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城区方言词汇浅探景德镇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赣、浙、皖三省交界处,辖珠山、昌江二区及浮梁县、乐平市,其城区由珠山区和昌江区的一部分组成景德镇城区方言即景德镇话,是指景德镇城区居民使用的汉语方言,属赣方言的一种我的家乡景德镇,可能是最早的一个移民城市了,“艺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由于陶瓷业的不断发展,景德镇聚居了全国各地(尤其是周边的鄱阳、乐平、都昌、抚州、丰城、南昌等地)的人,他们的语言由本土的语言慢慢演变、杂糅,逐渐形成了景德镇人独特的地方语言下面,本文试从几个方面浅析景德镇话:一、景德镇话中的形容词本地方言中的一些形容词,很少用“很”或者“非常”这样的程度副词来修饰形容词但从这些单独使用的形容词中,我们同样能够感受到这种词意的深度如:墨乌(像墨汁一样黑)、荡清(用来形容液体清澈见底的样子)、心甜(甜到人的心里)、寡淡(淡得一点滋味也没有)、喷香(香味好像喷薄而出)、揪酸(酸得就像揪心一样)、滚胖(胖得就像滚动的球)、打厚(整整一打那么厚)、啵脆(脆得甚至可以听到被折断时的声音)、溜滑(这词面就能看出有多滑了)飘轻(轻得可以飘起来)、乊(ho)苦(苦到了极点)、沸滚(形容温度很高,就像沸腾的水一样)、墨暗(光线不充足,漆黑一团)、巴干(形容很干燥)、滴湿(形容很潮湿,就像能滴出水来)、滚烫(形容很烫,仍像锅里翻滚着一样)咬人(形容碘酒等药物刺激伤口的感觉)。
这些只是冰山一角,还有许许多多耐人寻味、生动形象的形容词,细细品味下来,能让人体会出一番非常独特的感觉二、景德镇话中的名词景德镇话的名词当中保留了不少古语词,同时,不少极具地方特色的词汇也非常有意思如日头(太阳)、旧年(去年)、今朝(今天)、明朝(明天)、昨日(昨天)、前日(前天)、后日(后天)、日上(白天)、夜间(晚上)、昼时(中午)、断夜边(傍晚)、端阳(端午节)、通书(历书)、禾(水稻)、茅厕(厕所)、面盆(脸盆)、后生(年轻人)、酒盅(酒杯)、衣裳(衣服)等词汇中,我们不难发现古语词留下的痕迹同时,鼻公(鼻子)、老鼠包(肱二头肌)、螺丝拐(脚踝)、胳弓(腋下)、膝头包(膝盖)、页胳(翅膀)、崽俚仔(小男孩)、女崽俚(小女孩)、姆妈(妈妈)、毛伢头(婴儿)、妈妈(奶奶)、雀子(指女性作风不正派的人)、、脚蹬车(自行车)、零碎(零食)、喳连子(蝉)蹦叽子(蚂蚱)、乌夜子(乌鸦)、夜老鼠(蝙蝠)、荷包(口袋)、落嗦(茄子)、蕨鸡(蕨菜)、卡蟆(青蛙)、脚鱼(鳖)、手捏子(手绢)、拨案(阶梯)等词极具地方特色,读来令人妙趣横生三、景德镇话中的代词等景德镇话中的代词等也很有意思,如:我侬(我)、你侬(你)、渠(他)、渠们(他们)、自家(自己)、别家(别人)、谁(哪个人)、么的(什么)、郎个样(怎样)、郎个办(怎么办)、这种个(这么)、几多(多少)等词,极具南方方言特色。
四、景德镇话中的动词和量词景德镇话中动词的个性也很强,如果不做注解,只怕很难猜出正确的意思,如:砌(站)恰(吃,无论吃气态液态或固态的东西,都说恰)、踺(踢)把(给))驮(遭受)阿(张开)挛(抱)搭(摔)话(说)着(穿)弄(做,做菜、做饭))戏的(玩))揩(擦))嗅(闻))剥(掰))落(掉))匍(趴))暴(凸)、崩(裂)、杀猪(用不正当的手法欺骗)、打狗(行贿,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送礼)此外,景德镇话中的量词数量不多,量词“只”的运用范围极其广泛如:一个人、一头牛、一口猪、一只鸡、一扇门、一条船、一件事等均用“只”作为量词修饰其它如:一条鱼(一尾鱼)、一堆草(一丛草)、一个木头(一截木头)、一摞碗(一叠碗)、一支笔(一管笔)、一部车(一辆车)、一淌尿(一泡尿)、一餐饭(一顿饭)、好几回(好几遍)等量词用法远不如“只”广泛五、其它景德镇话中“的”、“子”作为词缀的用法非常广泛,如:男的(男人)、女的(女人)、这种的(这样)、巴干的(干燥)、滴湿的(潮湿)、打光棍的(单身汉)、讨饭的(乞丐)、看门的(门卫);眼睛子(眼珠)、麻子(雀斑)、打摆子(发疟疾)、手捏子(手绢)等只”的用法远不仅用作量词,在代词中也常用“只”,女如哪知(哪个)、这只(这个)、那只(那个)等,此现象值得注意和思考。
在表位置的词中,常用“头”表方向如上头(上面)下头(下面)、前头(前面)、后头(后面)、里头(里面)、外头(外面)等以上都是在用词上分析了景德镇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区别也许正因为有了这些差别,方言才会显得那么可爱比方说,普通话中的“张开翅膀,拥抱太阳”,用景德镇话说,却是“阿开页胳,挛到日头”,很有意思小结:景德镇方言属于赣方言的一个小小分支,但却和其他的方言一样,有着其独特的魅力本文仅从词汇方面浅探了景德镇方言特色,语法和发音方面并没有进行研究,才疏学浅,有失之偏颇之处还望海涵。