实践》、《学术英语阅读与翻译》和《英语演讲艺术》英语演讲艺术》、《英语翻译与实践》、《学术英语阅读与翻译》、《西方修辞与跨文化交际》每门课程一学期,教学内容简介如下:《学术英语写作》课程(一)课程性质与目标《学术英语写作》是福建师范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的一门拓展类选修课每周4学时,总计64课时供A类学生选课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学术规范和学术英语写作的基本要求,有助于学生顺利完成在专业课学习中所涉及的论文攥写、案例分析、研究报告等方面的学术英语写作任务,运用规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学术思想二)课程教学内容纲要1. 本课程分为10个教学单元,系统地介绍学术英语写作的特点、技巧与规范,同时安排丰富的写作练习,让学生在写作练习中巩固学术英语写作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2. Punctuation and spelling (标点与拼写)3. Word order(词序)4. Writing short sentences and paragraphs(写简短的句子和段落)5. Link words: connecting phrases and sentences together(连接词:连接短语和句子)6. Being concise and removing redundancy(保持精简,去除冗余)7. Ambiguity and political correctness(模糊性与政治正确性)8. Paraphrasing and avoiding plagiarism(释义和避免剽窃)9. Defining,comparing,evaluating and highlighting(定义、比较、评价和突出重点)Anticipating possible objections, indicating level of certainty(预测可能的反对意见,表明确定性的程度)Writing each section of a paper(撰写论文各部分的注意事项)(三)教材《English for Academic Research: Writing Exercises》by Adrian wallwork Springer US 2013主讲教师包著红 副教授(五)授课时间及地点每周一上午3-4节、周三上午3-4节(仓山校区文科楼202教室)二、《英汉翻译与实践》课程(一)课程性质:《英汉翻译与实践》是福建师范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的一门必修课,以笔译教学为主,掌握英汉互译技能,提高笔译翻译水平。
每周4学时,总计64课时供A类学生选课本课程与综合英语,英语语法,英语写作等课程关系密切,能起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作用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指导学生学习英汉互译的翻译基础理论知识和翻译技巧,通过翻译训练与实践,学生能将英语译成符合语法修辞规则、语句通顺、语义准确、忠实于原文的文章通过翻译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实践,学生能阅读专业学术论文,提高英语写作能力、具备一定的翻译各类文章能力以及语言交际能力三)课程教学内容纲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二方面:(一)翻译理论:翻译标准和英汉语言对比;英汉互译常用方法和技巧;(二)翻译实践:各种文体的文本(新闻报刊、科普、哲学、广告等)的翻译;中国文化古籍英译及赏析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对英汉语言思维方式,常见语词、句型的表达方式有所了解,并掌握常用的翻译技能四)使用教材及使用说明:本课程使用的教材由教师自备授课课件内容汲取多本翻译教材的典型译例以及时事文章,以PPT的形式展现课堂上学生通过PPT,学习翻译技巧、对词汇、难句、长句、段落进行认知、断句、即时翻译,逐渐熟悉英语一些常用词、句型的表达方式及翻译方法,并提高英汉语言思维转换能力教学过程中,从点到面,在结合所学的英汉互译翻译技能及训练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对具有相当研究生英语难度的阅读文进行阅读、翻译训练,视译,以检验、并提高英汉互译能力。
参考教材:1. 1.张培基主编, 喻云根编著. 《英汉翻译教程》,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年2. 2.邵志洪. 《英汉对比翻译导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3.武力 赵栓科编著 《科技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4.田传茂,杨先明编著 《汉英翻译策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王琴玲,黄勤主编《中国文化英译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6.王福林, 《论语·详注·今译·英译》,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五)考核形式及成绩构成 本课程考试形式为笔译,对句子和文章进行英汉互译 考试总评成绩由期末考试和平时成绩两部分构成,采用百分制主讲教师何雅文 副教授(七)授课时间及地点 每周一上午3-4节(仓山校区文科楼203教室);每周三上午1-2节(仓山校区文科楼203教室)仓山校区:《英语演讲艺术》,《英语翻译与实践》三、《英语演讲艺术》课程(一)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与教学要求1.课程性质:《英语演讲》是福建师范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的一门拓展类选修课每周4学时,以16周计,共64课时供A类学生选读2.课程目的:演讲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很强的实用性,从古至今,演讲口才始终与个人的前途和国家命运息息相关。
通过系统学习,该课程力图使学生了解如何当众讲话运用声音、表情以及身体语言技巧,深入全面地了解演讲的要素和组成部分学习者在熟悉并掌握英语演讲技巧后,进行有效的实战性演练,可以为未来事业打开一片天空3.教学要求:(1)掌握、了解并学会作介绍性演讲(Giving Your First Speech)2)掌握、了解并学会说解性演讲(Speaking to Inform)3)掌握、了解并学会说服性演讲(Speaking to Persuade)4)掌握、了解全国性大学英语演讲大赛赛事并积极争取参与实际比赛或观摩(Field trip)(二)课程教学内容纲要本课程分为12个教学单元,有系统分步骤地涉及英语演讲活动的各个层面,并适时安排学生进行和完成具体的演讲技能此外还会借助全国性演讲大赛,安排1个实地比赛观摩观察的单元,以增加学生实际运用英语演讲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Orientation &Preparing Your First Speech(准备首次演讲)2. Using Language & Practicing Speech Delivery (语言的运用和演讲练习)3. First Speech Delivery Session(第一次演讲)4. Speaking to Inform(说解性演讲)5. Organizing the Body of Speech(组织演讲主体)6. Outlining the Speech(演讲梗概)7. Beginning and Ending the Speech(演讲的开始和结束)8. Informative Speech Delivery Session (说解性演讲实操)9. Speaking to Inform(说服性演讲)10. Methods of Persuasion(说服的方式)11. Persuasive Speech Delivery Session(说服性演讲实操)12. Toastmaster activities(三)教学方案简要说明《英语演讲》每一个教学单元(2课时,90分钟)的课堂内容设计如下:1.导入部分:单元主旨说明(10分钟)2.主旨讨论:分小组对本单元演讲主题进行开放式讨论,要求学生对“导入部分”记录下来的观点进行补充,教师参与其中一个小组的讨论(15分钟)3.观点陈述并观摩视频演讲:小组spokesperson上台陈述观点并观摩视频演讲(25分钟)4.演讲写作:每次主旨进行撰写,修改并上交以备评阅(25分钟)5.实际演讲:各组每次要有组员就上次准备的演讲内容上台展开演讲,未演讲的同学要适时完成纸质版feedback or evaluation作业并上交。
15分钟)(四)课程作业与考核评价的说明本课程的作业包括写作和演讲两个部分的内容本课程的考核评价为闭卷形式试题包括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考核构成形式:本课程总评成绩由期末考试和平时实践性学习成果两部分构成,采用百分制五)使用教材及主讲教师1.使用教材《演讲的艺术》第十版(中国版) 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 (Tenth Edition) By Stephen E .Lucas & Yin Suya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2注:完成本教程并能提供本教程教学大纲可以使学生取得在美国高校免修这门课的资格2. 推荐参考书目《英语公共演讲教程》 Public Speaking:Theories & Strategies 《大学英语选修课学科课程系列教材》项目组 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实用演讲技巧》Practical Presentation by Sue Kay(英)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实用辩论技巧》Practical Debating by Sue Kay(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 《演讲与沟通实训》赵京立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大学英语演讲基础教程》Erica Williams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4 《大学思辨英语教程》总主编 孙有中 本册主编 林岩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6《英语辩论教程》Gary Rybold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3. 主讲教师:赖黎群 副教授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自2002年起先后担任十余届全国性大学英语演讲大赛在师大校级组织选拔赛工作和入选选手演讲指导老师的工作作为英语演讲指导老师,先后指导多名选手入选全省和全国演讲大赛并取得名列前茅的好成绩基于实际的英语演讲临场指导经验和自身不断学习,已开设了全校本科生《英语演讲》公选课十个学期,统招研究生A班《英语演讲》五个学期一、《英语演讲艺术》课程(一)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与教学要求课程性质:《英语演讲》是福建师范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的一门拓展类选修课每周4学时,以16周计,共64课时供A类学生选读课程目的:演讲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很强的实用性,从古至今,演讲口才始终与个人的前途和国家命运息息相关通过系统学习,该课程力图使学生了解如何当众讲话运用声音、表情以及身体语言技巧,深入全面地了解演讲的要素和组成部分学习者在熟悉并掌握英语演讲技巧后,进行有效的实战性演练,可以为未来事业打开一片天空教学要求:1.掌握、了解并学会作介绍性演讲(Giving Your First Speech)2.掌握、了解并学会说解性演讲(Speaking to Inform)3.掌握、了解并学会说服性演讲(Speaking to Persuade)。
4.掌握、了解并学会纪念性演讲(Speaking On Special Occasions)5. 掌握、了解全国性大学英语演讲大赛赛事并积极争取参与实际比赛或观摩(Field trip)二)课程教学内容纲要本课程分为13个教学单元,有系统分步骤地涉及英语演讲活动的各个层面,并适时安排学生进行和完成具体的演讲技能此外还会借助全国性演讲大赛,安排1个实地比赛观摩观察的单元,以增加学生实际运用英语演讲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3. Orientation & Preparing Your First Speech(准备首次演讲)14. Using Language & Practicing Speech Delivery (语言的运用和演讲练习)15. First Speech Delivery Session(第一次演讲)16. Speaking to Inform(说解性演讲)17. Organizing the Body of Speech(组织演讲主体)18. Outlining the Speech(演讲梗概)19. Beginning and Ending the Speech(演讲的开始和结束)20. Informative Speech Delivery Session (说解性演讲实操)21. Speaking to Inform(说服性演讲)22. Methods of Persuasion(说服的方式)23. Persuasive Speech Delivery Session(说服性演讲实操)24. Speaking to Commemorate(纪念性演讲)25. Toastmaster Activities(三)教学方案简要说明《英语演讲》每一个教学单元(2课时,90分钟)的课堂内容设计如下:1.导入部分:单元主旨说明(10分钟)2.主旨讨论:分小组对本单元演讲主题进行开放式讨论,要求学生对“导入部分”记录下来的观点进行补充,教师参与其中一个小组的讨论(15分钟)3.观点陈述并观摩视频演讲:小组spokesperson上台陈述观点并观摩视频演讲(25分钟)4.演讲写作:每次主旨进行撰写,修改并上交以备评阅(25分钟)5.实际演讲:各组每次要有组员就上次准备的演讲内容上台展开演讲,未演讲的同学要适时完成纸质版feedback or evaluation作业并上交。
15分钟)(四)课程作业与考核评价的说明本课程的作业包括写作和演讲两个部分的内容本课程的考核评价为闭卷形式试题包括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考核构成形式:本课程总评成绩由期末考试和平时实践性学习成果两部分构成,采用百分制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第一次介绍性演讲为5%,说解性演讲5%,说服性演讲10%,评估作业、写作作业和日常出勤表现等占总评成绩的10%五)使用教材及主讲教师 1.使用教材《演讲的艺术》第十版(中国版) 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 (Tenth Edition) By Stephen E .Lucas & Yin Suya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2注:完成本教程并能提供本教程教学大纲可以使学生取得在美国高校免修这门课的资格 2.推荐参考书目《英语公共演讲教程》 Public Speaking:Theories & Strategies 《大学英语选修课学科课程系列教材》项目组 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实用演讲技巧》Practical Presentation by Sue Kay(英)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实用辩论技巧》Practical Debating by Sue Kay(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 3. 主讲教师:赖黎群 副教授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自2002年以来,曾先后担任福建师范大学十余届全国性大学英语演讲大赛校级组织选拔赛工作和入选选手演讲指导老师的工作作为英语演讲指导老师,先后指导多名选手入选全省和全国演讲大赛并取得名列前茅的好成绩基于实际的英语演讲临场指导经验和不断学习,已开设了全校性的《英语演讲》公选课六)授课时间及地点 每周一二上午3-4节(仓山旗山校区文科笃行楼1-201202教室)、周三上午1-23-4节(仓山校区综合楼旗山校区致广1-206A301教室)二、《英汉翻译与实践》课程(一)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与教学要求 课程性质:《英汉翻译与实践》是福建师范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的一门必修课,以笔译教学为主本课程与综合英语,英语语法,英语写作等课程关系密切,能起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作用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指导学生学习英汉互译的翻译基础理论知识和翻译技巧,通过翻译训练与实践,学生能将英语译成符合语法修辞规则、语句通顺、语义准确、忠实于原文的文章通过翻译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实践,学生能阅读专业学术论文,提高英语写作能力、具备一定的翻译各类文章能力以及语言交际能力 课程描述:1) 本课程以笔译为主,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不同体裁的公共研究生英语水平的文章进行导读,提高长句、难句的理解及语义识别能力。
2) 学习翻译理论及翻译技巧,初步掌握英汉两种语言思维的异同点,熟悉语言语法结构及修辞写作特点3) 进行课堂翻译实践训练,以提高翻译实践能力二)课程教学内容纲要: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二大方面:(一)翻译理论:翻译标准和英汉语言对比;英汉互译常用方法和技巧;(二)翻译实践:各种文体的文本(新闻报刊、科普、哲学、广告等)的翻译;中国文化古籍英译赏析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了解英汉语言的主要特点、常见句型及表达方式,熟悉各类文体的翻译三)使用教材及使用说明 《英汉翻译教程》, 主编:张培基 喻云根编著,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本课程所使用的其中一本基础教材为《英汉翻译教程》,此书内容涉及翻译理论的一些基本翻译方法和技巧,配有课后练习要提高翻译水平,必须通过大量的翻译实践去体会揣摩,才能变成自己经验的一部分,因此,学生们使用此书时,除了从点到面,循序渐进了解英语的主要特点和常见句型以及表达方式,更要注重翻译实践课堂上则结合英汉互译翻译理论内容以及达到研究生英语难度的阅读文进行阅读导学、翻译训练,以提高英汉互译能力四)考核形式及成绩构成 本课程考试形式为笔译,对句子和文章进行英汉互译。
考试总评成绩由期末考试和平时成绩两部分构成,采用百分制 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平时成绩由课堂表现、作业和出勤率等构成,占总评成绩的30%五)主讲教师:何雅文 副教授(六)授课时间及地点 每周一上午3-4节(仓山校区文科楼203教室);每周三上午3-4节(仓山校区文科楼204教室)旗山校区:《学术英语阅读与翻译》,《西方修辞与跨文化交际》四、一、《学术英语的阅读与翻译》课程(一)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与教学要求1.课程性质:《学术英语的阅读与翻译》是福建师范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的一门必修课每周4学时,总计64课时供A类学生选读2.课程目的:随着大学外语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学术型研究生外语学习的起点也逐年提升学术型研究生(A类)入学时,绝大部分已经具备了较为扎实的语言基本功,通过了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具备了阅读和翻译学术英语的基本条件经过本课程的进一步学习使学生掌握更加扎实的英语基本功,提高英语阅读、翻译和写作的水平,为将来博士英语的入学考试做准备同时,能够熟练地,更加准确有效地阅读,理解和翻译学术英语原作,促进将来的学术研究和世界各国的学术交流3.教学要求:1.阅读能力要求:能读懂中等以上难度的学术英语文章,较为详细地了解,掌握作者的观点和内容。
阅读速度为每分钟150—180个单词,理解准确率在75%以上2.写作能力要求:能够熟练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写出中心思想明确、结构合理、语言简洁规范的说明文,熟悉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英文摘要和文摘的写作3.翻译能力要求:具备较为熟练地进行学术上的英汉互译,使译文做到较为忠实和通顺,为将来的学术研究提供支持二)课程教学内容纲要本课程分为五个主题单元,涉及自然科学、语言学、社会学、文学和艺术学全部课程围绕和学术英语密切相关的话题,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 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1. The Science of Custom2.2. The Study of Man3.3. Labor, Leisure, and the New Class4.4. The Language of Colors, Myths, and Symbols5. Society and the Individual (三)课程作业与考核评价的说明本课程的作业阅读、翻译和写作三个部分的内容,每章节都安排相关的课外作业本课程的考核评价为平时分20%,期末闭卷考试80%期末试试题包括词汇、阅读、翻译和写作四)使用教材及主讲教师1.使用教材:《新世纪研究生公共英语教材》(C册), 主编:柴小平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2. 主讲教师:李新庭 博士 副教授(五)授课时间及地点 每周三二上午1-4节(;旗山校区笃行楼1-202校区人文2-302教室)。
二、《西方修辞与跨文化交际》课程(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作为一门面向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而开设的公共课,拟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尝试进行改革,力图打破常规的英语公共课教学模式在教学理念上,本课程通过引入西方修辞学(rhetoric)这一新视角,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们从事中西跨文化话语互动的修辞意识以及话语能力;在教学方法上,本课程提倡师生间双向良性互动的讨论班(seminar)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本课程将改变那种一篇课文结合若干教学课时的状况,拟选取若干跨文化交际领域的典型事例(中英文语料),进行讨论和案例分析,从而在真正意义上提高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二)主讲教师:汪建峰,男,博士,副教授,近年来主要从事比较文学、西方修辞学以及相关中西比较文化研究三)授课时间及地点 每周二上午1-2节(旗山校区人文2-509教室);每周三上午1-2节(旗山校区人文2-409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